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6300000023

第23章 情为民所牵(1)

一封写给省长的信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首《蜀道难》,传唱数千年。

蜀道者,甘陕入川必经之道也,自古至今“畏途”之名不去。陇南,是甘川通道的必由之路,“行路难”从这里就已开始传唱。

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陇南,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尽管“终年树常绿,四季花不败”,但林立的高山、纵横的沟壑,使得交通极为不便,信息十分闭塞。当地盛产木耳、茶叶、香菇和天麻等农副产品,但长期以来人们却只能“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全区共有九个县,就有六个属于国家扶贫县,两个属于财政补贴县。

大山阻断了人们张望的视线,深沟吞没了人们致富的念想。行路难,信息难,像两条沉重的锁链,紧紧地缠住了人们,勒的他们透不过气、喊不出声、迈不开步。难啊——

上好的天麻堆在院里任凭风吹雨打,上好的香菇烂到泥里只能叹息连连,活蹦乱跳的娃子满山沟乱窜却进不了学堂……康县豆坪乡农民田玉顺心里有说不出的痛。

为什么呀,难道祖辈都是这个命?

凭什么呀,难道山货只能留给山?

靠什么呀,才能走出这层层大山?

粗通文墨的他,努力地从几张被揉得皱巴巴的旧报纸巾寻找着转机。突然他的眼前一亮:电话——连报纸上都留着电话号码哩,咱农民要能像报纸上那样,也有个电话,岂不是一一他决定斗胆给省长写封信。

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几个响亮的大字,无疑给我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令我们山区农民首先想到的是,经济要发展,电信要先行。当前就我省康县的电信状况而言,虽然公路沿线发展了部分电话,但我们认为尚不具备普遍性。根据康县的人口分布来讲,农村密集的人口均分布于公路沿线5华里以外的地方,恰恰是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迫切需要电话。没有电话,人们就像失去了耳朵,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我们认为发展和延伸农村电话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它不仅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桥梁,也是关系着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根本大计的具体举措。一旦电话开通,我们陇南百万人民大众,将无不感激省政府又为我们办了一件实实在在深得人心的大事。到那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组成劳务大军,可以在自家门口打电话,了解外面的需求信息,奔新疆、跨山西,通过打工的形式,调整三大产业结构,从外面得到丰厚的回报。

这一天,是2000年11月21日。

时任省长的宋照肃收到这封信后,感慨万端。他没想到,一位普通农民对通信能有这么深刻的认识。他即刻做出了批示。

信被转到了甘肃电信。看着这封信,甘肃电信想到的更多、更远:

康县太石乡雍坝村,村党支部一班人将电信调研人员团团围住,村支书拍着胸脯对渊研人员说:“只要我们通了电话,电话送来的信息就会变成钱流进我们的口袋。”这个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亩,生计主要依靠祖辈流传下来的土法铸造山地犁铧,但信息沟通的不便,直接影响到山地犁铧的销路,八十户村民中有二十户要求装电话。

宕昌县盛产柳条,农民并不知道柳条能干什么,大量柳条只能白白烂掉。自从通了电话,农民们通过电话信息了解到,原来柳条还是编织工艺品的好原料,编成的工艺品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信息灵了,不值钱的柳条也变成了可以编出钱的“金条”。宕昌还出产当归等中药材,也因为缺乏电话联系,丧失了市场信息,使药农在价格上吃尽了亏。通了电话以后,他们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还通过电话和台湾、香港的中药材商做起了生意。宕昌县委领导到下面调研,农民们往往第一个提出、提得最多的要求就是装电话。

金昌电信双湾镇农话放装现场,一位农民激动地说:“没有电话就像傻子,今年我种的大辣椒丰收,发愁卖不出去,一些客商趁机刁难,说大城市人吃大辣椒只吃四个棱的,我听了愁得吃不下饭,后来到镇上打电话才知道这是客商找借口压价,经与外地客商联系,那些大辣椒一个不剩卖了出去,今年说啥都要装电话。”

庄浪县何马村,村民王有来拉着机线员就往家里走,边走边说:“人家装上电话的就是脑子灵,啥事都想在咱前,我如果再不装电话,不但没有信息,更谈不上做生意了。”听说电信局测量线路,村民王顺山放下抢割的小麦,拿着镰刀就往回赶,一定要让电话线从他家门口过……

电话,成了农民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千里眼”、“顺风耳”。

电话,给了农村和农民极大的信心。

农话,在甘肃电信骤然升温。但这种升温同时也有点“烫手”。

田玉顺投书省长要求装电话的信转到陇南电信分公司后,分公司总经理贺晓红挠着头,说:“你看你看,这事搞的,这事不好办嘛。”他了解豆坪乡,这个乡距光缆主干线较远,投资过大,实在是不划算的买卖。思来想去,还是贷款130万元,在海拔1800多米的山上安装6信道无线接入设备,用无线接入方式为这几个乡解决通信问题。但没想到的是,当电话送到村里时,1 500元的电话成本费没人愿意出,最后只好给田玉顺租赁使用。无线接入开通以来只发展30名用户,户均投入4.3万元,而户均每月产生话费不过40余元,回收成本需要100年。

100年,一个世纪,多么遥远。

有人做过统计,全省每户农话投资达5000元左右,而农话平均每部每月话费40多元,要10年时间才能收回投资,这还不包括维护费和人员工资。像定西,每部农话平均建设成本达5400元,而每月单机收入仅25.52元,需要17年8个月才能收回投人。甘南藏族自治州电信分公司2000年投资2880万元用于农话建设,平均每线投入6294元。而全州每月每户农话收入不足30元,按设备实装率100%计算,20年后才能收回投资。

投人与产出的差距实在太大了。甘肃电信左右为难。

面对亟待脱贫致富的父老乡亲们期盼的目光,甘肃电信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责任。干还是不干?理智与情感和道义交织着,煎熬着甘肃电信人。顶着压力,他们负重前行。

政府官员评价说,电信行业市场化改革以来,多数运营商都只在城市和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开展竞争,西部广大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成为了通信的“盲肠”。还是中国电信靠得住,关键时刻没忘了作为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努力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在国家有关普遍服务政策机制还不明朗的情况下,以无私无畏、默默奉献的老黄牛精神,为贫困山乡送去希望和福音。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文林在甘肃电信调研

“普遍服务”(Univetsal service)一词最早见之于美国AT&T总裁西尔多·维勒索1907年的年度报告。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0ECD)在“普遍服务和电信资费改革”报告中,对“普遍服务”作了如下定义:“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这就是说,要对任何人都提供无地域、质量、资费歧视且能承担得起的电信业务。

在电信行业未分拆时期,普遍服务的承担者自然是唯一的电信业务提供者——中国电信。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内部交又补贴的办法来解决。分拆后,中国电信依然承担了普遍服务的义务。2001年前,为了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中国电信每年要从1 1个盈利省的收入中拿出一大部分来弥补其余20个省的亏损。但是,竞争的出现以及电信资费结构和标准的不断调整,便使得原先的普遍服务方式不再适用。

作为企业,效益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贫困山区的农村通信建设上,如果投资过大,脱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发展过度,这将不但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反而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负担,使企业难以有效运转。对于电信企业来讲,还是要注意投资收益与回报问题,不能只重发展,不求回报。

多方求告,多方说服,甘肃电信试图既能为落后地区装通电话,又不因此背上自身无法解决的沉重负担。在一份电信公司提交省计委的关于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建设的汇报材料中,是这样说的:“农话发展存在以下主要困难:农话投资巨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村电话后续运营成本高,预计早2010年以前,农话经营将带给甘肃电信每年1 1400万元的亏损;企业负债率高,建设资金匮乏……”

一份来自省通信管理局的渊查统计显示,目前,我省农村电话的普及率仅为7.14部/人,全省17751个行政村中,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156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5.2%,未通电话的行政村仍有6000多个,大部分处于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自然条件差、人口密度低,居住极为分散的边远落后地区。

2004年1 0月份,甘肃被信息产业部确定为第二批试点,作为甘肃省“村通”工程的主要建设者,甘肃电信于2005年1月8日正式启动了的“村通”工程项目,一年内将解决50%到60%未通村的通电话问题。

随之,一系列好消息纷至沓来。

在2005年1月12日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负责人说,信息产业部正配合有关部门启动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基金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已经初步制订。

信息产业部正在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其他部委和相关机构加强沟通合作,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政策支持,进一步营造“村通”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

甘肃省通信管理局也把“村通”工程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部署。局K乔绪富表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切实解决电信企业的闲难,为推动农村通信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杨志明副省长对“村通”工程表态:“各级政府要帮助甘肃电信解决实现‘村通’工程中的困难,这不仅是对电信企业的一种扶持,也是对落后边远地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一种态度,也是对全社会早日实现最广大范同内信息化的一种责任。”

甘肃电信紧缩的眉头渐渐地开始舒展。

山乡群众热望的双眸一天天开始向远方延伸……

一根连通世界的线

12月的肃南,寒风刺骨。

往南出县城,沿着一条并不平坦的乡间土路,在崇山间不断穿行爬坡,行程70多公里后,便到了杨哥乡——一个深居祁连山腹地的贫穷牧区。

这儿,天蓝得出奇。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树木葱葱,山脚牛羊成群,不远处的牧民家里正冒着袅袅炊烟。

这里的海拔有3000多米,祁连山的最高峰就在这里。山的那边,是青海。

杨哥乡虽说是个乡,其实只有两个村庄。乡政府就是几间破破烂烂的平房。一部红色的电话放在墙角的一张桌子上,这是全乡唯一的一部电话。附近牧民有什么事都来打电话,但付费的少,乡上只好请求电信部门将其改成了201电话。

杨哥乡交通不好,到县上办事要骑马整整一天,若遇上泥石流,道路被冲断,便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虽说县上现在有了班车,但一个星期也就两三趟,牧民出行仍不太方便。现在有电话方便多了,县上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行了。要是以前,得找人带话,有时要好几天,常耽误事。

通往杨哥乡的通信线路75公里长,架设在海拔3000~4200米的崇山峻岭间,由于地势险要,道路崎岖难行,往返一次需要六七个小时,这里气候反复无常,且严重缺氧。春季冰土融化流动,夏季洪水泛滥,电线杆常常被冲得东倒西歪,每次查线都可能有事故发生。立杆架线,工作量大,员工体力消耗严重,常有人晕倒在地。工作一天,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是常事。

这些,当地农牧民群众都看在眼里。电信人员施工的时候,他们自发组织,送来了香喷喷的奶茶,表达自己的心意。一位60多岁的裕固老人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要不这深山老林什么年月才能通上电话啊!”

全省第一次农话大发展高潮源于1997年,为响应省政府的“村村通”工程,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甘肃电信在张掖召开全省农话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全省吹响了农话发展的号角。

1998年,全省第二次农村电话发展会议又一次在张掖召开。

到新世纪的第一年——2000年,全省农话用户数已接近50万户,比上年增长135%,全省电话村总数达到1112个,乡镇通光缆水平达到81%。

就在这一年,甘肃省政府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3年实现村村通电话。各地政府摩拳擦掌,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农村电话增长举措。

同类推荐
  • 员工团队精神教育读本

    员工团队精神教育读本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小型施工企业、装修公司会计、税务、审计一本通

    小型施工企业、装修公司会计、税务、审计一本通

    本书考虑小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性质,以会计核算知识为主体,引入了小型施工企业、装修公司财务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会计核算、税务知识、审计方法三种知识技能,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并运用大量案例说明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中国的私营公司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而是中国的私营公司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中国的私营公司如要做大做强,在过程中就必须“控制成本、精益求精”。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凡禹编著的《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基于大量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私营公司决胜未来,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解决了私营公司的领导者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
  • 中国式管理的智源:中国式管理必备的18部典籍

    中国式管理的智源:中国式管理必备的18部典籍

    在中国式管理的“古为今用”方面,典籍之多可谓浩如烟海。本书独辟蹊径,从丰富中取其精,从庞杂中择其要,精心整理出中国式管理必备的18种顶级读物,重点放在中国文化中与管理相关联的经典论述,以备管理者研究历史,批判吸收,古为今用,无往不利。本书博采中国文化顶级原典的精髓,将其巧妙熔于一炉,底蕴深厚,风致妙绝,融修身、为官、治家、摄政、学问、御人、处事、雄辩诸种中华智慧于一体,提纲契领,重点突出,阅读方便,高瞻远瞩,实为管理者快速提升中国文化修养水平的优秀读物。
  • 营销新革命之二:塑造工业品营销品牌

    营销新革命之二:塑造工业品营销品牌

    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不断创造利润,那么,决定企业能不能创造利润的因素是什么呢?有团队因素、管理因素、背景因素,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远景,而远景的最大动力是创造优秀的品牌。品牌时代已经来临,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品牌已经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企业最想宣传的是自己的品牌,客户最关心的也是企业的品牌,至于品牌属于哪个企业却不在意,做品牌就像做人,从小就要树立品牌的价值和理念。所以,塑造品牌并不只是那些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更需要塑造自己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与众不同之处。
热门推荐
  • 杀生刀

    杀生刀

    杀生刀,沾染无数亡魂持刀人,低声诵悼佛经芸芸众生,熙熙攘攘,皆是为了心中孽欲天地无道,万物有灵,谁,又能判得了谁是谁非。
  • exo之触不到那段时光

    exo之触不到那段时光

    “我她最初说过,别碰!”吴世勋抓着金钟仁的衣领。“那又怎样?”金钟仁不屑的看着吴世勋抓着自己衣领的手,不耐烦似得一把扯下。“你说过不碰她的前提是……”“滚!”金钟仁&吴世勋“哭了就会变丑哦。”朴灿烈拍着她的头说着。“可是,都暻秀说……”“我……知道了。”朴灿烈&都暻秀“伯贤啊,放开我。”金俊绵紧紧地抓住边伯贤环住自己的手。“害怕吗?”边伯贤将金俊绵推倒在地上。“你当初何止这样对我?你明明看到了的。不是我。”“对不起。”金俊绵&边伯贤“你知道吗?没有你在身边这五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此生若辜负了你,来生我会只爱你。”“嗯。”
  • 海之哀殇

    海之哀殇

    天空的飘渺,大地的厚实,大海的深邃···
  • 重生女风水师之爱无悔

    重生女风水师之爱无悔

    她:孤僻的现代女风水师重生到古代,看其如何在这个新世界中横空出世,寻找真爱,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她识风水,知命数,夺天机,窃造化,却始终无法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真爱。他:温柔、他专情、他腹黑、他有另人羡慕的家世,他有另人侧目的手段,他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却无法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 小子,够拽

    小子,够拽

    校草是蓝颜,搞的我成了众多花痴女的羡慕对象,顺便经常客串爱心传递大使,但是蓝颜你拽什么拽,喜欢你的人多了不起么。乖乖给我当男朋友来!
  • 祸妃倾城:妖逆天下

    祸妃倾城:妖逆天下

    孟琦夏,在一次车祸后被一只千年修行的猫所救,人身虽死魂却穿越到北辕王朝,成了当朝丞相的嫡女——闻人七夏!可是娘亲早逝、爹爹不疼、姐姐陷害的,这嫡女怎会是这般的待遇?无所谓,她体内有猫妖内丹一枚,能懂所有动物的语言,养只麻雀当宠物,没事给她收集信息去,再有猫妖来相助,她要一步一步的变强大,好让那些欺负她的人都知道她不是好惹的!一副天真无邪可爱无敌的模样,却是腹黑无比,在别人要嘲笑之时,她让那些嘲笑的人无地自容,在别人要陷害之前,她就先陷害过去,总之,一切都是先下手为强!好吧,她这是要逆天了!
  • 特工皇爷

    特工皇爷

    “雷雨,你小子到底有什么理想?”沁国皇帝问道“理想?我说我是重生来解救世人的,你信吗?”雷雨道。。。。。。。。。。“你就不能说句真话吗?”沁国皇帝说道“那我说我是来解救所有漂亮姐姐妹妹的,你信吗?”雷雨道PS1:这是一个特工转世,解救异世漂亮姐姐妹妹的故事。PS2:这是一个特工转世,上的书堂,下的了战场的故事PS2:这是一个特工转世,开疆扩土,横扫一切的风骚故事。。。。。。。
  • 当你是雪而我是火

    当你是雪而我是火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了。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当思念已成习惯时,我们已经忘记最早的誓言,不是没有勇气承担这结果,而是有必须要守护的诺言。一路的坎坷造就心灵的成长,快乐的时光历历在目,就算再给舍不下,也必须要做个了断。
  • 书童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书童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入学的那一天,见到了他,从此爱上了他,他从小患有血友病,大学时因为一次意外换上了艾滋病,但是他们一直不离不弃,最终修成正果。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