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1800000014

第14章 老舍:伦敦逼成的作家

都知道老舍是在伦敦居住五年,接触英国文学,才成为作家的。很少有人了解是异国生活的孤独寂寞,才把这个中国年轻人逼上写作道路。

老舍的父亲是旗军,每月仅三两饷银,全家生活本已十分困窘。庚子之役,父亲死于北京护城之战,结果连这点收入都消失了,全家靠母亲缝补浆洗得些收入,免于成为饿殍。长子舒庆春好不容易读些书,成为小学教师,在民国初年,这是个受人尊敬的工作,报酬还算不错。1922年老舍受洗入教籍,并到燕京大学从师埃文斯(Robert Kenneth Evans)学英文。此人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即今日之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校外考官,由他介绍给北京西城区礼路胡同的伦敦教会伍德小姐,聘为东方学院老师,任职五年。因此,1924年9月,25岁的老舍来到伦敦。

老舍的工资一直没有增加,直到1926年夏,老舍才给东方学院院长写信要求提薪。信中说:“对于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不管是否属于合同规定的,只要是学生愿意学的课程,我都教了。现在250镑的年薪,不足以维持我在伦敦的生活和赡养我在中国的寡母。”措辞虽不亢不卑,但窘迫之情可见。

同时,老舍也尝到了异国生活孤寂的滋味。他后来说:“据我看,一个人即便承认英国人有许多好处,大概也不会因为这个而乐意与他们交朋友……至于一个平常人,尽管在伦敦或其他地方住上十年八载,也未必能交上一个朋友。”这话有道理,只有像徐志摩那样肯在结识名人上下功夫的人,才有可能在伦敦社交界撞开一条给东方人的缝。

老舍在伦敦的朋友,主要是一些中国学生,当时有“六君子”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但老舍最好的朋友是许地山。那时许地山已是成名作家,而老舍尚未敢做作家梦,连个“文学青年”都算不上。两人相知甚得,无所不谈,甚至能在街上站着谈三四个小时。可惜许地山不久去了牛津,只能偶尔来往。

少朋友,难得旅行,很少外出,对于这个聪明而刻苦的27岁的青年来说,可能不是坏事。老舍后来在《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承认:“27岁我到英国去。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为小说家——虽然是第一百二十等的小说家。到了英国,我就拼命念小说,拿它作学习英文的课本。念了一些,我的手痒痒了。离开家乡自然想家,也自然想起过去几年的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写呢?”

在伦敦的生活,首先创造了一个把个人经验转换成文学创作所必需的“观照距离”,一个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的可能。但充裕的独处时间,也是必要的。文学是一种极为孤寂的事业,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据说是灯塔看守人和小说家。当“异乡的新鲜劲儿渐渐消失”,老舍就“开始感觉寂寞,也就常常想家”。而学英文的压力,也迫使他拼命地念小说。在众多作家中,他渐渐迷上了两个人——“狄更斯是我在那时候最爱读的”;而康拉德,“他的结构方法逮住了我”。

在伦敦的第二年,他用三便士一本的学生练习本写成了《老张的哲学》,取材于他在北京的小学教师和草根群众的政治社交活动。写完后,许地山正在伦敦,许读完后大笑,大约没想到这个谈吐颇为机灵的青年写作也那么幽默。老舍问他评价如何,他不置可否,代为寄到上海主编《小说月报》的郑振铎处。两三个月后小说就发表了。这几乎是五四新文学的第一个有分量的长篇小说,其中的夸张带着明显的狄更斯标记。一年后,老舍完成第二部长篇《赵子曰》。又一年后,完成了以伦敦华人生活为题材的《二马》。在这部小说中,马氏父子与英国妇人花花哨哨的爱情纠葛,明显不是“写实主义”,是老舍在孤独的想象中填补生活的缺陷吧。

1929年6月老舍结束在英国的教职,去欧洲旅游,并续写《二马》的下半部,依然是爱情小说,名之为《大概如此》。原计划改用巴黎为背景,写成四万字。此后老舍追寻康拉德小说的轨迹,到了南洋新加坡,这部小说搁置一边而永远没有完成。

老舍后来有文《五四给了我什么》,其中说他动笔写作的原因是:“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做洋奴……非把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给我的苦汁子吐出来不可!”固然那些年代本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谁敢不说违心话?但老舍的“苦汁子”可能真有其事。

老舍在伦敦还有一件“趣事”。他为数不多的洋人朋友中,有一个怪人埃杰顿(Clement Edgerton)。此人下了15年功夫,译出了《金瓶梅》,是至今英文唯一译本。初版时,尚为英国书刊检查所不容,因此“猥亵”段落全译成拉丁文,似乎专供懂拉丁文的牧师们享受,也许罗马文学中色情描写甚多。扉页上写了题献给“好友C. C. SHU”。前言中又说“如果没有好友舒庆春的慷慨帮助,恐怕不敢担此重任”。但老舍的任何回忆从不提此事。须知《金瓶梅》德文版出版时,中国留德学生示威抗议,差点把译者库恩先生揪出打一顿,罪名是污蔑中国人。这么说,老舍的小心也有道理,至少直到“文革”,红卫兵看来不知道此事。

据说老舍在跳湖自杀前,在岸边犹豫了一整天。如果加上“译淫书有辱国体”罪名,又如何?或许就下决心不死了,因为《金瓶梅》至少说明世态无常,宠辱易变,大可冷眼观之。

追记:给老舍先生算账

现代作家,经不起算家账。已经有不少人给鲁迅算账,证明他不是无产阶级。当然恩格斯是资本家,马克思靠资本家恩格斯接济。本人是否无产,依然是个重要问题:说明他们的思想,究竟缘思索而来,还是“自然形成”。

那么为什么要给老舍算账?因为关系到本文主旨:伦敦如何把老舍变成作家。

老舍成为作家,是伦敦生活逼成的——这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在伦敦的生活孤独,不得不自己给自己文化,细细读英文小说,这才造就了他。

但是至今大量的老舍传记,说老舍在伦敦穷愁不堪,受帝国主义剥削。生活造就老舍的爱国主义,恐怕就是我们自己读书不细了。

老舍在东方学院,1924年刚到时,老舍25岁,工资是年薪250镑,1926年他要求增薪,学校加到年薪300镑。250镑究竟多少呢?由于近一个世纪来英镑币值大变,而中国货币换过几朝,因此无从比起。

我们先从汇率说起。《二马》说伦敦一把茶壶,5镑半,合中国货币60元。那就是说,一镑大致12元,民初币值相当稳定,这就给我们一个推算的基础。

1920年,老舍21岁时,任京师郊外劝学员,年薪1800元,工资实在太高,生活就“堕落”了。此后信教忏悔,到中学任教,年薪600元,就变成了好青年。这才被Evans牧师看中,推荐到东方学院。所以,老舍在英国的年薪,合3000元至3600元。奉养老母足够,在中国绝对是高薪阶层。

那么老舍的工资,在英国如何?正好我手中有卜立德(David Pollard)教授的文章《老舍穷而后工吗?》(《香港文学》2003年9月号,45-47页)。他提出的有的证据,我已经注意到了,例如《二马》里说房东家小姐,在帽铺工作,“一个礼拜挣16个先令”,也就是年薪41镑!

可能老马小马,都有点瞧不起傲慢的房东母女。小说中给老马做事的李子荣,一个礼拜3镑工资,年薪就是156镑,抵上老舍工资的一半。

卜立德先生还引了社会统计,1929年男性白领工人平均年薪200镑。领信者年薪在250镑之上,与年薪在250镑之下的比例,是1∶9。这也就是说,老舍的薪水,在当时的欧洲,是小康以上。

如此算账,对理解老舍肯定有好处,对理解当时的留学生,也很重要。事实上,除了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其他都是富家子弟,所以在《二马》中称为“留学生老爷”。其标准,据《二马》里说,是每个月有20镑,一年花240镑。

官费生的奖学金也不会很少,刘半农喊苦,是因为一份奖学金要养活一家五口在伦敦的生活。傅斯年一个人生活,就可以常常看戏,准备改造中国戏剧。

留学史考究到这个份上,才开始弄懂一些关节。

同类推荐
  • 饶信文化赋

    饶信文化赋

    本书用赋的形式,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饶信大地为对象,赞扬文化遗产之珍贵,讴歌历史人文之豪迈,刻画贤达名士之神韵,抒发民风民俗之独特,见证人民的智慧和学识,记录这块土地的风雨兴衰,反映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性变化和奇迹,旨在让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和对这块土地的眷恋。作者注重挖掘传统、理顺文脉,着力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她是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退休后,一直生活在乡下的篱笆院里。她似乎并不缺少钱花,只是在闲暇的时候,侍弄些花草和果蔬……由朱丹崖编著的《写给天空的情书》共6篇,主要内容为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有月光,我们就不慌,不要等到机遇的柿子成熟,整只整只的忧伤,微喇的时光,有一种爱像海绵。
  • 山之南水之北

    山之南水之北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热门推荐
  • 腹黑皇上,爱斗小萌后

    腹黑皇上,爱斗小萌后

    一场车祸奇葩穿越穿就穿吧!看她怎么玩转古代只是,说好的宅斗呢?这个便宜爹爹是怎么回事?!好吧好吧,宅斗没有我们玩宫斗,可这个帮她扫除一切障碍的帅皇帝又是怎么回事?即便这样她也忍了,全心都放在赚钱上,可这一个两个的投诉又是怎么回事啊?她实在是忍不了了!她只是想玩个“斗”然后赚赚钱,怎么就这么难呢……
  • 风华:凤倾天下蓝颜

    风华:凤倾天下蓝颜

    宿苍大陆平桑二十年自五年前起,宿苍大陆便有了一个他们所信仰的神话,出尘公子:妖娆。公子妖娆:永远一袭红衣,永远妩媚多情;公子妖娆:永远赋予神话之名。商场!战场!朝堂!无一不拿下!妩媚!多情!残酷!他的标签!若你问:世上最美的人是谁?不假思索:凤漪何!若你问:世间最风华绝代的神是谁?恐惧加爱慕加崇敬:妖娆公子!“若叛我,我毁之;若服我,天下让三分!”公子妖娆,风华绝代,妖娆公子!举世无双!------这是唯一的小剧场------“从了我。”“呵。”“唔...”那躺在床下的人是谁?“妖娆,你!”煞是璇玑
  • 绝色女神的贴身高手

    绝色女神的贴身高手

    身怀绝技的杨昊,受命下山泡妞……一朝入花海,无法自拔,绝色美女纷至沓来……
  • 你就一常人

    你就一常人

    梦想可以有很多,但我们要抓住一个一生的梦想去执著追求,去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闪光、才会耀眼。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无论经历多少坎坷,我们都不要放弃希望、放弃梦想,而是一如既往满怀热情地去生活、去追寻。由林玉椿编著的《你就一常人》是六角丛书之一。主要内容为越不公平越要努力,别在门外徘徊,惩罚也是一种机会,将努力进行到底,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没有无聊的处境,细节体现态度,将服务做到最细,比别人多努力一小时,把目标分解开来,渴望是一种动力,轻松地走路……
  • 感谢那是你,路过我青春

    感谢那是你,路过我青春

    这是一部围绕当下少男少女量身打造的青春美文集锦,讲述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人物最清澈的纯爱故事。这是一本很透明的书,你能看到你自己,或你心里的人。在多年后的时光,你的他(她)是否一样如往昔。年少不完满的小爱情,最后,勇敢了吗。有些人,只能止步于喜欢,然后站在一旁细数过往。渐渐学会用微笑安放每一场风雨带来的飘摇。以及那一段无比灿烂的好时光。
  • 张司马定浙二乱志

    张司马定浙二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所梦想,梦想不是无所作为的憧憬,是执著一念,是无怨无悔,是永不言败活着因为梦想而努力,生命因为有梦而精彩。有梦有什么过错,只是有行动力的人把梦当成一个事业,没有行动力的人把梦当做一个自我消遣的游戏,青春过完了,日子过得太具体了,梦也就磨损完了。我有一个梦想,你呢?
  • 虚拟游戏极电拳

    虚拟游戏极电拳

    一部模拟VR电玩游戏的功夫网络短篇小说。男主角汉是一位新媒体时代最新VR电玩游戏设计师,其游戏设计内容以中华武术为题材,游戏方式为通关晋级。游戏有四位主要角色:汉(男主角)、月(女主角)、李师父和剎。男主角汉先通过一系列测验,因缘际会认识女主角月。月为使汉能顺利通关,再经过李师父一系列基本功夫调教,让汉得以全方位提升武技,并令汉体悟到力量大小非输赢关键,而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进入决斗比赛,汉以柔克刚胜剎,因悟得武术仁道精神,反而以不杀剎而结束游戏。
  • 锦绣缘:倾城毒医

    锦绣缘:倾城毒医

    二十一世纪鬼医一朝穿越到不受宠的相府嫡女颜芷羽身上,她将会带起怎样腥风血雨?一手银针变化万千救人于水火,一手剧毒变幻莫测杀人于无形。亦仙亦邪,救人杀人全在她一念之间。PS:宝宝水平有限,目前只能一天一更,都是晚上八点半更新,谢谢支持!群号:693388989,验证就用书名或者我的笔名就OK了!么么哒~
  • KIMI,回来

    KIMI,回来

    KIMI,一个阳光大男孩,总是带着坏坏的笑,但VIP总为他着迷,他工作认真,追求完美,一丝不苟,他是粉红的天使,懂得浪漫,但他就这样离开我们了,相信在VIP心里,乔任梁一直存在,一直陪着我们,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回顾KIMI吧,带着对他的满满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