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5100000043

第43章 玛拿西

耶路撒冷城里,上帝圣殿的大门敞开着,不断有人进到圣殿献祭,祭司们也忙着接收人们所献的祭物。看到这种情景,你一定会说:“这不是很好吗?人们那么热心敬拜上帝!”

可是,你想错了!那些人可不是到圣殿献祭给上帝,他们是献祭给偶像的。那些祭司也不是上帝的祭司,而是偶像的祭司。上帝的圣殿如今竟成了偶像的庙宇!你们说可怕不可怕!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希西家执政期间,不是一切都好好的吗?怎么……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故事。

犹大王希西家死后,他的儿子玛拿西成为犹大的新国王。玛拿西登上王位时,是个仅仅12岁的小男孩,由国中的大臣和首领们帮助他治理国家。一直等他长大成人,玛拿西才开始独立行使国王的权力。

玛拿西从小就是个不敬畏上帝的坏孩子。敬畏上帝的希西家还活着的时候,小玛拿西就在人面前公开地嘲笑上帝以及人们对上帝的敬拜。为此,他的父亲希西家曾经严厉地警告过他,但小玛拿西却把父亲的劝戒当作耳边风,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希西家死后,更没人能管得住玛拿西,玛拿西的行为因此越来越邪恶。

你们当中有谁也像小玛拿西吗?对自己邪恶的行为毫不在意,并且嘲笑上帝以及人们对上帝的敬拜。

玛拿西执政后,做了许多不讨上帝喜悦的事。圣经说:“他行上帝眼中看为恶的事!”玛拿西下令建造偶像和拜偶像用的祭坛、重建拜偶像的场所,以及恢复对偶像的敬拜。

除了拜偶像之外玛拿西还拜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他把这些天象也当神看待,甚至还在上帝圣殿的院子里,为太阳、月亮和星星设立祭坛,并向它们献祭。

在耶路撒冷城外的山谷中,玛拿西用铜重新铸造了一座新的摩洛神像,他使他的儿子经火,就像他的祖父亚哈斯当年所行的一样。

不过,玛拿西做的恶事要比他的祖父多好几倍。他在全国各地任命许多算命的和巫师,让这些人自由自在地在犹大国内行邪术、行巫术。更可恶的是,玛拿西还把一座偶像摆在圣殿的圣所里。把圣殿变成一座拜偶像的庙宇!这就是刚才在故事开始看到的那一幕。

在玛拿西的影响下,绝大部分的犹大百姓都跟随他离弃上帝,陷入拜偶像的罪中。至于少数敬畏上帝、公开敬拜上帝的犹大百姓呢?他们遭到玛拿西疯狂的迫害,其中不少被他残酷地杀害。

圣经说:“玛拿西……又流许多无辜人的血,充满了耶路撒冷,从这边直到那边。”这些无辜的人中包括许多上帝的子民,他们的鲜血把耶路撒冷的街道都染红了。

看到犹大国这种混乱、可怕的情形。我们自然会想到上帝忠心的仆人以赛亚。那么以赛亚在哪里呢?难道他没有站出来警告玛拿西,斥责他的罪恶吗?……

不!以赛亚站出来了。上帝派他严厉地指责和警告玛拿西。可是,你们知道玛拿西是怎样对待以赛亚吗?可能他下令把以赛亚,这位老先知放进树洞中,然后连人带树锯成碎块。我们不能确定这件事,但在《希伯来书》11章里我们读到:“又有人……被锯锯死。”这是保罗所写的,并且根据一些解经家的解释,保罗所指的是以赛亚。

巴比伦国首都巴比伦城有一间阴暗的地牢,里面跪着一个囚犯。这个囚犯浑身上下都被镣铐锁着。他跪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似乎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看他脸上一副痛苦的模样,不断地有泪水从眼中淌出,滴落在地板上。这个囚犯在想什么伤心事呢?……听,这个跪着的囚犯开口说话了!

“上帝啊!我有罪了,我犯了许多邪恶的罪,实在罪大恶极!上帝啊!请你饶恕我,赦免我的罪过吧!”

哦,原来这个囚犯在向上帝祷告。那么这个囚犯到底是谁呢?……

这个囚犯,正是犹大国的邪恶国王玛拿西。你们一定感到奇怪。怎么可能是玛拿西呢?……他怎么会在巴比伦城的地牢里呢?……

说来话长,玛拿西的种种暴行,招来了上帝的惩罚。亚述国的军队前来攻打犹大国,并且攻占了耶路撒冷。连国王玛拿西都没来得及逃跑,就成了亚述的俘虏。亚述军队把玛拿西用铜链锁着,带往巴比伦国的首都巴比伦城,把他关在一间阴暗的地牢中。这对玛拿西来说,真是罪有应得。

如今在这间阴森恐怖的地牢里,玛拿西开始回想他从前邪恶的生活,从童年一直到现在,他生活的好像上帝不存在似的,随心所欲,做尽了各种邪恶的事。如今他体验到上帝的大能,终于明白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了解正是他所犯的罪恶,使他受到上帝这么严厉的惩罚。

在地牢里,玛拿西开始为自己的罪行后悔。他后悔自己从小就没有一颗敬畏上帝的心。他后悔小时候,没有听从父亲希西家的劝诫。他后悔不仅没有接受老先知以赛亚的警告,反而把他给杀害了……玛拿西要后悔的事实在太多了。

在这间阴森恐怖的地牢中,玛拿西学习向这位天地之主下拜,或许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这样做。他在上帝面前流出忏悔的眼泪,并且承认自己所犯的种种罪行,恳求上帝的赦免。你可以想象得到,玛拿西一定在这间地牢里,度过了许多可怕的日子。可是上帝会听他的祷告吗?他手上沾满了许多上帝子民的鲜血呀,其中包括老先知以赛亚的。上帝如果让他一辈子待在地牢里受苦,让他永远灭亡,也没有什么不对。因为上帝是公义的,玛拿西这样的下场是罪有应得。

可是,上帝并没有这样待他,上帝向玛拿西显示他那无限的忍耐和仁慈。上帝听了玛拿西真诚的祷告,接受他的悔改,赦免了他所有的罪恶和过犯,并且赐给他一颗平安的心。

不仅如此,上帝还把玛拿西从地牢拯救出来,让他回到耶路撒冷城继续做犹大国王。至于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过程又如何,详情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上帝做成了这件事。

玛拿西回到了耶路撒冷的王宫。现在的玛拿西已经不是以前的玛拿西了,他已经从上帝那儿领受了一颗新的心。他也明白敬畏上帝和信靠上帝,对他本人以及整个犹大国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玛拿西尽他一切所能的,改正以前的错误。他下令清除摆放在圣殿里的偶像和拜偶像用的祭坛,恢复了在圣殿对上帝的献祭和敬拜。他又下令砸碎全国所有的偶像和拜偶像用的祭坛,铲平所有拜偶像的场所。同时,玛拿西还命令全国百姓不许再敬拜、事奉偶像,只能敬拜、事奉上帝。

玛拿西用行动给百姓们树立了好榜样。如果老先知以赛亚能活着看到这一天,他会有多么地高兴呀!可惜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每当玛拿西想起是他残杀了以赛亚——这位上帝忠心的仆人,他都会在上帝和百姓面前羞愧地低下头。一直到他去世,玛拿西都为杀害以赛亚这件事感到无比的后悔和难过。

玛拿西真心悔改后,得蒙上帝很大的祝福。他总共做了55年的犹大国王。这段时间可够长的。上帝没有让玛拿西死在巴比伦城的地牢里,反而让他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国王,可见上帝对玛拿西的恩典有多么大。

你可能会想:“玛拿西这么邪恶的人怎么可能归正呢?”

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对上帝来说,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在上帝没有难成的事。我要告诉那些对上帝冷淡或是漠不关心的人,那些嘲笑、咒诅、行为恶劣的人,你千万不要认为:“我太邪恶了,不能被归正。我那么坏,就是上帝也没有办法改变我、帮助我。”你千万不要这样想!只有魔鬼撒旦才希望你们这样想,他希望你跟他一块儿堕落,一块儿进入永远的死亡。

你千万不要上魔鬼撒旦的当,也不要被他迷惑。你要相信上帝的恩典可能会临到你身上,上帝可能会使你归正。跪下向上帝祷告吧!就像玛拿西所做的。恳求上帝赦免你的罪,或许上帝会愿意赦免你的罪。

玛拿西死后,他的儿子亚们继位。亚们登基时,年仅22岁。不过执政的时间很短,只有2年。

在这短短的2年里,亚们做尽了各样邪恶事。圣经记载说:“他行上帝眼中看为恶的事!”像他父亲玛拿西没有归正前一样,亚们在犹大各地重新建造各种的偶像和拜偶像用的祭坛,敬拜、事奉这些用石头、木头做的偶像。

亚们犯的罪甚至比他父亲玛拿西还多。圣经说:“这亚们所犯的罪,越犯越大。”

不过,亚们并没有归正,也没有像他父亲玛拿西一样,在上帝面前自卑。他也没有为自己所犯的罪,感到不安和后悔。亚们是一个继续服事罪的人。

亚们只做了2年的国王,就在王宫被几个大臣谋杀。他死的时候只有24岁。他死在他的罪中。

那几个谋杀国王的凶手被犹大的百姓抓住处决了。犹大百姓们拥立亚们的儿子约西亚做国王。约西亚是亚们唯一的后代。他登上犹大王位的时候,不过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背景,由此也缔造了中国的道文化。道文化是继承巫觋文明的源头文化,形式上属于神秘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灵性文化。丹道是道文化孕育出来的、掌握灵性文明的实践体系。
  • 当代妙用

    当代妙用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当下诸多文化和学科如超心理学、科学、哲学、人文、医学、文学、社学会等等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西部心灵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热门推荐
  • 撒旦老公:宠妻休想逃

    撒旦老公:宠妻休想逃

    一个追一个逃,逃出一个空间,逃出一个身体,再逃出一个思想,,再怎么逃也逃不出你的手掌心。追到上天,追到地狱,追到过去,追到未来。我永远都不会放过你。
  • 王爷的幼师王妃

    王爷的幼师王妃

    话说:‘人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缝’。散发一次母爱都能穿越,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在这个家庭里父亲不喜,姐妹的欺凌。最最不能忍受的是要代替自己的姐姐嫁给云国冷酷无情的逸王爷。他与她会有怎样的感情纠葛。她所希望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否如她所愿?
  • 唐才子传

    唐才子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衍神决

    天衍神决

    林君,一个被心上人背叛了的青年,在临死之前穿越到了一个叫做苍穹大陆的地方,这里没有斗气,没有魔法,有的只是一种叫做元力的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一个平凡的人变成一个上天入海的大能强者。而林君会在这个异世界何去何从,是大放异彩还是华丽的陨落。在这个神奇的世界林君会有着怎样的奇遇,练武之路又会碰到怎样的奇人怪事。一部《天衍决》一颗神珠又会在这苍穹大陆发生怎样的故事...............
  • 逆战:虎嗅蔷薇

    逆战:虎嗅蔷薇

    每个人的心中深处都穴居着一只猛虎,因而时常会有勇往直前并且坚定不移的时候,只是在虎穴之外仍有蔷薇丛生.故,再怎么样的心坚如石或豪情满怀者,胸中仍有柔弱莲花启颜开放。蔷薇象征着柔美,猛虎则象征着阳刚。画面聚焦的地方,是猛虎低下头嗅蔷薇的一瞬。
  • 寒门枭臣

    寒门枭臣

    自幼在市井混迹的孙卓,因为多管闲事,被歹徒杀害,穿越回到东晋时代。本想安安稳稳的重新生活,却意外卷入祝家的权力纷争,遇到传说中的祝英台。他在各方斗争夹缝中不断成长,随着一步步化解阴谋,逐渐崭露头角。他在历史大潮中挥动了一下翅膀,却引起了惊天巨变:祝英台不再遇到梁山伯;淝水战局因他的参与变得扑朔迷离;掌控的东晋士族势力重新洗牌……乱世之中,愿为枭雄,创前所未有之业,立不世之功勋。本书纯属戏说。如有纰漏之处,敬请指出,非常感谢。
  • 快穿逆袭之依寒

    快穿逆袭之依寒

    依寒是个孤儿,在上班路上意外死于一场车祸,不过依寒不在意,人总有一死,她在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可是她死后却意外绑定了一个系统,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请大家期待!!!
  • 灵聚苍穹

    灵聚苍穹

    善与恶,只是一念之间。我和他,到底有何区别。只是我,打着“行善者”的名号。而他,打着“冥王”的名号。可是,胜王败寇。胜者为善,败者为恶。所以,我,把他打败了。我是善吗?不,我不是。我只是一个对对自己好的人好的人罢了。
  • 血族异类之转角殊途

    血族异类之转角殊途

    那年盛夏因一场意外她变成了吸血鬼,从此告别过往,即使她一点都不想。为了恢复人类的身份,她和朋友历尽坎坷:追杀、卧底、陷害、生死挣扎......“难道做吸血鬼不好么?”他问。“不好!假如我是个人类,我的那些尚是人类的朋友怎么会卷入你们的斗争?他们都不会死!”“那么,你要为你无辜死去的朋友向血族宣战吗?”“你说呢?”她终于抬头,眼里的恨意和愧意深无穷尽。当命运的轮盘转动,你所能做的,无非是在被碾碎或屈服中选择一条路。或许,会有柳暗花明,或许,更加万劫不复.......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