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1800000072

第72章 鼓励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2)

那一天,安斯特丽太太从外面回来,发现九岁的儿子把房间的地板擦得干干净净,还把房间里的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由于安斯特丽太太并没有事先要求儿子这样做,所以她觉得特别高兴。事实上,这是吉姆第一次这样做,以前人们都说他不讲卫生。

安斯特丽太太激动地亲吻了儿子,对他说:“我真没想到你干了这么多活,你真是太懂事了。哥哥有没有帮你呢?”

吉姆说:“这些活都是我自己干的,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哥哥出去了。”

“啊!真是太棒了。我以前说你懒,真是错怪你了。现在你已经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了!你真是太让我喜欢了,如果你哥哥要是能像你一样勤快,那就好了。”

吉姆听后很不好意思,他说:“这没什么,反正我今天也没什么事做。”

安斯特丽夫人对吉姆说:“嗯,你今天表现得很好,我要给你两块钱作为奖励。”

听她讲到这里,我简直要晕过去。很明显,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还以为自己对儿子进行了正确的教育,并为此高兴不已。虽然她听说过我鼓励女儿的方法,却并没有理解鼓励的真正含义。

为什么呢?吉姆自愿主动地做了分外的工作,而且还是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做了这些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自然应该表扬他,夸他是个好孩子,表示自己对他的喜爱,甚至希望其他孩子也能像吉姆一样勤快。这些都没有错误。不过,问题是,安斯特丽夫人错误地把这些好评都讲给了吉姆听,把吉姆本人的好坏与他所做的事情画等号,还和自己爱联系了起来。整件事情的微妙之处就在这里。因为,这种做法会让吉姆在心里疑问:母亲是因为他做的事情才爱他吗?如果他不这样做,母亲是否依然会爱他?

还有一点,安斯特丽夫人夸奖吉姆,会让吉姆觉得满意并充满自信,认为自己做了事情、付出了努力之后,别人就应该夸奖他。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不会时刻注意表扬他的。有些时候,即便做了好事,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赞扬。当面对这样的冷酷,吉姆会怎么想?他可能会因此得出“生活不公平”的结论。他甚至会想:真倒霉,我这么努力,却没有人欣赏;我做了那么事情,却没有一个人看在眼里。如此一来,在现实生活中,吉姆会很容易感到灰心,甚至会不愿意做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

还有一点,安斯特丽夫人做得也不对:她不应该给儿子两块钱作为奖励。这样做,会让孩子认为做了分外之事必然会得到报酬。如此一来,他就会错把获得报酬当成做好事的目的,甚至以后做好事的时候,会希望得到物质奖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可能每做一件事情都可以得到金钱上的回报。如果吉姆做了好事,母亲却因为太忙没有注意到,或是忘了奖给他钱,那么吉姆会怎么想呢?这时候,他的积极性很可能受到打击,甚至他做事情的热情也会被削弱。

在我看来,鼓励和赞扬的目标应该是孩子的行为,把孩子的好坏和他所做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是不对的,把这些与自己对孩子的爱联系起来,就更不对了。要使孩子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就应该表扬孩子做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我也在教育儿女的过程中碰到过。女儿常常帮我干些家务,甚至是做些额外的事情。这时候,我总是会鼓励和称赞她。不过,我和安斯特丽夫人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在我不在家的时候,维尼芙雷特收拾干净了屋外的花园。她自己铲净了花园里的杂草,把树上掉下来的枯叶打扫干净,还把花浇了。回来后,看着干净的花园,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我知道一定是女儿做的,因为那天只有女儿在家。

“维尼芙雷特,你知道是谁这么能干,把花园打扫得干干净净吗?”“你猜猜。”

“我猜呀,如果不是天使施了魔法,那肯定就是你干的。”“不是我,还会有谁。”

“真棒。你是怎么做的呢?”

接着,她跟我讲了她扫地、扫落叶、除草、提着小水桶浇花的过程。我牵着女儿的小手,和她一起走到花园里。

“真是太美了。我头一次发现我们的花园这么美。”“真的吗?”女儿特别高兴地问我。

“真的。前些天,我还和爸爸商量要不要拆了它,因为我以前觉得花园不漂亮。可现在我改变主意了。”

“真有这回事啊?”女儿听我这么说后更兴奋了,自豪地对我说:“不能把家里的花园拆了,咱家的花园最好看。”

我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肩膀,对她说:“当然了,这都是你今天的功劳,我也不准别人破坏这里。我真为你感到高兴,真的,你做得太棒了!”

“那么,有没有奖励呢?”“奖励吗?”

“吉姆的妈妈会给他钱,奖励他做好事。”

“维尼芙雷特,想想看,还有什么奖励比这么漂亮的花园更好呢?”

我说这话的意思,聪明的女儿一下子就领会了。她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蹦蹦跳跳起来了。

“最好的奖励就是美丽。妈妈,我知道了。”

缺乏责任感,找不到真正的价值,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就会让孩子感到迷惘,进而失去创造的动力。而且,这种孩子往往比较容易关注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且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我们总是不断地教育孩子,要做一个对社会和人类有用的人。然而,如果不能用事实鼓舞并刺激他们,我们的期望就会显得空洞而无意义。在我看来,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有助于孩子认识良好品德的重要性,更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家庭才是教育儿童的最佳场所。

莫拿孩子短处比别人的长处

孩子迈出第一步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每一位母亲都会铭记在心,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激动人心的场景。其实,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像这样为孩子骄傲的景象并不在少数,只要父母认真地观察就会发现。

蹒跚学步时,孩子一步步向母亲靠近,母亲往后走一小步,孩子就跟着前进一小步。这个时候,母亲会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继续往前走。母亲常常给孩子空间,希望孩子尽其所能地往前走,最后激动地扑向妈妈。那个时候,看到孩子每前进一小步,父母总会赞赏并鼓励他。

我认为,父母可以通过许多方式鼓励孩子进步,而像孩子刚学走路那样,对他的每一点努力都做出积极的反应,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可以通过这种及时的反应得以体现。尽管事情不大,反应也非常简单,但得到的效果却非常好。

然而,不幸的是,这一点太多的父母都没有予以重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往往过高,没能给孩子留出循序渐进的空间。有些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的孩子的长处比,埋怨自己的孩子进步慢。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但不会有良好的发展,反而会原地踏步,甚至不如以前。

威利布尔是个大学教授的儿子,从小就得到了太多人的称赞。谁见他都夸他聪明、漂亮,可是现在八岁的威利布尔却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似乎有些不安。

他的父亲是位大学教授,身边有不少才华出众的学生。所以,父亲常常拿威利布尔和那些大学生比。

“威利布尔,你真差劲!”一天,父亲回到家后对威利布尔说。

“怎么了?”八岁的威利布尔感到很是不解。

“你知道吗?我有个学生,今年才十四岁,就已经上大学了,而且成绩特别好……”

威利布尔知道父母又在埋怨自己了,便不敢抬头。

“你不是挺能耐的吗?为什么不说话?我看你就知道吹牛。”虽然威利布尔平时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他很想做个出色的孩子,他不止一次地向父亲保证他会努力。此刻,听到父亲又说出这种话,他的叛逆心理油然而生。

“是,我是没本事,你满意了吧?”

“怎么?你还顶嘴,从来没见过谁像你这么没出息。明知道自己不行,还偏偏摆出一副了不起的样子。”

“我就这样,你要是不喜欢,就不要管我。”“我是你爸爸,我不管谁管。”

“爸爸?你这样的爸爸,不要也罢。”

紧接着,就是父子二人之间激烈的争吵,最后父亲给了儿子一个耳光。

没过多久,威利布尔就和街上的坏孩子混在一起了。经常会有人看见他和一帮坏孩子们在街上抽烟、打架、骚扰行人。

难道威尔布尔天生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吗?难道他天生就是个笨蛋吗?我不觉得是这样。我觉得,他的父亲才是笨蛋。他虽然是一名大学教授,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对他的看法。因为他没有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没有以正确的方式教育他的儿子。他没有给孩子进步的空间,也没有给孩子改正不足的时间。在儿子失意之时,他不但不用自己的爱鼓励孩子,反而用别的孩子和儿子做比较,打击儿子的自信心,致使儿子自暴自弃,最终走上了一条令人痛心的道路。

我觉得,作为一位大学教授,应该是有智慧、有修养的一个人,况且威利布尔的父亲还是从事的教育工作。而实际上,他却不清楚哪种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像他这样的人不但做不到为人师表,反而会误人子弟,根本没有资格做教授。

父母不但应该用自己的爱去培养孩子,而且应该在孩子失意的时候帮助他振作起来,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而鼓励是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这能让他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失败。

有一天,女儿自己在房间里发呆。女儿一向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今天却一反常态,沉默起来不说话,我觉得特别奇怪。我想,女儿肯定是有不顺心的事,便走到她身边问她:“维尼芙雷特,怎么了?”

“妈妈,我觉得自己太笨了。”

“宝贝儿,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因为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他们跑得都比我快。”“都是谁和你一起玩的呀?”

“卡特、吉姆、米娜,还有科斯特……”

“这样啊,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儿呢。”听女儿说完,我差点笑出声来。

“妈妈,这一点都不好笑,他们真的比我跑得快。尤其是科斯特,老是跑第一,可我总像个尾巴似的跟在他们屁股后面。”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比你跑得快啊?”

女儿好像没懂我的话,困惑地看着我。

“还不懂啊?他们的年龄比你大,当然比你跑得快了。我知道吉姆五岁、卡特六岁、科斯特七岁、米娜也快六岁了,而你呢,才是四岁的小姑娘。如果他们连你都跑不过,那他们岂不是太差了呀?”

“原来是这样啊。”

“嗯,你以为呢。如果你这么小就跑得比他们快,那他们岂不是要自卑死了?你也不用难过了,给他们一点儿自信嘛。”

听我这样说后,维尼芙雷特立刻不再那么悲观了,又露出了平时那灿烂的笑脸。

体罚是优秀母亲拒绝的一种行为

多数父母持这样的观点: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知道怎么运用奖赏和惩罚。在他们看来,孩子的善行应该得到嘉奖,恶行必须受到惩罚。利用这种方式,孩子很快就不再顽皮,变得乖巧听话。因此,惩罚和奖赏几乎是绝大多数父母管教孩子的绝招。

如果孩子不听话应该怎么办?很多父母面对这个问题会回答:“揍他。”似乎只有“打”才能让孩子听话。那么,这样做真的有效吗?事实并非如此。

哈里斯夫人一次困惑地对我说:“我儿子莱恩一点也不听话,特别让我头疼,都被打了好几次了也改不过来,我拿他都没办法了。你给我出出主意,我怎么做才好呀?”

我当时对她的做法难以置信,惊讶问她:“你怎么还打孩子?”

“那怎么办,不打他,难道就由他闹得天翻地覆啊。”

事情是这样的。四岁的莱恩吃饭时,总是把饭菜撒到桌子上,甚至有时还特意把桌子弄得满是汤水。他的这种做法每次都被妈妈发现了,并且都被妈妈生气地打了屁股。

哈里斯夫人每次还会大声呵斥他:“莱恩,我都跟你说过无数遍了,不要这样,这样是不对的,你怎么就不听呢?还要我打你多少次你才会改呀?你是不是觉得挨打还没挨够?”

但这仍无济于事,莱恩隔天仍旧把饭菜倒在桌子上。

听了哈里斯夫人的话,我当时对她也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莱恩被打了这么多次,还是改不过来,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为什么被妈妈打吗?当然不是。莱恩应该完全明白自己的行为,他这么做肯定是有意的,目的是用行动向妈妈示威:我就是要这样做,你打吧,我就不信你能把我怎么样。那么,莱恩又为何执意如此呢?原因很简单,他不喜欢母亲过分使用家长的权力来管教他,因此想要反抗。

我的观点是,惩罚应该用互尊互重与合作来替代,所以,我从不将过多的惩罚措施用在女儿身上,而倾向于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她。毕竟,孩子只是孩子,不够成熟懂事,生活经验也不足,需要父母引导他们。如果父母让孩子意识到他们受到尊重,父母的教育会很容易获得孩子的认可和接受。虽然他们年龄小,但却有健全的心理。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会变得日益懂事,但是只有更具说服力的道理才能使他们信服,而非父母强势的压制和惩罚。由此可见,父母应不断改善,以更有效的方法鼓励孩子,而不是随意惩罚,以便孩子能朝正确的方向迈进。

另外一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约束和惩罚不易区分,因为有时这两者之间只有非常微妙的差别,因此父母必须把握好尺寸,以便有效利用两者。在我看来,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惩罚的主要受力者是孩子本身,而约束则侧重有效改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事实上,约束是通过阐明道理、制定并落实行为规范来教育孩子的。任何人的行为都应受限于一定的行为规范,不能为所欲为,甚至损害他人利益。如果能让孩子懂得并接受这些道理,他们往往不会排斥约束,而这是惩罚不可能取得的效果。

我和丈夫有一次正在商谈事情时,五岁的女儿维尼芙雷特吵吵嚷嚷地走过来,非要听我讲故事。

我当时非常严肃地对她说道:“维尼芙雷特,对不起,妈妈爸爸正在谈事,你再等一会儿吧。”

可是女儿不依,依旧大声嚷嚷,还不时打断我和她父亲。

“维尼芙雷特,我说过了,再等会儿,等我们把事情商谈完了你再来。如果你同意我说的,可以在一旁听我们谈话等着我,不然,就请你离开这里,去别的房间。”

可女儿此时还继续捣乱。于是,我不再让她说话,而是平静地带她到了另一个房间。

我和丈夫商议完后,就去找女儿,并对她说:“好了,现在我可以讲故事给你听了。”

我说:“我认识一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很聪明,也很活泼可爱。有一次,爸爸和妈妈正商量如何度过圣诞节,还计划买一个巨型圣诞树送给这个小朋友时,他走了过来,打断了爸爸妈妈的谈话,吵着要去公园。妈妈一再告诉他等一会儿,让他们把事情商量完后再出去。但是,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还哭闹不已。最后,实在没办法,妈妈只好带他出去玩,放下了正在商谈的事。然而,第二天圣诞节到来时,妈妈才发现自己完全忘了给他买圣诞树。结果,这个孩子就没有得到圣诞礼物。你觉得,这应该怪谁呀?”

“当然是那个孩子自己的错。谁让他打断了爸爸和妈妈……”一说到这里,她突然不好意思地笑着捂住了自己的小嘴。

女儿有一次在门口遇到哈里斯夫人,很有礼貌地向她问好。哈里斯夫人对维尼芙雷特的懂事早有耳闻,就友好地与她聊天。

哈里夫人问道:“好孩子,你真懂事,你妈妈有没有打过你?”

女儿很奇怪哈里斯夫人问出这个问题:“妈妈为什么要打我呀?她从没打过我呀。”

同类推荐
  • 母婴护理百科全书

    母婴护理百科全书

    男婚女嫁是人生的正常过程,生儿育女,是每一个家庭都免不了的俗事。当新人步入婚姻殿堂时,社会责任及义务也接踵而至,幸福与压力并行,我们必须坦然面对。一个新家庭的诞生,必然会催生出许多新问题,我们必须寻求解决的途径。本书分两大板块分别阐述了产妇的护理和婴儿的护理。其中着重介绍了产妇的护理方法和疾病的防治、婴儿的护理及保健方案。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和运用。此书好比是一名家庭顾问,她的光顾,会让你如愿以偿,使你家庭美满幸福。
  • 教子圣经-你是孩子的榜样

    教子圣经-你是孩子的榜样

    本书从宝贝的生活习惯、宝贝的沟通能力、宝贝的学习能力、宝贝的协调能力、宝贝的社交能力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教育好孩子。
  •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本书作者马军,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少卫生学系副主任。作者根据婴有儿生长发育特点和中国国内婴儿养护经验,详细讲述了孩子从出生到3岁新手父母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养育问题。“宝宝的发育与进程”“宝宝的科学喂养”宝宝的常见疾病题”“新手爸爸行动指南”“连线育儿专家集锦”。其文中讲述的宝宝发育特点和养护方式极具中国特色,是真正的中国人自己的育儿经。
  •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共分15章,分别从美德、学习、性格、交际、修养、气质、关念、能力等方面为父母设置了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全方位地给家长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家长在教育女孩时发挥孩子的优势特征,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如何把怯弱的小丫头培养成充满自信、有个性的阳光女孩?如何把脆弱、爱哭的“玻璃美人”培养成敢于直面挫折的坚强女孩?如何让害羞、内向的女孩变得善于交际?……这一切都是父母关心的问题,而《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一书将全面解答家长心中的困惑。
  • 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

    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

    为了让家长朋友更好地认识财商教育的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财商,我们编写了《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一书。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精彩的案例和分析从不同角度向广大家长朋友全面阐述了财商教育。本书并不是以一种枯燥无味的说教式的姿态出现在家长朋友的面前,全书涉及了美国、德国、英国、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成功人士,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洛克菲勒、哈特、安德鲁·卡内基、山姆·沃尔顿、英格瓦·坎普拉德、拿破仑·希尔、杰克·韦尔奇、松下幸之助、李嘉诚等的创富、理财经验。另外,在书中也对犹太人的创富经验做了相关介绍和展示。
热门推荐
  • 疯巫

    疯巫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又怕什么?怕疯的.疯子,不计后果,什么事都敢干.在这个巫的世界,将诞生一位疯巫,他叫武铭,敢招惹他之人将会得到永生,永生不死受无尽刑罚之苦,就连魂飞魄散也将成为奢望.因为,他执掌着六道轮回.
  • 凯菲大陆

    凯菲大陆

    自远古时代开始,天资优越的人可以学习法术,从而成为‘天者’。天者拥有远超凡人的强大力量,凡人从而十分尊重、敬畏他们。很幸运,罗轩被测出是天者资质。他因此被送往天者学院学习法术,一次意外,罗轩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一段传奇之旅即将开启!
  •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6岁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6岁

    哈佛教育学博士王涛赞其为:最有用的实操手册!多家幼教机构称其为:最好的“家-园”共建手册!300万粉丝一致评其为:一语道尽父母心声!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育儿路上有太多左右为难!
  • 盗墓匪帮

    盗墓匪帮

    盗墓这个行当内也分三六九等。一等自不用说,以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大门派为尊。而二等盗墓贼则被那些几辈传承、以盗墓为生的大家族占据着。末等盗墓贼指的就是那些既无门无派、也无家族照应、更没啥子技能不会观星寻脉,只靠着道听途说或是运气,偶尔挖挖小墓的人,这类人被盗墓同行们贬义的称之为“墓匪”顾川,一个90后小混混,一个偶然的机会令他成为了盗墓前辈们嗤之以鼻的“墓匪”。就是这小小的墓匪不仅没在大浪淘沙中淹没,反而冲破艰难险阻、钻缝盗洞、死气掰咧的站到了连四大门派都得仰望的高度。
  • 千恩万谢幸好我们相逢

    千恩万谢幸好我们相逢

    这世界有些人是你注定要遇到的,哪怕是隔了天涯海角。总有使你们共同出现的契机,或许是在同一个考场、同一个冷饮店、一同走过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兴许是你不经意的一个回头,便注定了你们走进了对方的梦。于是我梦到了她们,她们在我的梦里让我发自肺腑的笑到醒。纪相逢作为一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即便在无资历、无能力、无后台的三无情况下,也能被腹黑的资深主编挖出来。在‘慕色’这个水极深的杂志社,纪相逢本来以为她可以一直做着毫无存在感的工作直到她自动弃权。可是难缠的主编却生生将她从安逸中挖出来,让她告别了混吃等死的日子。开始与比腹黑女主编更腹黑的男人斗法。于是乎她发现,她浑浑噩噩的大学四年,最光彩的毕业证便是---她的善良满分。于是腹黑狡诈男在柔情小白女的温柔攻势中,渐渐深陷。。。
  • 大话婆媳

    大话婆媳

    本书告诉你新时代婆媳之间的故事。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复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女人的地位不断是升高。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在随之而升级。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婆媳不合,是使不少人提起就摇头叹息的问题。
  • 蜀殇之滴血杜鹃

    蜀殇之滴血杜鹃

    ※古蜀百科全书式小说※对神秘的三星堆文化感兴趣?想知道古代的巫术、蛊术、降头术?不了解古蜀望帝杜宇为何死后变为了布谷鸟?楚人鳌灵死后尸体从长江下游逆水漂到汶山后又是如何复活的?杜宇的王权是禅让还是被击败后为开明帝所有?远古时候各个部落之间各自什么风俗,彼此如何争斗?四川,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民族众多,风景秀丽。然而先秦之前的历史却是一片空白,留给世人的只有那些既神秘又诡异的动人传说,以及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几千年前,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到底上演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和滴血的阴谋?走进本书我们一起感受古蜀国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神秘过往。
  •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尊铺设成功路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自尊铺设成功路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天下使徒

    天下使徒

    聪明玩不过手段,而手段不敌阴谋,可阴谋扛不住运气,但运气往往藏在幕后的一只大手里。天下的使徒,隐忍而强大使徒的天下,平静而神秘大传奇往往从小故事开始。敬请关注新书,精彩不容错过!
  • EXO之女王逆袭

    EXO之女王逆袭

    本是恩爱、彼此信任的我们,因为你的到来,我们之间的关系天翻地覆……我很恨你,但也很谢谢你。恨你,是你打破了我和他们之间的约定;恨你,是你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我;恨你,是你让我失去了要好的闺蜜;恨你,是你……谢你,是你让我知道我与他们之间的真正感情;谢你,是你让我知道钱能让人背叛,让人疯狂;谢你,是你让我知道我原来忘记不了他们;谢你,是你让我知道……你们,我们,他们……人类,血族,异能族……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