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000000072

第72章 君子所为谋道行道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说:“君子谋求学道行道,不谋求衣食。去种地,会常常挨饿;去学习,可以获得俸禄。君子担心学不成道,不能行道,不担心贫穷。”

【感悟一点】

孔子这段话的实质,讲的是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信念的定位问题,是人生修养的境界问题。作为君子、士人,任务就是修道,为社会为国家效力,并依据“道”提出治国的办法。当然,修道、维护道是一种困难、曲折、复杂的过程,理想与现实经常会有差距,甚至会产生冲突。正是基于理想与现实会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主张。它能赋予以道自任的君子、士人以生命力和抗争力,使真正的知识分子在挫折、颠沛之时能保持一种完整的人格尊严,保持理想,弘毅精神。这,或许正是当今大部分所谓的知识分子所缺少的。

范仲淹先忧天下

孔子关于“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主张,并不是对人的空头说教,可以说是他从自身的人生体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生活准则。纵观孔子的一生,应该说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一生。他自己曾经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此四项的内涵,足以陈述孔子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

饱蘸着人生甘苦浓汁,又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但鞭策着他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启迪着后人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才华以至热血。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深刻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充分展现了作者崇高的人格宽广的胸怀。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字希文,是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他的祖先原是西分阝州人,后来迁往江南定居,就成了苏州吴县人。

范仲淹刚两岁的时候,父亲便逝去了,母亲改嫁到淄州长山县朱家,他也就跟着姓了朱名叫朱说。范仲淹在少年时代就很有志气,当他渐渐长大起来,知道了自己的家世的时候,深感悲苦,就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独自前往应天府,投靠到同文的门下学习。他昼夜不停地苦读,冬天疲乏到了极点,竟用凉水浇脸,来驱除倦意。他的食物不充裕,甚至不得不靠喝粥来度日。后来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这时他把母亲接来赡养侍奉。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后,便恢复了原来的范姓,又调移楚州粮料院作监。一参与政事,他即上书朝廷,提出一系列建议;选择贤明的人任州郡长官,举荐有成绩的人当县令,排除社会上的游散懒惰势力,裁汰冗员并取缔过度侈费。严密选举制度,培养将帅以加强边防等。

范仲淹通晓六经,尤以《易》经为专长。很多学习儒家经典的人,都来向他请教、问业,他捧着经书为人们讲解,从来不知疲倦。他还曾经用自己的俸禄购买饭食,供给前来求学的各地游士,以致自己的孩子们衣履不整,出门时不得不轮流更换一件较好的衣衫,而范仲淹对此竟处之泰然。每当谈论起天下大事,他都慷慨激昂,当时士大夫间注意品格修养和讲究节操的风尚,正是在范仲淹的倡导下开始形成的。

天圣七年,范仲淹因上书谏请刘太后还政于宋仁宗,被迫受命离京,往河中府去做通判;后来又调到陈州做通判。自己虽由京官贬为郡官,但关心朝政,劝谏朝廷体恤民情,勤政爱民的热望不减。那时,朝廷正从陕西征购木材,运往京师,建造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上奏说:“不久以前,昭应宫、宁寿观接连毁于火灾,上天的惩戒过去才不久,如今又大兴土木、破费民产,这可不是顺人心、合天意的事情,应该停止修建寺观,减少平常年景征购木材的数量,以及免除民间在这方面的上贡积欠。”他又说:“受到宠幸的人,不经过有关部门的任命手续,纷纷由皇宫里直接降敕授官,不是太平之象。”这些意见虽然未被采纳实行,但宋仁宗却也不得不承认范仲淹心地忠诚。

有一年闹大蝗灾、大旱灾,江南路、淮南路、京东路的灾情特别严重。范仲淹奏请朝廷,派遣大臣前往灾区巡视,没有得到答复。他就当面质问皇帝:“宫廷中的人如果半日不吃饭,会怎么样呢?”宋仁宗受其震动,便派范仲淹去慰问江南路、淮南路灾区。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赈济饥民,并禁止灾民滥设祠庙祭祀天地鬼神;还奏请朝廷减免庐、舒州这一年应该上贡的折役茶,减免江南东路这一年应该缴纳的丁口盐钱;而且呈上一篇《救弊十事》的奏札,逐条论述了朝政诸弊。

范仲淹为人正直,刚正不阿,逐与宰相吕夷简不和,又因他屡次上书,批评朝政,惹得皇帝不高兴而将其再次贬出京城,后又调任陕西路永兴军的知军州事。对于个人的升迁去留或褒或贬,范仲淹从不计较。在新任上,他仍积极整顿军备,训练队伍,改变战略,当战则厮杀疆场;当和则加以安抚,不几年功夫就使西线边防稳定了下来。

范仲淹幼时贫困,后来官至龙图阁大学士,虽然富贵起来,但没有宾客在场时,一餐仍不吃两份肉菜。妻子儿子的衣食,也是刚够吃用。然而,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赠送给别人,在家乡还创置了“义庄”,用来赡养和救济那些无依无靠的本宗族的人。他待人十分亲热敦厚,并乐于替人家办好事。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他处理政事,最讲究忠厚二字,所到之处,多有惠民的德政。州和庆州的百姓,与归附宋朝的羌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待到他逝世时,各地听到噩耗的人,都深深为之叹息。羌族首领数百人聚众举哀,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斋戒了三天才散去。后人在他的碑上铭刻“廉洁俭约,克己奉公,直言尽职,利泽生民”等语。

范仲淹正是以倡导和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上一世纪的官场上树起了一座风范仲淹之碑,也开拓性地注释了“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这种精神,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光辉崇高的,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同类推荐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中华智慧精典

    中华智慧精典

    智慧是处理世事的绝妙法宝,是游刃人生的无上妙方。智者因明察生命而快乐。智慧是经历一时一事逐渐炼成的。中间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历程。崇尚智慧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上的著名智慧人物姜子牙、诸葛亮、刘基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代的有识之士有鉴于此,也编纂了一些汇集古今用智范例的所谓智书,以为当世之用,经世明鉴。这些智书保罗广泛,大到治国用兵之术,小到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构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海洋。有鉴于此,编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古代智书,编成此书,以为启迪智慧心灵的有效作料。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390年~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蝉,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世人皆认为他常进入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有《集解》徐广曰:“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他精通数门学问,创立了纵横一派学说,并由弟子发扬光大,与当时文化衍生的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合起来称为九流十家。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水帘洞箸《鬼俗子》书三卷,流传于世。
热门推荐
  • 梦影星肖,幻彩觉醒

    梦影星肖,幻彩觉醒

    星座和生肖的力量将十二个女孩汇集在一起,出现的神秘导师,又会带来怎样的命运(纪念我小学的十二个朋友)很多时候,友谊与生。死没有人会遗弃生命。但有时,如蓝如火的炙热的相伴,永不离弃,不管前方再苦再危险,生命依存,有彼此便好,就如流星雨许下的,美丽的约定。今生今世缘,永生永世的牵绊;一生一世念,生生世世的友谊
  • 恋爱成瘾,丫头你是我的

    恋爱成瘾,丫头你是我的

    一时兴起,七落落与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夜亿晨玩了一个游戏:恋爱一年。没想到,夜亿晨也破天荒的答应了。以后:“七落落,过来。”夜亿晨坐在床上,邪笑着向她招手。“干什么?”七落落傻傻走回去。“暖床啊。”他一脸理所当然。此后,夜亿晨每天都以此为借口在半夜爬上她的床,七落落真的想后悔啊!一晚,七落落问:“你怎样才放过我?”“一年之后。”噗,七落落要喷血了,这厮平时不是挺冷的吗,现在怎么那么……无赖!
  • 上古世纪之精灵王传说

    上古世纪之精灵王传说

    “什么!这个胖子是精灵?”诺亚眼睛瞪到最大,捂着自己的嘴不敢相信。“嘿嘿!我是奥兰杰弗,精灵贵族!”胖子满脸骄傲地眯眼说道……
  • 神虚废土

    神虚废土

    问曰: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我如何处治乎?答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我赤裸裸来,为何要赤裸裸去?我哭泣降临这方尘世,为何要在哭泣中离去?我便是我,敢于天地争命,敢于深海搏蛟龙,更敢于搏杀危难之间。我敢说,我是这个世上最伟大的神址!所以,我享有世间的一切。这一切,都是我拼命换来的。因而,我配享有它!
  • 司藤

    司藤

    1946年,天师道长丘山于沪上镇杀女妖司藤,临死前,司藤嘴角现出一抹如释重负的诡异微笑。2013年,男子秦放携未婚妻前往西部囊千寻找一位祖上的恩人,车毁坠崖,崖底的尖桩刺透心脏,滴落的血复活了长埋地下的女妖。她自称司藤,卒于1937年,逼秦放听从自己驱使,要下一局复仇的好棋。秦放千方百计想脱离司藤的控制,但抽丝剥茧的复仇路上,他渐渐发现,自己的命运,早在七十余年前,就已经有了安排……
  • 高手来了

    高手来了

    一夜之间,他由高高在上的大少爷沦为随手可捏的亡命之徒。是福是祸?他失去了至高的地位,却得到了不曾有过的友情爱情。原来是福祸两相依。失去的,即便不想理会却必须亲手夺回来,他别无选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过五关斩六将。一切一切,都只因他参加武者交流大赛而拉开了帷幕。。。。。。高手来了!!
  • 初衷犹在

    初衷犹在

    主角在朋友醉后失言时发现并没有他所描述的这个人存在,为了找到这两人存在的线索,问遍了初中能联系到的所有同学,竟然只有三个个和她们直接发生关系的人才有印象。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五年前看到了活生生的她们.曾经年少的梦想和现实的打压.
  • 深浅之红颜

    深浅之红颜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候的汴京.庄媛音养大了姐姐庄媛心的女儿庄晴,即便这是姐姐的亲生骨肉,但每每看到她,庄媛音还是会从她脸上看出他眉目里的气息.庄晴听众庄媛音的安排去往和王府盗取故人遗物,误打误撞结识了王府守卫夜影,她的妹妹庄岚甚至还惹上了那位坊间流传的”病王爷”赵世熙.一切变得都不在预料之内,待到庄媛音心有悔意之时,局面已经变得不可控制.庙堂不比江湖,局深计浅,再深的感情都终将一败涂地……
  • 站在巨人肩上-从汤姆生谈粒子物理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汤姆生谈粒子物理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迷花不语

    迷花不语

    木溪予老家院子里有颗大树,不知是什么品种,也不知何时开始生长,只知道它常年开花,夏天是星星点点的白色,冬日是温暖璀璨的红色。可是当她上次回去的时候,花却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