登陆注册
4350500000023

第23章 抉微索隐(12)

又《汉书》卷六十三《燕王旦传》:“会盖主舍人父燕仓知其谋,告之,由是发觉。”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指出:“同一燕仓,一叙其官名,一叙其亲属关系,亦互文也。”此类同书异卷、异传而叙及某人事,《杜延年传》称燕仓为假稻田使者,是其官名,《燕王旦传》却称其为“盖主舍人父”,两者并不矛盾,作为“互文”亦可互相补充其义,不仅知燕仓之官名,亦知其人物关系。这是我们从读者的角度,利用此类互文的作用阅读。从记事行文的角度,此类互文的作用是简省: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贾谊,洛阳人。”

又《汉书》六十四卷《贾损之传》:“贾损之,字君旁,贾谊之曾孙也。”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指出:“《损之传》不复叙其为洛阳人,以已见《谊传》故也。”这就是说,《贾谊传》里的贾谊与《贾损之传》里的贾损之二人里籍是为“互文”,因贾损之乃贾谊曾孙故也。因此《损之传》承《贾谊传》可省“洛阳人”三字,后卷承前卷省文例。

《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

又卷六十八《霍光传》:“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去病传》不记其邑里,以《光传》已详故也。”

霍光为霍去病弟,故二人不同传,其邑里则为“互文”。前卷《霍去病传》蒙后卷《霍光传》而省“父中孺,河东平阳人”八字。

以上所举,均为先秦两汉文献所谓“互文”用例,典籍浩繁,以管窥天,所见挂一漏万。然而毕竟是这一时期的修辞现象,以及人们对这些修辞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其中包括象郑玄、服虔当时经学家的分析,也包括象孔颖达,俞樾、杨树达后世语言学家的观点。显然,先秦两汉时期之所谓“互文”要比后来之所谓“互文”,其内容复杂广泛得多。这一时期人们对“互文”的观念主要侧重在“互”字上,即凡在文言中,无论是词义、句子结构,还是语意、语用,只要能形成对称、对应的形式,相互之间有了种种关系,如代替、包含、补充、互证、互参、互比等,能在表达效果上造成简省、避复、或使语义完整充分,语势畅通等,即可谓之“互文”。

(2)六朝以后的互文

六朝至唐宋以后,人们对语言的观察、理解、认识和运用更加深入,更加细致了。原先为“互文”所包罗的修辞观念,从“互文”里边分离出来,同时有了更科学,更合理的解释,便另立门户,产生了一些新的说法,比如“对文”“反训”“对偶”“避复”“同义连文?“校勘”“举此见彼”“参互见义”。因此“互文”概念的外延就大大缩小,“互文”这种修辞现象较为单纯,而不象先秦两汉那样复杂。

我们以为,后世“互文”这个修辞方式,就其自身的特征言可有两种:

①互补式

这一种特征的“互文”实际是从先秦“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文”继承发展而来的。为什么这一特征的“互文”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特征,最适合表达诗歌语言。六朝以后,诗歌已成为我国文学创作中的最主要的形式,诗歌的写作越来越普及,诗歌的语言几经演变,逐渐定型,成为“五言”和“七言”两种。特别经初唐以后,一种新的诗体一一近体诗已经成为自唐以来最基本、最主要的诗歌形式。这样的诗歌形式对诗歌语言的要求是,以最少的字数,在五字、七字、二十字、二十八字或四十字、五十六字以内,表达最丰富的意思,传达最多的信息。这就要求诗歌语言极为简约精练,不断节缩凝炼。因此,六朝以后这种“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补式互文,主要出现在诗歌中。

北朝民歌《木兰辞》里边就多处运用了“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补式互文: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黄花。

如果不明这种互补式的互文修辞手法,细究起来,这几句诗确实会成为我们鉴赏它的疑问:为什么木兰开东阁门不坐床,而西阁门未曾言开,却已坐床了?又为什么理鬓要当窗,而贴花黄却要对镜,难道理鬓可以不对镜吗?

原来,前两句的本意,是想借木兰的动作行为描写,来表达内心感情的。木兰十年未回家,现在一回到家里,其惊喜欢愉之情难以言状,她一会儿在东阁把门打开,在床上坐坐;一会儿又跑到西阁,把门打开,又在西阁的床上坐坐;这样的动作行为描写最能反映木兰当时的心情。但这样动作行为描写是有重复的,它要在十字以内表达,就必须简省。即使在二十字以内可以表达,但上边语意必然会造成词语或句子的重复。怎样才能做到既表达了如上句意,又不会造成诗句的重复?只有“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做到。前两句诗为“互文”上句字面言开门,不言坐床,然坐床之意却据下文坐床而补足;下句字面言坐床,不言开门,然开门之意蒙上句开门而补足,于是从意义上说木兰东阁西阁皆开门。皆坐床,而字面不觉重复。

后两句诗里边的“互文”是“同体式”的互文,与前稍有不同。所谓“同体”是说互文双方存在于同一空间,发生在同一时间,处在同一状态下,彼此不可分开。后两句“当窗”“对镜”同体,处在同一状态下、同一空间里是指“镜子”置于“当窗”,无论你“理云鬓”,还是“贴花黄”,只要照镜,就须“当窗”,只要“当窗”即可“对镜”,既然“同体”,那么读这两句诗,一定前后两句互补方能讲通,是说木兰久为男妆,现在要还女儿身,则当窗对镜理云鬓而贴花黄。诗的末尾,又用“互文”修辞: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两句如果不作“互文”读,则前后矛盾,不可理喻。既然雄兔的特征是脚扑朔(前后脚长短不齐的动作),雌兔的特征是眼迷离(眼神张惶不定的样子),雄与雌的特征不是很明显吗?为什么下文还有“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句子?其实前边两句是互文,谓雄兔扑朔,不言其迷离,乃缘下“迷离”而省略;其文义则下补上,雄兔既脚扑朔,而又眼迷离。谓雌兔迷离,不言其扑朔,为蒙上扑朔而省略。其读法一如前,是雌兔亦然,两兔均乃扑朔而迷离,故不辨其雌雄。

到唐代,这种“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文”屡屡用于绝句、律诗,且以七言为常。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照字面很容易使人误为主人送客人至江边下了马,客人登上了船;主人在岸上,客人在船上。这样下句就很难讲通,既然主客对饮,一在船,一在岸又缘何对饮?所以这句也应主客互补,一起下马,一起上船,是主人送客又送至船上。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是上下否定句和肯定句的互文,即上边否定句因下句而补充了肯定,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下边的一个肯定句,承上句否定而补充了否定,意为“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

大凡近体诗运用“互文”,还往往考虑诗句的字数、平仄和押韵等因素。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王昌龄诗上句意思: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要把这个意思压缩在七个字内,就必然省略一些词语,同时还要谐调平仄。因为下句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平仄平,与它相对仗的上句就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秦时明月汉时关”也恰好是这一平仄格式。

在诗歌里边出现更多的是“互体互补”式的修辞用法,如‘冰村山郭酒旗风”(杜牧)读诗时不能机械地把“村”和“郭”以及“水”和“山”分开来理解,“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也不能把“闲”和“静”以及两个“爱”字孤立理解。李白的“波摇石动水萦回”也不能说什么是“波”,什么是“水”。再如“楚水吴山道路难”的“楚水吴山”;“花南水北雨濛濛”的“花南水北”(卢纶)“半人江风半入云”的两个“半”(杜甫)等均为互文,应在意义上互补,作为一个整体。

四字格的成语中,大量存在着这种“同体互补”的互文,如“披星戴月”,你就不能说是“身披着星星,头戴着月亮”因为星星和月亮本来都在同一个天空,星月当头,谁也没办法把星光和月光分开。如“熙来攘往”《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85年版)解为“熙熙而来,攘攘而往。”又“熙熙攘攘”(同上)的解释是“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那为什么来的人都和乐,而去的人又纷纷乱乱的呢?分开来说真不好解答,原来它是从《史记·货殖列传》的一句话来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把它当一个整体理解,两者互相补充,就是说天下人们和和乐乐也好,忙忙碌碌也好,都在为利益奔走。

其余成语如:“思前想后”、“挑肥拣瘦”、“冷嘲热讽”、“吞云吐雾”、“天长地久”、“轻歌曼舞”、“星移斗转”等此类之所以均不能分析开来孤立解释,就是因为“同体互补”。

②同义式

这是文言中很实用的一种互文修辞方式,无论诗赋,或是散文都可运用,后来人们有时又叫“同义连文”或“同义对文”。

与“同义对文”相重的是,这种互文,前后两个句子、短语或词组结构相似,相对应位置上的字义相同。即使两个短语或词组隔开来了,但只要结构相似,成为相对应相对待的两方面,就是互文。“对文”着重于前者,即结构的相似,而互文则着眼于相对应,相对待。

《韩非子·五蠹》:“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离法者”与“犯禁者”互文,“离”与“犯”互文,“离”通罹,本字为罹,罹,触犯。所以“离”“犯”同义。“罪”“诛”互文,“罪”为治罪,“诛”为惩罚,“罪”“诛”同义。

《后汉书·张衡传》:“因人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通”“贯”是同义式互文,两句应合起来读,是说张衡精通了五经六义。用这句式和互文修辞可使句式整齐,语义完整,造成文势。

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察”与“举”互文,且同义互补。

另一类是所谓“同义连文”,即两个意义相同的词语、短语、词组连在一起使用,从互文的角度看,这两个词语也是相对应,相对待的,意义上是相同相似关系。

王勃《滕王阁序》同义互文的用例不少: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南昌与洪都是同一地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南昌是汉时县名,当时豫章郡郡治即在南昌。“洪都”即洪州之郡治,唐改“豫章”为“洪州”,由此“故郡”亦即“新府”,“新府”亦为“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时序。“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亦为九月。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穷”与“极”同义,均为尽也。“中天”指空间,“暇日”指时间,两句互文则包括时间空间,所以因互文亦为同义。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这两句互文均谓王勃自己,言其贱微,“微命”即一命之士。古诸侯大夫有“三命”“再命”,“一命”最低微。

运用同义连用的互文,主要是为了补充句子、结构,造成对称,使音节整齐而协调,同时在表义上两个结构之间互相补充,可以使意义更为完整、丰富而充实。

六朝时期的四六骈文,不仅使用“同义对文式”的互文,也大量使用“同义连文式”的互文:

庾信《哀江南赋》:“王子滨洛之岁,兰成射策之年。”“王子”指周灵王太子晋,据说十五岁游于洛水,“兰成”庾信小名,十五岁应考。上句言年岁不言应考,下句言应考未明年岁,上下互文互补则为同义。

潘岳《西征赋》:“垂棘反于故府,屈产服于晋舆。”此两句指同一件事,即《左传僖公二年》晋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借道伐虞。故为同义互文。

四字成语也可使用“同义连用”式互文:

“兼收并蓄”、“高谈阔论”、“高瞻远瞩”、“断壁颓垣”、“积年累月”、“推波助澜”等。

七、错文

“错”,相互交错。《诗经·小雅·楚茨》“献醻交错”,又有更迭之义,《礼记·中庸》“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又“不合,乖舛”。《汉书。五行志》谓刘向治《谷梁春秋》,“与仲舒错”注:“错,互不同也。”此之谓“错文”之“错”,兼具以上诸义。其实“错文”之谓,古已有之,杜预《春秋左传序》:“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若如所论,则经当有事同文异而无其义也。先儒所传,皆不其然。”孔疏曰:“春秋之经,侵伐会盟,及战败克取之类,文异而义殊,错文以见义。”又杜曰:“或错经以合异,随义而发。”孔疏曰:“错经者,若地有两名,经传互举,及经侵传伐,经伐传侵,于文虽异,于理则合,如此之类,是错经以合异也。”此虽与后世“错文”之修辞,未必尽相同,然后世之“错文”,其源盖由此也。

《中文大辞典》:“错文,谓交错为文也。”可见“错文”是为文措语的一种方法。行文前后一致,是为整齐,通顺。然而前后完全一致过份追求整齐画一,秩序井然,就会显得死板单调,为了打破这种死板单调,人们在写文章时常常有意识使前后乖舛,上下错杂,交互更迭,这就是文言修辞里边,独异于现代汉语的“错文”。以“错文”的“文”论,约有二别,今举其例以辩之。

(1)指称的错文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有“名称”之错综,举例甚精,分别甚细。于读古书者大有裨益。

潘岳《夏侯常侍诔》:“子之承亲,孝齐闵参;子之友悌,和如瑟琴;事君直道,与朋信心,虽实唱高,犹赏尔音;弱冠厉翼,羽仪初升,公弓既招,皇舆乃征;内赘两宫,外宰黎蒸。”

“闵”是闵子蹇。闵损,字子骞,春秋鲁人,孔子弟子,性孝。“参”为曾参,字子舆,春秋鲁人,孔子弟子。二人均以孝名。“孝齐闵参”这个句子,于闵子骞,称姓,然而于曾参,就不是称姓,而称了名,这就叫前姓而后名,前后不一致,有了变化,成为错文。那么,为什么这个句子是前称姓而后称名,使用错文呢?当然,在称名上形成变化是其原因,但在这篇晋人的诔文里,主要还是为了押韵。曾参的“参”字,与下文,“琴”、“心”、“音”、“升”、“征”、“蒸”押韵,“参”字为侵韵,“琴”“心”“音”均为侵韵,“蒸”“升”为蒸韵与侵韵可通押。但是曾参如果不称名,称姓,虽然与闵,二人均称姓,但“曾”与蒸韵琴下三字非一韵。

江淹《别赋》:“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

“渊”指王褒,字子渊;“云”指杨雄,字子云;“严”指严安,“乐”指徐乐,四人均为汉成帝时代的文人。渊云为称字,严乐,前称姓,后称名,是为错文,但如均称名为“安乐”易混为一词。

贾谊《新书》:“使曹勃不能制。”“曹勃”并称,“曹”为曹参,“勃”为周勃,前称姓,而后称名,错文以变。曹参,称姓不称名者,以其与萧何齐名,并称萧曹,姓显于名也。周勃,称名而不称姓者,固有瓜李之嫌,从高祖定天下者有周止、周昌、周苛、周缫等均封侯,易混淆,故称名明于姓。

班固《幽通赋》:“周贾荡而贡愤兮,齐生死与祸福。”

“周贾”并称,曹大家曰:“周,庄周,贾,贾谊也。”庄周称名,贾谊称姓、前名后宇,相乖舛,故为错文。如俱称名,则为“周谊”周易误为姓,而为一人。如同称姓,则为“庄贾”,而庄子,名响于姓;称姓者加“子”。

汉《斥彰长碑》:“丧父事母,有柴颍之行。”

杨树达指出,“柴”为高柴,“颍”为颍考叔,春秋郑人,事见隐公元年《左传》,名字不详,只知为颍谷封人,以地为氏。高柴,春秋卫人,孔子弟子。二人均性至孝。故“柴颍”是前称名而后称氏。高柴,名响于姓,称高易混;而颍考叔,名字无考。只能称氏。

马融《长笛赋》:“若垣瑟促柱,号钟高调。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彭胥伯奇,哀姜孝已。”

“彭胥”并称,李善日:“彭,彭咸。胥,伍子胥。”伯奇。周尹吉甫子,孝已,据《帝王世纪》为周高宗之子。“彭胥”乃先姓,后字,故为错文。

晋夏侯湛《张平子碑》:“向若生于春秋之间,游乎阙里之常;将同贯宰贡,齐衡游夏;岂值取足于身中,垂名于一涂哉!”“宰贡”并称,“宰”指宰予,姓宰字子我,名予,孔子弟子;“贡”指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故为先称姓、后称字,于宰予称姓,是宰予名予,字我,予,我均易误作第一人称代词。于“子贡”,称字,不称姓,是因为“端木”为复姓,曰“宰端木”三个音节不好安排,和名“赐”字,亦易与动词“赐”相混。

汉《巴郡太守樊敏碑》:“有夷史之直。”

同类推荐
  • 不爱情圣,爱情剩

    不爱情圣,爱情剩

    红颜弹指老。稍有姿色或资本的女人,即使找到了好男人也不甘心。而资质平平如芙蓉和流氓燕,也不甘寂寞地挺胸或裸体炒作。谁敢娶这样“晶味独到”、“个性十足”的女人?即便是披过嫁衣,女人一如既往地“作”……男人们还不知躲在哪个旮旯长叹:女人越来越作!可娶的人选越来越少!女人都在渴望攀高枝变凤凰,男人也企图撞大运做乘龙快婿。众女振臂高呼非有钱人不嫁时,我们不妨找个门当户对爱情至上的男人结婚。没有钱,他便缺少花天酒地的资本;没有钱,他就是貌若潘安扔到女人堆中也无人问津;没有钱,但有情饮水饱,风要他疼你爱你懂你,就算三餐喝白开水下面包,舌根也是甜的,心也是暖的,人也是不孤单的。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 最好相思不相负:古代才女的情与诗

    最好相思不相负:古代才女的情与诗

    作者才情堪比安意如、白落梅,用绝美的文字风格,辅以情意缱绻的古典涛词,讲述了33位古代著名才女且行且爱的一生:上官婉儿与初恋李贤、蔡文姬与夫君卫仲道、薛涛与才子元稹、鱼玄机与词人温庭筠等。她们为了一颗初心再次相逢,她们为了一次邂逅恋上红尘,她们为情一次次爱恨缠绵抛却锦瑟华年。中国古代至真至情的女诗人,从历史长河中踏歌而来,掀起阵阵涟漪。她们为情而涛,因爱而行。无法拾捡过去、将来,只在当时付与了一行行倾心刻骨的诗句。美好的爱情令人心动,痴情哀婉的诗篇催人泪下。翻开这本书,拉开历史的罅隙,让所有喜欢古典诗词、向往爱情的文艺青年总能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热门推荐
  • 青龙战歌

    青龙战歌

    得万人敬仰,你是帝王。得万万人敬仰,你是人皇。得亿万人敬仰,你就是神。
  • 向南向北少年不归

    向南向北少年不归

    一群即将追梦的孩子们,将要分离.花开花落又是一年。又是一个夏天又是一个毕业季。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向大地。我不自觉的向旁边望去。望着初三不可能在全的班级。想着我们的对面即将是一座空楼,心中的伤感油然而生。明天他们都会奔赴考场,去见证这些年来的努力,结束三个春秋的初中生活。那幢楼里已没有了平日活力四射的情景。或是低头奋战。或是环顾四周。想记下这校园美好的一切。仿佛昨天还在打闹,突然想起那句歌词,“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是啊,还有一年我也将离开这个陪伴我三个春秋的校园。莳花易谢,光阴难留。时光若水。就是这样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p
  • Four Poems

    Fou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轮滑时代

    轮滑时代

    仇马原本只是社会最底层中的打工族,但因缘巧合,误打误撞闯入了飞轮族的天地。在那个世界里,他爱上了飞轮运动。同时等待他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全国飞轮大赛《夜之光辉》即将举行,但主人公仇马的目标却是舞台更大更耀眼的世界大赛《璀璨夜星》!
  • 貌似游戏高手

    貌似游戏高手

    平凡,一个普通的游戏玩家,本打算在预言中的‘世界末日’这天,玩一天游戏度过,但他没想到,等到‘世界末日’度过了,却也等来了穿越的到来。另一个世界,一款跨世代的虚拟游戏《绝世》出世,进入游戏的平凡展开一番不平凡的游戏历程,和他的众兄弟们一起造就了一个游戏时代的传奇,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
  • 你是我的母亲

    你是我的母亲

    母亲的故事mommummommymama
  • 炮火的世界

    炮火的世界

    在一个漆黑寒冷的夜晚,一道恶念从他心中升起,从此,他走上了自己从未想过的陌生的人生道路。面对困境,是逃避还是向前,是偷生还是赴死,他该如何抉择?
  • 青莲帝君

    青莲帝君

    天地莲生,百世轮回,末日纪元,谁主浮沉。尘封界,昔日天主的家园,无数兆年后,终将迎来了毁灭……本应在太古便存在的青莲大帝,经过无数纪元的涅槃,重新回归,修为尽失的他、性格无情的他,又回迎来怎样的爱恨情仇?他,究竟有何奇异身份?又为何迎来涅槃,而不死不灭?曾经未曾探求的秘密将在这一世为你解开!
  • 青莲道帝

    青莲道帝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演化极致,大道唯一;青莲当空,绝世傲然。浩瀚的混沌,无尽的道途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奥秘,让无数生灵为之苦苦追求……
  • 乾坤赋

    乾坤赋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仙亦是,魔亦是升仙?坠魔?万古岁月,自有一条不归路在脚下延伸!逆转乾坤,必有种种神魔伴尔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