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2300000010

第10章 参与国民军的创建和首次国共合作(2)

在冯玉祥回师北京的时候,胡景翼除将李云龙团留通州驻防应急外,其余已假吴佩孚增援之令出喜峰口,在平泉一线与事前有约的奉军象征性地打了一仗,奉军一击即溃。胡景翼即向吴佩孚电报“告捷”,迷惑吴的视线。吴佩孚果然上当,命令胡部继续前进。胡景翼又挥师南下,出其不意地袭击了王怀庆设在平泉附近的第二路军司令部,王怀庆只身逃脱。胡部又直下滦州,威胁山海关前线的吴佩孚部队,阻其西归。胡还派岳维峻攻唐山,李纪才和李云龙协同张之江、刘郁芬攻打杨村、下天津。这段时间,邓宝珊一直为胡景翼襄赞戎机,竭尽心力。唐山战斗结束后,岳维峻的部队与吴佩孚溃军混在一起,难分难解,邓宝珊及时赶到,用尽办法,才把自己方面的士兵组织起来,然后收缴了溃军武器。

24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正式组建了国民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孙分任副总司令兼第二、三军军长。胡景翼的第二军由三个师组成,他本要留邓宝珊在自己兼师长的第一师任第一旅旅长,后为加强岳维峻的第二师,改邓为该师第一旅旅长。

在国民军将领发出的呼吁和平的通电上,邓宝珊署名第七(全部19人)。领衔的除冯、胡、孙之外,仅次于米振标、岳维峻、田玉洁。接着国民军将领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复电说:“义旗聿举,大憝肃清。诸兄功在国家,同深庆幸。建设大计,亟应决定。拟即日北上,与诸兄晤商。”

这一时期,邓宝珊和冯玉祥的接触也多了起来,冯与其谈话涉及时局、治军等问题。

历史的进步,往往要走曲折的道路,人们的美好愿望,总是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正当孙中山在全国人民的热烈盼望下整装准备北上时,北京政局却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国民军的进步倾向,引起了各派军阀的恐惧,他们联合起来向国民军施加压力。为了减轻这些压力,冯玉祥错误地迎段祺瑞入京。同时,奉系头子张作霖不仅违约人关占领天津,而且支持段祺瑞就任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在奉系陆军部长吴光新的主持下,决定撤销国民军名义,冯玉祥被派往张家口就任西北边防督办,胡景翼被派往河南任军务督办兼省长。但国民军实体未变,其名称以后仍然沿用。同时也被称之为“西北军”。

时国民二军有步、骑13师,6个混成旅,1个独立步兵旅和5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及宪兵、工兵各1营。

胡景翼部出发时,邓宝珊、岳维峻(一说李仲三)托故留京。当时,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正在北京,邓、岳“欲乘夜捕杀其父子以绝后患,迫冯氏签署命令,冯氏踌躇良久。初时已允,并令鹿钟麟动员准备。但经三思后,终恐激起奉军反动,演成混战,有利于日人进攻东三省,力劝其不可,苦心苦口,直至深夜三时,才将二人说服而罢手”。邓宝珊当时认为,奉军虽有实力,但国民军各部练兵多年,作战能力当不在奉军之下。况且,国民军义帜高举,民众拥护,打败奉军,无须旷日持久,届时分一军出关,安定东北,日本谅不敢轻举妄动。只要及时行动,争取联合奉军内倒戈势力,大局决不致紊乱。冯玉祥最后说:“我愿作谦谦君子,高揖群公,急流勇退。决不做冒险之事,请二位勿复再言。”

邓宝珊当时主张杀张作霖父子,后来众议纷纭,应当别论。这里记出这一段史实,读者可从中了解他在北京政变后惊涛迭起的政潮中勇于弄潮的精神风采。

建议杀张作霖不成,邓宝珊只好赶往河南协助胡景翼对直系部队作战去了。时为该年11月底。

二 在河南襄助胡景翼、岳维峻

豫西作战陕州整军

吴佩孚失去京、津地区后,即由大沽口南下,经武汉回到洛阳,组织残部思图北犯。国民军二军沿京汉铁路南下,击溃吴佩孚部寇英杰、李济臣于彰德、道口和清化之间。时镇嵩军师长憨玉琨已东出潼关,强占河南地盘。憨分析了形势后,采取“捧段、背吴”的策略,到洛阳逼走吴佩孚,进兵郑州、开封,企图抗拒国民军第二军南下。时,张钫因父丧居家(新安铁门),胡景翼遂一面请张钫出面调停,一面由国民三军何遂部由兰封渡黄河进占开封。憨玉琨师出无名,又为胡军势力所慑服,被迫退至荥阳、巩县、洛阳、陕州(今陕县)一带。12月10日,胡景翼入郑州,两天后到开封就河南军务督办职,着手整顿军政。

此时,北京传来冯玉祥迫于压力“下野人山”的消息。胡景翼即派邓宝珊赴北京西郊天台山谒访冯氏,表示慰问,力劝其积极振作,另图恢复之举。冯玉祥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讲,这段时间“邓宝珊、汪兆铭和吴稚晖先生等来访谈的次数最多”。有一次,冯玉祥在天台山后坡与邓宝珊谈话时指出:“(一)现在国民军队伍甚多,若再成一军阀,将来定有冲突,故余退避,免生事端;(二)吾最悬念者笠僧、西峰等之队伍。亟须多用陆军学生助其训练,否则一作战事甚危险也。”在了解了冯氏的“入山”只是权宜之计后,邓宝珊回河南向胡景翼复命。这时,胡景翼派屈武持函赴京请李大钊来开封指导豫政,邓宝珊因此结识了李大钊。

1925年初,全国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冲破重重阻力蓬勃发展,因此胡景翼的思想和行动,也有了很大变化。他接受李大钊的帮助,诚恳要求苏联顾问到自己的部队协助工作,派青年军官党心刚、师哲、刘仲容等到苏联入军事学院深造,邀请徐向前、阎揆要、杜聿明等黄埔军校学生到国民二军,同时支持河南境内的工人运动。河南一时呈现出进步的景象。在胡景翼的上述活动中,作为其“智囊”的邓宝珊一直都鼎力相助。

憨玉琨控制了豫西地盘后,段祺瑞任命他为豫陕甘剿匪副总司令,憨因此倚势骄横,决心武力驱胡,夺取豫督。在刘镇华支持下,他收编直奉旧部,强编民团、武警,广招溃兵、土匪,扩大部伍至36旅之众,势力遍及河南四十余县。以致胡、憨两部时有冲突。1925年2月,胡景翼驻京代表张季鸾向胡发来密电,报告了张作霖、阎锡山、刘镇华密谋支持憨玉琨消灭国民二、三军的计划:由憨发动战争,刘镇华从陕西东进为后援;奉系李景林、张宗昌分别从河北、山东西进,合攻开封;晋军渡河横出陇海铁路西段节节进击。胡景翼乃函商于在北京的于右任,让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同意派于以特使身份前往奉天,要求张作霖“制止张宗昌由徐州方面来犯”。同时遣使厚结李景林,嘱其以准备尚未就绪为词拖延出兵时间。这样,刘镇华、憨玉琨就势孤力单,便于消灭了。

2月中旬,胡景翼在郑州召开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岳维峻、邓宝珊等二军将领外,还有时已来胡部工作的苏联顾问以及建国豫军总司令樊钟秀。

会议后,胡景翼任命岳维峻为前敌总指挥负责右翼,和自己一起指挥杨瑞轩、史宗法、田生春三个团,正面阻击并反攻来犯之敌。任命邓宝珊为左翼总指挥,率本部一旅及李云龙、蒋世杰两个旅,迂回密县、登封、禹县,配合攻下郏县的建国豫军及国民军三军一部,然后直捣偃师,再西向转攻洛阳。由于右翼依托黄河,用不着部署重兵,所以左翼的迂回作战意义重大。胡于这点对邓宝珊郑重交代,并特别叮嘱邓要与樊钟秀配合好。

2月22日,豫西会战全面展开。正面胡军攻克荥阳、汜水、黑石关,直抵洛阳郊外。与此同时,邓宝珊指挥的左翼部队亦按计划前进至洛阳附近配合作战。憨军内部出现混乱,前线倒戈,后方哗变,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憨玉琨不得不逃出洛阳。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胡军大胜。后憨军在渑东战役中又遭惨败。助憨的刘镇华之张治公、马瑞旺两部也成了溃军。号称十万之众的镇嵩军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败涂地,缴械投降者达六万余人。刘镇华逃晋,依附阎锡山;憨玉琨逃回老家嵩县,企图重振人马,但因大势已去,亲信旅长杨景荣闭门不见。他羞愤失意,服毒自杀。

3月上旬豫西战役基本结束,胡景翼回师郑州。并将此役胜利电告孙中山。此时孙中山病情已笃,3月12日,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孙中山的逝世,引起举世悲悼。国民二军将士在开封召开隆重追悼大会。胡景翼与孙中山在东京见面后再未聆教。此时胡景翼不顾右臂疔疮复发的疼痛,亲自主持追悼大会。会后,成千上万的群众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高呼“打倒北洋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立即召开国民会议”等口号。不久,胡景翼也不幸于同年4月10日病故于开封。胡景翼的死,影响了国民二军进步活动的开展。

孙中山的逝世,引起了邓宝珊的很多感慨:自己虽然长期景仰孙中山的主义和风范,但一直在西北地区从事民主革命活动,没有机会面见孙中山。这次孙中山北上,自己恰因军务在河南不能脱身,未能去北京面谒,可说是留下了终生的遗憾。31年后,他在追忆文章中写道:“中山先生在世的时候、我虽然始终没有得到面聆教诲的机会,但是先生的伟大人格和革命精神,一直在我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胡景翼之后,岳维峻主持国民二军。岳维峻,陕西蒲城人,早年由井勿幕介绍加入同盟会,后在胡景翼部队中任连、营、团、旅、师长,勇征战,但无政治头脑。其主二军,纯以资历老和陕军地方观念促成。他出任河南督办后,首先扩编军队,全军扩编为11个师、13个混成旅,接近20万之众。邓宝珊升任第七师师长,军衔上将。

其时,国民二军第三师田玉洁仍留陕西,第四师陈文钊、第五师王为蔚皆系直军改编而来,驻鸡公山附近,实听命于在此山中“养疴”的吴佩孚,与国民二军貌合神离。岳维峻可依靠的仅是邓宝珊、冯毓东、李纪才、李云龙、蒋世杰等二军原来的将领。“邓瑜为二军将领中之健者”,在上述将领中,邓宝珊的见识能力又高出他人一筹。岳维峻本应在主军后一开始就调邓就近协助自己,但他并没有这样作。

胡景翼逝世后,邓宝珊领第七师驻陕州。当时段祺瑞曾任命他为豫西镇守使,但他坚辞不就。邓宝珊当时的打算是:整军练兵,积蓄力量,提高部队军事、政治素质,以备后用。1925年夏,邓宝珊接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在陕州开办了军官传习所,任命胡重差为所长,政治教官王若飞、张如海等亦为共产党员。并有苏联顾问兹明(苏联红军军长)、马赫赤捷耶夫(红军师长)、瓦林(红军工兵营营长)。学员是邓宝珊从各团选调的倾向进步、年轻有为的下级军官。学习课程分军事、政治两大类。军事课主要内容是队列、操枪、射击等。政治课占的比例较大,主要讲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国革命的目的和方法,同时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的意义和经验、苏联红军在革命中的作用。共产党人和苏联顾问的讲课,注意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启发诱导;还组织讨论,进行个别辅导。师生关系相处非常融洽。王若飞在政治课上,向学员精辟地分析中国社会,热情地向他们传播真理。苏联顾问还向学员介绍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情况,引起学员极大兴趣。当时,19岁的杨嘉瑞是邓部排长,参加了第一期的学习,在和共产党人的接触中,接受真理,走上了进步的道路。1925年夏,李大钊派共产党员葛霁云到邓宝珊部队工作。葛霁云(1897—1941),原名葛昊,字霁云。甘肃天水人,为邓宝珊同乡。1918年考入唐山北方交通大学,此后常来往于唐山和京津之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葛霁云经李大钊介绍入党,并按照党的指示加入了国民党。后离学校,在京、津、沪、豫等地从事党的工作,传播革命火种。通过长期的秘密工作的考验,葛霁云成了中共北方区委中受李大钊信赖的干部之一。在北方区委争取进步军人参加反帝和反对封建军阀斗争的统一战线工作中,葛霁云实际担任着领导邓宝珊部队中中共党员活动的重任。葛霁云到邓部后任秘书长,他向邓介绍进步书刊,与邓一起分析时局,邓对葛亦十分倚重,从此开始了他们在此后8年动荡岁月中深相信任、患难与共的相处。

攻打天津之役中的两次重要通电

1925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下,国民政府成立于广州,并准备北伐。由于国民军同情支持国民政府,奉系军阀加紧压制和排斥国民军。8月,大局日紧,北京政府命杨宇霆督江苏、姜登选督安徽,占据江南富庶地区,却令冯玉祥督甘、孙岳督陕。时孙岳有图取直隶之志,商之于邓宝珊。邓与二军将领均感胡景翼逝世后,二军统帅无才,前途殊多失望。他认为“孙岳人直,可得津口,购入外械,另练基本新军五师,输入革命主义,以图领导北方武装同志,彻底实现革命主义。”因此劝岳维峻攻打直隶李景林,助孙取直。岳维峻遂命邓宝珊为北路总指挥,率本部与二军第十师(李云龙),及国民三军第一师(徐永昌)沿京汉铁路北上。申言:当初北京政府下令京汉线由国民军负责,现索回保(定)、大(名),正为便于实行负责之职。11月,北上作战。邓宝珊命令本师刘继邦旅担任前卫。刘先率一营队伍行至距保定25里的于家庄,电告驻保定的奉军,要他们自行退防,以便接收。驻保定的东北陆军第一师回答说五日为限,俟其装运辎重及开拔手续完竣,既可让防。刘继邦未允,仅率一营军向保定城前进,车至保定站,奉军对其开火。刘继邦令停车,双方作战于保定西门外苑七里店地方,奉军死伤四百余人后退入城中。继双方谈判,谈判中刘部又攻下西门。最后,奉军以二军七师势不可敌,撤出保定。

在这次作战中,对国民军有好感的京汉铁路工人助邓军作战,出力不少。初,奉军北撤,炸毁了不少桥梁,为了保证运输,以迅速补充前方兵员辎重,邓宝珊命令马文彦组织工人沿路修桥铺轨,部队很快到达保定南。这时,又出现了不了解敌情的问题,京汉铁路工会负责人康景星提出给保定站奉军打电话,引蛇出洞,摸清情况。这一着果然奏效,奉军开出一列闷罐子车,由一位旅副官长来和刘继邦谈判接防问题。车上的铁路工人带来了城内驻军情况。在谈判中,乘奉军不备司机又将数节车厢挂上列车,国民军二军官兵隐蔽其上,车返时得以入保定车站。后双方激战时,铁路工人又将保定北一条河上的铁轨拆去一段,使奉军七节辎重车陷于瘫痪。康景星还假装逃避国民军抓人,跑到奉军中大造国民二军来了几个师的舆论,使得敌方军心大乱。第二天,邓宝珊与苏联顾问到达后,了解到此战缴获甚多,仅粮食就够本师吃两个月,遂下令奖赏工人。

同月,郭松龄倒戈反对张作霖。李景林初曾表示助郭行动,及事变发生,日本出动飞机、军队支持张作霖镇压郭松龄,李遂放弃援郭,并控制直隶要地,不让国民军通过。李景林与国民军一军的矛盾尖锐起来了。

同类推荐
  • 《“洋大人”在民国》

    《“洋大人”在民国》

    从1840年到1949年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外国人涌人中国:有的是受政府委派,有的来自民间组织,有的是来商业淘金,有的是来劫掠财富。无论哪一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获取利益——或者是个人利益,或者是国家利益。而中国,作为延聘方,有时左右逢源,有时腹背受敌,在尔虞我诈中艰难前行。来华的洋人渗透各行各业,不计其数,这本由白海军所著的《“洋大人”在民国》仅以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少数几个洋人为例,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
  •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上)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热门推荐
  • 踏天九桥

    踏天九桥

    传闻,在距离仙罡大陆无尽遥远的虚无之上,有九座神秘的桥,名为踏天桥。走过此桥,修士的修为便能一步登天,凌于苍穹之上,不入轮回,不死不灭。仙罡历九百万年,九阳奉王祖之命,率仙罡修士远征山海界。当此之时,在逆尘边缘的苍茫星空中,一粒沙尘无声地坠入一片大地,当中藏着一个沉睡的婴孩……我们的故事,便是从这一片苍茫星空开始。
  • 斩尽天下

    斩尽天下

    天亡我,不服,便要逆天。天逆我,不从,便去斩天。不从我者,斩!斩天,斩地,斩尽天下,谁让我翻手为云,覆手遮天。
  • 法制教育二年级(下)

    法制教育二年级(下)

    本书主要介绍了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认识,并使用法律。
  • 六朝文絜

    六朝文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娇小公主:你腹黑我无赖

    傲娇小公主:你腹黑我无赖

    不就赛个车吗,怎么地就来了个穿越呀?穿越神马的也就算了,可为啥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先是废材,然后穿过去就来个一鸣惊人呢?偏偏是个倍受宠爱的小公举,刚穿越就对着自己那帅老爹犯花痴,还有两个萌逼的双胞胎哥哥。老爹四十大寿那年,好不容易逮到个机会偷跑出去玩。结果因为他,不仅没玩儿成,还差点儿把小命给丢了。回到宫里,还要帮着陪什么贵客,怎么是一群人呐,是谁告诉她的只有一个人啊??明明就是一群人。搞了半天,他也在其中,还是某国的太子殿下。好啊~~你要玩,我陪你!!一次次整蛊,一次次无赖,终究抵不过他的腹黑。到了最后,他告诉她,她居然……
  • 魂断万古

    魂断万古

    神魂世界,人类生而具有三魂六魄,人因三魂从而得以成为神魂师。六岁孩童觉醒第一魂,为人魂。凭借人魂便可以感知天地灵气,感悟世间万物纹理,修炼灵技。修为至高者可以上九霄,通九幽,掌轮回,断生死,称霸一方天地!在青罗大陆的边远城市,东海城,一个三魂被封印在一盏魂灯中的少年,无法修炼神魂,却从小淬炼灵魄,拥有远超常人的肉身。当他碰上一个外来的少女,一扇通往瑰丽世界的大门巧然打开!
  • 加油男孩:倾城倾国不及四叶草

    加油男孩:倾城倾国不及四叶草

    啊咧,柠倾画处女作,校园的小说,不知道你们喜欢不喜欢,多多支持哈!
  • 玉箓大斋三日九朝仪

    玉箓大斋三日九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莫忘不见

    莫忘不见

    一朝情深半身空。一个“媚儿”,一个“诚梅”。一个“当时”,一个“三王”。当迷雾散尽,物是人非。亘古不变的时光中剩下的唯有情深不寿。爱是毒,恨也是毒。原来不管哪一种感情,对你终究是作茧自缚。情到荒芜,菩提前虔诚叩下一头,却只能求一声:江湖不见,轮回不见,永世不见。
  • 跟经典电影学家庭教育

    跟经典电影学家庭教育

    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父母究竟最该给孩子什么?当然是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看电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在经典电影中蕴含着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为“智慧家长”做出了生动、形象的现实演绎。因为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式更容易为家长所接受和理解。本书将理论和实践、将东西方教育精华充分结合,让家庭教育不再困扰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