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9000000002

第2章 “非法入境”的前前后后

中国倒霉蛋

1992年6月22日,路透社、法新社等世界重要新闻机构同时播发了一条足以断送我前程的电讯:“新华社记者唐师曾驾吉普车自西奈非法闯入加沙地带,以色列南方军区追捕数小时后将其拘押。”以色列电台的新闻广播使我臭名远扬,继而是多米诺骨牌式的讹传——《以色列消息报》《约旦时报》《埃及华夫脱报》……远东的港澳报刊也一哄而起,可抓住一个敢在加沙折腾的中国倒霉蛋了,就连中国大陆的某大报也卷了进去。眨眼间,我成了驾MIG-25飞往函馆的别连科,或是从天降落在红场的鲁斯特。

令我啼笑皆非的是,就在我的新闻同行绘声绘色描绘我在以军枪口下的种种狼狈之时,我却在特拉维夫阳光明媚的哈美利兹大道为沙米尔拍照。当这张新华社特拉维夫传真照片被《大公报》采用时,《星岛日报》还在做“大陆记者非法入境,以色列军队穷追数小时”的文章。到这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为何那天在我吉普车顶上盘旋的“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带着“陶”式反坦克导弹,而迎面挡住我去路的那辆M-113装甲车上的7.62毫米机枪瞄着我的脑壳。

难熬的边境仲夏夜

我本应早些时候由开罗动身前往大选在即的以色列,可种种繁文缛节直耗到6月21日中午才开亮最后一盏绿灯。当我驾车渡过苏伊士运河,横穿整个西奈半岛驶抵埃以边境时,已是晚上9点。埃及边防军不许我靠近,命令我折回55公里以外的阿里什去住旅馆。可我一想到孤身摸黑横穿沙漠,总有点不寒而栗。多亏一位名叫埃尔桑的埃军准尉,破例让我将车停在哨所的灯影里,我感激涕零地掏出红茶、香烟、清凉油分给弟兄们,说尽我会的所有表示感谢的阿文单词后才钻进吉普车后座的睡袋里。

我开的是辆1991年款的丰田陆地巡洋舰,广东人称之为“沙漠王”。线型排列6缸4500毫升“3F”汽油发动机和沙漠色的防热漆,是专门为海湾产油国设计的,其公路水平速度可达180公里/小时,负重爬30度陡坡,超奔驰260如探囊取物,更不用说沙漠越野了,我曾让它的前轮爬到胡夫金字塔的基座上。从红海到地中海,我驾着这位“无言的战友”跑遍整个埃及,我管它叫“长腿沙漠跳鼠”。我说过我嗜吉普如命,驾校学的是吉普,追大熊猫坐的是吉普,青藏高原探险开的是吉普,海湾战争中往返安曼-巴格达的还是吉普。我喜欢开吉普一人远行,任意在沙漠上驰骋,寻找汉尼拔、巴顿、隆美尔、巴列夫们鏖兵的遗迹,缩在吉普车里露宿。

入夜,沉重的喀新风卷来上万只伊蚊,吹着“军号”向我轮番进攻,害得我将清凉油通体涂遍,权当驱蚊剂。刚刚入梦,又被值勤的埃及哨兵弄醒,让我分享滚烫的煮红茶,从此再也没睡踏实。接连不断的噩梦、驱赶不走的蚊群的尖啸犹如当年的“飞毛腿”警报一般彻夜不停。

在边境熬过一个难眠的仲夏夜,已是22日凌晨,离以色列大选还有24小时,可我还未踏上以色列国土。和埃及边防军挤在一起啃阿拉伯大饼,远眺沙漠旭日冉冉升起,景致虽好可味同嚼蜡,心急如焚。

单枪匹马穿过加沙城

在埃尔桑准尉帮助下,我好歹办完了离境手续。埃方收走了我的所有物品的证明文件,包括汽车、相机、放大设备、传真机过关证明、吉普车行车执照及汽车号牌,只将护照还给了我。我大惑不解地追问没有行车执照和号牌的汽车能否上路时,一位便装男子朝以色列方向一指:“那个操蛋国家(Fucked Country)会给你安个新的。”

我开着这辆没有牌照的大吉普咆哮着冲出埃及,就像当年乔治·巴顿强渡莱茵河。现在唯一能证明汽车身份的是前风挡上手提相机狂奔的卡通人唐老鸭和我手书的拳头大小的英文:Xinhua News Photo(新华新闻摄影)。

穿过100米长的全封闭地带,眼前是高悬蓝白大卫星旗的以色列边境。蛇腹铁丝网后面蹲坐着头顶钢盔、戴墨镜、穿防弹背心、裸着大毛胳膊、平端M-16步枪的以军。我摇下车窗,右手戳向太阳穴,来了个联合国军式的敬礼,摘下墨镜,用海湾战争中学来的两句半希伯来语大喊:“沙巴沙龙(安息日好)!哪条路通耶路撒冷?”一位小个子士兵倒背起M-16,朝我回了个巴顿式的军礼,咧开大嘴:“照直走,日本人!”边喊边跑到用角铁焊成的拒马旁,移开挡在路中央的横杆。

在我前面是辆MFO(多国部队观察员)的大号雪佛兰,还有一辆UNTSO(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的大吉普。在中东,军车在值勤或集体调动中,不论昼夜都是开亮大灯的,美军、伊军、以军……全是如此。这两辆军车分别属于挂玫瑰红旗的多国部队和挂蓝色联合国旗的联合国军,尽管风马牛不相及,但同样亮着大灯,我亦步亦趋紧随其后。伴随汽车收录机中瓦格纳辉煌的旋律,我的沙漠鼠以120公里的时速狂奔着。沙漠太阳升起来,我放下遮阳板,戴好波拉墨镜,可映在引擎盖上的另一个太阳照样刺得我双目微合。踌躇之际,雪佛兰和大吉普一左一右拐下公路绝尘而去,公路上只留下我单人独车疾驰突进。

继续前行,道路更差,以军哨卡却渐多,往来全是包了铁丝防护网的军车。途经一片橘林,劈头盖脑飞来一阵石雨,紧接着砰然一声巨响,一块比拳头还大的水泥块正命中我的前风挡上端。显然,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错把我当以军了。在以色列,汽车牌照共有五种:7位数黄牌为正宗以色列人;6位数黄牌为以色列本土的巴勒斯坦人;白牌为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蓝牌为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绿牌为巴勒斯坦人的出租。而我驾的车没有任何牌照。我加大油门选择东北方向最宽的道路落荒而逃,根据闪击战理论(Blitzkrieg),速度可以改变一切劣势。我慌不择路,直到落满尘垢、死气沉沉的“欢迎来加沙”横幅从头顶上一掠而过,我方意识到我已单枪匹马穿过了加沙城。

看一眼手腕上的指北针和右座上的公路图,阿什克隆已经不远,离特拉维夫不足200公里。就在我暗自得意之际,一辆兰德罗孚警车将我别出公路,一辆M-113装甲车威风凛凛地横在我面前。

“飞人使南方军区跳了起来”

我就这样被押进了加沙检查站与阿什克隆之间的一家警察局,我的大吉普像外星飞碟一样被看管起来。一位长得颇像林肯的警察中校收走了我的护照:“你有权保持沉默……”就像警匪片中的纽约警察。

显然,警方对我能在光天化日之下突破“世界第一陆军”防线、纵深以色列几十公里大惑不解。尽管我的护照和以色列签证合法齐备,可就是连人带车奇迹般地越过了边防和海关。

“你不是第一次开车出国旅行吧?环球旅行家?”警官掂着我厚厚的护照讥讽道。“那是。”我堆起一脸的灿烂,“不过,那是从巴格达开到安曼。您知道,约旦和伊拉克就像亲兄弟,何况天上还有多国部队的轰炸机,战争状态。我还从开罗到过的黎波里,那是做卡扎菲上校的客人,而利比亚与埃及间根本不设边界。贵国虽说来过,可乘的是特拉维夫私人运动飞机,海湾战争使贵国的所有航班全停了。在希尔顿顶层我拍到了‘爱国者’迎击‘飞毛腿’,还在拉马特甘炸飞的民居前撞上了阿里尔·沙龙……”“难怪有这么大胆子。”警官撇嘴揶揄道。我借机献媚:“是以色列造就勇敢的人。”一句话逗乐了警察中校。

警官继续翻着我的新华社记者证问:“你在哪儿学的车?”“北京警察学院。”“那咱们还成同行了,难怪追了你半天。”他指着记者证扉页上与我并肩合影的苏大爷(苏仲祥,原北京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问:“他是你师傅?”“哪儿敢呀!他是北京市公安局长。”中校端详了一阵,喃喃自语:“像个好警察,怎么,他管区人口是以色列全国人口的两倍半?”

我将警官的笔录看了两遍,确信没有对我不利之处后才在右下角签了名。警官将笔录夹入卷宗:“对不起,国防军的先生们已经在外面等得不耐烦了。我想你得跟他们走。”我知道事已至此,只有听天由命。不过我有权用电话通知一下新华社耶路撒冷分社。警官阻止我说:“不必了,你已经上了电台,全以色列都知道‘飞人使南方军区跳了起来’。”可我仍坚持给耶路撒冷首席记者打了电话,告诉他我现在的坐标。

在不按规矩打牌的地方得学会自我保护

出警察局,两辆包着防护网的国防军吉普车紧逼着我的大吉普,整整两车头顶包了迷彩布的盂型钢盔、身穿“凯福拉”防弹背心的国防军,虎视眈眈地坐在车上。一位坐在驾驶座上的少尉朝我一挥手,“Flying man,follow me!”(飞人,跟着我!)

两车国防军一前一后押着我沿加沙公路驶向西南。看着右侧的沙漠上空太阳由白变红,我几次轻踏油门企图超过前面慢吞吞的军用吉普,可都被摆动着加里尔步枪的国防军逼了回来,黑洞洞的枪口晃得我胆战心惊。驶入一个小村,国防军做出密集编队的手势,看着他们脚蹬车帮,向四面八方端起一支支加里尔步枪,吉普车成了向四周奓刺的大刺猬,显然将通过一段由巴解控制的地段。果然,石块从天而降,打在吉普车的防护网上又高高弹起,以军开始还击,跳跃的弹壳落在我大吉普的引擎盖上。急转弯时,前面军车尾部丈把高突突乱颤的鞭状天线竟横抽到我的前风挡上。

我被带进一个四周筑有沙墙的阵地中,只能看到瞭望塔上操纵比利时Mag机枪的两个哨兵和懒洋洋下垂的大卫星旗。我被命令将所有物品搬到沙地上,由一帮我认为是军警宪特外加“摩萨德”的人员仔细检查。我真羡慕他们有如此的耐心,连我车内的装饰板都拆下来,推敲夹层里是否藏了武器,我器材箱中的几瓶显影液被怀疑是“莫洛托夫鸡尾酒”(Molotov Cocktail,一种著名的汽油燃烧瓶)。

一位戴眼镜者发现我的两台尼康F-3相机备忘插上分别是我与卡扎菲、阿拉法特的合影后格外警惕。我坦然地解释说:“我是个在动荡地区拍新闻照片谋生的人,也是个很守法的人。不过,在那些不按规矩打牌的地方得学会自我保护。在北非,没有哪个恐怖分子敢绑架卡扎菲上校的朋友;在加沙地带,有一张与阿拉法特的合影,至少可以不挨石头。”

显然,国防军已经相信我是个货真价实的摄影记者,而造成我“非法入境”的主要原因是边境上的哨兵。尽管我是个无辜受害的可怜虫,可国防军仍坚持要把我押回边境,重新演练一番过关程序。“因为这对你我双方都至关重要,以色列国防军决不允许任何人突破自己的防线。”

欢迎采访以色列大选

我至今仍觉得这不是一般的意外事故,因为当我被以色列国防军押回埃以边境时,埃及仍拒绝将我的各种过关文件移交以色列。埃以双方无休止地讨价还价,埃方坚持最多只能提供各种证明的复印件,而以色列则非要原件不可。

我和我的大吉普被搁在边界上,一名端M-21的狙击手远远地喝令我待在车上别动。我深知这种加瞄准具、因越战而闻名的步枪的威力,其7.62毫米的铅弹随时可以把我轰在界碑上。我乖乖地坐在驾驶座上,一张生就的硬嘴还兀自不服:“战俘还享受日内瓦公约,可我现在像是在奥斯维辛。”我正全神贯注地与狙击手用手比画,一位戴“边境联络”臂章的军官从天而降出现在我车前:“国防军中校摩西·达扬为您服务。”他见我惊讶地闭起一只右眼看着他,便儒雅地露出一口白牙:“的确,我与那位独眼伟人同名同姓。我想通知您,尽管埃及仍拒绝移交原件,可我们欢迎您来以色列采访大选。”一位便衣青年变戏法般地锯了两块三合板,用圆珠笔在上面写了“14614”,找了段铁丝拴在我大吉普的保险杠上。此时,由耶路撒冷赶来营救我的新华社驻以色列记者李红旗,已站在海关的另一端向我招手。

我就喜欢这样的人!

路透社6月23日特拉维夫电:“以色列军方今天纠正了中国记者自埃及边境闯入加沙地带的说法。军方在一项声明中称,中国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并未如早些时候报道的闯入以色列境内,他只是未受到哨兵的常规检查而已。国防军发现哨兵的错误后,四处搜寻师曾先生,将其带回拉法边境站接受例行检查后已准许其入境。早些时候军方曾声称已将师曾先生驱逐出境。”以上这条电讯被6月24日的《以色列消息报》《约旦时报》同时采用。

在特拉维夫一个宴会上,我被引荐给以色列总参谋长、陆军上将巴拉克。这位娃娃脸、有35年军龄的巴拉克将军是以色列特种兵之父,被称为“小拿破仑”,是以色列历史上被授勋章最多的军人。巴拉克幼年在东欧因纳粹屠杀失去双亲,移民以色列后投身军旅,偷袭、救人质、反劫机屡战奇功。1973年他还亲自头戴女性假发、化装成阿拉伯妇女,率一支突击队袭击了阿拉法特驻黎巴嫩总部。1995年拉宾被刺后,巴拉克出任以色列外交部长。1997年5月出任以色列工党领袖。对全世界“恐怖分子”来说,他是唯一的克星。如不出意外,我断言他肯定是未来的以色列总理。

当我的好友、记者李红旗把我推上前,告诉上将这就是那个惹过阿齐兹、搂过卡扎菲、开车闯过国防军阵地的小伙子时,这位以军的最高长官哈哈大笑:“我喜欢!我喜欢!我就喜欢这样的人。”

同类推荐
  • 来不及相爱

    来不及相爱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这是一本纯粹的知青文集,她最宝贵的是蕴涵其中的知青精神;这是一本有文学含量的书,她最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的汩汩真情。文学融入了万千知青四十年绵延不断的梦里,知青和文学若即若离却始终对它有一种热爱与畏。我们在被为知识青年的年代里,拥有的知识实在太少;我们在不再年轻的时候,却珍藏起了一个名字:知识青年!于是我们提笔抒怀,回首百感交集的往事;我们敲击键盘,记录那一段磕磕碰碰走过来的日子。
  •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本书精选中外经典成语、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阐发人生的哲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 风衣里藏着的爱

    风衣里藏着的爱

    本书是一部启迪读者心灵的故事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曲折生动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友情、亲情等故事,或赞美,或鞭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编著本书的初衷。
  • 漫步青云

    漫步青云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日记体作品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一些散文和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发表在自己的博客或相关报刊上,文字较为散淡,多为一些感悟性作品。
热门推荐
  • 压轴金丝雀:首席稍后请买单

    压轴金丝雀:首席稍后请买单

    一百万的巨款让她身陷魔窟,她的出现让她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这个女人,我带走了。”然而突如其来的深吻却让她惊慌失措。“我会还你钱的,做牛做马的还给你。”年轻英俊的男人冷笑“你现在就可以还,用你的身体……”然而当她真的身心沦陷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影子,一个替代品……
  • 依米花般爱如瞬

    依米花般爱如瞬

    如果我们的爱情像依米花一般,转瞬即逝,那么就让我们的爱情在那一瞬间绚烂。“洛涵,你回来好不好,我还是那个林盛阳。”
  • 挺住,意味着一切

    挺住,意味着一切

    《挺住,意味着一切》是网络红人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赵星)的一本青春奋斗笔记。记录了作者对人生、奋斗、成长、职场的思考。在这本书里,涉及了年轻人奋斗期的三个阶段,求生存,求发展,求幸福感。一方面,作者根据自己的心路历程,为读者提供“在绝望的黑夜里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在个人成长,职场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普遍性的困惑、难题的解决办法。鼓励当下的年轻人,寻找内心的“不可替代”的领地。把自己所获得的、所付出的,真正的转化成人生的幸福感,成就感。并以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努力不停,寻找更加辽阔的远方。
  • 妖面皇后乱世妃

    妖面皇后乱世妃

    也许是听到了声音,那半陷入昏迷之中的男子,挣扎了一下,微微睁开了双眸,灵璃儿顿时觉得天地万物都不存在了,她眼里就只剩下了这双眼睛!
  • 红衣鬼师

    红衣鬼师

    唐初,长安城西北有一座桃花山,山中有一颗老桃树,一到桃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飘香整个桃花山都透着那么的灵性。山角下有一个村庄叫桃村,村里的人世世代代就守着桃花山平静的生活着,可是今天村子里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守了二十年寡的赵婶儿有了……寡妇偷人那可是大罪,可赵婶儿却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可这到底咋回事?原来怨胎找上门来了……
  • 跪拜侍神静观我,挑眉诛仙笑问神

    跪拜侍神静观我,挑眉诛仙笑问神

    临近中考的一个初中班级由于某种神秘的力量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全新的规则,全新的价值观,以及随之而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幸存下来的同学们都获得了全新能力之后,他们是会同仇敌忾逃出升天,还是。。。。。
  • 你好,青春

    你好,青春

    从小被姑妈收养的夏月是个有着“小忧伤情绪”外在却表现开朗的女生,在青春躁动的时候喜欢上众人眼中的“天才神童”顾新,却发现与自己有着相同身的“冷面美女”姐姐夏夕,与顾新关系诡异,两人之间似乎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小说主要讲诉了两个身世差不多女生的青春,刻画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内在情节新颖,用独有的文字风格描述了那些发生的事情,或疼痛或温暖,读者或许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起到一定的励志作用。
  • 地质游迹

    地质游迹

    丢我进湿冷死亡洞穴?我当来暖阳洞天旅行!一切缘份皆有欢喜的一面,换个思路换个活法,即可走出一片天。掉进死亡岩洞里的傻丫头因祸得福,从此开窍,走出山洞,走出山村,游四方,看世界,长见识,找到自己人生的温暖!
  •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正在经历一场关键性的革命,一场健康观念的变革。平衡物质、平衡功能和平衡心理的精气神健康理念将是席卷全球的革命性运动。本书将为您量身定做变革时代的终身健康计划,重点从习惯着手揭秘健康密码,于弹指间重塑您的健康人生。
  • tfboys之我的初心

    tfboys之我的初心

    一位女孩与三位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