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会赐坐吗?”
两个小皇子正趴在与御书房的屏风后,他们已经安静趴在那里很久。
七皇子用手肘怼了怼他身后与他同样服饰的只比他略大些的六皇子。
“恩!”六皇子认真的点点头。
“父皇不会立马赐坐,表兄至少还得再摸一次大腿,压一个金粿子。”萌萌的七皇子伸出小胖指头摸了摸翘挺的小鼻子。
六皇子不言语,只从袖袋子里拿了一个金粿子递给了七皇子。表示不用压了,他赞成弟弟认知。
“你们两个给朕出来。”皇帝一手揪着一个耳朵把两个孩子拎了出来。
两个小包子龇牙咧嘴的一边喊着“疼,父皇轻点。”
一边摇晃着小胖手,踉跄着跑了出来赶忙跪下行礼请安。
两个俊秀的可爱小包子,让皇帝的心情顿时好了些。
七皇子还不忘把金粿子收进了自己的袖袋。
“这么小的孩子就会赌,你六哥的那点份例是不是都进了你的腰包。怎的不去赚赚别人家的钱,竟是只会欺负你六哥吗?”皇帝不理会跪在一旁的萧梁。当舅舅的心疼萧梁要超过自己的几个儿子,可又气又恨,不想那么轻易的放过他。就借这两个调皮的小包子转移了视线,且让他再跪一跪吧。
萧梁撇撇嘴巴,这个自小就很财迷的七皇子,可是他皇舅舅唯一的嫡皇子呢。他大表哥那么迂腐不争气,自是担当不起这大历朝江山的储君乃至未来君王。至于千方百计要拉太子下来的人,皇帝自然也不会让这样的皇子做储君。
想到这里,他又忍不住多看了这两个表弟一眼,这个从小就养在皇后身边的六皇子也是有些意思呢!只是若他们两个其中一个坐上了那位置,希望他们也还能记得今天的兄弟情义。
“老六,你是哥哥,也要拿出兄长的样子!”老六的母妃去的早,后宫那么多女人,他最爱袁贵妃,却是最信任皇后,把老六交给皇后他很放心,皇后也教的很好。只是这性子未免太过于沉默了些。
“父皇,儿臣觉得弟弟说的是对的,才把金粿子给弟弟的。”六皇子一板正经的认真解释道,他的父皇肯定不知道,他七弟虽然爱跟他打赌赢走他的金粿子,可是对他这个哥哥可是从来不小气的。
皇帝却只是摇摇头。萧梁多看了这一板正经的六皇子一眼。六皇子不傻,也不知道这个只有六岁的小包子里面的馅是什么颜色。
“那父皇,准许儿臣出宫,儿臣也好去赚赚别人家的钱。在这宫里,大家都是兄弟姊妹亲戚,赚来赚去也都是我们自家的。”小包子眨巴一双大眼睛,充满了希翼的看着他高大伟岸的父皇。
萧梁觉得,皇舅舅的这两个儿子闹起来肯定更让人头疼。到时候皇帝大约就没有时间来管他了。
皇帝点点头道:“七皇子也是到了开蒙的年纪,萧梁,你觉得哪家的公子会适合他们两个。”
萧梁又偷偷伸手摸了摸大腿,只等他皇帝舅舅赐了坐才笑眯眯道:“依臣的拙见,论人品当属江浙巡盐御史陈正茂家的陈大公子。论学识与见识,当是圣都青竹山书院的山长之子褚墨松。论功夫家学,当属靖远侯府小世子景澜,就是那位玉面将军的儿子,宁国公府上五公子沈子清虽小小年纪,俊逸非凡,那小子却是个认真有毅力的小人儿。”
“褚墨松可是那个17岁的探花郎,15岁时便随褚老山长游历过大历大好山河的褚墨松。”皇帝突然想起这么个人来,想来今年也有三十几岁了吧。17岁的探花郎,他当年的文章比状元更胜一筹,可只因为太年轻才点的探花。“他如今做什么。”
“在书院教书。最是擅长算学。”说完又是撇了两个小皇子一眼笑道:“皇舅舅有所不知,这青竹山书院设有寒子堂,专收些寒门子弟,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不说交不起束脩,又没时间。这个褚墨松却在青竹山后山开辟了荒地,雇佣这些孩子来帮工,穷人家见六七岁的娃娃都能领一份工钱,便是都让去的。褚墨松却是教授聘请了先生,一边带着孩子们做些轻便的杂活,一边教授这些孩子道理、识字。遇到资质好的孩子,褚墨松又会让书院留下来。
这寒子堂经营的有声有色。咱们朝这几年科举的寒门子弟多是都出自青竹山书院的。
那个闻名圣都的举人村就是青竹山书院旁边的清泉镇上小泉村。”
想到那位褚仁兄,萧梁嘴角笑抽了两下。
褚仁兄一贯穿的是洗的有些发白的青灰布衣衫,谦谦君子如玉,模样清雅,很难不引人注意。
他第一次遇见褚仁兄是在妓馆里,在圣都第一的妓馆遇见了这样一个如谪仙一般的如玉君子,任他圣都第一纨绔的名声,怎能不去结交一番。使人去打听了一番,得知那竟是17岁的探花郎,青竹山书院山长的长子褚墨松。自是很郑重的拿着自己的名帖去结交一番。才知,褚墨松来妓馆,不但是上上宾,还不用花钱。就连千金难买一见真容的风云裳姑娘都会不戴面纱见他。
他后来以平阳长公主府的名义捐了一百金子去青竹山书院。两年后,这储墨松亲自登门,不但把钱财用处的账目带来给他看,还带了一车土产来。母亲很是欢喜,那也是唯一的一次花了那么多的钱,不但没有挨罚,还得了他母亲几句赞扬。
“哦?”若真是如此,倒是入户部的好人才。皇帝捋了捋胡须想道,这小子在圣都做几年纨绔倒是知道不少事情,看他现在的模样又为他感到骄傲。
“我大历朝人才济济呀!”
“再说人才,就是皇舅舅您去年亲封的骠骑将军府上董大人的妻妹,那是巾帼不让须眉,要是皇舅舅您首肯,臣可想把她招进麾下。”
“胡闹!”皇帝听闻自己这无法无天的外甥要招个女子进军营,又是一阵头疼袭来,要是自己的亲儿子,他一定先踹上两脚解解恨“她今年几岁?可有婚配?”
“……”
“儿臣也见过沈五公子。”七皇子瘪了瘪嘴巴,上次还被他坑了把小匕首走。七皇子腾的站起来拽着他皇帝老爹的大腿道:“父皇,儿臣想去沈五家上学。”
六皇子看着他爱撒娇的七弟,抢先开口道:“那日,沈二夫人带着五公子来给母后请安。儿臣便结识了沈五公子,私下里儿臣问过他要不要来宫里一起读书。他问儿臣来宫里读书有什么好。儿臣便说,宫里的师傅定然是比宁国公府上好的。他却说,宫里没有他三叔,他的三叔才是学问最好,武功也最好的。他不愿意来宫里读书,母后说不得强求人家。”
皇帝点点头,沈家三郎当然好,那是他的人,宁国公三个儿子,就老二和老三最出息。
“儿臣也想看看沈五的三叔是不是像他说的那么厉害。儿臣当时说,儿臣的三叔也很厉害的。结果母后说还是他的三叔厉害,所以儿臣输给了他一把匕首。”
皇帝看着七皇子,他三弟要是有沈三郎的本事,怕他这个皇帝就没有那么大度了。
“朕恩准你们两个可以随时出宫去沈府找沈五。萧梁,他们两个的安危就交给你了。最近皇后有些不适,牡丹花宴上,你们两个就替你们母后去坐坐,若是有让你们皇姑姑满意的小娘子就回来告诉父皇,差事办好了,父皇给你们找比沈五他三叔更好的人来,不怕沈五不愿意与你们一同读书。”皇帝得意的看了萧梁一眼带着警告:不要以为找他俩来打岔,朕就会忘了正经事。
皇帝指着两个小包子的鼻子问道:“谁让你们来的。”
“不能说的。”七皇子认真的点点头。
“那父皇就收回成命。你们十岁前就待在宫里吧。”
“父皇是皇帝,一言九鼎怎能跟四岁的小娃娃计较。萧姑姑说不能说就是不能说,儿臣要做君子。”七皇子十分认真的点点头,一点没有把人出卖了的认知。
“……”六皇子看了看自己的弟弟,禁不住想他的七弟到底是蠢呢还是太聪明呢,只是大约现在,在父皇眼里他们还是很蠢就对了,已经六岁的六皇子抬头看自己父皇,果然父皇得意的样子一定是觉得他们蠢死了。
那萧姑姑便是萧梁的三堂妹,是前年的秀女,因为是自家姐姐夫家的侄女。他不好收用,撂了牌子,驸马又战死沙场,他为了给萧家人体面便让皇后常常招进宫说话,在皇后身边也能多些教养,将来说一门好亲,那姑娘选秀那年十四岁,今年也有十六了,去年皇后给她说一门好亲,是该在府里绣嫁衣才是。可还是总往宫里走动,要提醒皇后多约束她。
萧梁不用想也知道这两个小包子是谁使唤来的,皇帝陛下自然也是清楚的。这一问是在提醒他,他也姓萧,再怎么放荡不羁也要顾及萧家。
萧家的人不喜欢母亲,却又想依靠母亲长公主的身份。他年少不懂事以种种离经叛道的行径来让萧家的人失望,可是最伤心的大约是母亲吧。
那年,他说礼部尚书季大人家的四小姐不错。母亲就前后为他这个纨绔子奔忙。
他不喜欢萧家,却也要承担起萧家,为的是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