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9600000003

第3章 先身陇亩,巧遇“贵人”(2)

蒋介石的确对曾国藩和胡林翼、左宗棠这几个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清廷将领十分崇敬,后来(1924年)特地手辑了一本《增补曾胡治兵语录》。蒋介石在1924年10月为这本语录写了一个序。序中说:“辛亥以前,曾阅曾文正全集一书,……民国二年失败以后,再将曾氏之书与胡左诸集,悉心讨究,不禁而叹胡阔之才略识见,与左季高之志气节操,高出一世,实不愧当时之名将,由是益效其事业成败,必有所本也。”又说:“治心即为治兵之本,吾故择曾胡治心之切要者,另列一目。兼采左季高之言,可为后世法者。”关于蒋介石小时求学情况,在陈布雷编的《蒋介石先生年表》中说:“公六岁,始人家塾从任介眉读”;“公七岁,仍就读家塾”;“公八岁,改从蒋谨藩读《大学》、《中庸》”;“公九岁,春夏从任介眉读《论语》、《孟子》,六月又从蒋谨藩读《礼记》”;“公十岁,读《孝经》”;“公十一岁,读《春秋》、《左传》”;“公十三岁,始出就外傅往嵊县葛溪从姚宗元读《尚书》”;“公十四岁,赴榆林村从毛凤美读《易》”;“公十五岁,赴畸山下村读于皇甫氏始作策语”;“公十六岁,赴岩溪村从毛思诚温习《左传》,圈点《纲鉴》,应童子试”;“公十七岁,赴县城肄业凤麓堂受新式教育”;“公十八岁,仍肆业凤麓学堂”;“公十九岁,赴宁波从顾清廉于箭金公学,读周秦诸子、说文解字及曾文正集并研究理性文学。顾先生授公以孙子兵法,且讲述民族大义”;“公二十岁,正月赴全县城肄业龙津中学,四月东渡日本肄业东京清华学校,冬返国。”在日本的几个月停留使蒋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收获,那就是认识了陈其美。

参加同盟会,起革命开端

陈其美是蒋介石生命中遇到的第一位“贵人”,他介绍蒋介石早年加入同盟会,是蒋介石参加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的引路人,这也成为蒋介石晋见孙中山的“资本”,陈氏的侄子陈果夫、陈立夫也是凭藉这层关系在蒋介石统治中国的年代里得以飞黄腾达。

且说陈其美,字英士,比蒋介石要大10岁,是1878年1月17日(清光绪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生的。弟兄三人,他居二,陈果夫、陈立夫是他大哥陈其业的儿子。陈家虽然祖辈殷实,但到他的父亲陈延事占,因为屡试不第,弃儒从商,在钱庄谋事,经济已不宽裕。陈其美幼时聪颖好学,7岁时进了家塾,四书、五经都读了一些。但在15岁那年父亲去世,家庭收支顿即见绌,无奈只得为商贾之道,到邻近的石门县城(今桐乡县崇福镇)西横街的善长典去当学徒,据说他进了善长典后,开头干的活计是专门“拌猫食”。这可不是笑话。典当铺每天要收当很多,衣物储放,可是老鼠很多为害极大,老板就养了几十只猫来对付。刚进典当铺的小学徒陈其美专管“拌猫食”、每天清早要上集市去买廉价的小鱼小虾,回来精心调配。后来他当上了“寻包”,在师傅、师兄的使唤下为客户存放或寻找典当的东西。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陈其美在石门的善长典一直当了12年学徒。直到1902年春天他的弟弟陈其采从日本留学回来,向他讲了日本变法维新迅速富强的情形,他顿即感到自己“见闻囿隘”,决心到只有二百多里远的大都会上海去开开眼界。第二年,27岁的陈其美到上海后,在同康泰丝栈谋得了个助理会计的职务。

当时的上海,已是全国爱国反清活动中的中心,《时务报》、《昌言报》、《新学报》、《苏报》、《大陆月刊》等随处可见,各种新思潮广为流传。陈其美是一个奋发上进的青年,他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先是在夜晚进上海科学仪器馆开办的理科传习所学习新知识。他是一个好交友的人,次第认识了蔡元培、于右任、张静江等人。于是他常去中国公学,与进步青年、革命志士频频交往,受到更多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他感到“商贾征逐末利,何补于国家的危亡”,对自己栖身一个小小的丝栈庸碌度日很感不满,乃在弟弟陈其采的资助下,于1906年东渡留学。

陈其美到日本东京后,先入东京警监学校学习警政法律。这是当时清政府为“预备立宪”、“实行新政”要培养新型警察而委托日本政府代办的一所学校。陈其美入学后,结识了很多同学,如周淡游、庄之盘、魏伯桢、卢钟岳、周骏彦等。不久,陈其美嫌这所学校的教师授课不多,能学到的知识太少,乃转入东斌陆军学校学习军事。他没有想到,这所陆军学校是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请日本人寺尾亨博士出面办的,旨在秘密训练革命骨干,学生大多富有民主革命思想。陈在校结识了不少革命青年,还结识了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因为他已30岁,在同学中多以大哥自居,又任侠好义,热心助人。他和同学们常常在一起阅读同盟会创办的《民报》和留日学生办的革命报刊,对时局抵掌而谈,慷慨悲歌,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他在给弟弟陈其采的信中曾谈到自己的心情:“寄身海外,眷念祖国现在之状态,十分恐惧。惟望内外官吏,对于政治勿骛虚名,而求务实,则渐有希望补救。党派之猜忌,实最为害。值此外侮频来,合力抵抗,尚多碍难,再自操戈,是速亡也。危乎哉!如履薄冰,每念国事,何敢安枕饱餐?”他十分崇敬邹容、吴樾、陈天华等人的壮烈事迹,曾赋诗《吊吴君樾》曰:

我爱吴夫子,视死忽如归。

慷慨赴大义,初阳生光辉。

志士赫然怒,有家且不顾。

使吴君而在,执鞭所欣慕。

1906年冬,陈其美毅然加入中国同盟会,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由衷拥护。他和一些同学还组织起了“军事体育会”,要为革命的起义和暗杀学好军事知识、练好体魄。

蒋介石去日本留学,是想学军事的。然而留学生要在日本学军事,必须由清政府陆军部保举。无奈,他只好进了一所学习日语的清华学校。这时,他的凤麓学堂老师,义兄周淡游亦留学日本,考入警监学校,与陈其美是同窗好友。经过周淡游的介绍,蒋介石认识了陈其美。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只身东渡来到异国他乡、又未能如愿以偿的19岁的蒋介石,懊丧之中遇到比自己年长10岁、阅历丰富又乐于助人的陈其美,兴奋得很。他们相互说起身世和抱负,竟然十分契合,一见如故。陈其美勉励他有志者事竟成,暂时不能学军事也不要灰心丧气,先把日语学好。他们频频往来,结成知交。

这年冬天,蒋介石因为妹妹要出嫁,乃离日回国帮助张罗。这时正巧遇上清政府陆军部创办的通国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校前身)在全国各地招生,浙江招收40名。蒋介石听说这个学堂每年都要选派学生去各国留学的,乃赶到杭州去报考,幸被录取,兴冲冲地于1907年春离家北上,赴保定入学。果然在当年的冬天学堂选派留日学生,蒋介石虽然不是日语班的,可是由于他在东京的清华学校学过日语,被准予报考,在临放寒假时接到了留日通知书。

1906年蒋介石考入了全国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的前身)学习,在此前曾于这一年4月赴日本学习未能如愿。翌年,蒋介石被军校保送去日本留学。同蒋介石一起去的张群回忆当时东渡的情形说:“留日考试合格的学生,好像有六十人左右。能够畅通日本话的人,由保定起程直接前往日本;我们虽然(包括蒋在内)能够懂得日文,但因为说得不好,且先到东北的陆军部集合,然后由大连乘船前往神户,换乘火车到达东京。”蒋进的是日本振武学校。振武学校系日本士官预备学校,于1903年由日本原成城学校改办。

蒋到日本后,与陈其美重逢,并由陈介绍,于同年加入同盟会,继入“丈夫团”。这个团由黄郛所组织,“丈夫”二字,取意于《孟子》书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丈夫”。同时蒋和黄郛一同创办《武学》杂志,蒋并于其上发表军事文章。每周日即与浙江同盟会员如苏玄英、张恭、章梓等人谈驱逐鞑奴之事。

在振武学校学习时,校规很严,只有星期天才可以出校,蒋和张群等便租了一间只有星期天使用的房子过周日。他们很喜欢自己做饭吃。当时他们每月领13元伙食费,清政府发10元,学校发3元,每一顿早餐只花4分钱,那时日本人不知吃猪内脏,他们买下一头猪的全部内脏只花8角钱,生活很是宽裕,蒋在振武学校读书时,每年暑假告归探亲。据张群回忆,为了抗议《留学生规则》太严,他和张群两个人便写了“退学报告书”,跑到神田的中国料理店龙涛馆不出来,死守一个月左右,最后学校让步只给他们两人扣分处分,仍予恢复学业。蒋于此间,与张群最要好,张因受蒋影响,从步兵科转为炮兵科。张群每月约抽3块钱香烟,蒋则烟酒不沾,生活也很规律。他有时也游览和游泳于江之岛一带。

蒋这时最爱读的书是邹容的《革命军》,并经常带在身边阅读。但他主要是从该书吸收了民族主义和反满思想,而未吸收民主主义思想。毛思诚说他早晚览诵,睡觉时还抱在怀中,不忍释手,在做梦时,好像和邹容说话,并“相将提戈,逐杀鞑奴”。又接着说“蒋醉心于民族主义如此”。当时他给表兄单维则的照片上,曾写有一首诗,也体现出他的民族主义思想,诗曰:

“腾腾杀气满全球,

力不如人肯且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

东来志岂在封侯!”

在这首诗里,他一字未提民主和共和,只是“光复神州”。但此光复之志是单纯和进步的思想,是富国强兵的希求。他当时的确是一个热血的青年,毫无利禄的追求。

1910年6月,孙中山自檀香山到达日本,停留两周,因为日本政府不许他住下,就转到新加坡。在日本期间的一天,孙中山由陈其美介绍,约见了蒋介石。孙中山对他的印象,没有详细记录,只有一个简单说明,认为“他一定会成为革命实行家”。蒋自己则记得很清楚,他说:“我还牢牢记得,总理说:‘革命党的青年,应该不计名位,而要为革命任务牺牲、奋斗。美国建国英雄华盛顿,也并不是由他一个人的力量造成的,而是由千千万万无名的华盛顿共同奋斗,为他们的领袖华盛顿牺牲而造成的。我们革命者,不是要成为有名的华盛顿,而是要成为无名的华盛顿——无名英雄。’我听了这个训示以后,就立定了志愿,要实践这个训示,决不辜负总理对党员的期勉。”这是1963年11月他在台湾的讲话,提到了华盛顿和无名华盛顿的问题。但他对华盛顿的理解,还仅仅是基于民族独立思想。至于民主主义思想,当时他还未有萌芽。

蒋于1909年11月25日毕业于振武学校后,12月5日(24岁),即到驻高田的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师团长长冈外史)野炮兵第十九联队(联队长飞松宽吾)入伍,当二等兵。以后升为“士官候补生”。当时蒋身高1,694米,体重59.2公斤,充任二等兵。高田是一个村镇,隶新泻县,靠北海道很近,天气寒冷,每年冬天都是大雪纷飞,是日本国的豪雪地带。比中国北方的雪还要大。他们每天早晨五时以前起床,自己拿面盆到井旁取水洗脸。以后蒋又用雪擦身,或用冷水洗澡,从此之后,蒋的身体开始强健起来。因此,他曾肯定地说:“可以断言,好的身体,天生成的只有三分,其余七分全靠锻炼。”以后蒋当政时,曾大力提倡冷水洗脸和吃冷饭,当时十九联队直接指导留学生的是上尉小山田三郎。

蒋在联队当兵时,据十三师团长长冈外史回忆,认为他并没有不平凡的表现。他说:“留学时代的蒋君,才能胆略,内蕴不露,说不出有出人头地的表现。”在野炮兵队里,日课之一是照料军马,即擦洗和喂养军马,每日早晨洗脸之后就去擦军马,由官长带领先到马厩去把马的全身擦洗干净,然后再牵马到厩外饮水和喂食。喂好马后,自己才能回营房吃饭。傍晚,再到马厩里擦一次马,然后吃晚饭。从这时起。蒋懂得了爱护马的道理。当时蒋对于扫院子等体力劳动,并不喜欢,总是鼓着眼睛,不高兴地干。当时的伙食也很不好,据蒋后来回忆,日本军队当时每人每餐,只许吃一中碗米饭,每周还要吃几次麦饭。下饭菜为三片咸萝卜,有时是一块咸鱼。只有星期天,才能吃到一点豆腐、青菜和肉片。每一个人均如此定量,不分饭量大小。蒋起初吃不饱,饿得到军营俱乐部买饼干吃,但也只准买三片,又粗糙得很。以后慢慢习惯了,身体也适应了,他也就不觉得怎么饿了。星期天,他们常到三一洋食店买食油和面粉,自已做菜、做饭吃,和店主人渡边五郎很熟。他的长女还记得蒋介石不好说话,表情严肃,很有气质。

每年暑假,蒋都要回国探亲。1909年夏,他又回来了,但没有去溪口,却在陈其美为他安排好的上海一所住处住了下来。他是蒋门婆媳心目中的“王子”,王氏、毛氏昼夜兼程从溪口赶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而今的蒋某已不是当年那个顽皮的少年,而是一个青年革命党人了;同他交往的不是当年赤脚、穿草鞋的放牛娃,而是衣冠楚楚、谈吐不俗的新派人物了。如果说,在浙东农村,毛福梅这颗小家碧玉还是熠熠发光的话,那么在十里洋场,在“往来无白丁”的英俊小生群中,毛福梅“祥林嫂”般的形象,就显得泥土气息太重了。

蒋对妻子的条件要求很高,而且是“水涨船高”。蚕豆花怎能栽在花盆里?为此,他无端大发雷霆之怒,几天内不进闺房。寻寻觅觅,举案齐眉无着落,毛氏只好托着香腮,“守着窗儿”、此时此地,洋学生与土媳妇之间发生了严重的不协调。

秦香莲们的心情历来就是矛盾的:她们盼望良人出人头地,“夫贵”自然“妻荣”;但她们也害怕良人出人头地:“状元及第”日,几多新人换旧人!在中国现代史上,倒是有位胡适先生独树一帜,30多个洋博士头衔,却与小脚女人的糟糠之妻胡文秀厮守了一辈子。可敬!真是所谓矛盾无所不在:提倡新思想的人,仍旧忘不了“驿外断桥边”,洁身自好;而崇尚传统操守的人,却向往着樱花树影,见异思迁。

蒋母贤,痛责儿子不孝、忘本,声言要跳黄浦江。母命不敢违。于是毛氏依旧举案齐眉,小两口总算又共同生活了一个夏天。毛氏怀孕了。

1910年(宣统二年),蒋23岁,农历二月十八日,毛氏临盆,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建丰。蒋母喜,毛氏甜,顿觉终生有望;蒋也看到了武岭蒋氏宗祠后继有人,香火不断。

日本军事教育于细微处见精神,蒋有深刻体验:军官检查寝室——一进门,必先察看室内的四角,是否整洁:再看门的背面有无尘土,并且带了白手套在门的横木上擦拭,如手套沾上尘埃,却是内务整洁尚未作到实在,必须重新作过。

还规定检查痰盂,限定其中所盛的水量为其容积量的三分之一。

这些,蒋认为是“日本军事教育成功的要诀之所在”。

蒋还认为:日本人“早晚一定洗冷水脸”,日本人“日中出去工作,就带一包冷饭”,日本士兵星期日外出的服装在归队之后,“立即脱下收存”,日本人讲究“废物利用”,这些都是该民族所以兴旺的美德。

蒋介石的感受是深刻的:“明治维新”以后,国际间强敌如林,日本人为了生存、发展,节衣缩食、艰苦卓绝、朝野上下励精图治,几十年如一日,下的是真功夫。

同类推荐
  • 我与鄂尔多斯学

    我与鄂尔多斯学

    本书作者在鄂尔多斯生活多年,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史料进行了搜集和研究,分创新认识、专题探究、永远牵挂、草原情深四部分,最早提出了创立鄂尔多斯学学科体系的立论。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写史,最难的是写人。历史是人折腾出来的,说史,即使是单纯的大事记,也免不了有人在里面,不能把人和事剥离开。但是,现在做历史的,往往见事不见人,写来写去,干巴巴的,就那么点事儿,里面当然有人,但是人都“事儿”化了,没血没肉没性情。说实在的,不是写史的人不想写人,一边是多年的积习难改,一边是写人也的确有难度。
  • 赵一曼传奇

    赵一曼传奇

    《赵一曼传奇》讲述的是:她端庄秀丽,亲切迷人。她冲破了数不清的障碍,同这片黑土地上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发生了骨肉般不可割舍的联系。她手持双枪、红装折马,在东北的密林中叱咤风云。她率领着抗门联军剿鬼子、杀汉奸,狠狠地打击了这群嗜血的豺狼。她让百姓和战士们敬佩拥戴,却让敌人魂飞胆丧。她被捕后,受尽酷刑。审判过她的人,在战败后泪流满面,跪在地上请求她灵魂的宽恕。被日军枪杀前,她给儿子写了一封感人的遗书。就义前,她高唱《红旗歌》,视死如归,时年31岁。这本《赵一曼传奇》适合青少年阅读。
  •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小镇,17岁时偷渡到美国参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记者,并创办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等报纸,被誉为“报业大王”。本书生动而详实地讲述了普利策从一个联军士兵到报业大王的传奇人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普利策非凡的勇气、崇高的信念、创新的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热门推荐
  • 孙中山平叛

    孙中山平叛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快穿之职业收集之旅

    快穿之职业收集之旅

    这是一个蠢萌系统带着外表冷漠内心腹黑的宿主,一路打怪升级,解锁新技能的故事
  • 乱世小魔妃

    乱世小魔妃

    “丫头,你是本王的!”霸道的男人一把搂住自家媳妇,嘚瑟又欠揍地斜睨着面前七位大小不一的美男,笑得万分嚣张。七位美男同时一副重伤的模样:“灵儿,你不要我们了么?”……欢乐的男女强,架空穿越,看受绝宠的小魔妃如何玩转异界……
  • 重生之弃妇傲世

    重生之弃妇傲世

    再次睁开眼睛,她还是那个叱咤商界的传奇女子,只是前世的历历在目……原来是上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那么她不要再做那一个受人摆布的傻女子……带着儿子改头换面和那一个清浅绝世的男子行走天下,远离原本的世界……天下归心,四海升平她却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走失,再次醒来她却发现这两生两世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
  • 保卫银河系

    保卫银河系

    当人类迈入星际时代,人们发现自己不是孤单的,遥远的仙女座人正派来访问使者!
  • 月落夜语

    月落夜语

    她是来自异世的一缕幽魂,一步步走向强大,只为了守护的人。他是百姓眼中不受皇室器重的冷漠皇子,铁血之下,柔情只是尚未遇到她。兜兜转转,第一眼,便齐齐心动。他说,你不敢赌。她说,我可以用自己的所有来和你赌,除了感情。因为一旦沦陷,便不可自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鸟文学社

    青鸟文学社

    属于青鸟文学社,有诗歌有文章有小说,应有尽有(←应该是这样)每一卷的卷名就是那一卷里的文章的作者呦。
  • 冒险者家园

    冒险者家园

    每一个冒险者都是高手,他们精通各种技术,擅长隐匿伪装,清楚每一个行业的规则。冒险者们游走在社会的灰色地带,无所谓正邪,与人斗,与天斗,与民斗,也与官斗,然而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又是什么样子!宅男意外加入冒险者家园,从此他每日徘徊在生死之间,为生命,为尊严,为财富,为女人,为欲望,也为了情义,在战斗。
  • 至尊无极

    至尊无极

    光明大陆,结界被破,魔兽闯入,自此天下不再太平。而她也要在小小年龄备受火家一家老小的欺凌。坚毅隐忍的她,引来他们的倾慕。她自己也没想到,众男争宠,最后得益的是他这个闷骚腹黑男。
  • 佑守于欣

    佑守于欣

    李佑硕:“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诉说爱你这件事,我们的身份太特殊,只恨来世我不做模特,你也别做演员,我们都不要太过于沉陷于这个圈子中······对于你,我更愿意细水长流。”作者致谢:本小说封面由墨星小说封面网免费制作,还没有封面的赶快去免费申请啦!百度搜索“墨星”即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