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28100000197

第197章 英杰辈出

异语2

怎么委婉的表示自己已经被收买了?

一楼:队长,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二楼:我来说句公道话。

——————————————————————————————————————————《闲庭记趣》

自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国灭亡。天下间所有的英杰都已经陆续登场,时间或早或晚,地位或高或低,但他们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胜利者会从他们中选取,并且将封侯拜相的大门,向外界关闭。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所以叫乱世。

其实乱世也有乱世的规则,适应规则的才能够脱颖而出。想要从中捞取一笔,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有实力;第二,名声够响。

你一个普通农民,既没有远见,长得又瘦弱,在乡野间也没有威望的人,在乱世是不可能聚集起一支队伍的,你只能参加暴动,通过乡友关系混个一官半职,然后将命交给你上司。

你只是一个小卒,不知道军队要打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完仗,只能尽量的捞取好处,将金银缠在腰间,希望着回家后能够买得起庄园,过上地主的幸福生活。

这样的队伍,一下子涌起的有很多,相互间也你争我夺,互相兼并。你参与其中,要识时务,势大的就跟人家走,否则不被秦兵杀,也会被自己人杀,一无所有。不过,即便你识时务,你的下场也好不了多少,因为造反成功几率很小,而且多是流动的,颠沛流离,你抢到再多的东西,往往也会被官兵缴获,或者你知足了,想要归隐,那么很大几率会在路上被盗匪所抢所杀。

你说,我安贫乐道,不指望封侯拜相,只想好好过日子。那也不现实,天下都乱了,匪兵到处都是,官兵也有杀良冒功的。普通人在这场争斗中,能够侥幸留存性命,已经不知道要经受多少屈辱了。

明事理的人于是结群自保,参加乡团乡练,共同保卫一方。来了盗匪,我们有刀枪;来了军队,我们箪食壶浆。

更明白事理的人,于是邀请亲朋好友乘船找到桃花源地,与世隔绝,这样的好处是连税都不用交,男耕女织,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

这是对普通人的看法。

对读过书的人,那就不一样了。首先你识文断字,能够写写文书,而且一直处于核心层,平日里接触的都是最机密的信息,知道天下大势。由于你知道机密信息,而且不是首恶,就算是危难的时候,投靠朝廷也能保住命。

不过,读过书的人,一般志向也高,指望着就此发达。要发达,就要知道,参加起义军比投靠朝廷将来成就要高得多,因为朝廷人满为患,何况大家都是圈子里的人,你一个背叛投靠的,自然被排挤,所以这是万不得已,大厦将倾时的选择。

清军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后,李自成颠沛流离。大顺王朝的丞相牛金星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和其子投奔清廷,儿子担任知府,自己由于恶名远扬,只好闭门不出,算是安享晚年了。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牛金星也可以是萧何、赵普、李善长等人的存在,可惜名字土了点。

而且起义军那么多,那么你就要慎重选择了。

陈胜吴广起义才一个月,已经闹出很大的声势了,很多人慕名而投。儒家墨家的人纷纷前来,连孔子的八世孙孔甲都当了陈胜的博士,然后一起死在了陈县,沦为笑柄。

所以,读过书的人选择跟谁是很讲究的,一般说法是胸怀大志,就是不爱惜金钱、女人,能够在得势的时候得人心,跟他们赢得概率大些。

不过,读书人一般没那么多机会自己选择,当起义军攻到一处时,首先是网络有名望的读书人,拿刀子请你走,你说你走不走。过去之后,如果那人成不了大事,你最好低调,等被合并的时候再说。

当然,遇见机会一定要把握住,机不可失。黑衣宰相姚广孝当和尚的时候,认准朱棣能成就大业,于是主动上前对他说,想送他一顶白帽子。

朱棣是王爷,王字上加一个白帽子,那不是皇帝吗?朱棣因为将姚广孝收到幕府中,姚广孝最后得以扬名。不过照这逻辑,朱棣应该信***教的。

真正能够在乱世中有一番作为的,必定不是普通人,或者机谋过人,或者武力过人,或者有一定的权势地位,或者胆大妄为。

陈胜,胆大妄为,有一定学识素养和手腕,还有一定地位——屯长,关键是能豁得出去,所以虽然不是贵族,却能够率先起事,成为义军名义上的共主,名声最响。若是能够坚持下来,陈胜绝对是楚国第一人,不过后期可能实力不行,被后起之秀项羽干掉。

吴广,人缘好,又是屯长,很吃得开,自身又有一定能力,但是没有远见,缺乏职业规划,所以只能当个二号人物——假王。后期得势后自我膨胀,部下不服,借陈胜的名义干掉。所以,义军中,二当家是很危险的,别人可以用大当家的名义杀你。

周文、田臧、邓说、吕臣、周市、秦嘉、武臣,都是陈胜部将,率众四面出击,都拢聚了一股势力,纷纷独立,有的自立为王,有的立人为王,不过大多数失败,少数撑过去的人,凭借着资历老,有资格在战后分一杯羹。

项梁、项羽,楚国贵族代表,自身有威望,所以很快的聚拢了一股势力,有了自己的基业,而后率军出征,四方闻风景从,吸引了范增、龙且、英布、季布等一大批豪杰之士,又拥立楚王,成为楚国最有实力的一股力量。

刘邦,出身亭长,有自己的人脉关系,后期又能够通过宣传提高自己声望,而后占据一地割据,之后能够在错中复杂的局势中,找到最强大的一个来依靠,有了功名地位,度过了最初的成长期,开始发展。

而刘邦的手下如下:

曹参、萧何都是县吏,樊哙是屠户,估计当时也是镇关西一类的人物,有自己的产业势力,这种人有种称谓叫豪强。

王陵,地方豪强。

曹无伤、周勃、灌婴、卢绾、雍齿、吕泽、纪信等人,在当地有威望,有人愿意跟随,到刘邦手下也能打仗,获封官职。

彭越,严格说是湖匪一类,算是头目。

六国贵族势力,家大业大,门客故交也多,张良就是典型。

……

说起来,要想在乱世中有一番名堂,起码在当地要有一定的威望,也就是你首先要是人杰,而后才能在乱世中成为英杰。渴望一文不名,而后一举成名的,要么你武力好,平日里只能街头耍把戏,打起仗来就能要人命,要么你有声望,要么你有才华,识文断字,后期发展到出谋划策,调派粮饷,治理一方,否则,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是兴亡,百姓皆苦,因为百姓说起来就是一般人,盛世的时候占不了便宜,乱世的时候还得吃亏。

不过,乱世中,能够扬名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大的,其实也是个人的选择不同。

萧何,攻下咸阳后夺走了所有图册书籍,这可都是无价之宝啊。

小说中曾有一情节:广州城要重新修理地下水道,而地下水道的地图就在县城中一个小吏身上。他们家祖祖辈辈保管着这个地图,每当修整的时候,县衙就要找到他们家,因为别人没有地图根本无法整修。

一个城市的管理是很复杂的,户籍人口图册,不然你怎么收税,还有山川地理之图。张松为了投靠曹操,于是将入蜀的山川地理之图献给曹操,因为那是军队作战的基础啊。

三国里经常有抄小道偷袭的情节,你外地人到了一处,人生地不熟,很多地方就要当地人领路,安营扎寨,也要戒备敌人,如果有一条路忽略了,可能就兵败了,而如果多掌握一条路,说不定就赢了,所以地图历来都是首要。

但是地图是没办法转化成钱的,将领们只认珠宝,殊不知地图的价值更大。所以,萧何一下子就抓住了命脉,这得益于他当官的经历。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对刘邦有同样的描述,就是入了咸阳宫后,不想出来了,只想纸醉金迷。

这时候张良站出来了,告诉他,这些还不是你的,要钱要命。

刘邦这么怕死,当然要命了。

张良说,要命的话,就把所有府库封存,然后你回到霸上的营寨。

刘邦相信张良,于是回去了,何况也没说不让带女人回去。

咸阳的三老出城了,带着城中百姓募捐的酒肉粮食,表示您是仁义之师,我们盼您好久了,真是救苦救难啊。

刘邦很熟悉这种套路,于是很大度的说,我们军中有粮食,百姓们也不富裕啊,这点东西您老还是拿回去吧,我们有纪律的。

三老愣了,没见过这么有节操的。

刘邦说,我入秦国,是为天下人讨公道来的,从不乱杀无辜。秦法严苛,所以逼得天下人反了,如今我来了,只有三个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盗窃者抓,可好?

三老简直谢天谢地,回去之后把此事跟城里百姓说了,全城百姓如同过节一样。他们曾经是胜利者,也见识过失败者的痛苦,如今最怕别人按部就班对他们来一遍,没想到人家这么仁慈。

高兴过后,百姓们就想,如今秦王没了,咱们得找个人当王啊,刘邦这人深明大义,如果他肯留下来,这是咱们的幸事啊。

后来百姓们一打听,楚王说先入关者可以在关内称王,顿时喜不自胜。

刘邦也飘飘然了,其实他混到今天的地位,也不过是半年的时间罢了,如今高风亮节了一手,没想到反响这么好,顿时对张良佩服的五体投地。

是啊,刘邦当初出发,那是因为没人看好这一路,而刘邦兵马撑死一万人,还是农民军,平日里也就攻打县衙等事,属于大事帮不上忙、小时瞎起哄的一类,于是打发了去攻打咸阳。

刘邦初期也不顺,攻打大城市两次没攻下来,人不能越打越少啊,于是干脆绕了过去,后来碰见郦食(yi)其(ji),这才打起了顺风仗,有了张良后,人马更是越打越多,这才是王者之师。

从一万到十万,刘邦原本在楚国只是排的上号的人物,如今成了二号人物,还攻下了咸阳,将来分封天下,当个王是不成问题了,谁能想到自己之前,穷的还在下地干活呢?

刘邦志骄意满,手下人也生怕到嘴的鸭子飞了,有人于是建议说,咱们好不容易攻下了咸阳,就得守好啊,天下义军那么多,过来要是抢怎么办?

刘邦听后心有余悸,陈胜的部将周市就曾经和刘邦抢过地盘,还收买了刘邦的手下雍齿,让刘邦差点走投无路,这才投奔项梁的。

于是,刘邦派人据守函谷关,表示这地界我已经占了,你们去往别处发展吧,反正天下这么大。

一般人也就算了,人家刘邦十万人,打也打不过,所以义军到了函谷关,于是掉头去攻占其他地方,反正秦国也亡了,正是接受地盘的好时候。

唯独一个人生气了。

项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原因很简单,打仗有啃骨头的,有吃肉的。你说,我和对方主力刚正面,你绕到后面抢人家的物资,结果我好不容易把对方消灭了,结果一看,好家伙物资全被你贴上了你们部队的封条,你说我气不气。

封条的威慑,并不在于上面的白纸黑纸,而是你有没有执行能力。

项羽派人直接撕了封条,然后攻打函谷关,一战就攻下来了,毕竟一路都是这么打下来的,打秦军都不含糊,何况这帮一打就跑的人。

无论怎么说,项羽都是反秦的第一功臣,没有他九死一生的一战,刘邦等人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终究会被秦兵消灭的。毕竟巨鹿之战,将秦国四十万主力歼灭,秦国上下都知道要完了,这才纷纷破鼓万人捶,刘邦的劝降也才一番风顺,队伍也越来越大,不然鬼才愿意跟他走呢。

换做刘邦跟秦军主力作战,别说一个张良了,十个张良都无济于事。毕竟术业有专攻,张亮出谋划策行,但是打仗,还得让专业人士来。

在项羽怒火中烧之时,范增又浇了勺油。

范增敏锐的发现,秦国灭亡后,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主流,而刘邦竟然成为了最大的矛盾,连自己都有些走眼,于是将刘邦团队定为了第一个要料理的敌人、

范增对项羽说,刘邦在咸阳玩的约法三章十分漂亮,比你得人心,何况楚王说先入关者为王,以后这小子就要和你平起平坐了。

项羽虽说和刘邦结拜,但你想,刘邦平日里那么不规矩,一点礼数都不懂,年纪又比自己大二十多岁。项羽心高气傲,结拜兄弟也多,未必真的看得起刘邦,凭什么跟平起平坐?

范增说,我派人望过刘邦,人家说他有天子气,将来还要跟你争天下,此人绝对留不得。

项羽于是下令,今天大排筵宴,明日攻打刘邦。

当时刘邦军十万,驻守霸上。项羽兵四十万,驻守鸿门。

明眼人都知道,刘邦死定了,此时的项羽携百战百胜之威,士卒久经沙场,人又多,刘邦能赢才怪。

史书上说,项羽是重瞳子,舜也是重瞳子,天赋异禀不算,还天生异相,怎么看都像是成就大事的人。

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出自同源,军中不少关系老乡之类。项羽军知道消息的,都纷纷向刘邦军中好友发出邀请,表示赶紧过来吧,我有话对你说。

项伯比较够意思,他当初杀人后亡命天涯,曾经被张良救过,于是怕张良不肯离开,亲自连夜去找张良,邀请他弃暗投明。

张良也是刚得知消息,听后简直整个人都懵了,向项伯表示我于情于理都得跟刘邦说声,你等等我,我立刻就回来。

刘邦得知消息,说了句,如之奈何?

张良说,谁让你在函谷关驻兵的,不然也不会发展到兵戎相见的一步。

刘邦破口大骂,还不是那些儒生。

张良说,你觉得能打过项羽?

刘邦摇头,这不是开玩笑嘛。

张良说,事到如今,只有去向项伯求情了,你一定要拉住他。

刘邦于是问,项伯比你大还是比你小。

张良说,比我大。

刘邦说,我有数了,一定当哥哥一样对他。

项伯来见刘邦,刘邦立刻剖白心迹,还趁机要和项伯结亲,表示我一双儿女,长得都不错,让咱们世世通好。

此时项伯是项羽唯一的族中长辈,听后也觉得大家都是混一起的,闹这么僵不好看,于是愿意从中调节,不过要求刘邦一定要亲自过来赔罪,否则自己也圆不了场。

项梁当初也是杀人后逃到吴中的,项羽又好杀人,看来他们项家家风如此。不过在江湖上行走,项伯还是很讲义气的,常言活命之恩,恩同再造,胡司令对阿庆嫂这么照顾,也是因此。

项伯并没有多想,在他看来,自己此举既够朋友,又是刘邦的救命恩人,算是一举两得。就算侄子项羽不听,自己也算尽力了,只要保下张良就好,也不算对不起朋友。

项伯这种策略,是大家族的发展策略,叫多个朋友多条路,也叫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能够知道后事如何,项伯会是第一个跳起来杀刘邦的人,可是谁又能知道。

历来的大家族,都是奉行这一原则,相互间结姻亲,也不赶尽杀绝。社会中大家族不仅枝繁叶茂,还盘根错节,所以历来难以搞定,就算是改朝换代,他们也能立刻和新贵们攀上关系,就此躲避兵祸。

项伯回去跟项羽说了刘邦的意思,项羽沉默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都说是误会了,还愿意亲自过来赔罪,自己不依不饶,在外人看来就有些过了,也怀疑自己不能容人,这可是大忌,以后谁还愿意跟自己混呢?

项羽的偶像也是尧舜禹、商汤、周武哦,不要以为人家没有理想。

同类推荐
  •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

    帝陨,天变!建文削藩,朝野大乱,挚友方孝孺突然反水,皇侄发难,大兵压顶四面楚歌,燕王朱棣无奈之下绝地反击,在好友兄弟的支持之下,带领九百勇士歃血起事,举起靖难大旗,通过四年苦战,兵戈如火燎原天下……傅夕歌寻到财宝,帮助朱棣夺取江山,功成身退之后携爱侣隐居云南,不料却遭遇废帝建文,旧爱明月青和血仇段子羽,曾经深爱的人如今却站在对立面,为了恩仇为了存亡,彼此举刀相向不共戴天,在这场爱恨交织,江山易主的轮回中,他们该如何抉择?
  • 蛮汉

    蛮汉

    他来自蛮夷之地,但身上流着炎黄血统;他坚持自认汉人,豪门世族视其为蛮夷;他多年血战求活,诸侯皇室视其为恶狼;……忍无可忍的他,闯进‘月旦评’拔剑逼迫许邵为其正名,却得来‘蛮汉’两字。且看李广十世孙李蛮如何纵横三国……(感谢起点封面制作组:琦里,提供本书封面。)
  • 明战龙骧

    明战龙骧

    是怎样一部奇书,能够左右大明江山逐鹿易鼎?是怎样一番奇遇,能使落魄浪子扬名九州?又是怎样几段姻缘,令人爱恨交割,流连忘返?看厌了明末的战火硝烟,仲蒙带你回到明朝初年,共同感受那段危机四伏的铿锵岁月。
  • 炎帝与民族复兴

    炎帝与民族复兴

    本书是2005年在宝鸡召开“炎帝与汉民族复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文集,论文运用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多层面、多角度地对炎帝与宝鸡、炎帝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姜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姜炎文化与中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在元旦晚会那夜,我被评选为扮演最差的一名,小四和罗宾等人要将我倒挂在教学楼顶,不料罗宾绑绳子时,根本没有绑在固定的地方,小四放手后我从楼顶掉了下去。结果却无意中掉到了三国时期,我遇到一名受伤的女子,我救了她,原以为她会因报恩而以身相许,却没想到她独自离去,丢下了我。我们未来还能够见面吗?敬请关注....
热门推荐
  • 腹黑大神么么哒

    腹黑大神么么哒

    在网游“炫舞年华”中。。。【私聊】我:大神,带我飞~~【私聊】大神:好。【私聊】我:大神,我要升舞者等级~`~【私聊】大神:好。【私聊】我:大神,我要离婚【私聊】大神:嗯?【私聊】我;好吧,我错了【私聊】大神;乖。。。。。。
  • 海贼之非善即恶

    海贼之非善即恶

    我很喜欢他对我说的那一句话:“雨虽凄凉,但却干净;因为雨是上帝洗涤人心罪恶的存在。”原以为,他是我最后的家人;最后的依靠。原以为,我为他不择手段的赢得他想要的一切,他便会给予我想要的爱情。但是一切都是那么如此的可笑,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上帝啊,如果你可怜我这个孤独的灵魂,请让我死后拥有一个来世。在这一世,我可不可以不用那么伪装,不用伪装成那个让人又怕又恨的恶人。我也曾想放肆大笑,我也曾想任性一回。但是,这多现在的我来说又有如此的不真实。。上帝啊,你听到了我的请求了么?我只需你允我一世放肆,一世张扬......
  • 重生罗玄之暗晴

    重生罗玄之暗晴

    她是世界第一杀手;她是被虐惨死的林家庶长女;一次睁眼,她变成她······
  • 九月一年的等待

    九月一年的等待

    “惜儿,我等你,等你回来”陈惜儿苦笑一声没有给他答复“惜儿,你回来了,还会走吗?”陈惜儿微微一笑没有给他答复“惜儿,你为什么一直不跟我说话?”陈惜儿看着他一笑还是没给他答复“惜儿,我会为你披上世上最美的婚纱”陈惜儿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位陌生人“惜儿……”“……”九月,她对他说:放我走!求你!九月,他对她说:留下来!求你!最后,所有人说:祝你们!辛福!
  • 我与我们

    我与我们

    非常非常的短,结构零散奇葩,文笔粗糙没内涵,就是来逗的~
  • 邪心毒妃

    邪心毒妃

    顶级间谍穿越却被弱智王爷钦点为妻,当她把情和心全都给了一个人不爱她的人,他却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我爱的人,只有泠沁。滚!”他狂傲宣告,她抽身离开。三年后,摇身一变成为江湖中国令人闻风丧胆的毒凤凰,执手妖孽美男出现在他面前,昔日的债,慢慢还,我们来日方长!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完美舞步

    完美舞步

    她为什么会让自己陷入这种盲目的僵局?回忆童年,那是一段多么意气风发的日子!生长在书香门第的世家,就一定要是个才女吗?不,她不想做才女……那个男生好帅哦!这么嚣张?她要以学姐的身份压制他!哦!她错了吗?转眼间学弟变成了高校老师?真是恰北北!这事太恐怖了!而且,据了解,他还是父亲安置在她身边的监视者!补课老师不是美丽的女大学生,也不是怪怪的欧巴桑,竟然是这个淡然冰冷的美少年?不行,她要反抗,她要反抗到底!
  •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竞争优势: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

    本书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淅江经济发展的奇迹。全书运用产业集群及相关理论,对浙江“零资源”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及台州、温州等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考察了浙江10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相关性,揭示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内在机制。
  • 无上真身

    无上真身

    “终有一天,不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再也没资格容得下我!”世间一切,自有其法则!规章、法则、制度,即道,即天道!天道主杀!……修为划分:炼气、化神、返虚、合道。……无上真身读者群:16481133
  • 妃逆王爷:王爷的爱妃不好惹

    妃逆王爷:王爷的爱妃不好惹

    “本王?那你真的是王爷?”见他点点头冷小沫高兴跟吃了蜜似的抱得更紧了。“我决定了以后我在这世界就靠你了,如果你没有老婆,我就嫁给你。”宫上连玥念叨说“老婆?难道你是指王妃?”冷小沫赶紧点点头。“王妃是没有,小妾到是有几个!!!。”宫上连玥忍着笑意想逗逗她。听到答案后,宫上连玥嘴角抽蓄了~~~只听“那我就打的她们自己走出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