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2300000030

第30章 走向和平起义的道路(2)

续范亭与邓宝珊的信电往来一直持续到续范亭离开陕北之时(1947年3月)。续范亭离开陕北前,于1947年1月17日致信邓宝珊,内容为:“看了淳化帖,如睹故人,笔体稍变,请勿疑。数年以来,我的喋喋不休,绍庭的仆仆风尘,毛、朱的义气勤恳,诸好友的属望殷切,皆集中于此时此事。纯粹的为国为友,非有他求也。而朱、毛的对你的期待,亦可谓特殊无二,为国家虑心,为人民惜才,一而再,再而三,岂有他图哉!这次绍庭兄去,能作最后之决定,甚盼!只要宣布了脱离内战,我们估计将来的影响与战绩,当可与西安双十二事变并驾齐驱。”写完后感到意犹未尽,又复言道:“过去我写的信,激切之处颇多。但我以为春秋责备贤者,应当如是也。但凡知道你的人,都对你抱极大的希望。看了你的身体,都说至少尚能奋斗二十年。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如此变化的中国,而欲以静态处之,绝对不可能也。周副主席此次回来,谈到你的问题,他说将来能有资望统一指挥起义的民主军,长江以北,只你一人而已。非过语也。可见此间当局,切盼殷且诚也。”毛泽东对续范亭的工作十分称道,曾写信给他说:“致邓函已看过,词严义正,发人深省。最近刘绍庭兄来电述及邓之方针,鄙意以为可以同意,暂时各守原防,将来再决进止。目前时局,邓之地位,只能做到这一步。”2月22日,续范亭在离开绥德的前夕,又一次写信给邓宝珊:“宝珊老弟如晤:绍庭上次赴榆,虽然未得进城,但是你的雪夜奔驰数十里来会,同人闻之殊深感动。知你的同情革命至深且切。我们把你的手函及谈话内容转至延安后,毛主席来信云:‘按宝珊的地位及现在局面也只能做到这一切,现在各守原防,将来再决进止。’毛、朱当然对你的期望更深,但你的为难处当然多能谅解也。我们认为中国革命现在正在进行,对此大时代大事业之中,能多添点力量,是每个人的义务,而况革命之先进如老弟乎。历史给你使命自应努力完成之,不然后半生之不称必为终生遗憾也。中共负中国全部改造的责任,一切政策都要多方面的顾到,虽有错误,必能改正,非如国民党之千疮百孔不可救药也。特务政策,祸国殃民,权力所及不能任其放纵也。”并赋诗两首赠邓宝珊,后来颇为国民党起义将领所乐道:

立场不定求真理,差以毫厘谬千里;

羞为权门称大将,原来穷汉是知己。

厨师不用夸,先看炒腰花;

将军不用夸,先看为谁打。

朱德总司令也给邓宝珊写了信。接到续范亭和朱德的来信,邓宝珊反复考虑过适时起义的问题。他曾在给续范亭的回信中表示:“只要有机会,决当为人民革命事业尽一番力。”

两次榆林战役带来的惆怅

由于邓宝珊在起义时机问题上犹豫不决,毛泽东、朱德希望他起义出任“西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一事遂未能实现。而榆林国民党军面临的形势,正如延安方面的估计,越来越严峻了。先是胡宗南要扩修榆林机场,中共方面闻讯,毛泽东忧虑地说,看来北方的朋友交不成了。继请刘绍庭告诉邓宝珊不要上当。但是由于榆林专员徐玉柱和八十六师师长坚决执行胡宗南的命令,扩修任务于1946年冬初进行,并且很快得以完成。1947年3月,胡宗南抽调了他的劲旅、整编第二十八旅徐保部,空运榆林,加强防卫。另外,蒋、胡以众多的特务加强对榆林非嫡系军队的监视和控制。这样一来,邓宝珊被卷入内战漩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徐保部到榆林后,邓宝珊认为胡宗南将要命令自己进攻陕甘宁边区,他以自己有不进攻共产党军队的诺言,决心再次离开榆林。然而这时不仅胡宗南不允许他离开,而且二十二军将领和中下级军官、榆林城内士绅也要求他不要离开,邓只好滞留榆林。

1947年夏,人民解放军由于战略需要,不能不对榆林国民党驻军采取军事行动,终于导致了两次榆林战役的发生。

首先发生的是三岔湾前哨战。8月初,人民解放军向榆林作战略运动。邓宝珊决定把驻鱼河堡、米家园子、归德堡的徐保部八十二团向城内集中,除神木驻军外,其他外围据点一概放弃。5日,邓宝珊召集二十二军军长左世允、八十六师师长徐之佳、总司令部参谋长俞方皋等开会,研究城防部署,决定:二十二军防守榆林城东、西、北三面,以及北关一带;二十八旅防守城南凌霄塔、三义庙、飞机场;调新十一旅二团由三岔湾撤回,防守金刚寺、桃林山庄。是日,人民解放军教二旅、三五八旅等3个旅已由镇川堡向榆林前进;光明店、打火店、青云寺一带也有人民解放军3个旅直插榆林,沿着无定河到了响水堡,其中有一个旅向榆林国民党军右侧前进。这样,邓宝珊的防守计划就不能完全执行了。6日清晨,邓部向榆林集中的部队有一部分被人民解放军在三岔湾公路上截获,即八十二团一个营和一批辎重;新十一旅二团两个营在人民解放军猛攻下退回三岔湾。此时三岔湾战斗打响,邓部未及行动的两个营——新十一旅二团的一个营和八十二团一个营,被人民解放军从正面包围了。战斗至下午3时,4个营全部被歼,新十一旅二团团长周效武被俘。

三岔湾的战斗,给邓宝珊刺激很大,他绝没有想到自己真与解放军打起来了,而且损失的是自己带出来参加抗战的甘肃子弟兵。离开桃林山庄,撤向城内时,他面色阴沉,行前巡视各办公地点。邓步行到榆林南门,回头看到解放军的红旗已飘扬在身后沙梁上了。

此后,榆林便处在了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中。8月7日晚10时,解放军开始对榆林发动攻势,国民党守军放弃了飞机场、三义庙、东岳宫和官井滩的部分阵地。但由于榆林三面环沙漠、一面临水,人民解放军缺乏攻城利器,故连日攻城未克。接着几天,解放军向榆林发起进攻,战斗甚为激烈。至11日晨3时许,解放军用炸药将小西门炸开,少量部队猛扑进城。邓部守城部队伤亡惨重。12日晚,胡宗南的整编三十六师师长钟松,率所部由靖边沿长城线星夜兼程援榆。人民解放军遂撤围榆林。整编三十六师到榆林后,钟松连邓宝珊准备的一顿饭都不吃,便领军南下。邓宝珊说:“钟松急急忙忙去配合二十九军,想夹击米脂、佳县的解放军,把人家赶过黄河,我看他是钻到彭德怀的‘口袋’里去了!”钟松部南下,果然在沙家店大败,仅本人得以身免。

在这次榆林战役酝酿中,邓宝珊曾打算派秘书汤昭武(中共地下党员)去通秦寨,找彭德怀商谈。由于三岔湾部队迟撤一步,未能实现。邓宝珊事后归咎于总部副参谋长于浚都听了徐保的话,拖延了撤退时间。

人民解放军“攻榆打援”解决了胡宗南的两个整编旅,取得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胜利。然而,蒋介石、胡宗南却认为,损失两个旅尚可掩饰,丢掉一座名城,则无法遮人耳目。于是大肆渲染胜利。各方贺电如雪片飞来。邓宝珊对此,只感到负担沉重:今后和共产党的关系怎么处?榆林城内满目疮痍、粮食乏匮,何以继续存在下去?

沙家店战役后,胡宗南急令在陕北各部沿咸(阳)榆(林)公路向人民解放军已经主动放弃的延安龟缩。10月9日,胡宗南派飞机把邓宝珊从榆林接到延安商谈军事,目的是进一步拉拢邓为其出力。胡这时趾高气扬,俨然以胜利的主帅自居。他在延安的场面十分讲究,什么都是从西安搬来的,连招待员都来自西安,邓宝珊对此十分反感。第二天,邓、胡正在谈话时,桌上的电话机响了,胡接电话的同时,不断传来枪炮声和隐隐约约的喊杀声,这是人民解放军在清涧又一次把胡军引入伏击圈的一场战斗。胡焦躁异常,连骂“土匪,土匪”,并说:“土匪还这么厉害!”邓宝珊在一边感慨地说:“在榆林我已领教过了。”从延安回到榆林后,邓宝珊对其部属说:“胡宗南的雄才大略,也不过如此!我是败兴而去,又败兴而归。”几天后,他看到蒋介石败局显露,遂决定前往张家口去找傅作义,商谈共同的出路问题。傅于是年1月改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为拉拢邓宝珊以为臂助,推荐邓为绥署副主任。

这时是10月下旬,傅作义将主持华北军事已有所风闻。蒋介石召见华北将领于北平,傅、邓同往。一路观察,邓感到傅作义接受新命在即,颇有扩展之意,所以原准备与傅一谈的满腹心事,一语未曾道出。见蒋介石时,蒋对邓“坚守榆林”表示“嘉勉”。邓宝珊却感到更加烦恼:自己难道能去为蒋介石卖命吗?

就在邓宝珊赴张家口的时候,11月初发生了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进攻榆林的战役。2日,攻近城郊的解放军进攻凌霄塔和官井滩两个阵地。3日下午3时,加紧猛攻凌霄塔和南城;至夜12时,凌霄塔下阵地大部分被解放军占领。从8日起,进攻减少,每天早晚两次,重点是南城和北关。城内国民党军分析,一种可能是解放军采取“慢慢围困,粮尽自开”的办法;二是仍运用“攻城打援”的战略。11日,人民解放军佯攻后开始撤走。13日,解放军在榆林西北之野茅滩、袁大滩重创援榆之宁夏兵团,马鸿逵派出部队的两千多人被俘。同日,榆林城外的解放军全部撤围。19日,宁夏兵团进榆林城;下午2时,在张家口闻讯赶来的邓宝珊率卫队一连和二十多辆运粮汽车进城。21日,宁夏兵团以回防三边为借口,要求离去。邓宝珊考虑榆林粮秣困难,亦未挽留。

解放军第二次攻打榆林未克,是由于对邓宝珊部队情况估计不足;加以个别指挥员疏忽,战术上强攻与坑道爆破脱节;另外,当时陕北气候已甚寒冷,解放军装备单薄,粮食不足,部队久战疲劳。

人民解放军第二次从榆林撤围后,南京国民政府又是一阵渲染,以掩盖其部队在西北战场的真正失败。面对南京送来的“青天白日勋章”,邓宝珊陷入了更深的内心苦闷:自己多年来一直不愿与共产党打仗,如今却卷入了内战漩涡,……在极度的思想矛盾中,他寻找着出路。他曾借部队军官聚会的机会,与他们讨论时局,向他们提出蒋介石与毛泽东谁优谁劣的问题,使在场的军官们全体愕然。军官们在惊讶之余,齐声答道:“我们不知道,还是请总司令说说吧。”邓宝珊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讲述了抗战期间在延、渝两地分别见到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事,特别讲到毛的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又讲到这次在北平见到蒋,蒋大发脾气的事,说:“他当着我的面,把石家庄的一些头面人物告发罗历戎的信,劈头盖脸甩去,并夹有脏话,把罗历戎骂得狗血喷头。”

11月底,蒋介石又到北平,召集国民党华北将领布置华北作战。抗战胜利后,华北地区国民党的军事主官实际上是孙连仲,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用他自己的话讲,是一个“吊在空中,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虚设首长。但孙连仲在损失了他所能直接指挥的部队后,已经不能在华北有所作为了,只抱着维持现状的思想,在任内坐守了两年,毫无战绩。蒋介石此行是要最后决定“华北剿共总司令部”的指挥大权。孙连仲知难而退,一力向蒋介石保荐由傅作义担任华北“剿总”总司令,自己愿意出任南京的首都卫戍总司令。12月5日,傅作义在张家口就任华北“剿总”总司令职。1948年1月,“剿总”正式办公后发表的副总司令有: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热河省主席刘多荃,以及宋肯堂、冯钦哉、吴奇伟、郭宗汾等。

1948年年初起,西北人民解放军已转入了外线作战。先后向蒋管区陕西省的宜川地区和西府地区进军,榆林形势,顿时和缓。3月,邓宝珊赶赴宁夏马鸿逵处,名义上是去面谢榆林第二次被围时的援助,实际上是去了解马鸿逵的政治动向。邓宝珊一直认为,解决西北问题,回族军阀势力是一大障碍。然而较之“青马”,“宁马”还有争取共同行动的可能。在宁夏,他遇到的是盛大的欢迎和宴会。及至交谈,才了解到马想的是共谋抵抗人民解放军。邓宝珊在谈话中列举了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上的失利情况,以及全国民心所向,想对马有所启示。但这时的马鸿逵得到蒋介石允其扩兵的许诺,正野心勃勃觊觎着西北军政长官的地位;其部队在援榆林时虽有损失,却未遭到歼灭性打击,还存有打败解放军的幻想。因此,根本理解不了邓宝珊的弦外之音。邓离开宁夏前对亲信人员说:“少云对战争的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国共两党的事是政治问题,不是你几根枪杆子所能解决得了的。”

二 终于回到了人民的阵营

对国民党统治的绝望

1948年,是邓宝珊对国民党的统治逐渐绝望,并经历了徘徊和痛苦、下定起义决心的一年。

是年4月3日,邓宝珊和马鸿逵、左世允同机到达南京,参加蒋介石召开的西北军事汇报会议。其时,“行宪国大”的闹剧正在南京演出,邓宝珊到南京,想乘各方人士云集的机会,了解一下国民党内部对时局的看法。他看到国民党显贵们此时正忙于权力的重新分配,根本未看到自己日薄西山的命运。在所谓“大选”中,尽是蝇营狗苟之事,闹得不亦乐乎。邓宝珊感到心灰意冷了。

在政治上一度影响过邓宝珊、同时与之私交甚笃的于右任,当时在一些官僚政客的怂恿下准备竞选副总统。当于右任征求邓对此举的意见时,邓进言说:“以现在情形,于先生上策是去香港卖字,中策是继续当监察院院长,下策是出马竞选。”于右任对时局的估计与邓宝珊距离较大,不以此言为意,仍然积极参加竞选。由于竞选实力(财力和支持背景)不够,第一轮选举时在六名候选人中仅得四百余票,处李宗仁、孙科、程潜之后为第四位,在四人复选时就完全败北了。竞选失败之后的于右任,驱车去中山陵排遣心中的不快,在那里昏睡在汽车中。恰巧这天邓宝珊也去谒陵,看到这一景象后吩咐于的司机和警卫不要惊动于,然后悄然离去。

在南京期间,一些在宁的甘肃籍大学生受国民党“行宪选举”的蛊惑,正进行甘肃未来“民选”省长的鼓噪。他们特意走访邓宝珊,希望邓参加竞选。邓宝珊对此表示完全退让。事实上一年前就有此舆论,当时一些热心追逐名利的官僚政客,都有粉墨登场、一试身手的打算。邓宝珊却以“宪法有规定,现役军人不得兼任文官”为理由,辞谢了好事者的活动。

南京之行归来,邓宝珊再次滞留三原家中。这时他思想更加苦闷,对蒋介石集团,已不抱什么希望了,打算联系一些力量起义,归向人民。但他最接近的傅作义当时尚无这种打算,其他人中一时又没有理想的合作者,3个月过去了,他还处于进退失据的思想状态中。

8月中旬,冯钦哉衔傅作义之命前来三原,转达傅作义意见,要求邓宝珊以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名义驻包头,舒彼后顾之忧。邓宝珊感到向傅作义进言的机会来了,便于8月17日与冯钦哉同飞榆林。在对榆林防务作了一些安排后,邓、冯于25日飞往北平。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十大文豪——高尔基

    世界十大文豪——高尔基

    高尔基(1868~1936)是最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以丰富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纪元,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三分管人七分做人Ⅱ——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三分管人七分做人Ⅱ——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本书分为“成大事者,内圣而外王”、“其身正,不令而行”、“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三篇,收录了311则管理智慧。
  • 大侠成长手记

    大侠成长手记

    300年后,人类因为科技的发展向太空中发射了暗物质弹,导致暗物质降临地球,末日降临!人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小一些的岛国都在末日浪潮的冲击下毁灭。人类更是急剧减少,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为了生存,研制出了可以产生内力的基因药剂,从此开始了与黑暗生物的战争!而英雄与大侠便在这样的时代不断的出现!罗文,一个不得志的宅男,找个女朋友都能够被别人拐走的宅男,却意外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开始了他另外一种人生!
  • 时间说它还好

    时间说它还好

    记忆深处,总有段抹不去的岁月,无论时光怎么消磨殆尽,它还是在。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国士

    国士

    一次意外的穿越却成了婴儿,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看罗宇一步步成长,如何使用现代知识和古人斗智斗勇。
  • 穿越:公主,投降吧!

    穿越:公主,投降吧!

    天下第一才子把她当作心里唯一的新娘;一国状元甘愿当她的棋子,为她赴汤蹈火;敌国太子,为她江山葬送,毫无怨言;守护战神,被她几度暗算利用,却不改痴情。她不过是穿越成了个公主,为何有如斯魅力?
  • 综漫日常

    综漫日常

    一个怪物存在的人,被自己诅咒死亡,重生在动漫世界,本书综漫校园流,还有作者是新人,请不要介意太大,谢谢
  • 英雄联盟之英雄之魂

    英雄联盟之英雄之魂

    这是小弟的处女作,希望大家喜欢
  • 《呆萌妹子逆袭记》

    《呆萌妹子逆袭记》

    纳尼?随身空间!好吧!这空间会炼药!尼玛还能助人修炼?掘地挖宝,炼丹制药!赚个小钱!卖座豪宅!奇葩一朵!虽然我不会玩PK,但我还会卖个药
  • 亿万鲜妻:BOSS的大神菲佣

    亿万鲜妻:BOSS的大神菲佣

    “沐雪,我杠上你了,这辈子都别想逃跑了!”他是顾氏集团CES的当家总裁,冷漠无情,脾气火爆,家里的女佣都忍受不了;“那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她是言情小说知名作家,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苦于好友的哀求,来家里受雇当女佣,看他和她能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