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9300000023

第23章 沉思录Ⅱ·卷二

在人群中确定自己的责任

记住这一点:你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而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部分。你作为这个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你的身旁不可避免地会有广大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张网中,你应当考虑两个问题:你在这张网中何以立足?你在这张网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

首先,要想一想你是谁。你要意识到你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你是世界的主角而不是配角,你拥有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能力。你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你必须要履行的责任。如果你能认真地去探寻你与他人的之间的联系,如果你能仔细地研究这种你与他人之间的联系,那么就你能找到你的责任,你才能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社会中找到你的立足点。

你可能处在家庭、邻里、工作、国家或是民族这些基本的关系中,一旦你认识到你是谁,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并且常常思考你的角色,有可能是家长、孩子、邻居、领导等等,那么你的责任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

比如,面前的这个男人是你的父亲,那么就请你记住,你是一个孩子;你要想到你们俩人不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实际需要上,都有一种根本而持久的关系。那么,这个身份应该履行什么职责呢?你要明白,你应照顾他,尊重他,耐心地倾听他的意见,不要责怪他,要尽量配合他,这就是你对他的责任,也是你在这个社会的基本关系中的责任的一部分。

不过,也许你可能会说,你的父亲愚昧、粗俗,未受过教育,与你的观点并不一致,这意味着他并不是一个好父亲。那么我还对他有责任吗?人啊,上天只是要给你一个父亲,但是并不是会根据你的喜好给你一个理想而完美的父亲。无论你的父亲品质、个性、习惯如何,无论你发现他是否好相处,他作你的父亲的事实不能改变,你该尽的责任也不会有所改变,尽人子之道的责任就永远存在。

假如你有兄弟姐妹,他们对你好与不好,他们是否善待过你,与他们是你的兄弟姐妹的事实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你必须承认,他们是你的兄弟姐妹,你与他们之间的血缘并不会因为他们待你好与不好而阻断,那么你就对他们有责任。

别人的行为并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你要做的,并不是看他们做了什么,而你是否坚守了自己的责任。你明白两个道理:一个是如果你想要找到真正的自由,那么你就要寻求与自然本身的和谐一致。第二个是自然是一个依据理性而建立的整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之中的所有事物都是合乎逻辑的。所以身为他们的兄弟姐妹,你的职责就是要谦让,不要固执己见,尽可能赞同他们、鼓励他们。如果你责备你的兄弟姐妹,那么最根本的,你已经忘记了你的身份。

智者之所以能美好的生活,别人的言语从来就不能伤害到他们,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意愿与行动与自然的意志相符,对他们来说,那些刻薄的言行只是显得可笑或可怜罢了。你又为何不像智者那样生活呢?

对于受到伤害,什么又是我们能掌控的呢?即使是你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或雇主,没有你的允许,他们也不能伤害到你。记住,不要自愿受到伤害,没有你的允许,任何人也伤害不到你。

请你记住你的身份,如果你是年轻人,请记住你是一位年轻人;如果你是老人,请你记住你是一位老人。每个名称上都标注着你该履行的责任。如果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你就不会损失吗?如果你忘记了自己的兄弟身份,变成了敌人,难道这不是你的损失吗?

难道只有物质上或钱财上的损失才叫做损失吗?我们把物质上或钱财上的损失称为损失,却不把精神上、意志上、品质上的损失称为损失,因为这种行径不会掉脑袋,不会瞎眼睛,也不会丢掉地产,而我们所关心的只有这些。

但是,物质和钱财是独立于意志之外的,拥有和失去都不可耻。而你那些谦虚、温驯的品质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由于我们自己的错误而导致它的失去,这是不幸的,要受到谴责的。当我们丢掉了责任、丢掉了善良、丢掉了品德,那么我们的意志将会不再完整,这样只会害了你自己。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自由,在这些复杂的现状中,我们又该如何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呢?人啊,总是喜欢欺骗自己,总是会因自己心中的渴望而蒙蔽了双眼,让那些自己一时的感情凌驾于自己的理性之上。难道在你们看来,自由就是做那些让自己感觉良好或舒适、轻松的事情吗?但是,事实又是如何呢?当你们在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努力的时候,当你们在为自己的厌恶的事而回避的时候,你已经成了它们的奴隶了!因此,当那些意外的挑战不期而至的时候,你总是因为根本没有好的准备,而不可能采取有效而高尚的行动。

不要再欺骗自己了,真正的自由是对我们有要求的。只有当你试着去发现、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且诚心地去履行你的责任,不管这个责任是否会让你感到舒适、轻松与否,你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不要逃避你的责任!

假如你有朋友,当朋友有需要的时候,那就为他们行动起来吧!在朋友需要我们的时候,站在他们的身边给予帮助是我们的责任!不要心存疑虑,帮助朋友是高尚的念头,你需要的是坚持到底。也不要思考可能会遇到的麻烦、问题、危险。如果你的理性足够强大,足够引领你,你就是安全的。

对待他人要宽容

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自然法则,当你学会了区别和分离事物,你就会明白,事物的本身是无关紧要的,我无法掌控外物,但我能掌控意志。

如果剖析我们的身体——对于脚,我可以说它是洁净的、符合自然的。如果你把你的脚作为单个的一件事物来看,它可以踏进泥泞,也可以踏进荆棘,这样它就不再是洁净的了。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说它不再是脚了吗?不是的,它依然还是我们的脚。我们要以同样的方式来思考他人。当他人犯了错误,他就不再是他了吗?他还是他!我们要以宽容的态度来看待一切,学会宽恕他人,因为,一般而言,我们每个人做事都会尽力而为。

不要生他人的气。你赞同某事物的原因,只是因为它看上去是正确的。你不可能对看上去不正确的事物表示赞同。理解的本质就是对真理的支持和对虚假的不齿。当你指责一个人的错误时,你能改变什么吗?什么都不能。

你又为什么要生气呢?你为什么不能像怜悯瞎子和瘸子那样,去怜悯那些支配能力失明和跛足的人呢?你要清楚一点:对人来说,任何行为都只是用表象来衡量的,无论事物的表象是好还是坏。如果是好,他就无可指责,如果是坏,他就是自作自受,因为不可能误入歧途的是一个人,而受惩罚的是另一个人。记住这一点,你就不会再生别人的气,不会对别人发怒,不会辱骂或责备别人,不会怨恨别人,也不会跟别人争吵。

当你遇到这样的人,他说话粗鲁无礼,行为举止轻率,对你说的话总是不予理睬,甚至是做出彻头彻尾的坏事。对于这样的人,你该如何呢?我们不要急于判断他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要耐心地对待他,因为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他人行为背后的故事我们并不知晓。

你可以试着问问你自己:“如果我也和他一样,承受着一样的痛苦,遭遇了一样的伤心事,或者我和他有着一样的背景,我是不是也会说出和他一样的话、做出一样的事来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要宽容他人的粗鲁与无礼。这样做并不是我们认同了他们的观点或者纵容他们的恶行,只是因为不同的行为有着不同的道德力量。

当他人的行为并不如你的愿望时,也没有必要去争执,因为每个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行为,我们要试着宽容他们的态度。不要压制你善良的念头,应该要将你善良的念头坚持到底,不要去计较你的得与失,或者他人的行为为你带来的麻烦、危险。让你的理性引导你,耸耸肩,告诉自己:“就这样吧。”然后忘记这件事。

可能有人做了许多坏事,能宽容的人是不会生气。对于那些做尽坏事的强盗和暴徒,凌辱和惩罚就能改变他们吗?不能!而且这只是一种没有素养的做法。那么,什么才是对他们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呢?了解他们吧。

他们只是因为接受了错误的观点,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不能分辨什么是对他们真正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所以他们才会做出那些违背了社会道德的行为。他们也在为自己内心道德的扭曲和恶行而不得安宁。如果我们足够了解他们,学会宽容他们,对他们怀有怜悯之心,这种对恶行所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才会发挥作用。

当有人做了蠢事,许多人的态度是愤恨他、嘲笑他,因为他的愚蠢夺走了自己所尊崇的东西。但是,你要明白,你只是被这种愚蠢所激怒,不要让你的内心被愤怒所取代,怜悯他吧。

你是否发现过这样一个现象:你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或者把现在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而导致自己痛苦万分。那么,就请宽容自己,尽可能地善待自己吧。人都是在渐进中得到完善的,这个过程中,你都必须要进两步,退一步。

论生活的理性一面

上天赋予了我们理性思考的能力,使我们拥有了思考“好”与“坏”的能力。如果理性本身是“好”,缺乏理性是“坏”,那么,“好”的理性是一定是既能自我思考又能思考表象。当我们对表象漠视,同时我们可怜的支配能力没意识到这种危害,于是我们就昏昏沉沉、稀里糊涂地接纳了这些所谓的表象。想想被蒙蔽的感觉吧,就发现我们的自我思考是多么的草率,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又是多么意兴盎然。理性的生活,首先需要理性的自我思考。

理性的生活,学会清晰地思考问题很重要。清晰地思考有什么作用呢?清晰地思考能够恰当地引导我们的意愿,使我们能够坚守真实的目标,找到我们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清晰地思考也并非是随意的行为,它需要适当的训练。

不仅要训练那些合理的推理方式,还要训练识别那些滥情的、虚假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推理中得出合理的结论,避免产生毫无根据的结论。

错误的逻辑推理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比你富有,因此我比你优秀。”或者:“我的话比你的更有说服力,因此我比你优秀。”这样的推理都是缺乏根据的,而且完全是虚妄的。因为,优秀的概念很广泛,并不是富有和说话有说服力就能说明你优秀。

有效的推论应该是这样的:“我比你富有,因此,我比你拥有更多的金钱和物品。”或者:“我的话比你的更有说服力,因此我的言辞比你的更有效。”

记住,你的品格与你的财产和说服力是无关的。

如果我们能够花足够多的时间学习清晰地思考问题,加强逻辑思考和有效辩论法则的训练,这样,我们就不会再被错误的逻辑所蒙蔽。

理性是至高无上的,但不代表一切。因为,理性是我们保持正直和诚实的力量,所以它至高无上。然而,对于生活中的许多领域,理性还是难以企及,比如世上存在的事物中最隐秘之处它就触及不到,所以理性并不代表一切。

如果我们懂得通过推理来正确使用理论,或者懂得恰当使用逻辑推理形式,那么我们就不会被误导。但是,很多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总是以随意、敏感、混乱的方式行事,并且还很容易被蒙蔽。

理性的思考并不是要求我们冷漠无情地面对一切的艺术。反而,理性只是一种检测手段,不仅要批判性地检测我们的推测,还要检验我们作出的解释以及得出这种解释的方法是否合理。

理性要求我们学会避免情绪化,尤其是在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地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思考问题时添加过多的情绪,那么我们本来有秩序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

理性的作用还在于,它不仅能区别真理与谬误,还能区分真理层次上的高低深浅。

那么,理性的推理的标志又是什么?清晰,一致,严谨,定义准确,不会含混不清,这就是理性的推理的标志。

赶快去培养理性的思考能力吧,这样,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辩论,我们都能自信地参与其中,而不会被它弄得晕头转向。

保护好你的理性很重要。与我们走路时都会很小心,不踩到钉子,不使我们的脚受伤的道理一样,我们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理性,它是我们的头脑中的最高才能,因为有道德的生活首先就要依赖于理性。只有保护好你的理性,这样它才能保护你。

理性的人和道德上未经修炼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关注点不同。前者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关注理性和发展理性上,对于他们自己的身体,它只是一种肉体的功能,只需要顺便关注一下即可;而后者总是会花过多的时间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却在理性方面一无所成。

记住,借助理性,你才能理解自然的法则。

那些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的人,和那些力求按精神原则生活的人,一定要准备好接受嘲笑和谴责。因为许多人为了赢得社会的承认,为了得到更舒适的生活,他们总是在一步步地降低自己的为人准则。那些在精神层面上紧持自己的理想,并力求完善自我的哲学家,是他们最讨厌的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方面不要让那些卑微的灵魂影响到你的生活,不放弃你认为好的东西,另外一方面也要对他们予以同情。

也许,亲近你的人会嘲笑你,责备你对提高自己精神层次所做出的努力。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谦逊和坚持。对于自己心中的道德理想和已认定的好的东西,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不要使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受到他人卑微的思想的影响。如果你能坚持下去,那些嘲笑你的人将不会再嘲笑你。但是,如果不能坚持,那么你就会产生双重羞愧——里外不是人。

同类推荐
  • 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本书作为戈国龙先生日记随笔的第二本,主要记录了作者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的学术研究,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作者记悟的过程和心得。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当然是生命境做主!这是一本呼唤全人类正视生命境的书。生命最初是什么?为什么会活?如何理解起源、进化、遗传和发育等重大问题,尽在此书中。现代生命科学把生命规律搞得庞杂而繁复,那是因为把生命现象“看走了眼”。人类再智慧,科学再万能,如果不认识思维是什么,不纠正思维中的动物性缺陷,就很难闯出误区。当今社会,用主观的遗传基因概念解释生命的一切现象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坏习惯。人们为什么不换个视角重新审视生命?请还原生命物质运动的自然规律吧!这本书以生命境为主题,正确认识人体在生命体系中的地位,正确把握人体在生命境中的“雕塑规律”,我们的身体将天然健康,人类的前途将借助“生命境大爆发”跳出灭绝。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热门推荐
  • 寂月下的恋情

    寂月下的恋情

    伽倻国大臣金孝元的女儿金佳朗被选为年迈国王的殉葬对象。在被拉进宫里的前夕,佳朗收到三年前逃亡新罗的恋人卢仙剑送来的书信,约她夜里在以前常见面的小山坡相见。为了在临死之前能够再见爱人最后一面,佳朗最终决定赴约。事实上,派人送信给佳朗的其实是仙剑的义兄薛錀——一个爱慕她很久却未曾表露的冷血男子。夜幕之下,佳朗误以为薛錀就是仙剑,两个男女炽热地交融在一起,呻吟声唤醒寂静的树林……那一夜之后,佳朗与薛錀的命运就紧紧纠缠在一起。
  • 粉色的俘虏

    粉色的俘虏

    他是一介文弱书生,为了考举人,中状元,彻夜发愤读书,到现在都没有入睡。一个没有武功的人是不是也可以走江湖呢?答案是肯定的。没有武功的人同样可以走江湖。不过话又要说回来,没有武功走江湖,风险肯定比较大一点。当然,这个道理田无勤很难去明白。不然,他绝不会一门心思去想着要去走江湖。在这种很不现实的思想蠢动下,田无勤已在暗中定下走江湖的计划。
  • 后修炼时代

    后修炼时代

    数千年的时光逝去,那些上古的秘辛也最终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昆仑西隐,蓬莱东去,楚天南遁,四方不显,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被世人所知,直到那天,一个十八岁的都市少年,意外开启了自己的........
  • 泪无痕乱君心

    泪无痕乱君心

    盛世王妃,美貌无双,才华横溢,迷倒邪魅王爷。
  • 虚之现实.一念花开

    虚之现实.一念花开

    一念沉沦、堕落,不是我愿...花开三千,缘浅缘深,在于一个变字...叹轮回百转,犹如沧海一粟!然回眸人生之途不易,虽品尽世间繁华,但仍记唇留苦辣!
  • 磐石惊天

    磐石惊天

    少年赵恒身怀五行之力误入西域大陆,才发现身体内封印着神秘的存在!魔法?看他五行相克,都失效吧!宠物?看他五行相生,都升阶吧!强者?看他五灵之身,都趴下吧!他令化身美女的神级魔兽舔舐创伤,他使狡诈的地精们拿出宝藏,他逼嚣张的教皇交出神器,他让高贵的精灵祭司暖床!为了兄弟,可以屠龙;为了爱情,哪怕弑神!他说:“坚如磐石,利似巨剑,防于九地,攻于九天!”他说:“我的地盘,听我的。整个大陆都是我的地盘!”
  • 0~6岁婴幼儿护理保健全书

    0~6岁婴幼儿护理保健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喂养篇、保健篇和防治篇三部分。喂养篇着重介绍0-6岁小儿各个年龄阶段营养与喂养的相关知识,使家长掌握具体操作技巧及喂养方法;保健和防治篇着重介绍有关小儿卫生与保健的知识,包括小儿生长发育、体格锻炼、意外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及护理知识。
  • 云氏传奇

    云氏传奇

    远古神皇已然陨落,新的传奇正在谱写!天雷灌顶?万灵之体?附体技?百阵图?要显霸道、要行王道、要走正道!神迹大陆最强家族!一切精彩尽在《云氏传奇》。剧情跌宕起伏,让你身不由己的跟随云天耀的脚步逐渐揭开血海深仇的真相,在你我的交汇中描绘出神迹大陆的蓝图。神迹大陆云氏一族的崛起唱响了对这个时代的挑战之歌!爱与恨的纠葛让古往今来多少人黯然神伤?一切爱恨情仇,恩怨纠葛都会让大家觉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霸道校草的守护甜心

    霸道校草的守护甜心

    阮筱晴河炫鹤啸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炫鹤啸对阮筱晴一见钟情,但阮筱晴还傻傻的不懂他的心意。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认真的呵护她,保护她,可他们在一起还不到一个月,逆天了,在看日出时阮筱晴竟奇迹般地回到了古代,而炫鹤啸因为过度悲伤而进了医院,至今未醒。炫鹤啸竟然是一名君王,但却好像失去了记忆。阮筱晴做了很多都无济于事,阮筱晴的身世,不便透露哦。她在另一个国家看到了她的两个好朋友,他们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穿越过来的,穿越后不仅古代,现代也发生了很多事,阮筱晴很无奈,她,,,,
  • 人在轮上飘

    人在轮上飘

    耗子是一个大学轮滑玩家,学校轮滑社的创始人,当地轮滑精英队CRC队员,他正困惑于是否继续坚持轮滑,因为面临即将毕业就业的问题,随即就遭遇了一场“背叛”,在轮滑社中被自己的好朋友孤立。他只好抗争,最终他赢回了影响力,同时也认识了轮滑对于他的重要性,所以打算以轮滑为职业,放弃了实习,而是在毕业的前夕参与了轮滑高校联盟和CRC的重新组建,试图将自己的爱好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