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1900000019

第19章

沛令初始听到萧、曹提出的这个召集“诸亡外者”打头阵的建议,觉得颇有道理,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逃亡在外的刘季。想想自己平日相待这位属下并不算薄,就连这次刘季犯下弥天大罪,自己也没有将他的案子呈报给上级,此人对自己应当存有感恩戴德之心,此间召他回来对自己兴许有利,于是便采纳了这个意见。萧、曹又借坡上驴,顺势向沛令推荐樊哙,称只有此人才能找到刘季。沛公一一依允,并令萧、曹等人先找到樊哙,让他前往芒、砀山召回刘邦。

话说刘邦自从亡匿到芒、砀山之后,在樊哙、吕雉等人的联络下,手下已啸聚了百余名党徒。陈胜首义,群雄响应,天下大乱,刘邦心中窃喜,不时打发樊哙潜回沛丰打探时局消息。然而,这一次樊哙带来的竟是一封沛令邀他回去入伙造反的书信!刘邦意会到这其中定是萧、曹二位老友的谋略,心中十分高兴,当下让众人收拾行装,与樊哙同回沛县复命。

行至中途,却见萧何、曹参狼狈奔来。刘邦惊问缘故,原来,沛令自把召唤刘季回沛的书信交由樊哙送出之后,便心生悔意。因为沛令深知刘季的无赖本性和江湖做派,加之萧、曹二人又是刘季的死党哥们,这三位长期在自己手下当差,得罪之处在所难免。如今,天下大乱之际,自己召回刘季之一干亡命之徒去与萧、曹搅和在一起,岂不是引狼如室?沛令越想越怕,索性改变主意,便趁刘季尚未赶回县城之际,下令关闭城门。为了防止萧、曹生出变端,又欲诛杀二人。萧何、曹参闻讯,翻越城墙逃出城外,方拣得一条性命。

刘邦听完事情的原委后,拿出酒来为两位老友压惊,大家边吃边商讨破城之计。酒足饭饱之时已定下计策:以刘邦名义修书若干封,系在箭杆上射入城内,以告城中父老。其书大意是:天下百姓遭受秦朝的暴政已经很久了!父兄子弟们虽然是奉命为秦朝沛令守城,然而,天下诸侯群起反秦,沛城必将遭受群雄的屠戮。如若大家共同起来诛杀沛令,并从沛县子弟之中推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首领响应群雄,诸位就能够保全家室。不然的话,父兄子弟将皆被屠杀,实在太不值得!

城中父老获此布告,议论纷纷,一致认为说得有理,于是便发动众子弟将沛令杀死,然后大开城门迎接刘邦的队伍入城。

沛令遭此杀生之祸,与会稽太守殷通被杀的情形极其相似,二者皆属于那种吃里扒外、不忠不义的角色,落得这个下场,也是活该!这种吃着秦廷俸禄却又主动去挖秦廷墙脚的人,除此二位之外,在本章已经出场的还有番阳令吴芮、东阳令史陈婴等人。秦始皇若地下有知,不知对此该作何等感想?统治者们历来视百姓的反叛为洪水猛兽,殊不知,他们江山社稷的坍塌,往往始于自家政权内部的蛀虫!秦始皇生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自己幻想传之万世的大秦帝国,其主要掘墓人——项、刘,竟然是由秦廷的官吏给请出来的!这等咄咄怪事,岂非天数!

言归正传,刘邦入城之后,大家聚在一起开会,商议善后之事。众人欲推刘邦为沛令,刘邦辞让说:“如今天下方乱,群雄并起,如果置主不善,将会导致一败涂地。我不是不愿意挑起这个担子,而是惟恐自己才能浅薄,不能胜任保全一城父老兄弟的重任,望诸位另外推选贤德之士担任。”

此次会议,萧何、曹参等这些原沛县主吏都在现场,他俩的职位以及在沛县政坛的威望无疑都比刘邦高得多。照情理讲,众人应当推举他们才对,为何反倒推举刘邦呢?这应是萧、曹二人带头举荐刘邦,众人随声附和的结果。

萧、曹之所以不愿在这种关口当出头的椽子,其心迹与陈婴的老母如出一辙。二位官场油子心里十分清楚:带头造反乃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别看眼下的抗秦起义闹得沸沸扬扬,但最终究竟鹿死谁手?现在谁都无法料定!既然如此,索性把这个烫手的山芋让给别人。如此,将来胜可以封侯,败亦可以“身不由己”为借口逃脱干系。

萧、曹力荐刘邦,众人齐声附合,刘邦反复辞让。这时,便有父老站出来说话:“我们早就听说刘季与众不同,有大福大贵的征兆,而且我们占卜过,上天的旨意也是刘季称主最吉,请勿再辞!”见实在推辞不过,刘邦只好应允下来。按照战国时期楚国县宰称“公”的旧制,刘邦从此便有了“沛公”的称号。

其实,刘邦不痴不愚,他何尝不知萧、曹等人辞让给他的是一只烫手山芋?但是,作为一名崇拜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且已负案在身的豪吏,他的境况和心态显然与萧、曹等人有所不同。眼下他亦置身“逃亡是死,举大业最多亦不过一死”的处境,自己反正已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出头就出头呗!再说,创大业哪能没有风险的?所谓风险大利润才更大。既如此,何不利用眼下这个“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天赐良机,登上群雄逐鹿的历史舞台,一逞男儿之志呢?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刘邦的几番推让,其中或许还有一种假惺惺的客套成份哩!

刘邦做了沛县之主,萧、曹等人从此成为他的幕僚。以后时势的发展证明,萧、曹二人的算盘拨拉得确实相当高明——刘邦自打拥有“沛公”称号这天起,便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后虽皇袍加身,成为帝王,但一路走来,却是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相比之下,萧、曹的人生旅途倒是平坦得多,两人后来都顺风顺水地成为大汉王朝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名垂后世,人生岂不得意哉!

刘邦被推举为沛公之后,下令在县衙设立祭坛,祭祀黄帝与蚩尤。黄帝是上古时代的五帝之首,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同时也是刘邦的始祖(本书第一章中已考);蚩尤是南方部族的首领,也是传说中的赤帝之后,勇猛善战,被后人誉为战神。中国古代凡有起兵者,一般都要按旧制礼仪祭祀这两位传说中的人物。

祭祀完毕,刘邦令人将牲畜之血涂抹在战旗和战鼓上,将它们染成红色,这乃刘邦为了附会那个“赤帝之子斩白帝之子”神话的缘故。总之,这个祭祀仪式举办得相当隆重和庄严。大概在刘邦的潜意识中,他把这次荣任沛公当成了自己成就大业的一个崭新起点,藉此仪式祷告神灵并昭示人们:他刘季从此将步黄帝、蚩尤后尘,成为天下的一代共主!

雍齿叛刘的背景

在祭祀完黄帝、蚩尤之后,刘邦派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人,分别前往四周乡里招兵买马,共募得沛丰藉子弟兵两三千人。兵马稍作整顿,刘邦便亲自率领这支刚组建的部队去攻打胡陵(治所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南)、方与(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两县,尔后退守丰邑(治所在今江苏丰县)。

史料仅记载了刘邦攻打胡陵、方与这件事,至于这两座城池是否得手,文献中没讲。不过,从此次出征之后刘邦的地盘势力非但没有增大,反而退守老巢的事件来分析,估计刘邦此次的军事行动是不够理想的。

有刘邦传记书作者称刘邦此番攻打胡陵、方与二城,中途接到母亲刘媪去世的报告,为了给母亲治丧,刘邦才下令部队退守丰邑。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笔者查《史记正义》等文献,考证刘媪在刘邦起兵之后,一直追随着儿子。公元前208年春季,刘邦率部队与敌人野战之际,刘媪死在了陈留(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县东北约三里处的小黄城。刘媪去世的时间应比刘邦攻打胡陵、方与二城的时间要晚两个月左右,因此,说刘邦因母去世而中途放弃攻打胡陵、方与,这个说法在时间上是站不住脚的。

刘邦攻打胡陵、方与二城,失利之后退守丰邑休整。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十二月,秦泗水亭一位名叫“平”的监御史,以胡陵、方与二城为根据地,率领秦军攻打丰邑。

从职务性质来看,监御史是纠察和检举郡县两级官吏违法犯纪问题的官员,职务类似于今日中国的纪检干部,带兵打仗并非其份内职责。原因大概是因为当时陈胜已死,秦军反攻部队的风头正健,这位监御史平大概也想效法少府章邯,趁乱为大秦帝国建功立业,以求封妻荫子,留名后世。

监御史平率兵攻城两天,丰邑仍纹丝不动。刘邦大概从中看出这位平先生不是带兵打仗的料,便令曹参率兵出城反击,大获全胜,监御史平逃回到胡陵城中。

刘邦见反击成功,便留下萧何守丰邑,自己则率领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乘胜追击,攻打胡陵。胡陵城池坚固,刘邦久攻不下,便召萧何前往军前招降监御史平。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萧何曾以沛县主吏的身份抽调泗水郡工作过,是平的直接下属,当年平对萧何的工作能力很赏识,两人关系不错。此时,萧何向老领导晓以利害,平左右权衡,决定献城投降。对此,《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过简单记载:“萧何降泗水监平,平以胡陵降。”

此次投降刘邦的还有周苛、周昌,这二位也是沛县人氏,两人乃堂兄弟关系,长期担任监御史平的随员。刘邦令周昌为职志,周苛暂以客从。待刘邦称王以后,任命周苛为主管政纪监察的御史大夫,周昌任主管国都治安秩序的中尉。楚汉战争之际,周苛战死荥阳,以身殉刘邦。刘邦称尊后,周昌官至赵相。

刘邦拿下胡陵后,与胡陵互为倚角之势的方与就成了一座孤城。刘邦令周勃、曹参、樊哙三人领兵攻打,几番鏊战,方与又被刘邦收入囊中。

攻下胡陵、方与二城之后,刘邦令部队休整数日,并对部分属下进行了职务任命:萧何为丞相,曹参、周勃为中涓,周昌为职志,夏侯婴为太仆,曹无伤为左司马,卢绾、樊哙、王陵、雍齿、任敖、周苛等人以客从。然后,令萧何留守沛县,雍齿留守丰邑,刘邦自率主力去攻打驻扎在薛县(治所在今山东滕县东南)的泗水郡守壮(“壮”是人名)。

薛县曾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的封地,在“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期间,这里曾经涌来了各类三教九流人物,豪杰子弟众多,其中,尤以手工业相当发达,当年刘邦的竹皮冠就是在这个地方请人制作的。

刘邦的军队刚到薛县城外,城里的那些豪杰少年便趁机反叛。郡守壮见形势不妙,慌忙率部队出城逃跑。在县城西郊与曹参、樊哙等人相遇,两军交战,秦军大败,壮带领残兵逃向戚县(治所在今山东省滕县南)。刘邦趁机领军进入薛县,令左司马曹无伤率兵追击郡守壮。俟赶上秦兵后,一番厮杀,活捉郡守壮。曹无伤二话不说,当场下令将壮杀掉,然后回兵薛县,向刘邦复命。

刘邦在击败郡守壮后,准备攻打亢父(治所在今山东省济宁南)。部队刚回到方与县城,恰逢陈胜原来的手下大将、现任魏相的周市,率兵前来攻打方与,抢占地盘。

前文讲过,这位周市奉陈胜之命攻略魏地,在占领魏地大片土地之后,其属下便鼓动他自立为魏王。周市不愿当出头的椽子,拒绝属下的建议,却找了一个魏国后裔公子咎当去傀儡魏王,周市自任魏相,独揽实权,可见此人乃属老谋深算之辈。

此间,周市见刘邦接连打胜仗,士气正旺,知道方与不可强攻,只能智取,于是使出反间之计,派一舌辩之士来到丰邑,对雍齿说:“丰邑,原本就是魏国的陪都,现在魏国复国,已攻克数十座城市,雍将军你若愿意归顺,我向魏王保荐,封你为侯,仍旧由你驻守丰邑;若不肯归顺,等魏攻下丰邑之后,鸡犬不留!”

眼前这位雍齿,笔者前面介绍过,他与刘邦是故交,原本是沛丰黑道上大哥级的人物,资历向来就比刘邦要深。此番迫于时势,他勉强听命于刘邦,两人其实是面和心不和的。如今周市派人招降,雍齿欣然改换门庭,成了周市麾下的守城大将。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西蒙娜·德·波伏娃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西蒙娜·德·波伏娃

    蒙巴那斯是法国巴黎第十四行政区地处塞纳河左岸的西南角。对巴黎这座古老的城市来说在塞纳河左岸则以拉丁区和蒙巴那斯区最为著名。拉丁区又被称为大学区。法国一些主要的著名大学都建于此如索尔邦大学、法国综合工科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医学院等。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里哀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里哀

    在巴黎热闹的大市场附近,耸立着一幢古老的建筑。这里居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叫做约翰·波克兰,是一位有名的室内陈设商。他在大市场开设了一个店铺,另外,在巴黎其他地区还有几处铺面和作坊。在当时,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人物。
  • 宋朝往事

    宋朝往事

    本书以北宋末年一段人所共知的改革风波为背景,激情讲述王安石变法时代宋朝的权力格局与自救路径,特别是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品、人品、学品做了颇见新意的阐述。
  •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为人类的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热门推荐
  • 白石山房逸稿

    白石山房逸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蓝月界

    蓝月界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孙祥龙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他又能发生哪些传奇故事,一切尽在《蓝月界》
  • 游戏人物伴身边

    游戏人物伴身边

    在网络里是个逗比却被现实挤压成悲剧?当游戏迈向自己的人生她该何去何从?是会咸鱼翻身还是会欲火焚身?敬请期待《游戏人物伴身边》
  • 未央离宫

    未央离宫

    即为人,何为仙?即为佛,何为悯?人皇,人族共主。三皇子恪,当为顶天立地之人。汉王李恪,当为宇宙洪荒之名主。没有系统,没有重生,不一样的李唐,不一样的西游,不一样的洪荒,不一样的仙侠。
  • 钓矶立谈

    钓矶立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神天师

    战神天师

    叶林不知是机缘还是巧合,从现代世界穿越到了远古修真世界。这是一个强者称尊,弱肉强食的世界。幸运的是,被称为天生鬼魂,修炼毫无潜力的叶林却得到了神秘传承。自此,他踏上了一条通天大道,向着这个世界的最顶层迈进。朝花夕拾,日月转动,是人,是佛,是妖,是魔,是主宰,只为红颜一倾城。
  • 刺鳞

    刺鳞

    嘿!少年,你太纯洁,心灵太美,会遭人妒忌,却也因为如此,引来人生中的灾难,蜕变后的少年,又有如何的人生。
  •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本书采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应急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应急管理案例,并在每个案例之后都编写了评析评述和思考题。
  • 大小姐来袭:统统给我让开

    大小姐来袭:统统给我让开

    她睁开那双琥珀色眼睛,探究的眼神不断,敌人不断,可她不悔,身榜空间神器,在另外大陆再创奇迹,从不同大陆板块,游走,祸害各大美男,谁能和她,共享天下.....
  • 重生之大魔导师

    重生之大魔导师

    随着那些光辉灿烂时代的逝去,黑暗沉沦之下,至今,已经少有人能够真正明白魔法的本质是什么。他拥有一个亡灵大魔法师的灵魂,死后,却意外重生回到四十年前。这个世界,好像已非他所熟知的那个,漆黑残破的古老魔法塔在风中低吟,黑暗沉沦的王朝遗迹在地底轻呼。他不曾站立于那些辉煌的起点,却是处在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一切,从混乱中开始,又在混乱中结束。而他,只留下一个传说。-------------------------------------友情提示:凡是你看到的都是坑,没看到的也是坑,书名,简介,内容,一切都是坑,千万不要被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