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100000008

第8章 弟子的饮食(2)

佛教对饮水一事也十分重视。因为病从口入,饮用不干净的水会妨害生命。佛教将水分为三种。第一种称“时水”,即当时饮用的水,这种水必须过滤,认为可用才能喝;第二种称“非时水”,是当时不用,储存起来供以后饮用。这种水经过过滤后,要盛放在一个清洗过的净瓶中,上面加盖,安置在一个干净的地方,需用时要再三漱口后才能饮用;最后一种是“触用水”,是专门用于洗手或清洗器具用的水。这种水要用专门的器具盛放,不能与净水放在一起,更不能饮用。看起来,早期佛教徒就很懂得饮用水的卫生了。

佛教把饮用未过滤的有虫的水认为是犯戒。称“饮虫水戒”。佛教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比丘,结伴前往佛陀所在地。路途中口渴难忍,走到一水井前,一比丘汲水便饮,另外一个看见水中有虫就不喝水。饮水的僧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喝水?”那个人说:“佛祖定下的戒律,不能喝有虫的水。”饮水的僧人劝说他:“长老但喝无妨,如果不喝,就渴死了,还能见到佛祖吗?”这个人却十分坚定,说:“我宁可死了,也不能破坏佛所制定的戒律。”结果,这位比丘果然干渴而死。喝了水的比丘一个人来到佛的住地,见到释迦牟尼,跟他述说了上面的情况。佛说:“那位已经去世的比丘已经升天有33天了,成就了金身。你虽然见到了我,但因为放纵自己的行为,不遵守戒律,实际上离我更远了。”

这个故事说明,佛教对僧人饮水是非常重视的。正因为这样,僧人在受比丘戒后,要像备齐三衣一样准备一件滤水囊,外出的时候随身携带,以便过滤饮用水。

滤水囊又称滤水袋,是用细绢做成。形状像杓子。它“用绢五尺,两头立柱,钉钩着带系上,中以横杖撑开”。佛律规定,如果没有滤水囊,僧人不得外出超过20里。

不过,中国僧人携带滤水囊的较少,而一种“饮水咒”流行起来。偈子云:“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干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吃饭规矩

佛教僧人进食,要经过这样的过程:

早晨,钟鸣三下算是进食的信号,这时,僧人们要停止一切活动。首先洗手,穿戴整齐,一般穿三衣中的七条衣,即郁多罗僧、中价衣。再洗净钵盂,洗后用餐巾擦干净,端在胸前。然后走向斋堂,路上不能喧嚣嬉笑。进入斋堂后,根据僧人的职序依次进入指定位置,将钵和餐巾放置在餐桌上,站立合掌。

饭前,要焚香礼拜,念“供养咒”,并由执事僧从佛前供佛的饭食中取出7粒米,放在斋堂外的廊下,名为“施六道”。这以后方可进食。

和尚们吃饭时要“观想”,有称“三观”,也有称“五观”。佛教律书上说,出家比丘要吃饭时,首先要“观食”,否则就是犯戒。“三观”是:一观食,观想自己的功德多少,思量食物的来之不易;二观身,思量自己的德操,如何补不足;三观心,要思想如何防止贪心而不犯过失。“五观”比“三观”多了两样。一是“正视良药”,即把吃饭看成吃药一样,是为了滋养身体;二是“成道业”,把吃饭看成修行,是为了成就道业。

吃完饭后,听钟声停时才可起立,然后念“结斋咒”,排队离开斋堂。饭后漱口不能发出声音;不能把漱口水吐在钵盂里;返回禅房的路上也不能喧哗嬉笑。

回到住处,要先将袈裟脱下整理好,然后清洗钵盂和匙。洗钵盂先用清水洗,然后用皂荚汁洗。夏天洗钵要用新鲜水,以防生虫。钵洗干净后要安置在清洁处,不能放入餐巾等任何东西。

用餐的分量也要注意,既不能过饱,过饱会使身体肿胀、经脉不通;也不能过少,过少则会让身体赢弱,思虑飘忽。僧人进食一律平等,上座、比丘和其他僧人没有任何分别。

和尚们吃饭的规矩很多,但仔细考察,里面相当多的是与饮食卫生有关,比如吃饭不能太急,不能大嚼大咽等等,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中国的长寿者许多都是僧人,恐怕与此也有关系吧。

佛门美食

中国人历来喜欢美食,即使出家当了和尚,即使吃不到半点荤腥,还是想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吃到美味佳肴。僧人们比较多的是时间,可以一门心思钻研如何做菜。于是,这就是斋菜的由来。而今天,“斋菜”、“素菜”已经大成气候,甚至可与八大菜系并列。

斋菜,原为道家、佛家烹任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茹及豆制品为主的素食菜肴,故又称“寺院菜”、“素菜”。斋菜的最大特点是不使用动物性原料。就连某些植物性原料,如大蒜、坡芹、咸菜等也在禁用之列,近年来,由于素菜具有养生功效和独特口味,进入饮食市场,大受消费者欢迎。

斋菜的制作往往要先熬高汤。俗家菜的高汤都用的是荤料,比如猪骨、母鸡、鸭架、虾仁等等。而斋菜的高汤都用的是素菜,主料是豆制品,还有黄豆芽、草菇等。经过反复熬制,一样能做成极为鲜美的汤。利用高汤调味,用各种菌类、豆制品及瓜果蔬菜为材料,就可做成清爽可口的素菜。许多名菜由此产生,比如“鼎湖上素”、“罗汉斋”等。最绝的是和尚们可以把素菜做成各种荤菜的样子,如素鸡、素鸭、素排骨、素鱼等等,其色香味都和原来的荤菜没有分别。如“香菇素鱼”、“豆皮鸡”、“莲花鸭羹”等,都几可乱真。而从和尚们苦心追求把素菜做成荤菜样子之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世俗生活的向往。这于佛教的戒律可是大大不相容。

当然,这些美味的素菜不是给一般和尚享用的。许多寺院专门设膳堂,招待前来进香礼佛的王公贵族、慷慨募捐的施主及讲法的高僧等。后来,许多膳堂对外营业,成为了寺院的“第三产业”。

有遵守清规戒律的和尚,自然也有不那么规矩的和尚。有的和尚把素菜做成荤菜样子来解馋,也有和尚偷吃或偷着做荤菜。而一本中国菜谱,不少名菜就是这些“酒肉和尚”发明的。

有个小和尚,想吃肉想得要命,下山买了块白灼猪蹄一路狂啃。谁知路上听到了师傅的声音,不得已,只能把啃了一半的猪蹄顺手一丢。过了两天,又想起了那块猪蹄的美味,跑回去找,结果在一道山泉里捞回了那一半。咬了一口,不但没坏,反而鲜滑可口,爽脆万分。从此粤菜添了道佳肴:白云猪手。

传说江南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也好此道,有天他正准备改善生活,忽闻小沙弥报苏大胡子来了,赶忙把刚上好佐料的五花肉藏于一小瓦坛中,随手摆在了蜡烛架子上。那苏大胡子乃有名的才子,谈禅论道,竟然3日不去,回去后还写了一首诗教人送给佛印,诗云: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陪了他3天,正心疼那坛子猪肉。看诗不禁大怒,拿笔批了两个字:放屁。苏大胡子一看受不了,怒气冲冲地上门问罪。谁知进门就闻到了一股异香,顺味而去,找到了那个坛子,于是罪也不问了,挟肉而逃。“香积厨”中的一手绝招也从此流传后世。那就是:洗尽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苏大胡子吃的醉饱之余,又摸着肚子哼哼出下面几句: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个后世俗人所说的“东坡肉”,就是佛门美食中的“蜡头炖肉”。后人有好事者也以诗赞日: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忽闻蜡头肉,黄州始闻名。

传说在清朝隆年间,扬州瘦西湖法海寺有一和尚名叫莲性,烧制的猪头很好吃,游客颇喜品尝。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歌谣:绿杨城,法海僧,不吃荤,烧猪头,是专门,价钱银,值二尊,瘦西湖上有名声,秘诀从来不告人。有一厨师与莲性和尚关系密切,得其真传,于是咸甜适中,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扒烧整猪头”就流传开了,成为扬州一大名菜。而它与“扬州狮子头”、“拆烩鱼头”,合称“扬州三头”,由它们组成的扬州“三头宴”曾盛行淮扬地区。

要说最最有名的佛门美食,当属天下无双佛跳墙。小和尚难得把师傅师兄吃剩下的猪蹄膀海参扇贝等等之类的下脚物收集在一起,炖了一大坛子,称为“燕子归巢”(此菜和尚目前仍多享用,时间为盛大节日过后的两三天里),却给黑心的饭店老板抢了去,着急去夺,又被世人误会是拦路打劫,所以美其名日:佛跳墙。

当然,这些故事多属传说,其真实性值得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山门掩不住人们对尘世生活的向往。而与那些高僧相比,这些不守清规的和尚似乎更加亲切可爱。

喇嘛食品

藏传佛教僧尼的饮食与藏族人民一样,多以糌粑、乳品、牛羊肉为主。

由于藏传佛教僧众生活在地势高寒的雪域,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离开肉食就难以解决温饱和维持体力,所以藏传佛教允许僧尼吃三净肉,即:一、不见,不亲眼见为我所杀;二、不闻,不曾听说是为我所杀;三、不疑,不怀疑是专为我所杀。但是,不能吃飞禽、鱼类、驴、马、狗肉。

酥油糌粑是最普通的食品。糌粑的吃法是:在奶茶中加酥油、曲拉(奶渣)、炒面搅拌成块状后吃。或者把糌粑拌好后,用手捏成小酒杯的形状,然后吃掉。

僧尼的早餐约在早晨9点,午餐在中午念经后吃。普通僧尼也坚持过午不食戒,每天只吃两顿饭。戒行高的比丘每天吃一顿饭。但在节日或做佛事的日子里,进餐就不规律了,有时每日要进四五餐不等。

在招待客人或过年过节时用藏餐,其上菜顺序是:奶茶、蕨麻米饭、藏包(灌汤包子)、手抓羊肉、大烩莱、酸奶,共六道。在念经或做法事活动由群众供经饭时,也常以藏餐招待僧尼。

僧尼进餐一般盘膝而坐。饭前颂供饭经。吃肉时,不能用嘴啃,要用刀割。不能用嘴在壶边或勺边喝水。吃完饭,按教规要求一定要漱口,漱完口才能起来。僧尼用碗也很讲究,每人都有自己的专用碗,互不乱用。

茶是寺院僧尼离不了的。所用茶叶,多为四川松潘地区产的大叶散茶和湖南益阳产的茯茶砖。饮茶为“熬大茶”和“奶茶”、“酥油茶”几种。熬茶时用专用的铜锅,与饭锅互不相混。平时熬茶的铜壶就坐在室内的炉子上,并盖上小棉罩保温,随饮随倒,非常方便。

部分僧尼喜欢吸鼻烟。鼻烟是他们自己用普通烟草加各种香料研制而成。鼻烟壶很精致,有用黑牛角制成的,也有用象牙、玛瑙和各种玉石做成的。精巧玲珑。遇到客人时,就以鼻烟相敬,作为一种见面礼。但是,在经堂集会和念经时,不准吸鼻烟。

同类推荐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热门推荐
  • 炒糊年糕

    炒糊年糕

    虽说亿万的穿越大军已经把原本蔚蓝的大清天空穿的千疮百孔,但是怎么可以没有我家“年糕”的专场呢?就算她是个炮灰命,斗不过雍正的大老婆,也没斗过乾隆他妈,成也她哥败也她哥,总得来说是衰了点滴,可是她也是一代传奇呀!红花需要绿叶配,我家柔美如王艳版白飞飞的年糕也是需要彪悍如娄艺潇版胡一菲的八福晋来互衬的。希望她俩热热闹闹的搅翻大清江湖!!!
  • 灵女灵落

    灵女灵落

    灵石生灵女,二百年成妙女,有多少少年的倾慕,守护;也有多少人的觊觎,伤害。当她放弃所有,付出所有,愿将一心托付,得到的是甜蜜的爱情,还是一生的伤害?她会继续勇往直前,收获幸福,还是相信宿命,黯然远走。
  • m末日惩罚

    m末日惩罚

    末日来临,因为意外,自己的女人死去,却无意间邂逅美女丧尸王,从此,为了保护胆小的她,李渊杀伐果断,为她建立尸族帝国。
  • 鬼域苍穹

    鬼域苍穹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已被如来“整”死,你造吗?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诸君可愿陪我,并肩作战,毁天灭地,重建这鬼域苍穹?!鬼域苍穹交流QQ群:165226640
  • 念魂好似秋千索,爱如空

    念魂好似秋千索,爱如空

    亲王家,情浅薄,念魂好似秋千索。爱如空,情如索,天下苍生敌不过。“玄烨,就是太过爱你才要放弃你。我知道你这一生就是一个传奇。你会为天下苍生做很多很好的事,但是没有我,”若梨的脸上两行清泪留下来看着接近狂躁的玄烨。玄烨大步上前一手将桌上的物件挥倒在地“纳兰若梨,爱我才放弃我,这些统统都是屁话!如果真的爱我就跟我回去”
  • 挽倾

    挽倾

    我中了一种毒,名字叫做相思引。鲛人泣泪成珠,却失了最最珍贵的记忆。冰棺之中女子紧锁眉头,在等待王子,经历百般磨难,生死沉沦,最后重获新生。
  • 国风召南之江有汜

    国风召南之江有汜

    江有汜⑴,之子归⑵,不我以⑶!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⑷,之子归,不我与⑸!不我与,其后也处⑹。江有沱⑺,之子归,不我过⑻!不我过,其啸也歌⑼
  • exo之爱不只是说说而已

    exo之爱不只是说说而已

    “呵,就这点能耐吗?以前不是挺会装的吗?”熙冷冷的嘲讽道“我。。。我。。。”邱子旋(说实话打它的名字我都觉得它侮辱了我的输入法。。。它这个字已经是我给她最大的尊重了。。)“呵,真不知道你爸妈为什么会把你生出来,你说他们当初用那几分钟散步不好吗?”曦藐视的看着它“呵,我们上辈子是不是挖你家祖坟了?不然怎么会认识你这种人”兮忍着不杀它的冲动说。。。。。。(表误会。。。熙、曦、兮可是好人、、、它是反派)
  • 吃掉天蝎

    吃掉天蝎

    《吃掉天蝎》从扫描当代年轻人心理状态变化的爱情故事出发,每个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一方代表天蝎座的某种特质,另一方是其他十一个星座的某一个。以20个小故事为基础,每篇字数三千左右,把天蝎座一网打尽。每篇章节之后的两个固定小栏目,以最直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在爱情中所遇到的迷惑,阅读完这本书,无益可以得到双重的技能。
  • 猎妖魔

    猎妖魔

    狩猎妖魔鬼怪是我的主业,拯救世界才是我的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