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桓的伤口有些感染,不得不在路上休养,是以过了半个多月还没有到达京城,而在坤宁宫里,黄氏向女儿提起了儿子的伤势之后,又提起了太子的事。
黄氏道:“殿下现在行事越来越有章法了,臣妇看他的婚事皇上大概也是差不多有想法了。”如今已经是十月里了,太子今年十五岁,又是在年头上的,也是差不多到了该成亲的年纪。
林槿问道:“家里看中的是谁?”既然黄氏来问,那必然林家就已经有了人选,而且两家已经有了默契。而黄氏在林槿面前提起这件事,希望的是,若文帝心中的太子妃人选跟林家不同时,希望林槿说服文帝,让文帝最终能够定下林家看中的人选。
黄氏看了林槿一眼,用手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苏”字。
林槿并没有太意外,与逍遥侯苏家联姻,是以太子的角度来说,为太子选取助力最好的方式。宫里虽然有个育有忞皇子的苏淑妃,但是排行第三的忞皇子却是个心智不全的,这样的皇子自然是没有资格问鼎帝位的。而苏家的兵权,却是整个大雍王朝里数一数二的,世代镇守在FJ是少数几个能与林家对抗的世家之一。
林槿又问道:“家里对太子嫔妾的人选可有想法?”按照祖制,太子后宫,有正一品太子妃一人,下有正二品侧妃二人,正三品承徽四人,正四品良媛六人,正五品奉仪八人。
太子从十四岁开始由尚寝女侍教导人事,但在娶太子妃之前,却不能先纳下嫔妾。但太子娶妃,却不会只娶一名太子妃,必然还会有二到四名嫔妾随侍进东宫。
而林槿这样问,则是问林家是否有送女入东宫为嫔妾的打算。齐国公府京城嫡支里面虽然没有合适的姑娘,但西北本家从旁支里面则还是能选出人选来的。若是林家只从自己家族的角度来考虑,就该争取太子妃的位置,毕竟以齐国公府的地位和与太子的关系,这个太子妃也不是争不来。
但从太子的角度来考虑,林家则放弃了太子妃的位子,另替他看中了同掌兵权的苏家。
而太子以后毕竟是要继承皇位的,他的嫔妾,特别是随同太子妃入侍东宫的嫔妾,家世和资历都是上乘,只要能活到太子登基,以后就能挣一个四妃之位,这种情况下,林家若是真的想要争取一个太子嫔妾的位置,也是人之常情。
太子妃的位置林槿难以插手得上,只能通过影响皇帝来影响人选,但太子的嫔妾,林槿还是有绝对的自主权的。当然这是因为林槿很得文帝的宠爱,又是太子的姨母。
若是林家想要送女入东宫,林槿自然可以安排。
黄氏却摇了摇头,道:“我早与你弟弟商量过,宫中已经有娘娘在,太子亦有林氏的血脉在,林家至少两代之内已经富贵无忧,无需再送女入宫谋求富贵。”
况且林家已经连续出了两个皇后,再有女子入太子宫,太子登基必然就是贵妃,实在太过显眼了些。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现在为保太子登基是不得不高调,等到太子真的登基,林家该走的就是低调隐权的路子了。不过黄氏又道:“但有一个人选,家里希望娘娘能安排进太子嫔妾的人选里面去。”
林槿抬起头看着她,等着她说下去。
黄氏道:“你姑祖母的重孙女,秦家的姑娘。”李氏顿了下,“秦姑父年纪大了,他的儿子和孙子才能不如他,他手中的兵权已经全部交出去了。”
林槿明白,她的秦姑祖父是寒门出身,因为自身有才能才被曾老国公爷选为女婿,但杨家毕竟根基不足,没有底蕴,秦姑祖父这一退,他的子孙又接不上,秦家很可能就此落败下去。林家想让杨家的姑娘随侍入东宫,也是为了保住秦家的富贵。
林槿点了点头道:“我会安排的。”
黄氏离宫之时顺带便将在宫里住了半个多月的林忆慈给带了回去,而林槿则是坐在榻上沉思了一下,然后问心腹林嬷嬷道:“皇上现在在何处?”
林嬷嬷答道:“皇上在养心殿,与几位内阁大人商议事情。”
林槿吩咐她道:“让人去养心殿问一问,皇上晚上来不来坤宁宫。”文帝不是只有坤宁宫一个去处,但是林槿说是让人去问,其实则就是请文帝来坤宁宫了——因为林槿只要让人去问了,文帝必然就知道她是想让他来的。
等到文帝晚上回来,林槿伺候他换过衣裳,用过晚膳之后,两人一起坐在榻上,林槿靠在皇帝身上,眼睛却出神地在思考着怎么样跟文帝提起太子妃的事情。结果文帝却是先开口问道:“太夫人今日进宫来探望过你?”
林槿回过神来,连忙答道:“嗯,是来过。”
文帝接着又像是不经意的问道:“太子最近办事越来越沉稳了,他也快十六岁了,你说现在将太子妃的人选给他定下来怎么样?”
林槿连忙好奇的“哦”了一声,转仰起头看着他笑问道:“那看中的是谁?”
文帝低头看着她,十分认真地道:“淑妃的侄女,逍遥侯的嫡次女,苏家的姑娘。”
林槿像是恍然大悟的“啊”了一声,然后道:“逍遥侯府的嫡女啊,都说逍遥侯府英勇无双,满门忠烈,难得的是其世代忠良,他家的姑娘,的确堪配太子妃之位。”
文帝看着她装模作样的样子,哼了一下,用手指轻轻刮了刮她的脸,道:“林家不也看中的是苏家?你母亲进宫跟你说的怕也是这件事吧。”
林槿虽知道这些都瞒不住文帝,但这种事却打死也不可承认,只是抱着文帝笑道:“皇上可冤枉啊,太子妃的人选这般重要,关系以后的国母,林家可不敢插手。母亲进宫来,不过是想在太子嫔妾里面,加一个秦家的姑娘罢了。”
文帝当然知道林槿在撒谎,但也不揭穿,道:“太子嫔妾的人选由你来选,你想让谁去就让谁去。”毕竟相比太子妃的人选,太子嫔妾的人选就没那么重要了,只要家世清白,品性良好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