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1100000010

第10章 指向自我的积极:自我接纳(4)

第四是对异性难以形成亲密。在与异性亲密时,她们容易体验到特殊的紧张,感觉到威胁。对她们来说陷入爱情,意味着一个破碎镜像,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

与小敏谈到男朋友时,她表现出与自身年龄不一致的腼腆与回避,对于这个话题好像特别不敏感,不是不好意思,而是觉得自己不配。这是由于她们没有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也就不能解决与另一个已经具有自我同一性的个体的接触。好像两个不同种类的人无法沟通一样。

在这种无归宿的道路上的精神流浪是危险的,对个人发展很不利。这是种好像对自己负责(以追求进步名义)的态度,其实是对自己最不负责的。而且首先是对亲人不负责。如果亲人说真话的话,一定是期望她们先有安身的工作和一个关心她们的异性。家长其实并不希望子女拥有一个虚幻的荣誉,而是希望她们拥有一个真实的生活。家长之所以支持孩子的流浪,实在是出于一种无奈和被迫,因为他们不愿意伤害自己的孩子。

她们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找到自己,失落的自我没有精神归属,漂泊在空中,没有与大地的联结。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真正的轰轰烈烈是被外界事物抓住,但又不想作出任何承诺,如果作了承诺,就觉得态度马上变得迟钝而平淡无奇;撤掉这些承诺时,我就感觉到了一种深邃的、热烈的狂喜,心甘情愿地,不顾任何痛苦地去做任何事情。”这段话转译成中国的老话说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也就是最佳状态的人具备的可贵素质。

八、平衡表

当我们倡导一个人面对自我的积极和接纳时,并不意味着浅薄的自尊训练。现在流行着一种表面的自尊训练,如让人们每天清晨面对初升的太阳对自己拍拍脑袋说:“我很好,我很棒,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这种好心情训练只能起短暂的作用,如果你出门遇到堵车,如果好容易上了车却发现自己没带钱包,迟到后又被上司臭骂一顿,我怀疑你这种通过拍脑门而得来的自信能持续多久呢?

其实,生活中一定会有烦恼存在,连续的阴雨天,连续的倒霉事,退休,衰老,儿女长大离家,这些对我们不利的事情一旦发生,必然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引发不快乐和焦虑或者恐惧,一个人整天都是快乐无忧的,每天都没有愁事,那是一件小可能的事情。其实,烦恼是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它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们不能完全消除烦恼,除非让我们大脑神经重新改变结构和功能。我们充其量只能减少烦恼的程度,减缓烦恼的速度。

烦恼可以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可以改变的和不可改变的,有些烦恼是常态或基本的烦恼,比如离婚、亲人的离去、失业、毕业找不到工作,这些都是挫折生活的结果。这些烦恼是你的生活和行为的结果,是你控制不了的和改变不了的,你只能选择你的生活,使生活顺利。过正确的生活,你就会有积极的情绪。

可生活中还有一些烦恼是多余烦恼或自寻烦恼,这种烦恼是积极的人所不具有的,也不是挫折的生活的必然结果,如看到别人提职了而感到痛苦,看到别人发财了而嫉妒。已经拥有了一份不错的职业可还是觉得别人的职业更好,开着“捷达车”羡慕别人的“奥迪”。后者是多余的负性情绪,是应当去除的。

但是,减缓烦恼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单靠意志力和自控力,我们不能有效地去除不良情绪。何况有些人天生地易焦虑,对烦恼和失败具有易感性,这种负性情绪是他们的天性。这里会出现一个怪圈,如果一个人产生了基本的负性情绪,如果不去理睬它,它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但是,如果一个产生了大量多余的不良情绪,想控制和改变它却是十分困难的。不健康的负性情绪的最大特点是恶性循环,即越是不健康的、自寻烦恼的情绪越是容易导致一个人的失控,由于它们是不健康的认知结构和不健康的人格形成的,所以,自我难以驾驭它,而这种难以驾驭会反过来造成失控感,进一步削弱了自我的力量-导致自我进一步的努力,而越是努力,越是控制不住负性情绪,所以.个人失败感就越加强烈。

在我看来,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即不是去改变和控制这些不良情绪,不是有意地压抑它们,而是通过挖掘人们自身的良好的潜能和积极的情绪,来替代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不能根除,却能替代。当人们把自身的积极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当人们做高兴的事情,想快乐的事情,乐观着每一次机会,消极的烦恼情绪就会不战而降。生活如果被阳光占满,阴暗就会无地自容。不需要清除阴暗,我们所做的很简单,只是播种幸福,倾洒阳光。

当我们遇到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的时候,不要沉湎于其中,而是要跳出来,灵活而有弹性地处理应对它们,你不妨建立一个平衡表。

左边写上你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和你的消极情绪,右边写上你的高兴事情和你的长处。正如古人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活就是由黑暗和白天构成的,两个方面都是你的生活的组成部分。当你不快乐的时候想一想快乐的方面和快乐的事情,当你快乐的时候,也不妨想一想还有不快乐的事情和不快乐的方面,这样你的情绪就不至于大起大落。

当你填写完左边的内容后,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哪些烦恼是基本的,不可避免的,是不幸的生活自然产生的正常反应,想一想哪些消极情绪是基本的、不可避免的,哪些是多余的,是无病呻吟。然后,再想一想有哪些不快乐的事情和情绪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自己可以为自己积极性做些什么。哪怕只是一点小事情。如果你不能为自己做什么,可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吗?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吗?

如果你对消极情绪和消极事件不能改变什么,你不妨将它们加括号搁置起来,冷冻起来,不再想它,而将目光盯在积极的事情和积极的方面,欣赏自己的长处,想一想好的事情和好的未来,反正你打算接受消极的结果了,你就不必再想它了,现在你要做的是发挥自己的热爱生活的方面,从积极的立场想问题。如果你想走出逆境,除了献出你的热情与爱,别无选择。

九、少一点个人主义,对自己宽容一些

我们生活在一个个人主义时代,从小就被教育要独立、自强、自主、进取、竞争和对行为负责,我们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没有人可以强迫你。但是,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如果你选择一个行为并产生后果,意味着你要承担后果。如果谁敢做不敢为,则会受到天下人的耻笑。好像个人之外没有什么人对我们的行为负责。这种个人主义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其合理的一面,有利于培养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但它也有其相反的一面,这就是培养了失败者的习得无助和悲观精神。

为什么教育中强调进取和个人努力,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杀者和绝望的年轻人?为什么个人主义的时代所出现的精神病要远远多于集体主义的时代?

个人主义把个人推向人生的舞台,主张个人要活得精彩,要张扬个性,但并非人人都有机会活得精彩,人的能力和机遇及出生的家庭背景及遗传的不同,使人的努力与奋斗并不保证能取得同样的结果。有人失败,有人成功,有人富贵,有人贫穷。虽然这种努力与奋斗的过程是同样令人钦佩的,一个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努力与付出同样精彩地演出了人的一生,但是结果却大为不同。在人生的这个大舞台上,演出的成功有时取决于一些个人不可控的因素,~.个人并不能总是如意地选择自己的生活。他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但经常不能决定行为的结果。

假定你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是一个机关的科员,你聪明能十,智商和情商都小差,心态也很好,可是大意不作美,你的一位同事比你先毕业一年,在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比你还优秀,你碰到这么优秀的人同事的概率很低,但你碰上了,他提了科长,而你只能在他的手下。尽管你奋斗了,努力了,可你还是没有如愿,这实在是运气问题。

这一结果是你不愿意看到的,但却发生了。其实,这个时候你仍然是有机会的,你虽然改变不了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然而,长期的个人主义教育往往使人在面对失败时,检讨个人的原因:如,主观地认为是由于个人原因而没能升迁,谁让自己竞争不过别人了,自己竞争不过别人说明自己是一个能力不高的人,是一个无论做什么都做不成的人,是一个无价值的人。做了没成功,说明做得不够好,而做好了,又没成功,说明做得仍然不够出色。多次的失败通常会令人陷入严重的自责和过分的内疚,不是降低目标,就是自暴自弃。

如果从旁观者角度看问题,事情就会很清楚。有些时候,实在是因为我们运气不好。好容易弄来贷款开了一家饭店,忽然流行了“非典”,好容易大学毕业,正好赶上国家机关减人。

即便抛丌机遇不谈,有些决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仍然不是你个人,也许你有演出才华,但你没出生于有背景的家庭,没人推荐你,甚至你都不知道有什么艺术院校招生,更没有人培养你。你很有科学抱负和研究能力,但成长于“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政治运动中,你选择不了你的人生道路。你怀才不遇,但时光无情,当你可以从事你热爱的科研事业时,你已经到退休的年龄。其实,你已经付出最大努力,付出了你的所有,可仍然没有取得最后你要的结果。此时,你改变不了什么,不必责备自己,更不必责备环境。有时,生活的挫折谁也不怨,只能怨生不逢时。

十、我很忙,所以无暇思考自己

人们是先认同自己,接纳自我,然后才认同自己所做事情和行为,还是先认同自己所做事情与行为,然后再认同自我?电就是说,认同自我是认同自己所做事情的一个自然结果吗?还是相反是正确的?这像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古老命题。其实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总体上说,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是积极的,他就会努力把事情做好,如果他把事情做好了,他就会更加积极,做积极的事情导致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导致更积极的投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使人达到生命的巅峰。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一个人不去做任何事情,总是想把事情做好,只想不做,只能导致想法和情绪上的更大的焦虑。如果一个总做好的事情,但不具备积极的想法,就会缺少继续行动的理由。

我发现,生活中有一种人特别愿意反省自己,做事情效率低下。有一个高三的学生,休学一年后复读,可非常害怕在学校与其他同学一道排名次。一上课就非常紧张和焦虑,最后不得不在家一个人独自复习。他很聪明,化学成绩全班第一,但英语和语文成绩较差。他每天都在反省自己的学习计划,反省自己的人生,并总结自己的思维过程。可面临高考,他每天却要花费大量时间在阅读一些心理学的著作上,他说如果自己不读这些著作就没有精神上的安全感,可当他沉湎于阅读时,就没有时间复习功课了,成绩一直下降。这使他更为焦虑,于是就越来越依赖心理学的书籍来自我安慰。可由于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不能战胜自己的消极情绪。他的情绪问题来自学习的某些困难,而消极的和挫折的情绪只是它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学习效率的低下的原因。没有把事情做好,争不过别人,自然不会有好心情。这时,往往有人会大量反省与自责,精力都浪费在无用的反思上了。反省有时是弱者的心理垃圾,有时是行动的动力。当一个人处于逆境时,当一个人没把事情做好时,或者遇到了挫折时,才需要调整自己,而为了调整自己,他必须反省自己。但我以为,反省时不要过多思考自身的人格,而不妨将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我为什么没有把事情做好,我需要如何开始,我犯的具体错误是什么。要以对事情的反省代替对于自我的反省。

记得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人一思考自己,上帝就发笑”。这句话说明人的大脑是不适合思考自己的,只适合思考外界事物。当你思考自己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已经有些烦恼和挫折了,或者遇到了一些困惑不解的问题,并且要牢记问题是什么。

一个高兴的人是很少反省自我的,当一个人高兴时,通常正在做一件高兴的事情,通常沉湎于其中而浑然不知自我。比如一个人在电影院里,欣赏着动人电影的人,是不会意识到自己,或思考自己的,他不会对自己说“我正在激动,我正在审美”,“我现在是多么幸福啊”。他可能事后回忆影片中的一些优美的境头,“反刍”着、体味着电影的细节,但在看电影那会儿,他是不会反省自我的。因为他被电影的内容所充实,他感受着一个与自我不..样的外界事物,他已经被外界事物牢牢地抓住了,为之吸引和感动,他分不出自我与外界事物,他已经与这个感受的事物融为一体。这种最佳状态被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称之为以事物为中心,古人称之为物我合一的境界。

人的最佳状态就是指常处于这种无暇顾及自我的状态,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个人是否经常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完全可作为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指标。一个神经症患者,或心理不健康的人,一-生巾经常算计个人的得失,为自己的不顺与挫折而烦恼的时候很多,他们更多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算计着自己是否比别人过得好,自己是否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别人对自己是否尊重,是否看得起自己。自己是否错过了什么机会,自己要如何打算,如何更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得更好一些。自己如果做不好一件事情,引起的可怕后果是什么。当他的眼睛这样看的时候,他就无暇观赏外面的精彩世界了。人的注意力要么集中于外面的世界,要么集中于他自己,而不能同时既关注外面的世界,又关注内心世界。眼睛的功能是向外看,而不足向内看;思考的指向是指向对象,而不是思考者。正如弗兰克尔所言,“健康的眼睛是看不到自己的,只有生病的眼睛,如睛光眼和红光眼,才能看到自己的颜色。”

由此可见,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也就是指认同和接纳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认同了自身的行动。最佳状态的一个前提是无矛盾地将自己的全部意向交给了外界事情,事物的意义变成了主动的力量,主动攫取了我们的灵魂,我们不得不折服它的伟大和崇高。在它面前-我们变得渺小,自我被它湮没了。

同类推荐
  • 破译人性弱点的密码

    破译人性弱点的密码

    本书分别从人性中的贪得无厌、自寻烦恼、缺乏目标、消极怯懦、沉溺幻想、优柔寡断、依赖借口、忽视细节、满腹抱怨、内心浮躁、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等几大弱点入手,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些弱点,并正视自己,审视内心,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而战胜自身最顽固的弱点!
  • 家庭生活智慧全书交往讲礼仪

    家庭生活智慧全书交往讲礼仪

    《家庭生活智慧丛书》是一套生活类口袋本图书,其实用性、简易性、科学性、通俗性,为人们最关心的内容,紧密贴近生活中国WTO的加入,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您的礼仪修养将不仅代表您个人,您将代表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礼仪是待人处事、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礼仪,无论是居家还是经商,礼仪都必不可少,彬彬有礼为您的工作和事业锦上添花。本书全面介绍了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礼仪规范,旨在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品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其实用性使该书可做为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宝典。
  • 办事的艺术

    办事的艺术

    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现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办事儿可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掌握办事的艺术,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即使是最为优秀的计划,也不会变成实际中的成功。研究、掌握和运用办事的艺术,是现代社会生存的需要。是谋事的需要,是达到目的的需要。也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懂得了办事的艺术,你的办事水平就会大大提高。这就是走向实现自我的成功之路。
  • 塔木德商训:犹太人的经商智慧与做人艺术

    塔木德商训:犹太人的经商智慧与做人艺术

    本书重点萃取了《塔木德》中有关犹太人如何经商和处世的200多条箴言,分成契约经、财富经、信息经、成本经、营销经。买卖经、数字经、诚佶经、博弈经、风险经。理财经、顾客经、谈判经,管理经等方面内容。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进行阐发,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金钱观念。经营技巧和处世法则,从中可以窥见犹太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 有一点

    有一点

    几何派哲理漫画,符号体心灵简史。它是人类故事史上最渺小的主角:纸上一点多余的墨迹。它却梦想成为天上的星光……有一点好笑、有一点心酸、有一点共鸣、有一点感动……小小一点,却能触动你内心无数点……
热门推荐
  •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TFBOYS之旅客

    TFBOYS之旅客

    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来到了这里,莫名的闯入了三个少年的世界里,却错错落落的离开,给每个人带来了难忘的回忆,是否又能回到从前?
  • 山川情

    山川情

    励志的情节、苦涩的青春、真纯的情感、震撼心灵的爱情
  • 终极魂域

    终极魂域

    这是一本不按套路出牌书,有点血腥,有点暴力,十八岁以下谢绝观看。
  • 史后三千年

    史后三千年

    十八道生存欲望下的城墙,三千年后的生存法则。这是人类的进化史。==================================已完本:茅山笔记,新书期求各种支持,谢谢。书友群号:82605455夜阁127034184夜阁·2群
  • 变身萌猫:校草主人求抱养

    变身萌猫:校草主人求抱养

    一觉醒来,她竟变成了只猫!被母亲丢出门外,还好找到了个好主人!天天睡懒觉,还有大堆零食可供她吃,无聊可找狗狗朋友玩耍,生活幸福美满!可天不遂人愿,本身已经变成猫的她,竟然遭遇一件又一件的奇怪事情。好不容易平静的生活,再次掀起了波浪。而在主人生日的晚上,她……
  • 亲亲狐夫,彬彬有礼

    亲亲狐夫,彬彬有礼

    第一世,她是神女,他是妖尊,他为救她,带着她的一缕残魂堕入人道轮回。第二世,她是阁老之女,他是朝廷重臣,君上赐婚不得不结为姻缘,却不想他心中住着另一个女子。第三世,她是大龄剩女,他是娱乐界大佬,她自小对他胡搅蛮缠,他对她避之不及。因为一场绯闻一个孩子,他们一同扯证。
  • 情牵一生(心灵独白)

    情牵一生(心灵独白)

    “缘起一日,情牵一世”,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却正因为这短短的几个字,让相爱的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为了情,为了缘,这些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真正让我们相聚在一起的还是那些美好的岁月,暖暖的春风,柔情的歌声。因为情我们都喜欢上了对方,因为缘我们相聚在一起,用一天的缘分换我们一生的情。
  • 七月的光

    七月的光

    人生总有起落。忘怀那些沉闷的过往,开始一段有阳光的旅程。学会对生活感恩。
  • 至情天道

    至情天道

    恒古无双,天道永恒,你要战我便战,我的子民千千万万,朕有何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