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忆慈被洛嬷嬷带下去洗脸,皇帝也进了内殿换衣服。琳琅又悄声对林槿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娘娘,郡主当时与柳大姑娘和高阳郡主起争执的时候,江昭仪也在。她上前劝架,但是越劝柳大姑娘和高阳郡主却火气越大。原本她们只是说了郡主几句,郡主没理她们,原本这也没什么大事。结果江昭仪劝过之后,高阳郡主还非得要郡主跪下来磕头行礼才算数了,郡主不肯她还上来推了郡主,又抢走玉坠扔到了荷花池里。”
江昭仪是五皇子宇文延息的生母,出自中山伯府,在后宫中还算得宠。林槿“哦”了一声,问道:“江昭仪是怎么劝的?”
琳琅说道:“当时江昭仪说,‘三位姑娘,一位是皇后娘娘的侄女,一位是贵妃娘娘的侄女,另一位则是长公主的掌上明珠,大家应该和和气气的,免得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因此伤了和气,也让林家、柳家及长公主府不谐。’然后又跟柳大姑娘和高阳郡主说,‘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您们也不想让贵妃娘娘和长公主殿下在皇后娘娘面前难做人是不是’。”琳琅说完后又道:“娘娘,奴婢听江昭仪这劝架,怎么都有种在煽风点火的感觉。”
林槿心道,可不就是在煽风点火。林家和柳家不和,早已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哪里还有什么和气?
至于江昭仪的最后一句话,不就是告诉柳家大姑娘和高阳郡主,贵妃和长公主不如她这个皇后,柳家和长公主府也不如林家,她们也要让着慈儿这个出身林家的皇后侄女。高阳年纪小,听不出她话里的道道,但却激出了她心里对慈儿的不服,自然一定要为难慈儿,柳大姑娘或许听出了江昭仪的言外之意,但是为了证明她们柳家和长公主府不是不如林家,未央宫也不是不如坤宁宫,她也不会拦着高阳郡主。
江昭仪倒是好伶俐的口才。
林槿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未央宫里,柳贵妃听到林忆慈不仅没有被责罚,反而皇帝亲自带着她逛花园哄她开心的消息,气了个倒仰,心道这世上咬人伤人的还有理了,皇上凭什么这样区别对待坤宁宫和未央宫?她看了一眼在那里哭哭啼啼的大侄女,骂道:“哭什么哭,就只会哭。你们两个比林忆慈还大的人,被她咬了就只会哭着鼻子回来,当时怎么不咬回她,就只会在窝里横。”
柳大姑娘听了柳贵妃的话哭得越来劲。
柳贵妃冷声道:“不许哭。”说着拿了帕子在她脸上抹了眼泪,然后拉起她,道:“跟姑母走。”说完拉着柳大姑娘直接往坤宁宫而去。
柳贵妃到达坤宁宫的时候,文帝已经带着林忆慈回了坤宁宫,而林忆慈也已经重新露出了笑颜,正坐在林槿旁边,正吃着面前桌子上的一碟子绿豆糕。林槿替她擦了擦粘在嘴角的糕点屑,笑骂她道:“现在可高兴了!”林忆慈吃得嘴巴鼓鼓的,眉眼弯弯的抬起头来对着她笑。而文帝则半靠在另一边的榻上,手上拿着一本书,偶尔移开书,看一眼闻声细语哄着侄女的林槿,眉眼温和。
真是温馨和谐啊!真刺眼啊!柳贵妃心想。
林槿首先发现了带着柳大姑娘进来的柳贵妃,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问道:“贵妃怎么来了?”
林忆慈看到跟着柳贵妃进来的柳大姑娘,放下手里的糕点,“哼”了一声,然后撇过身子去。文帝也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着柳贵妃,然后放下手里的书,坐直了身子,脸上变得严肃。
柳贵妃上前去,先给文帝和林槿一一行了礼,道:“见过皇上,见过皇后。”
文帝端详了她和柳大姑娘片刻,然后才说道:“贵妃起来吧!”又对柳大姑娘说道,“听说你和高阳骂兴国是没娘的孩子?”
柳大姑娘有些怕文帝,抱紧了柳贵妃的手不肯答话,让柳贵妃心里直骂没出息,却不得不出面道:“皇上言重了,我们大娘只是想和兴国郡主玩耍,定是兴国郡主会错了意。”
林忆慈听了不说话,只是略带嘲讽地看着柳大姑娘,颇有些居高临下的异味,柳大姑娘一时顾不上文帝还在场,气急了说道:“她就是没娘的孩子,她一出生她母亲就死了,是她克死她的母亲的!”
闻言,不止柳贵妃,连文帝也脸色大变,怒道:“贵妃,以后你娘家的人,不要再进宫了!至于你,也在未央宫里好好呆着,没事儿别出来。”
昌华长公主府,昌华长公主看着已经哭累躺在床上睡着的女儿,轻轻的拉起她的手看着她手上的两排牙印,气得不行的道:“林家那个小丫头是狗生的,将高阳的手咬成这样。女儿家的皮肤多珍贵,这要是留下了疤痕可怎么得了。”昌华长公主又道:“不行,我一定要去皇上面前要回这个公道,不能让我的孩子白白受了委屈。”
昌华长公主的生母符太妃看着女儿道:“我说你还是省省吧,你以为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还是你亲爹。”异母的兄弟,还是她自小就瞧不上的异母兄弟,对她能有多大的情分。
说完符太妃扬长而去。
齐国公府内,黄氏和狄氏自然是知道了宫里发生的事,有些忐忑地问黄氏道:“郡主住在宫里,我终归是不放心,还是让人将她接回来吧。”
黄氏道:“宫里有她亲姑母在,有什么不放心的。不就是跟柳大姑娘和高阳郡主争执了几句,不是也没事嘛。小孩子家,哪有不吵嘴的。”黄氏想起来又道:“对了,听说高阳郡主已经随昌华长公主回公主府了,让人送些药材过去,再好好赔个礼道个歉。”
林忆慈将高阳咬伤了,黄氏才不觉得有什么。这才像是她们林家出来的姑娘,将门虎女就该有将门虎女的样子,若她受了欺负连反击都不会,那黄氏才要失望。
虽然黄氏不认为林忆慈做错了,但是面上的礼数还是要做足的。
狄氏低声道了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