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怎样傻乎乎想之一:“挖掘荒唐”
——从“鼠力发电厂”谈起
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荒唐话:“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这么多,要是能把人走动时产生的能量都利用起来那多好!”这话多么荒唐!可是美国科学家罗伊·伦德刚对此却较起真来。沿着这一思路不断思考,一次又一次地设计、试验,1981年他竟然真研制出了地毯发电装置。当人在地毯上行走时,地毯下面的杠杆就会被触动而带动电动机发出电来。更有甚者,沿着这一思路,德国有的科学家竟然想到了把老鼠跑来跑去发出的能量也利用起来。他们利用老鼠吃饱以后需要不停地运动以消化食物的特性,让它们去转动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金属转盘而产生0.03瓦的电能。德国已建成了这样的试验性鼠力发电厂。
日本富士公司的销售部长在一次同开发部长一起察看公司堆放摄影胶卷的仓库时,也说过一句荒唐话:“为什么不在这些胶卷上装上镜头和快门呢?那拍起照来不就更方便了吗?”这只不过是销售部长的一句笑谈而已,开发部长却没有一笑置之。他抽调了8名技术人员要他们就此进行研究。经过一再减少零部件,最后他们把一般相机上的几百个零件减少到只剩下26个,几乎真是实现了销售部长说的:“在胶卷上装上镜头和快门”。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一次性相机”。这种相机上市后,很快便被旅游者所接受。据统计,富士公司生产的这种相机,每年在日本销售250万个,向海外的销售量则在1千万个以上。
还有人曾突发奇想而口出这样的怪论:“种庄稼像现在这样播种太费事了!播种应该像打机关枪那样把种子射出去,又快又准!”这话说得也够荒唐了,而国外却真已发明了用来播种的种子枪。这种枪的子弹实际上是一种特制的容器,里面除了种子以外,还有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养料和杀虫药。播种的时候,只要将一粒粒种子子弹射到地里,这些种子落地以后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有位学者曾这样写道:“人虽然不必为了希望得到一个创造性的构想而变得疯狂,而狂人却往往能够得到极佳的构想。”连英国大政治家邱吉尔也曾说过:“任何思想都应予以考虑,哪怕是看上去稀奇古怪的思想。”
如果承认“挖掘荒唐”确是一种有助于创新的思考方法,那么培养幽默感,经常听听相声、笑话,经常看看漫画、喜剧,就都是有益而必要的。据介绍,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常常洗澡时泡在澡盆里,一边思考某个科研课题,一边回忆某些笑话。他说这样将科研课题同笑话故事相结合的思考方法,能为他的创新思考提供活力。
培养自己爱听笑话和爱说笑话大有好处。但说笑话必须注意场合和分寸,由于说笑话不当而引起麻烦是常有的事。1991年2月13日,一架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客机正在太平洋上空进行夜间飞行时,一位日本高级技术专家在空中小姐端的托盘上放了一个小钱袋,并说道:“这是一个小炸弹。”空中小姐一愣:“请问,您知道你刚才说了些什么吗?”这位日本旅客又重复说:“这是炸弹。”空中小姐向机长报告后,机长决定立即返航。这一下这位日本旅客着慌了,一再解释说:“这只是开的一个玩笑。”可是这时解释已经没用了。飞机终于返航回到日本成田机场,因此而造成的六千万日元的损失,最后完全由这位日本旅客承担。
挖掘荒唐作为一种“傻乎乎想”的创新思考方法是指。留心和思考幽默滑稽、荒唐悖理的笑谈。从中寻觅具有创新价值和启发意义的因素,从而使自己思路大开,萌生奇思妙计。
四、怎样傻乎乎想之二:“返老还童”
——从“用鞭炮炸油漆”谈起
如何才能比较容易地清除掉旧家具或墙壁上的油漆?这曾经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难题。有一次美国一家化学公司的技术人员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大家查文献、找资料,先后提出了许多办法,结果都或者不恰当,或者行不通。有个工程师想了一会,一下子思想“开小差”、“走了神”,回忆起了儿时的情景:他想到了小时候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导火绳一点燃,噼哩叭啦地响上一阵,裹在鞭炮上的纸被炸得“四处飞舞”、“片甲不留”。这时,他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是不是也可以在油漆里放点炸药,当需要油漆脱落的时候把油漆炸掉呢?他把这个想法在会上提了出来。大家听后都笑了。这不明明是小孩子天真幼稚的想法吗?这位工程师并没因为受到大家的讥笑便马上放弃自己的想法。后来他沿着这条思路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试验,终于发明了一种可以加进油漆中的添加剂。把这种添加剂加在油漆里以后,它不会引起油漆发生质的根本变化,可是当它接触到另一种添加剂时,便会马上起作用,使油漆从家具或墙壁上掉得干干净净。
放鞭炮这样的游戏,同清除掉旧家具和墙壁上的残破油漆这样的科技问题之间,实在谈不上有什么联系。想用燃放鞭炮的办法去炸掉家具和墙壁上的油漆,也的确是一种“天真”、“幼稚”的想法。为什么那位工程师最后竟然获得了成功呢?看来基本的原因仍然在于,不符合已有“知识”与“经验”,不符合已知“常识”与“常情常理”的“天真”、“幼稚”的想法,也同“荒唐悖理”的想法一样,有时能对我们的“正常的”思考活动形成一种冲击,开阔我们的视野,在头脑里建立起从未有过的新的思维通道。
怎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不沾上小棉团之类的东西?这也曾经是一个使科技人员们大感棘手的难题。他们提出过一些有效的办法,但大都较复杂,需要在洗衣机上增添不少设备。而增添设备就既要增加洗衣机的体积和使用的复杂程度,又要提高洗衣机的成本和价格。这不免会令人感到,为解决这么一个问题,费那么大的代价不值得。
日本有一位笹绍喜美贺的家庭妇女,在使用洗衣机碰到这种情况时,她与其他人不同。她不只是埋怨、发牢骚,而是越来越急切地希望能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她时而遐想,时而追忆。有一天,她突然回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岗上捉蜻蜓的情景,并且把它同当前要解决的洗衣机存在的问题联系了起来。她想,小网可以网住蜻蜓,在洗衣机内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棉团一类的小杂物呢?许多科技人员都认为,这样的想法太缺乏科学头脑了,未免把科技上的问题看得太简单。笹绍女士却没管这些,她利用空闲时间动手做起她所设想的小网来。三年时间,她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网,反复地研究试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小网挂在洗衣机内,由于洗衣机里的水使衣服和小网兜不停地转动,小棉团之类的东西就自然会掉入网中。洗完衣服以后,用手在小网兜里一捞就可以把杂物清除干净。这样的小网兜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而且一个可以使用许多次。它上市后,大受广大用户的欢迎。笹绍女士发明的这种洗衣机上的吸毛器,专利期限为15年,她取得的专利费达1亿5千万日元。
笹绍女士对儿时用小网捕捉蜻蜓的回忆,也同前一个事例一样,明显地起着诱发创新设想的作用。不同的是,她的回忆和她的“天真”、“幼稚”的设想,在她的发明过程中,起的作用更直接、更巨大。
为了能“返老还童”,保持一颗天真稚嫩的童心,以儿童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思考,不仅需要多同孩子们接近、玩耍、游戏,常看看孩子们所喜欢的童话书、动画片;还不妨在进行思考时,把某些玩具放在写字桌上,不时摆弄一番,甚至可以弄来一些小孩玩的胶泥放在手里,时而这样搓搓,时而那样捏捏。这样并能起到加强手指和手掌运动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多多活动手指(包括玩健身球、打毛线等),是刺激脑细胞兴奋、活跃,促进头脑发达灵活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是有生理根据的,也是许多中外人士的实践经验早已证明了的。
返老还童作为一种“傻乎乎想”的创新思考方法是指,思考有待创新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和放弃自己头脑中的“幼稚”想法。要像儿童那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受一切规矩的束缚,不管别人怎样议论、讥笑。总是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