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幸的事实 化悲痛为力量
当我们惨遭不幸时,命运并不能阻止我们合理地承受它,承受使人坚持那份乐观和顽强。
在美国常春藤联盟的大学里,一位叫杰利的年轻人在玩,或者该说是练习橄榄球,杰利的技巧还不足以在定期的赛季比赛中打球。但是在4年里,这个衷心付出、忠诚不贰的年轻人,从未错过练球。教练对杰利的忠心耿耿与无私奉献印象深刻,同时也对他对待父亲的诚挚热爱感到惊讶。有好几次,教练曾经看到杰利和前来探访他的父亲手挽手在校园内散步。但是教练没有机会与杰利谈到他的父亲或是认识他。
在杰利高年级时,赛季中最重要的比赛——陆军对海军、乔治亚对乔治亚科技,或密歇根对俄亥俄的传统对抗赛——前几天的某个晚上,教练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他看到杰利,脸上充满悲伤表情。
“教练,我爸爸刚死。”杰利喃喃地说,“我可不可以这几天不练球回家?”
教练说他听到这消息很难过,当然,让他回家是毫无问题的。当杰利低声说“谢谢”并转身离去时,教练补充说:“请你不必在下星期六比赛前及时赶回来,你当然也不必担心比赛了。”年轻人点头后离开。
但是就在星期五晚上,杰利又再一次站在教练的面前。“教练,我回来了!”他说,“我有一个请求,可不可以让我明天参加比赛?”
教练原本想借着说明这场球赛对球队的重要性,来劝服他放弃请求。但是,最后他却同意了。
那晚教练辗转反侧。他为什么会对这个年轻人说可以呢?敌对球队一般被认为按实力会赢他们3个球。他需要他最佳的球员参与整个比赛。假设开球轮到杰利,而他失误了;假设他参加比赛,而他们输了五六个球……
显而易见地,他无法让这个年轻人上场。这点是毫无疑问,不过毕竟他已经答应了。
所以,当乐队开始演奏,观众兴奋吼叫时,杰利站在目标线上,等着踢开场球。
“反正球可能不会到他那边。”教练自己这么想。
不过,教练会调度一阵子,确定其他的中卫及后卫带到球,然后他可以请这个年轻人下场。那样他就不必担心会有重大失误产生,同时他依然可以信守诺言。
“喔,不!”当开场球正中杰利怀中时,教练呻吟着。但是,未出现教练预期的失误,杰利紧紧抓住球,闪开了3个冲刺的防卫,跑过中场,最后被扭倒在地。
教练从未见过杰利跑得如此敏捷有力,他叫后卫给杰利暗号,后卫用手把敌手推开,杰利用力突破扭倒,得到20码球来回应。他带球通过目标线。
优势的对手愣住了。那小子是谁?他甚至不在敌队的情报记录中,直到那个时候,他一年才参赛整整3分钟。
教练让杰利留在场内,他在整个上半场中,又是攻击又是防卫。扭倒、拦截、击倒传球者、对锁、快跑——他全做了。
在这中间,失败的敌队获得两个扭倒。在下半场,杰利继续激励自己的队友。最后枪响时,他的球队赢了。由于打赢了不可能的胜仗,球员休息室中闹哄哄的。教练找到杰利,发现他把头埋在手中,躲在远远角落里安静坐着。
“孩子,刚刚在外头发生了什么事?”教练抱住他问。“你不可能打得像刚才那么好。你没有那么快、那么强壮,也没有那么技巧纯熟。怎么回事?”
杰利望着教练,慢慢地说:“你知道,教练,我父亲是盲人。这是第一次他可以看到我参加比赛。”
为了0.1%的希望
当我们做一件事遇到困难时,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也不要放弃,要努力去争取。
德比·加拉赫是佛罗里达海湾的一名空降急救员,他的队友约翰是个性格温和的大块头。虽然他和约翰工作很努力,但需要直升机救援的病人受伤都非常严重,他们的抢救往往以失败告终。暴力和灾难从他们手中轻而易举地夺走一个个生命。他们常有无法化解的可怕的无助感,他们管自己叫“暗杀小组”,因为凡是遇到他们的人,不是已经死亡,就是在送急诊室后不久便离开人世。
这天他们又接到了任务,报告上说一辆卡车在高速公路上翻了车,一辆小轿车躲闪不及,失控撞在路边金属护栏上。他们来到现场,发现横躺在他们面前的是一辆加长的多节拖车。小山一样的沙子堵住了整整3条车道。
“这不是一辆普通的卡车。”约翰边说边和德比觉得自己一起跳出直升机,去抢救伤员。路边的金属护栏上斜着一辆小轿车,车身撞得完全变了形。小车司机是个年轻女性,面部严重受伤,已经昏迷不醒。他们迅速把她从汽车残骸中抬出,直升机立即送她去急救中心。但直升机起飞不久,他们就接到不幸的消息: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德比觉得自己和约翰又失败了,他只想回家,躲在衣橱里痛哭一个星期。然而约翰说:“让我们在附近转转。”
“她已经死了,我们还能干什么?”德比咆哮道,“帮他们清理沙子?”约翰一言不发地走到报废的小轿车前,他看到倒车镜上挂着一只婴儿鞋。他取下那只小鞋,然后又急忙把头探进车窗。一分钟后,他站起身来。“那孩子在哪儿?”约翰问。“什么孩子?谁的孩子?”德比莫名其妙。但约翰已经向沙堆飞奔而去,德比从没见他跑得那么快。
德比凭直觉感觉到约翰发现了不寻常的线索,德比也紧跟在他身后跑。转眼他们已经到了沙堆最高处,德比和约翰开始疯狂地挖沙子。“找到那个孩子!”约翰语无伦次地大喊:“她刚从商店里出来……尿布……奶瓶……那只婴儿鞋。找到那个婴儿!”他们像疯了一样,用手拼命地扒开沙子,并喊其他人来帮忙。其实那奶瓶和鞋子也许只是个巧合,99.9%的可能是他们要找的婴儿正安全地躺在家里,或是正在幼儿园里玩耍。但他们没有停手,有0.1%的可能就足够了。要知道,他们每次去抢救的受伤者,生还的可能性都只有0.1%。生命太宝贵了,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突然,约翰兴奋地大叫起来:“我找到他了!”
确切地说,是个“她”。这是个只有9个月大的女婴,她被毯子包裹着,浅浅地覆盖着一层沙,还在酣睡,全然不觉周遭发生的不幸。一定是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被弹出了车窗,刚好落在沙丘上。令人无法相信的是,她除了右脚上有处小划伤外,毫发无损。德比简直无法形容当时的喜悦之情。虽然在后来的交锋中,他们曾无数次败给死神。但挂在倒车镜上的婴儿鞋时刻提醒他,只要有一丝胜利的希望,他们的战斗就是值得的。
努力锻炼自己的意志
胜利的道路像山间小径一样是迂回曲折的,走这条路的人需要耐心和毅力。累了就歇在路边的人是不会得到胜利的。
有一所位于偏远地区的小学校由于设备不足,每到冬季便要利用老式的烧煤锅炉来取暖。有个小男孩每天都提早来到学校,将锅炉打开,好让老师同学们一进教室就能享受到暖气。
但有天老师和同学们到达学校时,愕然地发现有火舌从教室冒出。他们急忙将这个小男孩救出,但他的下半身遭到严重灼伤,整个人完全失去意识,只剩一口气。
送到医院急救后,小男孩慢慢恢复了知觉。在医生的努力抢救下,小男孩总算保住了性命。但遗憾的是他的下半身遭到严重伤害,按医生的结论,这个小男孩,下半辈子注定是个残废人。
听到医生的结论后,小男孩心中暗暗发誓,他不要做个残废人,他一定要起身走路。但不幸的是他的下半身毫无行动能力。两条细弱的腿垂在那里,没有任何知觉。
出院之后,他妈妈每天为他按摩双脚,不曾间断,但仍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虽然如此,他要走路的决心也不曾动摇。
平时他都以轮椅代步。有一天,天气十分晴朗,他妈妈推着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他望着灿烂阳光照耀的草地,心中突然出现一个想法。他奋力将身体移出轮椅,然后拖着无力的双脚在草地上匍匐前进。
一步一步,他终于爬到篱笆墙边,接着他费尽全身力气,努力地扶着篱笆站了起来。这时,他兴奋极了,一种战胜自我的满足感,流露了出来。
从此之后,他坚持每天都扶着篱笆练习走路,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努力锻炼双脚,最终自己能独立走路。
他扶着篱笆一天比前一天多走几次,很快篱笆墙边都出现了一条小路。他扶着篱笆走得也越来越轻松了,半年之后,他果然能独立地走路了。
智慧和勇气是征服困难的第一步
许多困难和危险的事情看起来吓人,可当你用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它时,你会发现,勇气和智慧足可以征服一切困难和危险。
公年前1000年,有个叫菲利普的马其顿国王,他非常喜欢马,曾经买来一匹好马,名叫比塞弗勒斯。这是一匹非同寻常的良种马,他出了很高的价钱才将它买到手。可是这匹马充满野性,凶悍无比,菲利普国王驾驭不了它,就连他所有有名的骑手也都拿它没办法。
于是,他们就用鞭子抽它,试图用这种方法制服它。可结果只是使它更加野蛮、凶悍。有个骑手差点儿被它踢死。最后,菲利普国王只好吩咐仆人把它牵走。
“这么一匹好马就这样给埋没和毁掉,真让人感到惋惜,”菲利普的小儿子亚历山大说,“其实,那些人根本就不懂怎么对待它。”
“难道你会比他们更高明?”父亲菲利普说。
“我懂得怎样对待它,”儿子亚历山大说,“只要您同意让我试试,我就可以把这匹马驯服。”
“假如你做不到这一点,那又该怎么办?”父亲菲利普问道。
“那就随您处置吧。”亚历山大说。“假如我驯服了它呢?”
“那我就把比塞弗勒斯送给你。”
“那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既然你很想试一试,为父当然支持你。不过,你可千万小心,如果被它弄伤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就看我的吧。”
亚历山大在父亲的期待中跑向比塞弗勒斯,把它的头对着太阳。他早已经注意到,这匹马害怕自己的影子。接着,他温和地对马说起话来,用手抚摸着它。他使它稍微安静下来以后,就飞快地一跃,跳上了马背。
大家都以为年纪尚小的亚历山大会当场被摔死,但是他一直稳稳地坐在马背上,让这匹马尽情地飞跑。不久,比塞弗勒斯跑累了,亚历山大就骑着它,回到他父亲所在的地方。
在场的人们看到小亚历山大确实够资格成为这匹马的主人,都欢呼起来。
他跳下马来,国王菲利普跑过来吻他。“我的儿子,”国王说,“马其顿这个地方对你来说太小了,必须找一个更大的地方才容得下你。”
从那以后,亚历山大和比塞弗勒斯成了最好的朋友。人们都说他俩总在一起。因为只要看到其中的一个,另一个肯定就在不远的地方。可是,这匹马除了他的主人外,从来不许任何人骑它。
后来,亚历山大成了最著名的国王和勇士。因为这个缘故,人们总称他亚历山大大帝。比塞弗勒斯曾驮着他去过很多国家,参加过许多激烈的战争,而且不止一次救过它主人的性命。
有时冒险是必经的一个槛
有时候要达到一个特定目的是需要冒险的,无论隐藏着多大的危险,我们还是有必要试一试,特别是你的行为会挽回一个生命时。
美国犹他州的克鲁斯兰德夫妇,他们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妻子又怀孕了,他们将要迎接第四个孩子的出生。然而在妻子怀孕20周的时候,医生告诉他们说胎儿可能有问题,生出来以后会没有肺,无法呼吸,于是就建议他们把这个胎儿打掉,因为他们已经有3个孩子了,亲戚朋友也都劝他们放弃这个胎儿。
他们决定再次做B超确认一下。在做B超时,他们看到了胎儿,他已有成形的手指和脚趾,正在吮吸自己的手指头,看起来很幸福的样子。这个“幸福的胎儿”让父母心痛,虽然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可是他们非常爱他。他们决定要救这个孩子。
他们想知道对于这个胎儿是否有早期治疗的方法,于是两人走遍全国,四处求医,大多医生给他们的答案就是对于这种情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最后他们听说有一种处于实验阶段的手术,叫胎内手术,就是开刀把产妇的子宫剖开,给胎儿做手术,手术后再把子宫缝合继续怀孕,到时候生产。如果克鲁斯兰德太太愿意选择这种手术的话,她将是第8个接受这种手术的孕妇,在她之前的7名孕妇中,手术成功的只有4个人。所以,他们选择这种手术的危险性不言而喻,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要试一试。克鲁斯夫妇仍然选择了手术!
一个月后就进行了胎内手术。医生小心翼翼地把24周大的胎儿拿了出来,从侧腋下的肋骨之间切开一道缝,切除了压迫肺的一块肿瘤。缝合手术伤口后,给胎儿补充了羊水,胎儿又回到了妈妈的子宫里继续生长。
令人高兴的是,这次手术很成功。当手术结束时,医生和护士们情不自禁地互相拍手庆贺,克鲁斯兰德太太兴奋得痛哭流涕,同时又感到幸福无比,因为孩子得救了!手术后6个星期,30周大的胎儿早产,在他出生的一瞬间,洪亮地哭出了第一声,这说明他的肺已经形成。
克鲁斯兰德夫妇最小的这个儿子活泼爱动,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足球运动员。如果不是看到他胸口的伤疤,谁会想到6年前在妈妈的肚子里,他是一个被判死刑的胎儿。因为父母的爱,他获得了健康的生命。
责任心让人无所畏惧
爱心产生责任心,责任心产生勇气,勇气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决心能让困难迎刃而解。
有一年八月的一天,骄阳似火,无情地烤着马路。杳无人迹的马路和茫茫无际的田野显得格外荒凉。一小队穷苦的行人在缓缓地行进着,他们被酷热弄得疲惫不堪,给自己扬起的尘埃堵得喘不过气来,被灰尘遮得叫人看不清楚,宛如迷失在这片荒野里一样。
这一小队行人的成员是一个女人、三个孩子和一头毛驴。那个女人嘴巴似张非张,喘着大气,疲劳地缓缓地向前走着。她衣衫褴褛,满身灰尘,光着脚,抱着一个吃奶的婴儿。婴儿给包在一块打过补丁的破布里,两只小手揉着妈妈的乳房,拼命想挤出奶来,哪怕一滴也好。
那个女人年纪轻轻,一双乌黑的眼睛闪闪发光,嘴巴鲜红,雪白的牙齿长得很齐整,身材匀称挺秀。这一切都说明她原来是很漂亮的,可是极端的贫困改变了她的模样,使她未老先衰。她脸上的皮肤变粗糙了,布满了皱纹,一缕缕又脏又乱的头发粘在汗津津的额头上。
这个可怜的女人只有一双动人的乌黑的眼睛透露出往日的风韵,这双眼睛此刻正充满着爱,凝视着儿子那张黑黝黝的小脸。
跟在那个女人后面有气无力地走着的,是一头皮包骨头的老毛驴,两只耳朵耷拉着,尾巴没精打采地拖着,满身是污泥和杂草。搭在驴背上的两只筐里,破布堆上,躺着两个孩子。他们彼此迥然不同!小的脸色红润,头往后仰着,睡得很香,在睡梦中不知笑什么。大的五岁光景,发着烧,在那不舒服的筐里翻来翻去,常常痛苦得嘴唇歪斜,睁着大而红肿的眼睛紧盯着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