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9000000003

第3章 我所知道的阿拉法特

1991年1月7日,在黑云压城的巴格达,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亚西尔·阿拉法特。在海湾战争一触即发之际,阿拉法特是举世唯一公开表示站在巴格达一方的政治家。当时,我才突然发现面前这位叱咤风云的中东名人身高竟然只有一米六,这与我在北大国际政治系课堂上得到的印象大相径庭。在此后的3年里,我作为新华社中东分社摄影记者,先后几十次为阿拉法特拍照,由近在咫尺到勾肩搭背,得意地看着美联社、路透社的摄影记者们朝阿拉法特大喊:“看这儿!阿拉法特!”

没有国土的元首

阿拉法特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1929年出生在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他的名字阿拉法特,就来源自耶路撒冷老城附近的一座山峰,原意为“神与吉祥”。我曾先后四次爬到该山山顶,体会耶路撒冷的神圣。

早年,阿拉法特之父由于从事反对英国殖民者和犹太人统治的活动远走开罗,从此阿拉法特一家不得不四处漂泊。阿拉法特四岁丧母,童年的诸多不幸养成他固执、坚韧的性格,崇尚武力。由于与生俱来的领导天赋,自少年时代起,阿拉法特就成为巴勒斯坦儿童的领袖人物。

从埃及开罗大学工程系毕业后,阿拉法特在科威特开设了自己的建筑承包办事处,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经营,他拥有了七辆汽车和一座别墅。优越的物质生活无法使阿拉法特成为池中之物,他梦系魂牵的是故乡耶路撒冷那座与他同名的小山。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后的1958年,年仅29岁的阿拉法特在科威特秘密建立巴勒斯坦抵抗运动“法塔赫”。7年后,他领导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开始武力反抗以色列统治被占领土,巴勒斯坦革命由此爆发。

作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领导人,由于“法塔赫”坚持以各种手段反抗以色列对被占领土的统治,阿拉法特被视为头号恐怖分子,无法返回自己的故乡耶路撒冷。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爆发后,为配合阿拉伯联军与以色列的正面作战,阿拉法特化名“阿布·奥马尔”,秘密潜回约旦河西岸的纳布卢斯领导地下抵抗运动。

阿拉法特的身高在人高马大的阿拉伯世界显得有些矮小。这位四处漂泊的政治家一年四季总穿一身墨绿色的军便装,上衣扎在军裤中,腰悬左轮手枪,系军用武装带。阿拉法特有着超人的记忆力,对于十几年来签署的每一份文件记忆犹新。两年前,在开罗外交部与埃及外长穆萨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阿拉法特不假思索地向我背诵十多年前的联合国242号决议内容原文。在与阿拉法特的交往中,我觉得他是个感情外露又好激动的老头,干厚的大嘴唇微微凸起,持久地微笑着。在中东各国的国家元首中,阿拉法特是最乐于与摄影记者合作的一位,每次公开露面都有一大帮摄影师乱哄哄地摆布他,“看这边!阿拉法特!”“再握一次手!阿拉法特!”而阿拉法特总是宽厚地满足大家的要求,皱起大鼻子,半眯起眼睛,咧开厚嘴唇憨笑,使得整个面孔随之缩短。当他谴责以色列在被占领土的暴行时,立即双睛凸起,脸部鼓得像一只充足气的皮球,伴随着怒吼,右手食指在空中乱舞。

阿拉法特总是头缠黑白方格或红白方格阿拉伯头巾,左耳露出,脖子上紧围着另一条同样图形的头巾,塞在军便装衣领里。阿拉法特的头巾围法与北非撒哈拉人、苏丹努比亚人、也门人、贝都因人及海湾各国的围法都不同。在非统国家首脑会议上,我与列席会议的阿拉法特再度相遇,这天他围的是条黑白相间的方格头巾。当我问起他与众不同的围法时,他严肃地解释:“这是我的风格,阿拉法特风格。”据说这种只露左耳的围法使头巾呈不规则的巴勒斯坦地图形状:“白格代表城区居民,红格代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黑格代表农民。”尽管阿拉法特仍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而代表其国土的围巾却日夜顶在他的头上,这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异曲同工之妙。

恐怖之鼻

当一些国家将阿拉法特称为恐怖活动的鼻祖时,经验丰富的阿拉法特却得意地为自己嗅觉灵敏的大鼻子得意。年轻时的阿拉法特的确用尽各种暴力手段打击以色列,因而以色列总理贝京将阿拉法特的巴解组织(PLO)称为“暗杀辛迪加”。以色列的另一位总理沙米尔干脆称阿拉法特为“心怀无穷仇恨的人,正在完成阿道夫·希特勒的未竟事业”。

不久前,一名前以色列“摩萨德”特工在《时代》周刊上承认至少有四次他完全有把握将阿拉法特置于死地,可出于各种原因,全让阿拉法特躲了过去。作为巴解主席的阿拉法特,几十年来一直是“摩萨德”刺杀的头号目标,可谓险象环生,阿拉法特总是凭借超人的第六感官,从敌人和内奸的枪弹毒药旁滑了过去,化险为夷。这还不算阿拉伯国家间同室操戈的兄弟内讧。

1969年初,一名被以色列“摩萨德”买通的巴勒斯坦人潜至阿拉法特身边,在阿拉法特的坐车上偷装了窃听器和微型脉冲雷达发射器,企图以此为以色列战斗轰炸机指引目标。可阿拉法特凭直觉及时发现了这个装置,使该阴谋破产。半年以后,在约旦“法赫德”游击队营地,阿拉法特指着办公室内一个写着“阿拉法特兄弟亲收”的邮包大喊:“这是一枚炸弹,我闻到了火药味儿!”就在卫兵奉命将包裹移出营地时,包裹炸得粉碎。

1971年,阿拉法特的坐车在叙以边境附近的巴勒斯坦营地遭伏击,司机中弹身亡,可阿拉法特却安然无恙。1973年,一架载有100多名乘客的利比亚客机被以色列击落,机上人员全部遇难,但原定搭乘此架飞机的阿拉法特因临时变更了飞行计划而幸免于难。

1982年,以色列国防部长阿里尔·沙龙亲自率大军入侵黎巴嫩,把设有巴解总部的贝鲁特西区团团围住,将阿拉法特、阿布·吉哈德、阿布·马赞等人困在其中,轰炸两个半月,但阿拉法特再次逃脱,巴解总部从此迁往突尼斯。

1992年底,我奉命前往南黎巴嫩采访被以色列驱逐的415名巴勒斯坦难民时,曾拜谒贝鲁特西区巴解总部旧址,对阿拉法特在炮火轰击下安然无恙大惑不解。

巴解总部迁往突尼斯后,以色列仍未放弃从肉体上消灭阿拉法特的企图。1985年10月1日,经过周密计划的以色列空军长驱2400公里,突然袭击位于突尼斯城南郊的巴解总部,一举将巴解总部夷为平地,伤亡数十人。可阿拉法特当天因迟到15分钟而再次逢凶化吉。

自1982年以色列奇袭贝鲁特,阿拉法特便经常以车为家,他的十几辆不同牌号的防弹车日夜待命,随时准备行踪不定的阿拉法特突然行动。以色列情报部一再扬言,一旦活捉阿拉法特,就用直升机把他吊到约旦河两岸向巴勒斯坦人示众。为防止万一,阿拉法特与警卫约定,一旦有被生擒的危险,警卫即可开枪将他打死。

1993年12月初,我与新华社开罗分社首席记者刘顺驱车到埃及-以色列边境小城塔巴采访巴以和谈。在塔巴希尔顿饭店7层楼口,竟与阿拉法特的大保镖相遇,我和刘顺当时都以为阿拉法特秘密飞抵塔巴。大保镖将各国记者挡在楼下,只友好地将刘顺和我放进套房,独家采访了巴勒斯坦代表团首席代表沙斯。原来,阿拉法特并未到此,他只是本能地预见到危险,故将自己的大保镖借给沙斯担任贴身警卫,以保障巴以和谈安全举行。

1993年9月13日加沙、杰里科自治协议签署以后,阿拉法特一跃成为各国情报机关关注的头号人物。现在,由于中东和谈的大量活动在恐怖活动猖獗的埃及举行,巴解、“摩萨德”、中央情报局和埃及内政部正竭尽全力保护谈判成员的安全,阿拉法特名列重点保护对象的榜首。

乘飞机最多的国家元首

阿拉法特素有开快车的嗜好,1969年1月他开车从安曼往巴格达看望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那天天降大雨,途中由于车速太快竟将警卫车远远抛在后面。阿拉法特至此还不满足,继续加速,乃至在超车时撞进一辆载重车的集装箱里,坐车车顶撕裂。20分钟后,赶上来的警卫才救出全身是血的阿拉法特,令人惊奇的是他仅仅手骨骨折。

阿拉法特更多的时光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拉法特不得不频繁地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机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阿拉法特曾对驻开罗的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

1992年4月7日晚,我正和一帮外国记者聚在利比亚驻开罗使馆门口催问签证,突然听到阿拉法特的飞机在利比亚上空骤然消失的消息。各国记者说法不一,纷纷赶回办公室发稿。利比亚领袖卡扎菲上校已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寻找阿拉法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命令埃及空军配合利比亚行动。美国卫星、法国驻乍得的军队也都卷入寻找阿拉法特的行动之中。原来,阿拉法特于4月7日结束对苏丹的访问,乘一架有阿尔及利亚民航标记的“安-26”飞往利比亚萨拉地区,视察巴勒斯坦游击队营地。可刚进入利比亚上空,就遇到一场50年未见的特大沙暴,使阿拉法特的专机与地面无线电联络中断。

阿拉法特失踪的消息举世震惊,几百万巴勒斯坦人祈祷真主,正在秘密和谈的中东各方更为不安,担心巴以和谈夭折。

经过一天多的搜寻,美国侦察卫星最先发现了严重毁损的飞机。利比亚空军也在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确定了阿拉法特专机坠落的位置,但因沙漠风暴继续肆虐,机上人员仍生死不明。

阿拉法特从不事先向外界透露他动身的时间、地点和行动路线。他一向声称:“谁也不知道今晚我在哪里睡觉。我坐进汽车后才告诉司机去哪里,飞机驾驶员也只有在飞机升空后才被告知降落地点。”一夜之间,原本行踪不定的阿拉法特在撒哈拉沙漠罕见的风暴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拉法特飞抵利比亚萨拉地区上空时正值沙漠风暴以160公里的时速呼啸而至,他命令机组马上在附近的库夫拉军用机场紧急迫降,可在飞沙走石的情况下,空中能见度不足30米。机长穆罕默德立即用无线电通知地面利比亚军方,请求地面协助,但强大的沙暴使无线电通讯蓦然中断,从此飞机杳无音信。

阿拉法特的专机被沙暴吹离库夫拉空军基地,燃料消耗殆尽、摇摇欲坠。经请示阿拉法特后,机长毅然决定不放起落架,用机腹在荒野上做软着陆。

阿拉法特的战友马上在飞机尾部搭起一个简易掩体,用衣服、枕头等缓冲物堆在阿拉法特周围。飞机迫降时机头扎进沙堆,机身断成三截,机首部分3名机组成员无人生还,5名随员重伤,可阿拉法特仅头部受轻伤还最先爬出飞机残骸,指挥抢救重伤员。之后,点燃火把,命令伤员将尿撒到瓶子中,以备缺水时用。阿拉法特再次从死神黑翼下滑过。

先有国后成家

阿拉法特被西方报刊描绘成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教徒,生性羞怯、不擅与女人沟通,几次求婚遭拒绝后一蹶不振,还有人怀疑他是同性恋。

直到1991年秋,62岁的阿拉法特突然与年方28岁的苏哈·塔维尔小姐秘密结婚,举世皆惊。其实,阿拉法特在私生活上并非一个超人:“我是一个凡人,我也非常想有一位妻子和孩子。但我将面临长期斗争,要求任何一位妇女与我共患难都是不公平的。”

苏哈小姐与阿拉法特都是耶路撒冷人,苏哈比阿拉法特年轻34岁。苏哈5岁时,阿拉法特已是当地的抵抗运动领导人了。苏哈说:“难以置信的是我5岁时听说过的那人,最终成了我丈夫。”

苏哈1964年6月17日出生于耶路撒冷布尔吉苏坦的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富有的家庭,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记者,创建了巴勒斯坦通讯社。苏哈毕业于法国苏尔本大学,曾在法国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语言、文明史博士学位。1984年,芳龄20的苏哈陪母亲前往约旦拜会阿拉法特,从此相识。此后,苏哈辞去巴黎的工作,担任阿拉法特私人通讯员、秘书和经济顾问。1988年,阿拉法特为之奋斗几十年的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他本人当选为总统。大功告成、年老思家的阿拉法特恰在此时开始考虑与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苏哈小姐结合,并终成眷属。

嫁给阿拉法特的苏哈不得不放弃许多自由,随时面对死亡,过着聚少离多动荡不安的生活。丈夫的姓氏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她当然为这个姓氏骄傲,但同时也是沉重的负担,未经安全人员许可,不得外出行动。阿拉法特太太既不能与新婚丈夫形影不离、共享蜜月的甜美,更无法尽主妇义务,为丈夫做一顿家常便饭。阿拉法特通常每天连续工作十几小时,而且浪迹天涯、萍踪不定,只有凌晨才能同太太单独待一会儿。新婚妻子苏哈抱怨“我总是担心他的安全,但他却什么都不怕”。阿拉法特则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想逃也逃不掉”。

年逾花甲、胡须花白的阿拉法特是位很温存的丈夫,对娇妻体贴入微,每次出访归来都不忘给太太带回纪念礼物。偶有闲暇,阿拉法特喜欢待在房中欣赏古典音乐,最喜欢《茶花女》和莫扎特的作品。擅长演讲的阿拉法特有时会声情并茂地给太太朗诵名著,整段整段地背诵戴高乐讲演中的名句:“法国虽然输掉一场战斗,但没有输掉战争。”

阿拉法特生活俭朴,不嗜烟酒,喜欢喝加蜂蜜的红茶。他还特别喜欢孩子,常说:“孩子是我们的生命,孩子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我们的政治。”

阿拉法特与苏哈的结合,使他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的心愿成为可能,可他们绝对想不到1995年夏天,苏哈在巴黎剖腹生下一个女婴后,她所住的医院就出现了恐怖炸弹,她眼看着嘴里含着橡皮奶头的小东西被裹在防弹背心里让保镖带走。阿拉法特夫妇给新生的小女儿取名萨赫,意为“希望”,希望她“生活在一个真正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在那里能和以色列儿童一起安全地玩耍”。

1993年12月12日,按规定以色列应从加沙、杰里科撤军的前夕,我在埃及开罗总统府最后一次为阿拉法特拍照。由于直至撤军前夜,与以色列总理拉宾长达一整天的艰难会谈毫无进展,满面花白胡须的阿拉法特一脸倦容。我只记得他用阿语含混地宣布:“撤军将无限期推迟,再见!”透过取景器,65岁的阿拉法特更显苍老,但仍然昂首挺胸地消失在总统府门口。

7天后,我飞回北京,写完这段我所知道的阿拉法特的故事。此时,我缩在寒冷的北京蜗居之中,遥祝阿拉法特早日拥有统一完整的祖国。

同类推荐
  • 爱在阳光里

    爱在阳光里

    爱在阳光里》是宁夏残联办公室秘书武玉周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该书分六辑分别对残疾人、社会慈善家、爱心人士及残疾人工作者,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大美宁夏给予了高度颂扬。全书诗作立意高远,视角独特,内容丰富。给人以情感的亢奋,精神的愉悦,灵魂的升华。书中采用了朗诵诗的形式,布阵句子,宣泄情感,指向明白无误,语言朴实但不乏华丽和变幻。诗行文字凝练思想雄浑情感炽烈,一气呵成。爱在阳光里》一书行文大气磅礴,叙事细腻于一体,呈现出作者的文采大气华美,语言娟秀犀利,认知的深邃广阔,思考的独到深刻。
  • 美丽到永远

    美丽到永远

    美丽到永远应算是是其中精彩的一篇。这篇千字文以十分质朴的文字和言简意赅的说理,把女人的“漂亮”和“美丽”这两个理应不同的概念,说得泾渭分明不过了。她说:“漂亮是爹妈给的”,而“美丽则体现了女人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正如作者在文末说的那样,“女人不可能个个漂亮,却应该而且可以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美丽到永远”!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一线生命,多少深长

    一线生命,多少深长

    我们常说,你一旦选择了医学,就等于选择了奉献。医学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是每一名医务工作者一种终生的任务,一种确定的工作领域。很好地完成所处职位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天职所在。一旦负起,终生无法逃避。医学一开始便是以服务生命为目的的。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每天面临的,既有生的大喜,亦有死的大悲。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极其寻常的话题,但在生死这个寻常话题面前,却有着生之尊严、死亦尊严的不寻常内涵。在医学科学技术之上,有一个最高层次的标杆,那个标杆要求我们每一名从医者更多地学会爱,学会怜悯,学会敬畏生命、敬畏存在;学会对无辜者有起码的同情,对受难者有真切的怜悯,对同类有更多的仁爱。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热门推荐
  • 穿越新手,各路大神快罩我

    穿越新手,各路大神快罩我

    意外穿越,美男还不快快来什么,他们都不爱我那好吧,为什么叫花子也不理我
  • 公主殿下之寻找魔晶

    公主殿下之寻找魔晶

    宇宙中有一个镜面星球。“父王,我们一定会把魔晶带回来。”三位公主为了魔晶再一次来到人类世界。她们来到了墨樱高中,带着目的接近他们,只为了阻止大法师的预言。
  • 精灵城

    精灵城

    一只不安本分的黑暗鸦,牵起黑暗帷幕的一角;一位辞乡廿载的神秘客,扯开神秘组织的谋图;一段珍藏数月的诡异画,引发诡异难测的迷局。一个追逐梦想的少年郎,踏上复杂多变的征途,迷惘与抉择,困惑和取舍,他将如何登上那个巅峰?欢迎点击阅读小说《精灵城》。
  • 青衣流年

    青衣流年

    野有蔓草青我一袭青衣舞流年你回眸一笑醉山河武林风云起谁在暗处炼血噬魂谁在明处舞剑破天是劫,是命还是冥冥之中早有注定?
  • 重生记幻想三国

    重生记幻想三国

    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因一次突然的机遇,使其穿越时空,步入到一个异时空的大陆,什么都熟悉的主角原以为自己是一个预言家,可以把一切事情迎刃而解......而就在他真正融入这个世界时,他对原本属于自己世界的一切事情忘记得一干二净,只知道自己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然而在他融入当中不久,悲剧便发生在他身上........
  • 你还有几个ta

    你还有几个ta

    普通的大学,普通的人儿,发生普通的事情......“说!他是谁?”“说!她是谁?”......“你还有几个女友?”“你还有几个男友?”......你大方,你分享爱情;我小气,我选择放弃。拜拜,那个谁......
  • 庄靖先生遗集

    庄靖先生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配逆袭:剧情竟然不一样

    女配逆袭:剧情竟然不一样

    嗬嗬,夏千雅表示无语╯﹏╰,走个路都能挂了,这运气没谁了!算了,没事,不就是斗女主吗?简单,看我左脚“勾”,右脚“踹”,踹到你爹不疼,娘不爱!想报复?没事,你敢惹我们鼎鼎大名的“喵咪”系统吗?你敢惹我们的……额,男主的名字暂时先不说啊!(作者更新慢,请小毛毛们耐心一点,小小毛会努力的,如果没有意外,全本免费,额,可能也没有意外,嗬嗬,最后……打滚卖萌求票票啦!
  • 不爱娘子爱兄弟:男色生香

    不爱娘子爱兄弟:男色生香

    【本文NP,三观正,不喜误入】前世情感的犹豫,使她酿成了大错。还好,她还有一世来偿还前世的情债。只是这性别太坑爹了吧?竟然变成了男的。好吧,也倒也不妨碍她用物质来报答他们。白胧渊:你为什么总送些梅花给我?颜久:梅花多配你,收着吧收着吧。白胧渊:可是这园子已经种满了…司徒桀:你要干嘛?颜久: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嗯脱衣服吧。司徒桀:不要颜久:小样,别逼我动手司徒桀:救命啊慕回:茅坑,你脑子还好吧?颜久:茅厕,你能不能别叫我茅坑,我们能不能好好相处啊慕回:能,但是你也别叫我茅厕啊玄:这几日你很乖颜久:嗯玄:温顺的让我不敢相信颜久:嗯玄:所以你的意思是……
  • 盛世将离

    盛世将离

    四月暮春,芍药花开,别名将离。盛世仅仅一瞬,却又仿佛无涯际。她,就如盛世的芍药,绽开在他寂寞空旷的心间,不断地重复决绝,又不断地重复幸福,不败不凋,妖冶如火;他,是护她的泥土,你盛开我护你于风雨,你凋零我伴你随香土;他,风华无双,清淡如水,如尘世外一曲山泓,却唯独为她泼墨写淡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