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0500000023

第23章 抉微索隐(12)

又《汉书》卷六十三《燕王旦传》:“会盖主舍人父燕仓知其谋,告之,由是发觉。”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指出:“同一燕仓,一叙其官名,一叙其亲属关系,亦互文也。”此类同书异卷、异传而叙及某人事,《杜延年传》称燕仓为假稻田使者,是其官名,《燕王旦传》却称其为“盖主舍人父”,两者并不矛盾,作为“互文”亦可互相补充其义,不仅知燕仓之官名,亦知其人物关系。这是我们从读者的角度,利用此类互文的作用阅读。从记事行文的角度,此类互文的作用是简省: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贾谊,洛阳人。”

又《汉书》六十四卷《贾损之传》:“贾损之,字君旁,贾谊之曾孙也。”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指出:“《损之传》不复叙其为洛阳人,以已见《谊传》故也。”这就是说,《贾谊传》里的贾谊与《贾损之传》里的贾损之二人里籍是为“互文”,因贾损之乃贾谊曾孙故也。因此《损之传》承《贾谊传》可省“洛阳人”三字,后卷承前卷省文例。

《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

又卷六十八《霍光传》:“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去病传》不记其邑里,以《光传》已详故也。”

霍光为霍去病弟,故二人不同传,其邑里则为“互文”。前卷《霍去病传》蒙后卷《霍光传》而省“父中孺,河东平阳人”八字。

以上所举,均为先秦两汉文献所谓“互文”用例,典籍浩繁,以管窥天,所见挂一漏万。然而毕竟是这一时期的修辞现象,以及人们对这些修辞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其中包括象郑玄、服虔当时经学家的分析,也包括象孔颖达,俞樾、杨树达后世语言学家的观点。显然,先秦两汉时期之所谓“互文”要比后来之所谓“互文”,其内容复杂广泛得多。这一时期人们对“互文”的观念主要侧重在“互”字上,即凡在文言中,无论是词义、句子结构,还是语意、语用,只要能形成对称、对应的形式,相互之间有了种种关系,如代替、包含、补充、互证、互参、互比等,能在表达效果上造成简省、避复、或使语义完整充分,语势畅通等,即可谓之“互文”。

(2)六朝以后的互文

六朝至唐宋以后,人们对语言的观察、理解、认识和运用更加深入,更加细致了。原先为“互文”所包罗的修辞观念,从“互文”里边分离出来,同时有了更科学,更合理的解释,便另立门户,产生了一些新的说法,比如“对文”“反训”“对偶”“避复”“同义连文?“校勘”“举此见彼”“参互见义”。因此“互文”概念的外延就大大缩小,“互文”这种修辞现象较为单纯,而不象先秦两汉那样复杂。

我们以为,后世“互文”这个修辞方式,就其自身的特征言可有两种:

①互补式

这一种特征的“互文”实际是从先秦“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文”继承发展而来的。为什么这一特征的“互文”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特征,最适合表达诗歌语言。六朝以后,诗歌已成为我国文学创作中的最主要的形式,诗歌的写作越来越普及,诗歌的语言几经演变,逐渐定型,成为“五言”和“七言”两种。特别经初唐以后,一种新的诗体一一近体诗已经成为自唐以来最基本、最主要的诗歌形式。这样的诗歌形式对诗歌语言的要求是,以最少的字数,在五字、七字、二十字、二十八字或四十字、五十六字以内,表达最丰富的意思,传达最多的信息。这就要求诗歌语言极为简约精练,不断节缩凝炼。因此,六朝以后这种“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补式互文,主要出现在诗歌中。

北朝民歌《木兰辞》里边就多处运用了“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补式互文: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黄花。

如果不明这种互补式的互文修辞手法,细究起来,这几句诗确实会成为我们鉴赏它的疑问:为什么木兰开东阁门不坐床,而西阁门未曾言开,却已坐床了?又为什么理鬓要当窗,而贴花黄却要对镜,难道理鬓可以不对镜吗?

原来,前两句的本意,是想借木兰的动作行为描写,来表达内心感情的。木兰十年未回家,现在一回到家里,其惊喜欢愉之情难以言状,她一会儿在东阁把门打开,在床上坐坐;一会儿又跑到西阁,把门打开,又在西阁的床上坐坐;这样的动作行为描写最能反映木兰当时的心情。但这样动作行为描写是有重复的,它要在十字以内表达,就必须简省。即使在二十字以内可以表达,但上边语意必然会造成词语或句子的重复。怎样才能做到既表达了如上句意,又不会造成诗句的重复?只有“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做到。前两句诗为“互文”上句字面言开门,不言坐床,然坐床之意却据下文坐床而补足;下句字面言坐床,不言开门,然开门之意蒙上句开门而补足,于是从意义上说木兰东阁西阁皆开门。皆坐床,而字面不觉重复。

后两句诗里边的“互文”是“同体式”的互文,与前稍有不同。所谓“同体”是说互文双方存在于同一空间,发生在同一时间,处在同一状态下,彼此不可分开。后两句“当窗”“对镜”同体,处在同一状态下、同一空间里是指“镜子”置于“当窗”,无论你“理云鬓”,还是“贴花黄”,只要照镜,就须“当窗”,只要“当窗”即可“对镜”,既然“同体”,那么读这两句诗,一定前后两句互补方能讲通,是说木兰久为男妆,现在要还女儿身,则当窗对镜理云鬓而贴花黄。诗的末尾,又用“互文”修辞: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两句如果不作“互文”读,则前后矛盾,不可理喻。既然雄兔的特征是脚扑朔(前后脚长短不齐的动作),雌兔的特征是眼迷离(眼神张惶不定的样子),雄与雌的特征不是很明显吗?为什么下文还有“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句子?其实前边两句是互文,谓雄兔扑朔,不言其迷离,乃缘下“迷离”而省略;其文义则下补上,雄兔既脚扑朔,而又眼迷离。谓雌兔迷离,不言其扑朔,为蒙上扑朔而省略。其读法一如前,是雌兔亦然,两兔均乃扑朔而迷离,故不辨其雌雄。

到唐代,这种“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文”屡屡用于绝句、律诗,且以七言为常。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照字面很容易使人误为主人送客人至江边下了马,客人登上了船;主人在岸上,客人在船上。这样下句就很难讲通,既然主客对饮,一在船,一在岸又缘何对饮?所以这句也应主客互补,一起下马,一起上船,是主人送客又送至船上。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是上下否定句和肯定句的互文,即上边否定句因下句而补充了肯定,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下边的一个肯定句,承上句否定而补充了否定,意为“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

大凡近体诗运用“互文”,还往往考虑诗句的字数、平仄和押韵等因素。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王昌龄诗上句意思: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要把这个意思压缩在七个字内,就必然省略一些词语,同时还要谐调平仄。因为下句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平仄平,与它相对仗的上句就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秦时明月汉时关”也恰好是这一平仄格式。

在诗歌里边出现更多的是“互体互补”式的修辞用法,如‘冰村山郭酒旗风”(杜牧)读诗时不能机械地把“村”和“郭”以及“水”和“山”分开来理解,“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也不能把“闲”和“静”以及两个“爱”字孤立理解。李白的“波摇石动水萦回”也不能说什么是“波”,什么是“水”。再如“楚水吴山道路难”的“楚水吴山”;“花南水北雨濛濛”的“花南水北”(卢纶)“半人江风半入云”的两个“半”(杜甫)等均为互文,应在意义上互补,作为一个整体。

四字格的成语中,大量存在着这种“同体互补”的互文,如“披星戴月”,你就不能说是“身披着星星,头戴着月亮”因为星星和月亮本来都在同一个天空,星月当头,谁也没办法把星光和月光分开。如“熙来攘往”《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85年版)解为“熙熙而来,攘攘而往。”又“熙熙攘攘”(同上)的解释是“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那为什么来的人都和乐,而去的人又纷纷乱乱的呢?分开来说真不好解答,原来它是从《史记·货殖列传》的一句话来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把它当一个整体理解,两者互相补充,就是说天下人们和和乐乐也好,忙忙碌碌也好,都在为利益奔走。

其余成语如:“思前想后”、“挑肥拣瘦”、“冷嘲热讽”、“吞云吐雾”、“天长地久”、“轻歌曼舞”、“星移斗转”等此类之所以均不能分析开来孤立解释,就是因为“同体互补”。

②同义式

这是文言中很实用的一种互文修辞方式,无论诗赋,或是散文都可运用,后来人们有时又叫“同义连文”或“同义对文”。

与“同义对文”相重的是,这种互文,前后两个句子、短语或词组结构相似,相对应位置上的字义相同。即使两个短语或词组隔开来了,但只要结构相似,成为相对应相对待的两方面,就是互文。“对文”着重于前者,即结构的相似,而互文则着眼于相对应,相对待。

《韩非子·五蠹》:“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离法者”与“犯禁者”互文,“离”与“犯”互文,“离”通罹,本字为罹,罹,触犯。所以“离”“犯”同义。“罪”“诛”互文,“罪”为治罪,“诛”为惩罚,“罪”“诛”同义。

《后汉书·张衡传》:“因人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通”“贯”是同义式互文,两句应合起来读,是说张衡精通了五经六义。用这句式和互文修辞可使句式整齐,语义完整,造成文势。

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察”与“举”互文,且同义互补。

另一类是所谓“同义连文”,即两个意义相同的词语、短语、词组连在一起使用,从互文的角度看,这两个词语也是相对应,相对待的,意义上是相同相似关系。

王勃《滕王阁序》同义互文的用例不少: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南昌与洪都是同一地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南昌是汉时县名,当时豫章郡郡治即在南昌。“洪都”即洪州之郡治,唐改“豫章”为“洪州”,由此“故郡”亦即“新府”,“新府”亦为“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时序。“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亦为九月。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穷”与“极”同义,均为尽也。“中天”指空间,“暇日”指时间,两句互文则包括时间空间,所以因互文亦为同义。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这两句互文均谓王勃自己,言其贱微,“微命”即一命之士。古诸侯大夫有“三命”“再命”,“一命”最低微。

运用同义连用的互文,主要是为了补充句子、结构,造成对称,使音节整齐而协调,同时在表义上两个结构之间互相补充,可以使意义更为完整、丰富而充实。

六朝时期的四六骈文,不仅使用“同义对文式”的互文,也大量使用“同义连文式”的互文:

庾信《哀江南赋》:“王子滨洛之岁,兰成射策之年。”“王子”指周灵王太子晋,据说十五岁游于洛水,“兰成”庾信小名,十五岁应考。上句言年岁不言应考,下句言应考未明年岁,上下互文互补则为同义。

潘岳《西征赋》:“垂棘反于故府,屈产服于晋舆。”此两句指同一件事,即《左传僖公二年》晋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借道伐虞。故为同义互文。

四字成语也可使用“同义连用”式互文:

“兼收并蓄”、“高谈阔论”、“高瞻远瞩”、“断壁颓垣”、“积年累月”、“推波助澜”等。

七、错文

“错”,相互交错。《诗经·小雅·楚茨》“献醻交错”,又有更迭之义,《礼记·中庸》“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又“不合,乖舛”。《汉书。五行志》谓刘向治《谷梁春秋》,“与仲舒错”注:“错,互不同也。”此之谓“错文”之“错”,兼具以上诸义。其实“错文”之谓,古已有之,杜预《春秋左传序》:“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若如所论,则经当有事同文异而无其义也。先儒所传,皆不其然。”孔疏曰:“春秋之经,侵伐会盟,及战败克取之类,文异而义殊,错文以见义。”又杜曰:“或错经以合异,随义而发。”孔疏曰:“错经者,若地有两名,经传互举,及经侵传伐,经伐传侵,于文虽异,于理则合,如此之类,是错经以合异也。”此虽与后世“错文”之修辞,未必尽相同,然后世之“错文”,其源盖由此也。

《中文大辞典》:“错文,谓交错为文也。”可见“错文”是为文措语的一种方法。行文前后一致,是为整齐,通顺。然而前后完全一致过份追求整齐画一,秩序井然,就会显得死板单调,为了打破这种死板单调,人们在写文章时常常有意识使前后乖舛,上下错杂,交互更迭,这就是文言修辞里边,独异于现代汉语的“错文”。以“错文”的“文”论,约有二别,今举其例以辩之。

(1)指称的错文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有“名称”之错综,举例甚精,分别甚细。于读古书者大有裨益。

潘岳《夏侯常侍诔》:“子之承亲,孝齐闵参;子之友悌,和如瑟琴;事君直道,与朋信心,虽实唱高,犹赏尔音;弱冠厉翼,羽仪初升,公弓既招,皇舆乃征;内赘两宫,外宰黎蒸。”

“闵”是闵子蹇。闵损,字子骞,春秋鲁人,孔子弟子,性孝。“参”为曾参,字子舆,春秋鲁人,孔子弟子。二人均以孝名。“孝齐闵参”这个句子,于闵子骞,称姓,然而于曾参,就不是称姓,而称了名,这就叫前姓而后名,前后不一致,有了变化,成为错文。那么,为什么这个句子是前称姓而后称名,使用错文呢?当然,在称名上形成变化是其原因,但在这篇晋人的诔文里,主要还是为了押韵。曾参的“参”字,与下文,“琴”、“心”、“音”、“升”、“征”、“蒸”押韵,“参”字为侵韵,“琴”“心”“音”均为侵韵,“蒸”“升”为蒸韵与侵韵可通押。但是曾参如果不称名,称姓,虽然与闵,二人均称姓,但“曾”与蒸韵琴下三字非一韵。

江淹《别赋》:“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

“渊”指王褒,字子渊;“云”指杨雄,字子云;“严”指严安,“乐”指徐乐,四人均为汉成帝时代的文人。渊云为称字,严乐,前称姓,后称名,是为错文,但如均称名为“安乐”易混为一词。

贾谊《新书》:“使曹勃不能制。”“曹勃”并称,“曹”为曹参,“勃”为周勃,前称姓,而后称名,错文以变。曹参,称姓不称名者,以其与萧何齐名,并称萧曹,姓显于名也。周勃,称名而不称姓者,固有瓜李之嫌,从高祖定天下者有周止、周昌、周苛、周缫等均封侯,易混淆,故称名明于姓。

班固《幽通赋》:“周贾荡而贡愤兮,齐生死与祸福。”

“周贾”并称,曹大家曰:“周,庄周,贾,贾谊也。”庄周称名,贾谊称姓、前名后宇,相乖舛,故为错文。如俱称名,则为“周谊”周易误为姓,而为一人。如同称姓,则为“庄贾”,而庄子,名响于姓;称姓者加“子”。

汉《斥彰长碑》:“丧父事母,有柴颍之行。”

杨树达指出,“柴”为高柴,“颍”为颍考叔,春秋郑人,事见隐公元年《左传》,名字不详,只知为颍谷封人,以地为氏。高柴,春秋卫人,孔子弟子。二人均性至孝。故“柴颍”是前称名而后称氏。高柴,名响于姓,称高易混;而颍考叔,名字无考。只能称氏。

马融《长笛赋》:“若垣瑟促柱,号钟高调。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彭胥伯奇,哀姜孝已。”

“彭胥”并称,李善日:“彭,彭咸。胥,伍子胥。”伯奇。周尹吉甫子,孝已,据《帝王世纪》为周高宗之子。“彭胥”乃先姓,后字,故为错文。

晋夏侯湛《张平子碑》:“向若生于春秋之间,游乎阙里之常;将同贯宰贡,齐衡游夏;岂值取足于身中,垂名于一涂哉!”“宰贡”并称,“宰”指宰予,姓宰字子我,名予,孔子弟子;“贡”指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故为先称姓、后称字,于宰予称姓,是宰予名予,字我,予,我均易误作第一人称代词。于“子贡”,称字,不称姓,是因为“端木”为复姓,曰“宰端木”三个音节不好安排,和名“赐”字,亦易与动词“赐”相混。

汉《巴郡太守樊敏碑》:“有夷史之直。”

同类推荐
  •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文艺评论集)》介绍了:秦发生这部文艺评论集主要分为作品论,文艺论文,文化工作探索,灯下偶感四类。我们根据内容又将其概括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对宁夏当代文学艺术比较完备而准确地扫描与解读,在这方面,他是颇具功力的。
  • 1号罪案

    1号罪案

    本书稿描写了发生在镍都金昌的一起起杀人、轮奸大案的侦破过程,情节曲折,富有悬念,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
  •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是青年诗人张雷的诗歌选本。书中附录了诗人汪国真、李小雨为他的诗集写的序言,还有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为此书出版写的贺词,贺词说“从张诗字里行间看,他胸怀祖国,腹含宇宙;纵涉古今,横跨内外;时而悲壮,时而缠绵……相当难得”。
  • 回龙山下

    回龙山下

    取名于作者三台县祖居老宅后的一座小山,主要收集了作者近两年创作的诗词文章159篇。作品分盛世微言、琴趣盎然、兴观群怨三个部分。
热门推荐
  • 独宠兰无颜

    独宠兰无颜

    兰无颜!一个心机特别重的后宫嫔妃,拥有聪慧的大脑得皇上喜爱
  • 朕是学渣

    朕是学渣

    历史真的如书本所写吗?我——秦川,众人眼中的学渣,最烦历史课,却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流落街头、身无分文,靠着仅有的现代知识却成了古人的世界中的学霸,一路逆袭。历史是由成功者书写的,我,秦川要书写一段我自己的历史,要让千百年后的历史老师教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对学生说,这个人的名言是——“朕是学渣”,这是必考题,大家一定要背出。
  • 宠你上天又何妨

    宠你上天又何妨

    景舒和宁铂是青梅竹马,但在景舒14岁那年的生命逃亡中被宁铂弄丢了,宁铂找了她整整5年,性子也变得嗜血冷酷。终于在一次宴会中找到了她。将她带回,两年后等来的却是他订婚的消息,弟弟的伤害,师傅、师姐的不理解,沐飞瓷这个帮凶…………但沐飞瓷竟是她儿时最依赖的人,这种痛苦有谁理解?面对沐飞瓷的死缠烂打,面对他得一次次舍命相救,她,终究动了心。属下“Boss,夫人………”一阵风闪过。属下嘴角直抽:我其实是想说,夫人她说她帮你做午饭………
  • 穿越种田:钱财滚滚来

    穿越种田:钱财滚滚来

    真不知道我苏玉烟那里惹到上天,出去游玩掉到湖里不说。竟然还穿越到了这一穷二白的家里。泪奔啊。不过还好咱是个坚强的新新人类,就凭我这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肯定会带领全家奔小康的。更有上天的特别眷顾。看我怎样在古代风生水起吧。
  • 无上业道

    无上业道

    废物少爷梦天淬炼肉体获得强大力量,势要摆脱臭名。偶得天书残卷,勇闯恶魔之岛,成为绝世天尊。踏碎天道,让这天下众生,诸天万道,皆臣服我在的脚下!
  • 中国兵家

    中国兵家

    "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中国悠久而灿烂、源远而流长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大的推进剂。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本土文化即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东亚文化的母文化,同时又是世界古文明系统中一直迮续至今的文化系统。因而它既有自身独具魅力的特色。又包容着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是当代的,又是未来的:因而它是传统、现实、未来的统一,是继承、扬弃、拓展的统一,有着永久旺盛的生命力。"
  • 暗夜战歌

    暗夜战歌

    痛苦,源自无止的欲念、无尽的攀比、无休的争斗,且看纪府公子纪晨在那些曾经的得失、胜败、悲欢中,慢慢成长至天地至尊。
  • 你选择的等待

    你选择的等待

    他是名将之后,十二岁的他当了公主侍卫。一步一步走向了元帅之路,当公主离开时,他后悔了,后悔了没有放弃一切和她私奔。他们交换信物约定十年后完成使命在相见,可世事难料她坠入悬崖,他战死沙场。使命结束他们也将结束
  • 修仙天山

    修仙天山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盘古炼斧,开天辟地,神斧化器,散落人间,心善之人,皆入正道,斩妖修仙,心恶之人,栖息魔道,唤醒魔神,天下混沌,神器聚一体,再次化斧,封魔神千年,千年之后,魔道复仇,解封魔神,正魔大战,一触即发。
  • 魔女不会飞

    魔女不会飞

    有没有搞错,因为魔法失误进入了到处都是暴走族的流氓高中已经很倒霉了,而现在她竟然又将那个超级暴力男李行闵变成了一个圆滾滚的包子?如果这还不算倒霉的话,因为那个乌龙魔法,她竟然还要和他24小时贴身相伴。什么,解除这个魔法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自己的真爱:可是,那个完全符合理想男友模板的温柔美男柚木淳,真的就是她的真爱吗?一种爆笑之下的感动,一段离奇的魔法奇缘,属于菜鸟魔女白小米的悲惨生活,爆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