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28100000234

第234章 最佳拍档

从历史上看,好的君主能够成事,不仅仅是自己厉害,手下必定人才辈出。

刘邦没有韩信、张良,也笑不到最后,所以他总结的很好,此三人皆人杰也,我用之,此我所以得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刘彻是人才,很聪明。可是历史上聪明的君主太子多了,未能成事,也有很多。

晋惠帝太子司马通,年少聪明。

一日宫内失火,晋武帝站在高楼观望火势,司马通拉着爷爷的衣襟说:晚上失火,可能有变,陛下不能站在看得见的地方。

司马通方五岁,晋武帝大奇之。

晋武帝和司马通去看宫中养的猪,各个肥硕。

司马通说:猪既然肥了,为什么不杀了养士人,还让它们在猪圈内浪费粮食呢?

晋武帝大喜,抚着司马通的背说:以后兴旺我家的,定然是你了。

后来司马通为太子,因为皇后贾南风被废,早亡,并未如预言说的兴旺司马家。

杨广、陈叔宝,都很聪明,手下也有很多人才,可是终究亡国,最惨的还是崇祯,明朝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用人才,可是大厦将倾,终于还是亡了。

刘彻能够即位,他的聪明并非主要,王太后聪明才是主要。

刘彻能够建功,他的才能并非主要,手下人能干才是主要。

刘彻的第一个帮助者,是公孙弘。

公孙弘被举荐为贤良,见到刘彻。刘彻是实用主义者,既然是人才,那就用用吧,于是派他出使匈奴。

公孙弘专研《公羊传》扬名,可能隔行如隔山,回来后汇报的一塌糊涂,直接被勒令回家了。

用然后知不足,回家后的公孙弘再接再厉,想明白了之前还不算明朗的道理,威望也更进一步。

那时候汉朝的人才举荐制度,差一点走了周朝的老路,全靠贵族和内部推荐。刘彻对此大为不满,他认为春秋战国那么多人才,很多一文不名。

远的不说,刘邦所重用的人,萧何、曹参是县吏,周勃、王陵、灌婴都是豪杰,樊哙是屠户,陈平家贫,韩信连饭都吃不起,贵族也就是张良了。

贵族和平民的人才比率相差太悬殊了,放今用人之际,又要打匈奴,怎么可能只用贵族呢!

赵绾、王臧极力推行贤良制,希望用新鲜血液能够推动国家发展,提拔人才、重用人才,让国家进入良性循环。

当然,这种选拔偶然为之,是不会对国家造成深远影响的,因为这种选拔制度的人才,并不能形成长远的利益圈子。

有个笑话:

公务员考试,有个人找关系进来的,怕别人看不起,于是说自己是考进来的,然后就被孤立了。

不同的选拔方式,总是会形成不同的圈子,关系人脉网。

为了将贤良制固定下来,刘彻定期让官员们推举贤良。

公元前130年,刘彻再次下诏。

菑(zi)川国选来选去,无有过公孙弘者,于是举荐他上任。

公孙弘说:我曾经去过,但是陛下又让我回来了,何必再去。

菑川国人说:商鞅见秦孝公还见了三次呢,你才一次而已,何况除了你也着实没有人了。

公孙弘此时已经年近七十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十年之后再次踏上了去长安的路。

应该说,那时候已经有了科举制度的萌芽。

地方推举的贤良,刘彻并非照单全收,会进行考试,让他们阐述治国之策,而后由丞相等人选出好的,呈交刘彻阅览。

刘彻拟定考题:天人之道。

公孙弘写就一篇文章,阐述要凭才干任官职,无用的建议不要听,要节省民力,无用的器物就不要造了,要让百姓能够休息,赏有功罚有过,仁义礼智信的治国之道不可废,如此就是顺天承命,可以皇帝诏曰了。

综观此文,立意一般,对策平平,于是考官们将其列为下等。

刘彻看后,却认为很对,亲自将文章提拔为第一,老人家都七十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志气可嘉,古时候的姜子牙不也是这个年纪嘛。

出于种种考虑,刘彻又拜公孙弘为博士,待诏金门。

清朝时科举,有个书生下笔慢,别人交卷了他还没交,请求主考官给他几根蜡烛,因为天黑了看不清。主考官很同情他,知道科举不易,于是给了他几根蜡烛。考着考着,书生又饿了,于是又要了几个馒头,终于交完了答卷。

康熙听后,认为其好学不倦,是苦学之人,于是提拔他为状元。

做君王的,总要考虑文章外的事,激励督促学子们,给他们点希望和盼头,同时也要顾全人家的声誉。

公孙弘都七十了,七十古来稀,如果刘彻再不用,人家万一被诸侯王所用,还偏偏是一个姜子牙,刘彻不就成了纣王了吗,卫子夫对应妲己。

刘彻于是要用,既然用就要树立典型,给个第一名,让天下人知道,就算你七十了我也愿意用,就算曾经举荐失败过,还是有再被重用的机会的,有了底线之后,他们就不会灰心,保持对上面的恩德。

公孙弘呢,反正你都七十了,就算朕不愿意用,就养着你好了,还能活多久。

公孙弘此时博学通达,他见多识广,对道理的领悟已经到达了一种极高的境界,所谓乐学生妙用,于是上书刘彻,阐述治国的道理,赞誉了周公。

刘彻看后一笑,问公孙弘:你是周公吗?

公孙弘说:不敢。牛马虎豹桀骜难驯,可是一旦驯服就对人非常温顺,工匠将木头做成车轮,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融化金石炼制兵器、乐器,也不过数月时间。人的性格难道比木头、金石还硬,如此看来,教化百姓也不必花很长时间。

刘彻听后讶异不已,至此对公孙弘高看一眼。

公孙弘此后,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刘彻对他并非言听计从,公孙弘对刘彻的政策也非全盘赞同,也有出言反对,可是他的精明之处在于,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不阻挠刘彻做事。

这是很明智的做法,刘彻并不想要一个唯唯诺诺的朝廷,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

可是兼听归兼听,你不能妨碍朕做事啊。刘彻推行国策,遇到阻碍,自然就要铲除,好在公孙弘守谦退之节。

汲黯对公孙弘很不满,对刘彻说:公孙弘位居三公,可是每顿饭只吃一道荤菜,用俸禄来接济贫困的士人,不过是个伪君子,为自己邀名罢了。

刘彻叫来公孙弘,问他怎么看汲黯的指责。

当初窦婴和田蚡当庭争辩,吵得不可开交。韩安国劝说田蚡,窦婴说你坏话,你不应该反驳,跟泼妇骂街似的。你应该向陛下请罪,坦诚自己的错误。如此一来,公论自然觉得你谦逊,窦婴也会羞愧不已的。

田蚡听后怃然自失,他没有想到这点。

公孙弘想到了,公孙弘对刘彻说:汲黯说得对,我这人就是太虚伪,我回去就改,以后一顿饭吃十个肉菜,妻妾穿拖到地上的绸缎,也不去接济那些士人了。

刘彻大笑,对公孙弘说:你做的并没错,朕不过是想听听你的解释罢了。

此次论对,公孙弘完胜,汲黯反倒落得个嫉贤妒能的名声。

公元前124年,丞相蔡泽去职。

刘彻的丞相,有好下场的可不多。蔡泽兄呢,史书评价:无所为,亦无所恶,乃全其性命,幸也。

无为而治还是有些好处的。

刘彻想用公孙弘当丞相,认为他有晏婴的遗风,虽然还差点。可是从来担任丞相的,都是侯爵,无论是挣来的也好,继承的也好,无一例外,不好破例。

可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刘彻下令将平津650户给公孙弘,封他为平津侯,这就不算违例了。

刘彻开了先例,公孙弘也确实蛮合格的,于是以后丞相封侯就成为惯例,传了下去。

公孙弘决定了两个重要人物的生死。

一个是当时的大侠郭解。

郭解兄没有孟尝君的地位,却是孟尝君一样的人物,名满天下,朋友多,徒弟多,势力也大,豪强也。他的事迹,被司马迁列入了豪侠传,称得上是郭巨侠了。

巨侠很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私铸钱币,盗人坟墓,拦路抢劫的事都做过,但是名声不错,很会做人,成为教父科里昂样的存在。

那年头法律不完善,大汉天下也着实不那么公平,所以法律解决不了的事,大家喜欢找巨侠帮忙。人情社会,你找人帮忙,那么人家也会反过头来找你。

巨侠运气好,犯了事总是遇到特赦,什么皇后上位,皇帝有儿子了,随着他声名鹊起,也在一方安家落户。

他的外甥靠着舅舅的名气,结交豪侠,和人家喝酒,非要人家强饮,被人一刀捅死,凶手下落不明。

巨侠的姐姐听后很是愤怒,将儿子尸体往路上一扔,你外甥死了你都报不了仇,算什么巨侠。

巨侠于是下达追杀令,一定要杀了凶手。

凶手走投无路,于是找到巨侠,将当时的事说了一遍,表示我人在这了,你杀了我报仇就好,反正我没错。

巨侠听后,悠悠的说了句:我那外甥该死,不干你事。

巨侠放了凶手,此事传出去后,大家都称赞巨侠为人没的说,是个好男儿。

巨侠都不追究了,当地官府自然不敢生事,于是杀人就此揭过。

律法不取决于朝廷,而取决于巨侠的一句话,这才当时很平常,由此可见巨侠的号召力,豪强的威震一方。

豪强都如此,诸侯王更别说了。

偏偏巨侠也懂以德服人,他来回路上,人都让道,唯独一人坐在地上,对他理都不理。

巨侠觉得那人不一般,于是问人家姓名,人家也不理。

巨侠的门客要杀了那人,巨侠说,乡亲们不尊重我,那是我的缘故,杀人不能让人尊重。

于是巨侠派人找到官府,让他们不要征那人的徭役,算给自己一个面子。

巨侠的面子,官府自然给,于是无人去找那人的麻烦。

算了算,旁边的人都去服徭役了,唯独没找自己。那人很好奇,一打听才知道是巨侠打了招呼。

那人也是人才,负荆请罪,可见有点学识,自此对巨侠肝脑涂地。

巨侠的名气更加响亮。

有名到洛阳的人有了争执,当地人都摆不平,只好请巨侠出面。

巨侠的面子,双方还是给的,于是想要和解。

关键时候,巨侠说:强龙不压地主,我是外来人,做了和事佬,洛阳的同道太没面子了。你们既然愿意和解,那么等我走后,你们听从本地同道和解,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打开天窗,心里敞亮。

江湖人就讲一个面子,此语一说,洛阳同道心服口服,巨侠兄影响力进一步扩张,有口皆碑。

当然,江湖上的事情很复杂,巨侠兄也不能包打天下,能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然后才收钱,很公道。做不了的事,也要尽心,你们双方你死我活归你死我活,对巨侠兄的为人,那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有的人做的里外是人,有的里外不是人,这是为人的艺术。

刘彻不喜,大家都听巨侠的,巨侠说话说话比皇帝都管用,到底谁是皇帝?

公元前127年,刘彻打算将各郡县的富户们迁移到茂陵。

茂陵是刘彻的地下陵墓,他和秦始皇一样,从即位就开始修,其实很早就有了一定的规模。

古人的坟墓,并非说要建在穷乡僻壤,开山凿陵,让人找不到。

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有的地方能成旺市,有的则成为鬼城。同一座城,有的街道很有人气,有的则心远地自偏。便是如今的设计,风水在布局中也占很大一块。

可以想见,数千年来,凡是风水俱佳之所,必有人烟居所。古今以来的大城市,说来都是处于风水宝地。所以好的风水,是不避讳人的,反而以人旺盛来判断此地的凶恶。

韩信为母亲选择的地方,地势开阔,可以住得下一万户人家。

秦国公子名将樗(chu)里疾选择坟墓时,感慨的说,此乃宝地,百年后一定位于天子宫殿正中。

后来汉朝建国,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对其坟墓。

于是风水师将樗里疾认作是风水学的祖师。

刘彻选择茂陵,自然希望那里有人烟,很明显人越多,越没人敢于挖坟掘墓,算是自己的护卫队。

按说迁移一般百姓就好,可是那些人并不富贵,茂陵要是愁云惨淡,传出去也不好。

于是刘彻决定募集富户,但凡家产超过三百万钱的,都要到茂陵去。富户们在茂陵附近修建府邸,那里自然繁荣茂盛,自己九泉之下,也算有光。

而且一举两得,自来钱权不分家,豪强多是富户,将他们迁移到茂陵,便于集中管理,那么地方上行政阻力就不大了。

巨侠兄按家产说,不够迁移标准,可是无奈名声太响,也可能是刘彻故意要整他,于是算作特例,上了名单。

巨侠兄自然不想走,官府不敢强制要他走,可总不能拖着吧。

巨侠于是开始活动。要说巨侠兄真不是一般人,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位非常有权势的人——卫青。

卫青沙场建功,成为大将军,姐姐是皇后,外甥是皇长子,要说地位比他高的,说出来有人听的,还真没有别人了。

卫青于是去向刘彻求情,对刘彻说巨侠其实没有那么多家产,不够迁移的标准,不过是一般人,只是名气大而已。

然而面对卫青的请求,刘彻却说了一句意想不到的话。

刘彻说:能让大将军为他求情的人,也不是一般人吧。

卫青听后,吓的不行。伴君如伴虎,就算以他的功名地位,连替一个人求情都求不了,可见刘彻虽然重用他,可是对他并非没有戒心。

卫青自然不敢再惹此事,他以后也不替人求情,刘彻说什么是什么,明白了自己在刘彻心中的地位。

巨侠虽然江湖上名气大,可是在刘彻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郭解。他之所以在这件事,不惜驳回卫青的请求,正说明了他的顾虑,他不希望卫青和豪强有关系,不希望卫青结交外人,有了自己的势力,只希望他听命于自己,做一个懂进退的人。

此后的卫青更加低调,这是刘彻的御下之术。

巨侠无奈,只好搬家。听说巨侠要走了,各地前来送行的不计其数,凑份子给巨侠,你在哪里好好生活,结果份子钱就有一千万钱之多。

巨侠这一走,他侄子气不过,就把提议让巨侠走的县椽给杀了。

此事闹大,巨侠于是安置好母亲避风头。

官府查到了巨侠朋友家,朋友自杀来为巨侠开脱,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巨侠还是落网了。

落网之后就查,关键真不是巨侠授意的,很多人争相说巨侠的事迹,称赞巨侠是个好人。

一个儒生说:郭解作奸犯科,算什么好人。

当夜,儒生被杀,割了舌头。

此事影响极其恶劣,而巨侠依旧不知道是哪个好汉为自己出头,他其实不想把事情闹大的。

官府最后调查清楚,报告说郭解不知者不罪。

公孙弘对刘彻说:郭解不知情,比他知情更可怕。他都没下令,就有人争着帮他杀人,他要是下令了,亡命之徒岂不更多了。

公孙弘坚持,杀。

那就杀了吧。

巨侠终于走完了最后一程,他没想到,自己的生死竟然掌握在一个七十的老头身上,真是世事难料啊。

不过,从朝廷的角度上,公孙弘确实没做错。

巨侠死后,家族也一并被铲除,应了那句话:尸首弃之荒野,党羽逃去无踪。

公孙弘没有被郭解的党羽所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同类推荐
  • 故梦山河

    故梦山河

    故梦山河应常在,国士不意染风霜。酒醒不愿敛魂魄,梦中伊人舞风光。心中记的最恒久的是那时山河最不能放下的,是年少旧梦。我放不下战场,功名,天下人,试问哪个男人不曾做过一个英雄梦。我放不下你,试问哪个男人,能等闲弃置美人恩。
  • 天铁

    天铁

    月儿弯弯,流水长长,家有老母,缝我衣裳。月儿弯弯,夜儿漫长,邻家有女,在水一方。月儿弯弯,流水淌淌,屋有妻儿,伴我身旁。月儿弯弯,泪光闪闪,地主老财,似虎如狼。青天不再,白日炎炎,赤地千里,荒无人烟。月儿圆圆,满天星光,寻找北斗,只我方向。
  • 细节改变历史(唐·盛世沧海)

    细节改变历史(唐·盛世沧海)

    《细节改变历史.唐.盛世沧海》选取唐朝对历史有重大影响和改变的细节故事描述了唐朝盛世的发展历史。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在争夺帝位过程中的仓猝一战,也是机遇和谋略的天作之合,一个人的生死在那一刻决定了一个王朝的走向。
  • 抗日之狙神

    抗日之狙神

    吊丝陈二林酷爱CS,然而却因为被猪队友连累,数次中枪爆头,最后一次竟然鬼使神差的被植入了神枪系统。然而让他崩溃的是,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竟然被系统弄到了抗战年代,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 惊世奢华:解读满城汉墓

    惊世奢华:解读满城汉墓

    不过,发掘被埋藏在坚硬岩石中长达2100多年的这座汉墓,虽然是在非常状态下的一个偶然发现,但它的发掘却非常成功。
热门推荐
  • 伴生S组

    伴生S组

    据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因为拥有一个特殊的伙伴而拥有特殊的能力。这个伙伴随他生而生,随他亡而亡。因为这个伙伴的存在,他们在很多的情况下都会化险为夷。据说,这个伙伴叫做伴生,它伴随着每一个人,但是只有相信它存在的人才能看见他,只有,把它当作最亲密的存在的人才能拥有别人没有的能力。据说它就是这个世界上的另一半的你,但是它却从来不会真正的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另一半的你。关于伴生的研究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经历过不公和毁灭,那些与伴生成为亲密伙伴的人终于在这个世界上得以生存。他们中也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在帮忙维护着这个世界的秩序,我们称他们的组织为伴生S组。
  • 执掌韩娱

    执掌韩娱

    游戏花丛的他,有着众多前女友:李孝利,韩佳人,宋慧乔,金泰希等等,却因为情殇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了两年的他,因为家庭的羁绊又回到了这个伤心地。
  • 神剑仙缘

    神剑仙缘

    废材少年为报家仇踏上修仙之路,御神器,收神宠,传承火神秘技,从此天下纵横,以我为尊。【新书首发别忘了鲜花收藏】【无为QQ:981401043】
  • 侯门逃婚王妃

    侯门逃婚王妃

    她遭受爱情和友情双重背叛,却因为意外穿越,成为一个不知名朝代的侯门庶女,却因一句“得上官初雪者得天下”,而被推向风尖浪口。至此姐妹反目,亲人离散,更陷入几个男人的追逐。他霸道却腹黑,当她渐渐沉溺,他却转身将她推向地狱。当她红装裹身,傲立高台,且看这乱世,她如何凤凰涅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妙手邪医

    妙手邪医

    被人所伤,必死无疑,续命之后,承受天罚,因祸得福,天纵奇才,尝遍百草,识尽千毒。游走校花之间,泡护士,逗小妞,我是花中第一流,医术成圣,毒术成魔,练武成仙,终得永生不灭。“什么?有媒体公开指证我花心,这简直是污蔑,你们也知道我是个矜持的人,从来不主动的。”
  • 良辰美景:顾少钟情一生

    良辰美景:顾少钟情一生

    (一对一,身心干净)“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你的全部组成一个我。”男人低哑带着宠溺的声音缓缓说道,黑夜中的情话格外动人。“哦?那我肯定不爱你。”翕瑾儿淡淡的说道。两个站在同样高度的人,没有感情的婚姻,在相处的过程中相敬如宾,都是自己世界的王。谁的心开始默默为对方敝开?片段一:“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持距离。”“为什么?”“我不爱你,也就没有权利接受你对我的好。”片段二:“翕瑾儿,不是不会爱人,只是动心很难,我洁身自好二十八年,只对你一人动心,剩下的余生你只能在我身边,做我顾锦城唯一爱的妻。”这世界爱情有千百种,我得的那一种刚刚组成三个字:翕瑾儿。我一生的柔情只用在你的身上。
  • 孙一民的退役生活

    孙一民的退役生活

    退役过后,孙一民过着娶妻生子的普通人生活。直至四十不惑的年纪却遭遇婚变。在沉寂了一段日子后重拾起年轻时的逐梦生活....
  • 宠物小精灵之小智新的传奇

    宠物小精灵之小智新的传奇

    一个孤儿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附身在小智身上,看小智如何称霸六大联盟,与各种势力周旋,从而成就一段传奇
  • 妄想暴走

    妄想暴走

    那一天他以45度的忧伤仰望天空,久违的品尝到装13的“恶果”。那一刹那他看见了睡美人的梦,伸手,梦境居然被抓了出来。然后,他被梦吃了下去。那时候他无法想象这个奇异的遭遇,影响之大以至于……日常的生活变成了非日常,各种光怪陆离的事物接踵而来。许多的现实常识开始倒转,YY众(妄想者)开始了新生。
  • 长梦新凉

    长梦新凉

    温新凉师承鬼谷子,以易容之术走遍天下,人称“千面郎君”。她因为敛财需要而兼职帮人打探消息,却没想到因此惹来了杀身之祸。韦东时含着金汤匙出身,玉树临风压海棠,身为雪域山庄的少庄主非常抢手。初见时,他霸道,她气愤;再见时,他温柔,她不屑;然而,情愫暗生,有一种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滋养。富可敌国的雪域山庄里暗藏玄机,一夜暴富的秘密竟然是那朝廷的贡品。当一切真相大白,武功尽废的少庄主和武功飞速精进的千面郎君,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