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000000073

第73章 治学做人不可分离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述而第七

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大概我和别人差不多。至于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做得不够好。”

【感悟一点】

孔子在这里一番自谦的话,很能给我们带来一番启示:识人,不能只看他的学识见地、言谈语态,更要看他能否按照他的各种谈论观点去躬行实践;自我修养,更要以此为标准,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只有主张却没有实际行动的话筒子。否则,即使知识再渊博,文章写得再漂亮,如果没有任何实践的成绩,充其量只能成为两脚书橱或书呆子。

韩愈的两面

我国古代对于知识分子,从来就有着道德行为与学问并行的要求。事实上,这两者比较起来,实践道德比单纯地做学问有更大的难度。即使是一些学问大家,他们也往往两者相背离,甚至做出一些与其“表面文章”极不相称的事情来。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这方面就有一些瑕疵行为。

韩愈的仕途开始时很不顺畅,他二十岁左右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均名落孙山,直到第四次才算考中,这时他已经三十岁了。根据当时的科举制度,考中进士,还不能授官,还需经过吏部的考试,合格者才可正式授官,于是韩??又考,不料又是一连三次的失败。

和其他文人一样,韩愈向当时的权贵投书,推荐自己,两个月内向三位宰相上书三次,依然没有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韩愈不得已而求其次,投奔藩镇的节度使,先后投奔了两位节度使,可都干得时间不长,节度使就死了,韩愈又只好重找靠山。

韩愈于是又回到京城,这一回他选中了京兆尹李实。按照老办法,韩愈先给李实写了封信,信中多有溢美之词,他说:我来到京师已经十五年了,所见的公卿大臣不可胜数,他们都不过是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之辈,还从没有见到一个像您这样忠心耿耿地效忠皇上、忧国如家的人。今年天气大旱,一百多天没有下雨,种子下不了地,田野寸草不生,可是,盗贼不起,谷价不涨;京城百姓,家家户户都感受到了您的关怀。而那些以前喜欢为非作歹的奸佞之辈,也都销声匿迹了。如果不是您亲自处理镇服,宣传天子的恩德,怎么能有这种喜人的局面呢?我从青少年时代便读圣贤之书,颂圣贤之事,凡忠于君孝于亲的人,虽在千百年之前,也十分敬慕,更何况亲逢阁下您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侍候在您的身边以报效我的忠心呢!

也许是这封信起了作用吧,韩愈果然被提拔为监察御史,成为一名有显赫地位的京官了。

那么,这位李实真的像韩愈所说的那样好吗?完全不是,他是一个十足的奸佞之辈。据史书记载,李实“自为京尹,恃宠强愎,不顾文法,人皆侧目。二十年春夏旱,关中大欠,实为政猛暴,方务聚敛进奉,以固恩顾,百姓所诉,一不介意。因入对,德宗问人疾苦,实曰:‘今年虽旱,谷田甚好。’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无告,乃彻屋瓦木,卖麦苗以供赋敛”。

李实之奸,京师之人无不切齿痛恨,以韩愈的识见,竟然看不透这个人的真相?当然不是。他在担任监察御史后,立即上书唐德宗,反映关中旱情及民不聊生的情况,实际是在不指名地告李实的状。

从向李实阿谀奉承到告李实的状,前后时间相差不过半年,可见韩愈是很了解李实的,可是,为了能打通通往官场的道路,韩愈无法顾及这些。而当他当上监察御史后,便对此事做了弥补。

可见,即使是本质上的“君子”,有时也不得不做些违背道德和自己本意的事。因此,即使自己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十分清楚,但也有必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践行君子之道,知行结合,是需要花大力气,不可懈怠的。

同类推荐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简明史,也是人类最厉害的天才们自我折磨的历史。哲学家们只想在思考中寻找终极真理,但在他们的争吵中,世界却意外地被改变。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而哲学却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在重复没有意义的活动吗?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天赐者

    末世之天赐者

    黑暗来临,人性游走在堕落的边缘。隐藏在黑暗中的腐烂丧尸,吞吐着黑色幽冥气息的西方巨龙,如同地狱中冲出的暗黑骑士......这里是绝望的天堂!这里是黑夜所统率的地狱!一道流星划过了长空,洒下了万点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震惊的脸庞,它带来的是光明?是希望?还是另一种地狱?“当我的子弹出膛时,他所划过的轨迹将是我们前进的道路!无论前方是什么,我们将义无反顾!因为我是黑暗中的狼王,而我的队伍则是一群凶残的饿狼!我们将战无不胜!”
  • 铃铛传奇

    铃铛传奇

    灵异?如果一个小道士收了四个鬼魂做小弟,算的话。仙侠?鬼仙与道修、天煞体制与纯净灵魂,闯“地府”、闹“天庭”,这也算的话。科幻?地心世界、月宫传送、灵魂体穿越宇宙,以及,人只是人而不是其他的话!幻想?哦,咱也不知道。当一切都是真的话,咱要是硬说是幻想,恐怕挨揍时不但要想着如何惨嚎、装傻,更多的是想想,加肥的衣服和口罩帽子去哪儿淘比较好。咱写本书,容易吗?咱容易嘛咱!
  • 进化血时代

    进化血时代

    命运似乎早已注定,诸神无力回天。一念生,一念死,末世血腥的法则。王齐,一个颓废的大学生。为了寻找唯一亲人,带着同伴走进裂痕。在这里,他将遇到什么?又有着什么在等待着他?他又能否找到遗失的亲人?超脱之路,白骨累累。在这里,留下了王齐的传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
  • 一束堇

    一束堇

    江思瑾和林一楠是从小一起长得的青梅竹马。林一楠每天都到江思瑾门口等她,以为自己的心思,她早就该知道了。谁知道,这天,她约他出去约会,却推出来个妹子,说要给他介绍女朋友?什么?他的女朋友不是她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潜伏365天:报告老公,你被捕了

    潜伏365天:报告老公,你被捕了

    她,处心积虑的接近,只为完成任务,却没想到最后自己竟跌进了他的爱情陷阱,无法自拔。他,倾心付出,却发现身边的她是有目的的潜伏。一步步设计,一步步爱上……在这场爱情角逐的游戏里,谁应了谁的劫,谁变成了谁的执念……
  • 怪盗捕猎者

    怪盗捕猎者

    在怪盗基德在日本出了大名的魔术小偷,在另一个地方日本也出现一个魔术怪盗,那个怪盗想和怪盗基德合作,也想和怪盗基德来一场魔术,下面一起看吧
  • 盛世狂妃:傻女惊华

    盛世狂妃:傻女惊华

    十岁韩墨卿为保性命,不得装疯卖傻。人前,她是韩相府的疯傻嫡女。人后,她是武功高强,玉林坊的主子。人前,她傻言傻语。人后,她心狠心辣,做事果断,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四年后,宠她爱她的爷爷中毒卧床,韩墨卿意外“高烧”不再疯傻。从此走上了虐渣爹,整姨娘,揍流氓的不归路。“小姐小姐,表少爷来求亲了。说小姐前日与他同处一室,他必须要负责。”“负责?”眼中划过一丝精光。第二日,整个京城都流传着,孙家少爷‘不行’的流言。“小姐小姐,夜王前来求亲。对老相爷承诺,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个……可以考虑”
  • 听松

    听松

    人虽然是世间生灵之首,却有着三苦!一苦为贪婪。二苦为傲慢。三苦为悔恨。有些人为避开人生中的三苦,便开始修道,而这道法乃是自鸿蒙初始,流传下来的!这些人本以为修无上大道,参奥天地玄机,便可避开三苦,但到了最后,无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些人,到了即将化为一羹黄土时,才可知,原来这三苦,乃是人之一生,必须经历,避无可避的,可是,他们以是残喘之年,即使一招顿悟,也是来之不及了!而后世之中,一些自以为天资聪颖,具天地灵秀于一身的少年,又开始追寻前人的脚步,加入了修道,避三苦,求长生的行列之中!这之中,也不乏泛泛之辈,修得一身无上大道,举手投足间,便可毁天灭地,不过,和那长生,却还隔着天地之别!
  • 王子赖上丑丫头

    王子赖上丑丫头

    她是一个平凡人没有爸爸,长相平凡的女生。他是一个身家几千亿,幸福,耀眼四射的王子。可是如此耀眼的王子怎么会缠上这样一个平凡的臭丫头呢?当爱情发芽,他的初恋情人也回到了她的身边,当爱情掺杂了陷害质疑和猜忌,她能做的唯有对伤害自己的人报仇!
  • 黎明前的迷雾

    黎明前的迷雾

    是什么样的现场让警方无从下手,众多的线索却找不到任何头绪,究竟是方向的偏差还是凶手的诡计?寻求真相的道路终究在何方?阴谋、诡计、尸体、欲望,凶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谁才是幕后黑手?真相隐藏在迷雾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