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0100000030

第30章 激发灵感想(2)

2.伴随激情。头脑中灵感的出现,是意识活动的爆发式的质变、飞跃,是令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是思想火花、智慧之光的瞬间闪烁,是神经活动一下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因此,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情绪高涨,身心舒畅,甚至是进入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

俄国生物学家、吞噬细胞和噬菌作用的发现者,免疫学创始人之一的梅契尼科夫,在谈到他头脑中突然出现关于细胞的吞噬作用的想法时说:“非常兴奋,我在房中踱来踱去。”德国诗人哥德曾这样描述过他获得诗歌创作灵感时的情景:“诗意突如其来,我感到一种压力,仿佛非马上把它写出来不可,这种压力就像一种本能的梦境的冲动,在这种梦游症的状态中,往往面前斜放着一张稿纸而没有注意到。等注意到时,上面已写满了字,没有空白可以再写什么了。”

3.不受控制。不可能要灵感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出现,它就一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出现。灵感出现的时间和场合,不可能预先准确地对它作出规定和安排。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灵感是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钟点来调节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灵感的出现往往会是这样:你千呼万唤,他偏不光临;你没有想它,它又会不请自来。它常常会像我们熟悉的那句谚语所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法国雕塑家罗丹在《回忆录》中谈他的作品《流浪的犹太人》的创作经过时写道:“我整天都在工作,到傍晚时正写完一章书,猛然间发现纸上画了这么一个犹太人,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怎么画成的,为什么要去画它,可是我的那件作品便已大体具形于此了。”

4.不明踪迹。灵感是潜思维将其思维成果突然在一瞬间奉献给显思维。人们对潜思维的存在及其活动本来就一无所知,毫不觉察,自然也就会不知灵感从何而来,就会感到灵感来无影去无踪。

5.一闪而过。灵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出现于人的头脑里,只有那么半秒钟、一秒钟或几秒钟。常常会令你只是稍有所悟,还没有清晰地反应过来,它已飘然离去。有如你在黑夜中,突然看见亮光一闪;或正摆弄一盘发条时,突然听见咔嚓一响。

6.模糊粗糙。灵感提供的思维成果,并不都是完整成熟的,精确清晰的,富有价值的。灵感提供的往往只是一种“半成品”,而且往往零碎片断,模糊不清,甚至会完全错误,它们一般都还有待于再经过逻辑思维或形象思维的进一步整理加工。如果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设想,或艺术创作上的一个新构思,那么它往往只是指明了一种方向和途径,还需要再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做到在科学研究上有所突破和在艺术创作上有所创造。如果是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一种办法,它则往往只能提供一种启示或线索,还需要再加以补充、修正,才能使其成为真正富有价值、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7.难以重现。灵感是主观与客观多种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特殊结合的产物。人的主、客观因素随时都处在发展变化中,极难重现完全相同的主客观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结合,因而同一个灵感也就难以再次或多次出现。正如苏东坡的著名诗句所描绘:“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

这里说的灵感难以重视,是指的即使遇到了相同的情景,也难以再现各个细节都完全相同的同一个灵感,而不是说灵感的同一内容不可能在不同的情景下再次或多次出现。例如法国数学家彭加勒在研究富克斯函数这个大课题时,他说他曾多次获得灵感:“一次是有一天晚上喝黑咖啡,兴奋得不能入睡,突然想到了一种方法,证明有一类富克斯函数存在,可以由超几何函数推出。一次是在旅行登车时,突然想到定义富克斯函数的变换式与非欧几何的变换式等同。还有一次是在接受军事训练行经大街时,顿悟到了如何解除构造富克斯函数的障碍。”

四、怎样激发灵感想之一:“自发灵感”

——从“设计液体手套”谈起

我国某机械厂工人廖基程在厂里劳动时看到,大部分精密零件的加工都需要用手操作。为了防止零件生锈,工人必须整天戴手套,而且手套还必须套得很紧,手指头才能灵活弯曲。这样一来,不但戴上脱下相当麻烦,手套还很容易弄坏。他常想:难道只能戴这样的手套吗?能不能想个办法改进一下呢?有一天,他在帮助妹妹做纸手工艺品时,手指上沾满了浆糊。浆糊很快干了以后,变成了一层透明的薄膜,紧紧地裹在手指头上。他当时就想:“真像个指头套,要是厂里橡皮手套也这么方便就好了!”后来他又想起,小时候曾在雨后的泥泞路上行走,不小心滑倒了,双手沾满了泥污,干了后也像戴了泥手套似的。

过了,不久,有一天清早醒来,他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天花板,头脑里突然想到:可以设法把手浸在一种像浆糊一样的液体里,干了以后就让手上沾的液体成为手套。不需要它时,手浸在另外一种液体里,泡一下就让它褪掉。这不比戴橡皮手套更方便得多吗?他将自己的这一设想向公司汇报后,公司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廖基程也从生产车间调到了这个组里。经过反复研究、试制,终于发明了“液体手套”。使用这种手套,只需将手浸入一种化学药液,就能在手上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像真戴上了手套一样,而且它比戴任何一种手套都更柔软、更舒适、更富有弹性。不需要它时,把手放进水里泡一下,就能完全化掉。

廖基程“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天花板”,这时,他头脑里出现的关于研制“液体手套”的设想,并非他当时思考的结果,而是一段时间以来,他的显思维与潜思维共同对有关信息加工制作的成果。这一成果,这时突然由潜思维输送给显思维,于是便表现为一种灵感。这种灵感不是在客观环境的外部因素作用下激发的,也不是思考者自己有意识地采取一定措施引发的,它是在思考者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以后,在一定的时机“瓜熟蒂落”的,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灵感称为自发灵感。

英国发明家辛克莱以发明袖珍电脑和袖珍电视机闻名于世。在谈到怎样设计出袖珍电视机时,辛克莱曾这样写道:“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怎样才能把显像管的‘长尾巴’去掉。有一天,我突然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将‘长尾巴’做成90°弯曲,使它从侧面,而不是从后面发射电子,结果就设计出了厚度只有3厘米的袖珍电视机。”

辛克莱也是由于“我多年一直在想”,所以才会“有一天,我突然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同前一事例一样,也是属于自发灵感这一类型的灵感现象。

美国学者罗伯特·沃森在他所著的《异想天开》一书中,记述了瓦特是怎样发明他的蒸汽机的:“詹姆士·瓦特为纽可曼蒸汽机设计的冷凝器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一发明为广泛使用蒸汽机开辟了道路。一开始瓦特在这个项目上辛苦工作了整整两年,毫无进展。后来,在一个晴朗的安息日的午后,在他漫不经心的散步中,潜意识才将答案交给了显意识。瓦特报告说:那时我已步入绿地,越过老洗衣机房,脑子里装的还是洗衣机的事。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牧场附近,一些思想涌进了脑海:由于蒸汽具有弹性,它会自动冲进真空部位;若能在汽缸和正在抽空的部位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蒸汽就会冲入真空;这样,或许无须冷却汽缸,蒸汽就会冷凝……走到高尔夫球场我就折了回来。此时此刻,事物的整个面貌在我心中清清楚楚,井井有条。”

下面,我们再看几个不属于科技研究方面的也得益于自发灵感的事例。

美国的一位打字员吉雅朗,他干的工作是把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分别打在信封和信纸上。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十来年。枯燥呆板、单调乏味的活儿,使他每天下班后总是又累又乏,没精打采。他不只一次地想到:能不能想出一个节约时间和精力的办法来呢?有一天,他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设想:在信纸上打出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在信封上填写收信人姓名、地址的位置剪出一个洞,或者再贴上一张透明纸,然后把它们对准放好,使收信人的姓名、地址通过这个洞或透明纸显露在外面。他觉得这个想法是可行的,便悄悄做起试验来。当他感到有把握后,就正式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公司不但采纳了他的建议,一个月后还任命他为文书科长,加了他的工资。吉雅朗发明的这一方法,很快就风行全美和全球。这可以算是世界上动脑筋最少,而又影响最广泛的一项创新设想。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至今仍在很多领域采用这样的办法。

1942年,美、苏、英、中等国着手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并决定草拟一份宣言。宣言取一个什么名字好呢?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一起研究了多次,想过不少名字,都觉得不满意。有一天清晨,罗斯福刚起床便大叫了一声:“上帝!我想起来了!”他急忙去找邱吉尔,邱吉尔正在洗澡。罗斯福来到浴室门前,对邱吉尔高声说道:“亲爱的温斯顿,我想起来了,你看叫联合国如何?”邱吉尔从漂满了肥皂泡的浴缸里钻出来,高兴地拍了拍胖胖的肚皮说:“太好了!”就这样,罗斯福的自发灵感作出了贡献:最后定名为《联合国宣言》。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也沿用了这一名称。

在刑事侦察工作中,得益于灵感而把握住破案关键的事例也是很多的。对1990年3月31日发生在我国中原大地上的一起震惊全国的弹药被盗案,一位侦破工作的参与者曾作过这样的回忆:“……由于对犯罪人刻画不准,致使侦察工作陷入困境,几经磨难,几经起落,奋战了100多个日日夜夜,仍未将作案分子抓获。时值第十一届亚运会即将召开之际,潜在的社会危害不言而喻。后来在总政保卫部的组织指挥下,笔者有幸参加了这起案件的侦破。在分析案情时,开始也被诸多复杂的犯罪现象搅得头晕脑胀,乱麻一团。然而,在一天清晨,脑子里突然闪过青少年作案的奇想,顿觉眼前豁然开朗,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如门内侧悬挂手榴弹,正是青少年作案喜欢模仿现代打斗影片中的作案手段的具有猎奇性的表现;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较多;子弹到手后就地埋藏,并作了鲜明标记,正是青少年作案具有的幼稚性的表现;作案分子远离现场后又将手榴弹和鞋子抛出,正是青少年作案具有暴露性的表现。破案后证实:分析完全正确。事后回忆:这一分析结论的获得,正是得益于灵感思维。”

要做到善于抓住头脑中不期而至的自发灵感,不仅要对灵感的出现有一种敏感与警觉,而且还要有意识地让潜思维尽量发挥作用。我们在对一个问题进行反复思考时,潜思维也在那里积极探索、酝酿加工。如果我们对问题的解答不急于求成,不焦燥慌乱,而能做到有紧有松,有张有弛,在该休息的时候,就停止思考,去干干别的事情,或从事一下娱乐活动,那么,这样就能为头脑中的潜思维加强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就能为它提供自由驰骋的大好机会和广阔天地。

在这方面富有经验的人普遍认为:对问题先经过深思熟虑,然后丢开,放松,这是挖掘和利用潜意识、潜思维巨大宝藏的有效方法;由紧张思考转入既轻松又警觉的状态,这是产生和捕捉自发灵感的重要时刻。

自发灵感作为一种激发灵感想的创新思考方法是指,在对问题已进行较长时间思考的执着探索过程中,需随时留心和警觉,所思考问题的某种答案或启示,有可能某一时刻在头脑中突然闪现。

五、怎样激发灵感想之二:“诱发灵感”

——从“躺在沙发上胡思乱想”谈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将军赖特曾长时期负责制订作战计划。由于战争的需要,他不得不根据上级的指示和要求,按时完成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的制订。《创造性想象》一书的作者奥斯本对此感到奇怪:“我想,受命者长时期处于一种压力之下,怎么还能执行交给他的创造性工作呢?我向他的一个助手提出这个问题,他向我透露说:‘他和我们一起轻松地进午餐,然后,独自关在办公室里一小时,四肢伸开躺在沙发上,睁大眼睛胡思乱想。几乎每天在和我们碰头时,他都会给我们带来至少一个这样想出来的新设想。’”

“睁大眼睛胡思乱想”,一般把这叫做“遐想”。赖特这样遐想,其用意和作用在于,以这种方式从自己的头脑中诱发出灵感来。

乔治·内勒在他所著的《创造的艺术与科学》一书中写道:“一个最极端的例子要数康德了,他必须在一天固定的时间里,全身裹着毯子坐在床上,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进行工作。在撰写《纯粹理性批判》时,他眺望窗外的一座塔,以集中精力。后来有几棵树长高起来,枝叶遮住了塔身,他非常沮丧。为使他能继续工作,柯尼斯堡地方当局砍掉了那几棵树。”

康德写作时“全身裹着毯子坐在床上”,不时“眺望窗外的一座塔”,其用意和作用,似乎不仅仅是为了“集中精力”,更主要的是,他在以一种他所喜欢和习惯的方式诱发灵感。

下面,我们根据一些事例,归纳介绍几种常见的诱发灵感的方式(请注意,它们只是有可能,而并不是一定能诱发出灵感来,千万不可误解)。

1.清晨卧床。有些人习惯于清晨醒来后故意在床上呆一会,回忆一下一段时间以来日夜思考而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以求获得某种灵感。德国生理学家赫尔姆霍兹曾这样说过:“我的一些巧妙的设想,不是出现在精神疲倦或伏案工作的时候,而常常是在一夜酣睡之后的清晨。”科学家司各特说:“我的一生证明,睡醒和起床之间的半小时非常有助于发挥我们的创造性。期待的想法总是在我一睁眼的时候大量涌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名叫欧文的工程师,在一天的清晨想出了用金属条编成席铺在地上的办法,一夜之间就在非洲某地建成了大批应急机场。清晨卧床时出现的灵感,有的是当时对问题回忆、思考所得到的收获,有的则是昨夜潜思维积极活动所奉献的成果。

清晨起床前,用三两分钟时间想一想:今天需要做些什么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也有助于灵感的诱发。它可以起到给大脑下达指令的作用。既可以促使显思维更振奋、更有序地活动;同时也能更有力地调动潜思维积极配合显思维思考,以诱发灵感。

同类推荐
  •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奇妙传说故事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奇妙传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民间文学与小说故事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民间传说涉及国家民族的大事、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文化创造、杰出人物的贡献,以及家庭、婚姻、民间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含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代名女、帝王将相、诗联趣话、现代故事、爱情故事、校园故事、传奇故事等。
  • 中国人的炼金术

    中国人的炼金术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赚钱智慧,只有读懂它,你才能掌握事业成功的有力武器。不管中国人赚钱的手段如何千变万化,但是其赚钱的本质从来不曾有任何的改变。你只要用心体会、正确运用,就一定能窥见“炼”金的秘密,掘取人生的宝藏!本书从传统文化角度剖析中国人的赚钱智慧,以及中国富商巨贾都心照不宣的赚钱潜规则。深度透析从古到今中国人的赚钱文化,告诉你从身无分文到腰缠万贯的赚钱手腕。
  • 不能晋升的八种员工

    不能晋升的八种员工

    本书分析了牧区经济的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牧区经济的宏观结构及变化,牧区经济资源的综合开发等。
  •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勇双全》为“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之一,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对“智勇双全”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大脑开窍手册

    大脑开窍手册

    本书分为基础篇、智能篇、动作篇、记忆篇和保健篇,介绍了如何使用和开发大脑,以达到最佳效果。
热门推荐
  • 青春情涩

    青春情涩

    终于,我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可是,父母僵持多年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面对高中同学宇的青睐,我一再逃避和拒绝,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我实在不敢相信爱情。大学期间,我做了一份家教,意外的发现孩子的母亲竟然是父亲曾经的情人,她对我忽冷忽热,时而强悍,时而孩子气,我们彼此窥探着对方的秘密。而我终于懂得了爱有时情不自禁,也有时情非得已!青春,不仅绚丽迷人,也会有痛苦和伤害。我终于敞开心扉,勇敢的去品味爱的滋味!没有诗歌的青春多么苍白,没有爱情的青春多么荒芜!
  • 豪门婚心计

    豪门婚心计

    容颜为了免于日后混迹剩女大军的悲惨命运,一出校门便将自己嫁了。婆家高门荣华,丈夫行止风雅,这一生若安好,本该功德圆满。然丈夫心系青梅,小叔风流绝艳,大姑嚣张跋扈,还有那讳莫如深的婆婆。豪门里的婚姻,如何不是场攻心计?!
  •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看各类演义小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故事中的主角往往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身世:汉高祖的父亲看到了蛟龙趴在自己老婆彻云霄身上;赵匡胤出生的时候据说异香满室经久不散;岳飞则是佛祖驾下的大鹏金翅鸟转世。
  • TFBOYS之你的专属故事

    TFBOYS之你的专属故事

    女主角是我的好朋友,我要为她们写小说。让她们成为女主角!O(∩_∩)O
  • 男性心理枕边书:洞察男性心理要掌握的200个常识

    男性心理枕边书:洞察男性心理要掌握的200个常识

    男人需要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现实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有乐趣也有痛苦,无论男人们有多么“难”,有多么“苦”,生活还是要继续,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因此,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地认识自我,并且努力适应环境,调整自己的心理,才是男人们应该做的。女人需要了解男人的内心世界,作为男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女人需要更深入更细致地了解男人,更进一步地理解男人,由此为男人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更体贴的照顾、更有力的帮助,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 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

    本书描写了都市普通人的生活、工作、爱情和友情。塑造了一个被自己的“优良品质”所累最后甚至不容于世的女子。因为责任,她是个一年工作360天疲惫不堪的劳模,但获得的升迁却是一次交易的结果。因为深情,她多年深陷在一段不清晰的“仰慕”单恋中,蹉跎了好时光。因为善良,她一次次介入亲友的情感纠葛,一次次付出关怀又一次次遭到嘲笑。这个外表光鲜、成功的单身女人的内心常常处在疲惫、困惑甚至绝望中。
  • 一起来做妖怪吧

    一起来做妖怪吧

    成为妖怪的一份子会是怎样的一番精彩呢,来,一起来做妖怪吧!
  • 元辰章醮立成历

    元辰章醮立成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孽王爷宠妻成狂

    妖孽王爷宠妻成狂

    江山如画,却不及美人回眸一笑。这世间纷扰,若是让眼前之人敛眉叹气,便再无存在之必要!——————————纵使时间变迁,眼前这个谪仙般的男子,却依旧宠吾如初!
  • 至尊魂仙

    至尊魂仙

    魂,魂生万物,万物有魂。神魂界——强者为尊,等级森严,不能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