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女校长对聚集在大教室里的孩子们宣布:“今天,我们要开始一项伟大的实验,是有关你们的意向的实验。”她举起两小束常春藤,它们分别栽在两个相同的花盆里。“这里,我们有两束常春藤,”她继续说道,“你们看它们是不是一样的?”所有的孩子都严肃地点了点头。
“我们将给这两束常春藤相同的阳光,相同的水,但不是相同的注意力。”她说,“我们把一束常春藤放在厨房里的柜台上,让它远离我们的注意,而另一束就放在这里,放在这个房间里的壁炉架上,然后,我们将一起来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在下个月的每一天,我们都将对着放在壁炉架上的这束常春藤唱歌,我们将告诉它我们有多么爱它,它是多么的美丽。我们将用我们的善意和关怀来滋润这束常春藤。”
4个星期后,实验的结果令女校长和孩子们一样吃惊。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长得又长又细,病蔫蔫的,一点都不精神。但是大教室里的那束则完全不同,它在歌声和积极的思想与语言的滋润下,长得很旺盛,叶子黑油油的,汁多而肥美,比原来大了3倍还多。为了把这项实验更推进一步,同时也为了让孩子们那柔弱稚嫩的心不再为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流泪,他们又把厨房里的那束常春藤也搬到了大教室里和壁炉架上的那束放在一起,不过是放在壁炉架的另一头。
不到3个星期,第二束常春藤就赶上了第一束。第4个星期时,它们就分不出彼此了。
三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张口求人,万事不难。当你需要别人的帮助时,记住要做到:一张口、二下决心、三采取行动。
克劳德特·亨特的女儿简娜读高三时获得作为交换学生到德国学习的资格。他为女儿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感到高兴。但不久负责交换学生的组织通知他们须缴纳4000美元的费用,而且必须于6月5日之前交齐,当时离最后期限只有2个月的时间。
克劳德特·亨特已经离婚,带着3个孩子生活。他收入微薄,手头拮据,没有积蓄,没有贷款的信用,也没有亲戚能借钱给他,筹集4000美元简直无从下手。那时,他真是感到非常无助,在他看来,筹集4000美元与筹集400万美元简直没有两样。
幸运的是那时他刚参加了杰克·坎菲尔在洛杉矶举办的一个“自尊研习班”。他从中学到了三样东西:第一,要想得到什么,那就得张口;第二,要想得到什么,那就得下点决心;第三,要想得到什么,还要采取行动。
他决定把这三条原则付诸实施。首先,他写了这么一个表示决心的字条:“6月1日之前愉快地筹集到4000美元供简娜赴德之用”。他把这张纸条贴到浴室的镜子上,又复印了一份放到钱包里,以便每天都能看到。他还填了一张空头的4000美元的支票放到汽车仪表板上,因为他每天开车的时间很长,这样的提醒很是醒目。他又拍摄了一张百元面值钞票的照片,放大之后贴在简娜床头的天花板上,这样她每天从睁开眼到睡觉之前都可以看到它。
简娜15岁了,是个典型的南加州的少年,她对如此种种近乎荒诞的想法无动于衷。克劳德特·亨特向她和盘托出这一切的缘由并建议她也写上一份表示决心的誓书。
现在他的决心已经明确,需要采取行动,向人张口了。他一向自给自足,不依附别人,不向别人伸手。所以对他来说,张口向所认识的亲朋好友借钱已属不易,更何况向陌生人相求呢!但他想:“我决定做一下,于我又有何损?”
他做了一张传单,上附简娜的照片和她为何想赴德学习的陈述。底部留一附单,人们可以撕下来连同汇款一起在6月1日前寄还他们,他请求5、20、50或100美元的赞助。他也留下一空行,以便赞助者自行填写赞助金额。然后他把这些传单寄给每一位亲朋好友甚至是点头之交的人。他还寄给他工作的办公室、地方报纸和广播电台几份。他查询了本地30家服务机构的地址,也给他们寄了一些。他甚至给航空公司去信请求他们让简娜免费乘机赴德国。
结果呢,报纸没有刊登文章帮他呼吁,电台无动于衷,航空公司也回绝了他的请求。但他继续求助,继续发他的传单。
在他的努力下,随后的几个星期,他们开始收到资助了。第一笔5美元,最大的一份馈赠是亲朋好友的800美元。大多数是20或50美元,有的是认识的人寄来的,有的则来自素昧平生的人。
到6月1日时,他们竟收到了3750美元。真让人激动不已。然而尽管不错,对还差的250美元如何筹措,他还是一筹莫展。6月5日之前还得想法弄到这250美元。6月3日那天,电话铃响了,是镇上一家服务机构的女士打来的。她说:“我知道我已过了最后期限,现在是不是晚了点?”
他回答道:“不晚。”
“那好。我们真想帮帮简娜。但只能给她250美元。”
总共加起来有两家机构和23名资助者使简娜梦想成真。在德国的1年中,她给他们去过好几次信谈她的经历。回国后简娜还在那两家机构作了演讲。对简娜来讲,从9月到5月在德国沃尔森作为交换学生的生活是一段美好的经历,这拓宽了她的视野,使她对世界和人类有了新的理解。从那以后她在欧洲漫游,在西班牙工作了一个夏季,又在德国工作了一个夏季。她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作为美国服务志愿队的一员在佛蒙特的一家艾滋病防治机构工作了两年,后来又攻读了公共健康管理的硕士。
“类似的做法能让我考到驾驶执照吗?”克劳德特·亨特试了试,果然拿到了驾驶执照。
后来,克劳德特·亨特又重新寻觅到一生所爱,还是用的那种方法。他们是在一次“自尊研究会”上相遇的,结婚后又参加了“夫妻研习班”,之后的7年里他们到各州旅行和长驻,其中有阿拉斯加州,他们还在沙特阿拉伯住过3年,现在他们住在亚洲。
像简娜一样,他开阔了眼界,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这一切归功于她学会了对所想得到或成就的物和事,要一张口、二下决心、三采取行动。
开始总比不做好
有一些事,错过了一个时期,遗憾也许会是有的,但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开始总比完全不做好。
一对住在达拉斯的富有夫妇,他们常为如何教导他们的孩子服务他人而烦恼。孩子们已习惯要什么有什么,接受他人的服务;至于服务他人,那简直是中古时代甚至像火星那样遥远的事。做父亲的开始明白这一点时已太晚,但没什么,总比完全不开始好!
假期开始前一周,他告诉全家:“这次感恩节我们要做点不一样的事。”几个十几岁的孩子立刻坐直,因为通常在这种情形下,父亲会告诉大家一些特别有趣的活动,例如到巴拿马群岛去玩小艇拖曳的降落伞等。
这次却不一样。
“我们一起到救济中心去,”他说,“去侍候穷人和流浪者吃感恩节晚餐。”
“我们要做什么?”
“得了,爸,你在开玩笑,是不是?告诉我们你在开玩笑。”
他没有。
由于他的坚持,他们一起去了,但并不很高兴。不知为什么他们的父亲“变得很奇怪”,到救济中心服务他人!若是朋友们知道会怎么想?
没有人能预测当天发生的事,之后也无人能想到有哪一天会比那天更美好。他们在厨房忙来忙去,把火鸡和调味料捧上餐桌,切南瓜派,添了无数杯咖啡。他们在小孩子们面前扮小丑,听老人家说许久以前和遥远的感恩节故事。
父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举动简直开心极了,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在数周以后提出的要求。
“爸……我们想去救济中心侍候圣诞节晚餐!”
他们去了。如同孩子们所盼望的,在那里遇见感恩节时认识的一些人。他们尤其记得一个有着特殊需要的家庭,当这家人在吃饭的行列中出现时,他们高兴极了。从那时起,两家人有过数次接触,原本娇生惯养的孩子不只一次卷起袖管,侍候达拉斯最贫穷的家庭之一。
这家庭发生了既明显又微妙的改变,孩子们不再以为被他人服侍皆属理所当然,父母亲发觉他们变得更认真、更负责任。
是的,虽然晚了一点,但那总是一个开始。
用行动消除忧虑
当碰到困难时,人们往往处于忧虑状态,而不是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其实,很多问题只要你积极地采取行动去解决,就不会再为此问题而感到忧虑。
1946年,戈斯泰罗从加拿大军队退役了,他搬进了尼亚加拉瀑布市,在安大略省水电委员会里当上了机械师。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他十分开心。18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找到他说:
“戈斯泰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升职了,今后你做班长,负责厂里的重型柴油机。”
“从那个地方、那个时候起,”戈斯泰罗先生说,“我开始担心。我曾是一个快乐的机械师,担当班长对我来说,却是个灾难。身上的责任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焦虑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不管我是睡着了,还是醒着;也不管我是在家里,还是在厂里。”
“后来,我心里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一个大事故。那天,我朝砾石坑走去,那儿应该有四台牵引车带动着四台巨大的削刮机在工作。但非常奇怪,周围静悄悄的。很快地我明白了,四台巨型牵引车全坏了!”
“如果说我以前也担心过什么事的话,和那一刻比,全不算事儿。我的脑袋好像开锅了,还咕嘟咕嘟地直冒泡。回到家里,我找到父亲,告诉他这个坏消息,说四台牵引车全坏了。”
“父亲转过身来,脸上挂着微笑,看着我说了三个字。假如我能活一千岁,我都不会忘了这三个字。它们是:‘修好它!’”
“就在那个地方、那一刻,我所有的忧虑、害怕、担心全部烟消云散,世界又恢复了老样子。我回到工厂,抓起工具,开始修那几台牵引车。”
“修好它,是多么神奇的三个字啊,它标志着我生命的转折点,它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想法。从那天起,每天我都默默地感谢父亲,是他让我不但对工作有热情,而且有了更坚定的信心,我知道,如果有一天什么事搞糟了,我会亲自出马,把它们理顺,而不是在那里瞎担心。”
在父亲的提醒下,戈斯泰罗先生终于明白:要培养成熟的人格,首先要求我们具备采取行动的能力——做决定并实施它。
天才是逼出来的
我们每个人目前的生活状态不一定都是让我们所满意的:所学的专业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所从事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最适合的……但当我们熟悉了一种生活状态后,往往会墨守成规,害怕变化。于是,我们就在时光的流逝中失去了自己真正的追求。开阔视野,多去尝试一下,或许你会发现别的更精彩的生活方式。
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用心地弹奏着钢琴。说句实话,他弹得相当不错,所以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认真地倾听他的弹奏。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顾客听了几首曲子后,对那个小伙子说:“我每天来听你弹奏这些曲子,你弹奏的那些曲子我都熟悉得简直不能忍受了,你不如唱首歌给我们听吧。”这位顾客的提议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大家纷纷要求小伙子唱歌。
然而,那个小伙子在面对大家的请求时却变得腼腆起来,他抱歉地对大家说:“非常对不起,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弹奏乐器,从来没有学习过唱歌。我长年累月地坐在这里弹琴,恐怕会唱得很难听。”
那位中年顾客却鼓励他说:“小伙子,正因为你从来没有唱过歌,或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个歌唱天才呢!”此时酒吧的经理也出来鼓励他,以免他扫了大家的兴。
小伙子认为大家想看他出丑,于是坚持说只会弹琴,不会唱歌。酒吧老板说:“你要么选择唱歌,要么另谋出路。”小伙子被逼无奈,只好红着脸唱了一曲《蒙娜丽莎》。哪知道他不唱则已,一唱惊人,大家都被他那流畅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
在大家的鼓励下,那个小伙子放弃了弹奏乐器的艺人生涯,开始向流行歌坛进军,后来居然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纳京高。
要不是那次偶然的开口一唱,纳京高可能永远坐在酒吧里做一个三流的演奏者。
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与其躲在阴暗的屋子里想象外面的阳光多炽热,不如走出房间去感受一下。它只是让你感到温暖,并非能刺伤你的眼睛。所以,要勇于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琼斯大学毕业了,他一直想成为当地的《明星报》的一名记者,考试过后,他如愿以偿。一天,他的上司让琼斯采访大法官布兰代斯。
刚进公司,受到如此器重,琼斯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显得愁眉苦脸。因为在他看来这个工作太重要了,自己根本就没有信心能顺利采访。他想:自己任职的报纸又不是当地的一流大报,自己也只是一名刚刚出道、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大法官布兰代斯怎么会接受自己的采访呢?而自己第一次接到任务又不好意思向别人说出自己的苦衷,真是不知怎么办好。
他的这种苦恼被同事史蒂芬察觉了。史蒂芬拍拍他的肩膀,说:“其实你现在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是你还是应该行动起来,让我来打个比方,你现在就好比躲在阴暗的房子里,在想象着外面的阳光多么的炽烈。其实,实际情况未必是你想象的那样,所以,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往外跨出第一步。”类似这样鼓励的话史蒂芬说了很多,但琼斯还是不肯按他说的去试一试。
史蒂芬还是很想帮助琼斯,最后他决定示范给琼斯看。史蒂芬拿起琼斯桌上的电话,查询布兰代斯的办公室电话。很快,他与大法官的秘书接上了电话,电话接通后,史蒂芬直截了当地道出了他的要求:“我是《明星报》新闻部记者琼斯,我奉命访问布兰代斯法官,不知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呢?”旁边的琼斯吓了一跳。
史蒂芬一边接电话,一边不忘抽空向目瞪口呆的琼斯扮个鬼脸。接着,琼斯听到了他的答话:“谢谢你。明天1点15分,我准时到。”
“瞧,直接向人说出你的想法,不是很简单吗?”史蒂芬向琼斯扬了扬话筒,“明天中午1点15分,你的约会定好了。”一直在旁边看着整个过程的琼斯紧绷着的神经这才放松下来,面色也改变了很多,这时他突然觉得似有所悟。
多年以后,曾经羞怯的琼斯已成为了《明星报》的著名记者。无论什么时候回顾此事,他仍觉得刻骨铭心:“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单刀直入的办法,做来不易,但很有用。而且,第一次克服了心中的畏怯,下一次就容易多了。”
“如何去做”才最值得关心
我们可以做到任何事,只要我们把焦点放在“如何去做”,而不是想着“这是办不到的”。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多伦多北方的一个小镇巴尔被飓风所侵袭,造成12人死亡,百万元的财产损失,到处都是倾倒的房屋与翻覆的汽车。
星期天晚上,鲍伯·谭普尔顿回家时,途中路过巴尔,沿着公路停靠,看到这悲惨的灾情,但他的想法不只是难过而已,鲍伯·谭普尔顿是无线电台的副总裁,拥有安大略至魁北克一带许多的电台。他想利用这些电台,帮助此地的灾民。
星期一晚上,鲍伯·谭普尔顿与电台领导分享了帮助巴尔灾民的信念。他们同意了鲍伯的想法,并推举鲍伯为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