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2000000004

第4章 训诂学定义争论之我见(2)

如校勘,现在已经形成完整的校勘学,则不应该在训诂内容上再出现校勘。笔者注意到调查的数十种教材,训诂内容保留校勘的仅有七种,陆宗达、赵振铎这样的当代训诂大家都不提校勘。“郑笺”有很多“当为”、“当作”校正误字的术语,陆、赵这样的大学者会不知道吗?乃是有意不提,认为校勘不该再是训诂的内容。同样的道理,训诂学史的内容也不应该在一般的训诂学概论中占很大篇幅。

对训诂的内容“扩容”要慎重,严格把关。赵诚把甲骨文、金文、简帛的研究皆列入当代训诂学的成果[43],就是“扩容”过分了,没有得到学界的响应。道理很简单,古文字学早就自立门户了,其“家族”发展的声望绝不在训诂学之下,现在想取消其“户籍”,“扩容”到训诂学中来,有那种可能吗?看来,黄侃先生的训诂学定义还要加上修饰语:以当今之语言解释版本文献上的古代语言,不应该包括地下出土文献。

另外有人提出“文化训诂学”[40],例举的文化训诂学的代表作是闻一多《伏羲考》、顾颉刚《孟姜女传说》等,都是对古代的文化传说的文献考证,如此古代文学似乎要被肢解出一部分进入训诂学范畴了。本人没有看到学界内有赞同响应的文章。

还有人提出了注释学概念。《注释学纲要》首先论述注释学概说,认为注释的范围比训诂广,注释之名浅显易懂。作者认为训诂学的重点是解释词语,不能包括古籍整理所需要的知识,故撰写此书[36]。显然,作者并没有将注释学等同训诂学,王耀楠的书是一本“跨界”著作,写得很好,但并不是为了改造训诂学,当然也不是训诂学的发展方向。

(四)对训诂学教材的性质理解不同

我们剖析了数十种训诂学概论式的训诂学定义,这些著作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大部分是大学本科生教材,有一些就不适合作本科生教材。训诂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历史专业也应该开此课。教学目的是培养本科学生阅读版本典籍的能力,而不是培养训诂学的研究人员。本科生教材应该讲述训诂学的基本概念、一般训诂知识,这些知识应该是常见的基本的,而不应该是训诂学的科研著作。同时,大学教材应该分量适中,大学生容易接受,至于研究生的训诂学课不应和本科生的教材雷同,内容当然由导师发挥了。

刘又辛、李茂康《训诂学新论》、王宁《训诂原理》、孙雍长《训诂原理》、杨端志《训诂学》、冯浩菲《中国训诂学》等书,并不适合作本科生教材。至于学者在这类著作中发挥的观点,各随其便,似不必强求什么体系一致(当然在训诂学界也不可能存在一位可以统一全国训诂体系的权威);恰恰相反,不一致才是百家争鸣,才有助于训诂学的发展。

(五)关于“中国训诂学的改造”

一个学科的改造 ,必然要有动力:简单点说,即该学科对其研究对象的不适应。中国训诂学是实用的学科,是解读传统典籍的工具。如果发现中国训诂学解读不了中国的传统典籍,那就要淘汰;如果解读传统典籍有偏差,那当然就要改造。两千年的训诂学发展事实,特别是有清一代至今的发展,没有哪位学者敢说训诂学解读不了中国的传统典籍,所以淘汰训诂学的主张尚没有人提出来。倒是有几位主张改造训诂学的,主要观点是用西方解释学来改造中国训诂学。周光庆、宋金兰二人有不少成果,其他的人大多论述空泛。

华中师范大学的周光庆教授将国外的解释学与中国传统典籍的阐释结合起来,成果颇丰,认为训诂学是以语言解释语言的学问,也是以解释者之意逆创作者之志的学问[41];两千年的训诂学是沿着文献解释的方向不断发展的,认为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是训诂学上辉煌的解释成果,而段玉裁、王念孙为代表的乾嘉学派,将训诂的重点转向字词、句意的考证,是对训诂学的解释传统模式的背离[42]。周先生对解释学的研究精湛,但是将训诂学的重点理解为思想内容的阐述,将明显属于阐述孟子哲学思想的《孟子字义疏证》纳入训诂学,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道理很简单,周先生将部分哲学的东西纳入了训诂学,使训诂学研究内容变得庞杂,削弱了训诂学对语义的研究,不符合训诂学的历史发展事实。

另一部用解释学观点研究训诂学的著作是宋金兰《训诂学新论》[32],与周光庆的观点有差异,以为训诂就是对古代文本词语的解释,或解释古代文本的词语。作者通过训诂学和经学、训诂学和小学、训诂学与词义学、训诂学与解释学的关系探讨后认为,经学家着眼于文本的思想内容,借题发挥,即所谓“六经注我”;而训诂学家严格从文本的原义出发,侧重于解释文本的字义、词义,疏通文义,着力阐述文本的语义内容。训诂学是以文本意义的解释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不应该是传统小学的一个分支。词义学与训诂学研究有交叉,词义学是研究词义内部规律、词义理论的理论学科,训诂学是词义解释的解释学。训诂学是古代书面语的语义解释之学,是当今解释学的一个分支。然后又总述了当今各派的主要观点。宋金兰将训诂学看成是侧重于解释文本的字义、词义,疏通文义,着力阐述文本的语义内容,则比周光庆的观点更符合训诂学的实际。她批评经学家的“六经注我”,正是传统训诂学的弊端,在这一点上与周先生不同。此书思维严密,逻辑清楚,对理清训诂学的内部关系有参考价值。

但是训诂学有没有必要归入解释学内呢?不少学者将张世禄训诂学的定义奉为最早解释学的提出者,实在是一个大大的误解。我们看一下张先生是怎样说的:“实在依据过去中国训诂学的性质看来,与其说它是字义学,不如说它是解释学;中国训诂学过去并非纯粹属于字义的理论的研究,而是大部分偏于实用的研究,实际上,可以认为是读书识字或辨认词语的一种工具之学。”[38]这里的解释是字义(词义)的解释,实际上与陆宗达等人的词义学相同,而与当今的解释学不是一回事。

当然也不能说训诂学已经完美无缺了,容不得任何人提意见,恰恰相反,训诂学要不断地开拓语料范围,在训诂实践中解决新问题,总结新方法,不断地充实训诂学。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及当代的一些训诂学者的成果,他们的训诂实践、方法是对乾嘉学派训诂的继承和发展,要好好地剖析总结,补充到训诂学中来,写出无愧于时代的训诂学,才是当今训诂学家的要务。

四、训诂学的性质

我们现在来看看诸家阐述上的分歧。

黄侃先生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1]表述得浅显一点,即用当今的语言来解释古代版本文献上的语言。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两千年来的训诂学发展,清代训诂的核心是考证词义,是训诂学的重点,陆宗达说:“它实际上就是古汉语词义学。”[6]“实际上”乃指训诂的重点,在这点上,王宁训诂学范围的确定经过三个时期的说法[11],基本符合训诂学发展的实际。

我们比较一下陆宗达所说的训诂内容:解释词义、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就更明白了“古汉语词义学”的所指。王宁说与“历史语义学”相衔接。这样,和持语义学观点的王力、刘又辛、毛远明、苏宝荣、许威汉、邓志瑗等人是一致的。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文化娱乐

    教师公文包-文化娱乐

    本书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适合中小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游戏、魔术、戏法、戏剧小品、晚会活动、棋类弈法等。
  •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教师公文包-师德休养

    教师公文包-师德休养

    本书分新世纪的教师形象,漫谈师德建设,师德建设的内容,教师心理素质四部分,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 合同法作业集

    合同法作业集

    合同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的合同行为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及生产活动,因此,合同法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热门推荐
  • 亿万宝宝很叫嚣

    亿万宝宝很叫嚣

    六年前她不小心撞到了自己的好友和男友苟合,受不了打击的她,跑到酒吧买醉,被人下药遇到了他,六年后,她带着一对双胞胎重回G市,她将会遇到怎样遭遇,她会等到她的良人吗?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重义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重义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帝妃无双1

    帝妃无双1

    他是冷血嗜杀的帝王,为天下,他不惜将挚爱送上死路,迎娶不爱的女人。她是他恨之入骨的和亲公主,本该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却独独对她宠爱有加,为她缔造了一场最美的爱情骗局。他是野心勃勃想要一统天下的中原霸主,初时为她登上皇位,成就的却是自己的野心。她是他奉若珍宝的敌国公主,他人皇妃。纵使两情相悦,却注定相爱相杀,一生爱恨纠缠。后来,为她,他们不惜颠覆天下,却只换得她一句,“此生心死,永不再爱。”
  • 沉睡的歌丝拉

    沉睡的歌丝拉

    沉睡中的少女,还记得你的身份吗?最强的强者就是你....为爱执着的还是你...但是最终的结局,却沦落到这种地步
  • 琉璃秘密

    琉璃秘密

    幸福是什么?猫吃鱼,狗吃肉,凹凸曼打小怪兽。我从来不明白幸福是什么,不幸福是什么,我可能会感激你,感激你教会我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 网游之终结

    网游之终结

    无意中接触到网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混混是怎么样在虚拟网游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的故事。
  • 女王VS伪白莲

    女王VS伪白莲

    什么是爱情,是得到后厌倦,还是失去后追溯。世间有谁知道?
  • 灵宝毕法

    灵宝毕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罗天魔尊

    修罗天魔尊

    他本是现代杰出雇佣兵,却被搭档背叛,从此再也不信情意。谁能让他再次打开心扉?当他再次睁开双眼,修罗降临,天地为之变色。看他如何在异世养神兽,炼神兵,收小弟,踏着鲜血前行……敬请期待......
  • 中国台湾文学史

    中国台湾文学史

    本书介绍了台湾文学的开创,移民文学和移民后代文学,台湾新文学运动,台湾现代派小说群的崛起,台湾通俗文学创作,台湾乡土文学的崛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