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7200000002

第2章

比干故里新辉煌

)第一节一组数字

卫辉市地处中原腹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共辖16个乡镇,355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8万,其中农村人口比例占80%。近几年来,卫辉市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农民生活逐渐富裕,农村信用联社支农作用日益突出。从2001年至2006年,短短5年时间,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经济实力连年递增,其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成了全省同行业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内设8个科室,辖14个信用社,22个信用分社,11个储蓄所,180个信用代办站,服务机构遍布城乡村村寨寨,现有干部职:K402人,信用代办员180人,肩负着为卫辉“三农”发展服务的金融重任。

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一个5年前资产总规模只有7.9亿元的金融企业,5年后资产总规模却迅速扩张到24亿元;一个5年前各项存款余额仅6亿元的金融企业,5年后各项存款余额却高达17亿元,存款增量和总量均居地方金融机构之首;一个5年前贷款余额只有4.5亿元的金融企业。5年后各项存款余额却高达14亿元,年年新增贷款位居地方金融机构第一;一个5年前不良贷款余额高达2.5亿元,占比达57.3%的金融企业,5年后不良贷款余额却降至1亿元,占比7.5%;一个5年前全系统只有一家信用社盈利2万元,整体亏损866万元的金融企业,5年后实现社社盈余,盈余额达1440万元,且连续5年呈递增式上升。这些沉甸甸的数字里面都浸透着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更映衬出党委书记、理事长赵永海超人的智慧、正确地决策、顽强地拼搏和人格的魅力。

2001年,在河南省全省144家信用联社综合考核评比行业排序中,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排名倒数第五,联社领导上缴了5万元的现金罚款,14家基层信用社只有1家实现盈余2万元,其余全部亏损。

2002年,存款较2001年5月底净增了12766万元,贷款净投放15 529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10.1个百分点,半数以上的社实现了盈余,在全省144家信用联社综合考核评比行业排序中一举向前跃进了100个位次。

2003年,存款较2002年净增了11 102万元,贷款净投放8 95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8.21个百分点,信用联社实现整体盈余,盈余56万元。

2004年,存款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较2003年净增了18 255万元,贷款净投放10 392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12.55个百分点,实现社社盈余,盈余228万元。

2005年,存款较2004年净增了30 791万元,贷款净投放19 826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12.64个百分点,实现社社盈余,盈余1 094万元。

截至2006年5月底,存款较年初净增了39 965万元,贷款净投放36 405万元,不良贷款比下降了2.85个百分点实现社社盈余,盈余总额达1 823万元。

存、贷款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59%和68%,指染卫辉金融半壁江山,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从员工队伍、机构网点到存、贷款总量均居全市各金融机构之首。

在硬件建设上,全市47个农村信用联社营业网点仅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全部实现了微机联网,开办了通存通兑服务。结束了农村信用社长达50余年手工操作营业的历史。

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取得了长足进展。卫辉市行政服务中心于2002年利用联社办公区成立,保障了对公存款的持续增加。联社资金营运中心的成立和运转也极大地促进了信用社票据贴现、国债买卖、家庭理财等中间业务的全面发展。目前,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还代理了全市全部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资发放,全市低保金、粮食直补款的发放和新乡市属企业职工安置金发放等工作,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第二节两枚立功奖章

卫辉市不仅是中国第一忠臣比干的故里,这里还诞生了许多新时代的英雄——“红旗渠”的决策人杨贵、“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好榜样”——吴金印;时隔30年,赵永海这个名字在卫辉家喻户晓……

一、第一忠臣

卫辉是古代“第一忠臣”的故里。“亘古忠臣第一人”比干就诞生于此。3000多年来,“商纣”几乎成了荒淫暴虐的代名词,而比干则成了中国历史上以死谏言的亘古忠臣。

比干是殷商时期沫邑人,是商朝第16代王帝乙的弟弟,按照商朝的继承法,长子继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封王,又是当时商朝最高的政务官“少师”。帝乙在位很短,临终时,他与两个弟弟比干和箕子商量王位继承人的事,箕子建议立贤能善良的大儿子微子,比干则主张让小儿子帝辛继承王位。比干说,微子虽是长子,但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帝辛虽小,却是嫡子。最终帝乙采纳了比干的意见,让帝辛继承了王位。其实比干力争帝辛继承王位,并非完全为了维护商朝的继承法,更重要的是他偏爱这个侄子。据太史公的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无论是头脑还是四肢,都很发达。有一次王宫的一根顶梁柱坏了,工匠要搭一个架子,把梁顶住,再换上新柱子。帝辛说,你们别麻烦了,我用手托着房梁,你们换吧!

纣王即位之初的表现,能称得上英明君主,他亲率大军东征徐夷(今徐州一带),在战场上往来冲杀,骁勇无比,吓得徐夷酋长反绑着双手、口衔国宝玉璧、穿着孝服、拉着棺材向纣王投降。纣王率领军队一直打到长江下游地区,东夷部落纷纷臣服。当纣王凯旋时,比干带着文武大臣,步行几十里前往迎接,当时的民谣甚至唱道:纣王江山,铁桶一般……

然而,很快纣王就“腐化堕落”了,他大兴土木,强迫奴隶为他修建宫殿,还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楼,整天在上面与美女、美酒相伴,朝朝笙歌,夜夜曼舞,从此商朝的国都就改名为朝歌(今淇县)了。

史书上记载纣王的种种劣迹完全能让读者忘记他曾经的功劳,而且每一桩都少不了坏女人妲己。纣王有次正和妲己饮酒,远远望见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经过河而去,老的落在后面犹豫不前。纣王说: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纣王就命士兵把两人抓来,用斧子砸开他们的腿骨让妲己看。这条河从此被叫做“折胫河”。

比干看到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坦率地直谏,并带着他去太庙祭祀祖宗,给他讲历代先王的故事:商汤创业时的艰难,盘庚用茅草盖屋,武丁和奴隶一起砍柴锄地,祖甲约束自己,喝酒从来不过三杯,唯恐过量误国……纣王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而且愈加荒淫暴虐。他不但在王宫里“流酒为池,悬肉为林”,而且还表演“真人秀”,“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间,是为醉乐。”

纣王的爱妃妲己喜欢看人受虐的情景,有一种叫做炮烙的刑具,就是她发明的:用铜做成空心的柱子,行刑的时候,把犯人脱光衣服绑在柱子上,再把烧红的炭火放进铜柱子……

妲己说她有辨认腹中胎儿是男是女的本领,纣王就抓来100个孕妇试验。妲己让她们先坐下再站起来,然后对纣王说: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纣王不信妲己就命人当场剖腹检验……

比干看到纣王和妲己害人取乐的场面,气得浑身发抖,一边自言自语“我是皇伯,强谏于王”,一边疾步走到纣王面前,直言他的错误,并且请求将妲己斩首,全门赐死!纣王愤愤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比干继续说:当年汤王时,天下大灾,饿殍塞途,汤王下车抚尸而哭,自责无德。又立即开仓济贫,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称颂。你今天的作为与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驰,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险啦!纣王听完气得拂袖而去。

比干回到家中,请来箕子和微子商议,让他们向纣王进谏。第二天,箕子去劝纣王,纣王却将箕子的头发剪掉,把他囚禁起来,微子进谏,纣王依然不听,微子只好抱着祖先的祭器远走他乡。大臣辛甲进谏了75次,纣王丝毫不改,于是投奔了周文王。许多大臣看到纣王已经无可救药了,纷纷弃商投周。纣王已经落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而此时,周武王率军东征已经打到了孟津,背叛殷商来和周会盟的大小诸侯有800多个,商王朝已是风中残烛了。

比干觉得为人臣子不能像微子那样说走就走,就是杀头挖心也得据理力争。“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他冒着灭族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

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喝问:你为什么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听到这里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剖胸取心,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

在中国几千年的官僚历史上,忠臣劝谏可谓一道独特的风景,为人臣者因直谏而遭难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情节更是比比皆是,其中无疑有比干的“模范”作用。3000多年前,比干就为后人创造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死忠”标准,正如后人评价的“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甚于比干”……

比干被害后,纣王还要将其满门抄斩,比干的夫人陈氏当时身怀六甲,被同情比干的士兵偷偷地放了出来,在附近一处山林里生下了比干的遗腹子。纣王的追兵赶到后,查问孩子的姓氏,陈氏急中生智,指林为姓,躲过了这次劫难,林氏由此起脉。周武王灭商建周后,为比干封墓,正式赐比干的儿子为林姓,赐名为坚,封河清公,食采于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县一带)。所以林坚就是林姓的始祖,比干成了林姓的太始祖。

妈祖也是比干的后代。妈祖生于北宋建隆元年,是南林始祖林禄公的第22世孙女,比干的第78代孙女。妈祖的故事在内地知者甚少,但在沿海一带却是妇孺皆知。她的本名叫林默娘,传说她出生后,满月时还听不到哭声,故取名默娘。她十几岁时就开始在海上帮助渔民和商船,解救落水的渔民和船员,办了许多好事,在当地很有威望。默娘28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在海上营救遇险的渔民,不幸被龙卷风卷走,羽化升天,人们为了纪念她建立寺庙,尊其为海神。后来人们称她为妈祖、天妃、天后,是中国影响最大、信徒最多的女神。如今在我国沿海一带,渔民每次出海前,都要拜妈祖以保平安。1900年,梁启超陪同孙中山先生朝拜妈祖天后宫时曾写下一副对联: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

林氏后裔繁衍昌盛,历史上读书做官的人特别多,历朝历代科举考试,都少不了姓林的,所以自古就有“无林不开考,无林不揭榜”的说法。最近几十年来,林氏后裔更是为卫辉增光添彩。

二、“红旗渠”与杨贵

“红旗渠”决策人杨贵也诞生于第一忠臣的故里。国内外参观过红旗渠的人很多,但见过或了解杨贵同志的人却不多。实际上,从红旗渠的决策指挥到建成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杨贵与红旗渠就一直分不开。

杨贵生于河南卫辉一贫苦农民家庭,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和区的抗日救国会主席。1954年5月,26岁的杨贵调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兼任人民武装部主任。杨贵从此在林县一干就是21年。杨贵这种具有林县人特征的性格没少让他尴尬。在那个大放卫星的年代,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县委书记们在毛泽东的面前慷慨激昂。

建国初,杨贵担任林县县委书记。他不忍心林县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后还受干旱缺水的煎熬,组织县委一班人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摸大自然的脾气”,决心带领全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1955年起相继修建了抗日渠、天桥渠、英雄渠和3个中型水库。1959年,林县再度遭受严重旱灾,河渠断流,井塘干涸。杨贵狠下决心,多次召开县委会议,大胆做出引漳入林,修建红旗渠大型水利工程的决策:向山西的浊漳河“借水”,劈开太行山,建造人工天河,把水引进林县。1960年动工兴建红旗渠。当时正值国内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反华势力又卡我们的脖子,面对重重困难和来自上下两个方面的反对、指责,杨贵和县委坚信,修建红旗渠符合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就一定能够建成。经过5年艰苦奋斗,1965年建成了最艰险的总干渠,1966年又建成了3条干渠。对红旗渠和林县山区建设的成就,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许多新闻媒体和记者都及时作了宣传。周恩来、李先念、谭震林、陶铸等中央领导也多次表扬杨贵和林县县委,《人民日报》曾两次发社论称赞“林县县委是全县人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核心”。

杨贵说:“我们是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所以才敢想敢干,又实事求是,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许多劳模和干部群众都说:俺杨书记就像焦裕禄,一心为俺林县人谋幸福。红旗渠是一渠水,一渠粮,一渠电,一渠社会主义的蜜,是俺林县人民的生命水、幸福源……

“红旗渠”,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周恩来总理就曾经这样向国际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三、“太行公仆”吴金印

“太行公仆吴金印”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组部部长宋平给吴金印的题词,如今这七个大字已化为一座丰碑,铭刻在卫辉市西部的太行山深处,也铭刻在山区人民的心坎上。

吴金印1942年出生在卫辉市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8岁入党当村长,19岁当村党支部书记,26岁当乡党委书记,到现在已有40多个春秋。40多年来他在村镇领导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因此1997年中组部特授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现在还担任着新乡市人大副主任和全国政协委员。

吴金印在狮豹头乡工作了15年,在群众家住了7年,在治水工地上住了8年,带领群众凿了7个山洞,修了85道大坝,建了25座水库和蓄水池,开了40多公里的水渠,筑了40多公里的高标准山区公路,架了8座桥,造了2400亩田,奠定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1987年11月,吴金印调任卫辉唐庄乡党委书记。第二年该乡就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5个月内未下一滴雨,别说庄稼,连吃水井也干了。吴金印头顶烈日,四处察看,发现遍野是禾苗枯黄,但山楂树却花开飘香。他意识到若在丘陵地种果树将是一条生路。于是他带领着全乡人民20天在干旱的丘陵地种下了12000亩山楂、桃与苹果树,如今果园成了唐庄农民的摇钱树,唐庄桃、唐庄梨远近闻名。

同类推荐
  • 好奇者的经济学

    好奇者的经济学

    这是一本由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面向普通读者而撰写的普及性经济学读物。经济学大师们从自己认为有趣而实用的经济学问题入手,撇开深奥的术语和乏味的数据分析,将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讲述给读者。作为著名的经济学人,这12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都颇有建树。在本书中,他们用各自成型的经济学理论,以精到的语言分析了经济的萧条和衰退、可持续发展、就业、养老保障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直面了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这些挑战无论出现在商业周期的哪个阶段都值得我们注意。
  •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审计无小事,本书将告诉你怎样在一个审计较为混乱无章的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审计系统,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一套审计方法和制度·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监督就不成体系。如何建立审计规范、确立审计标准,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更关键的是,它的故事性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简单的描述,平实的语言,日记式的导读,让你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手。“新手”学习,“老手”回炉的内部审计宝典。
  • 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今后的形势发展,中国主权基金的角色与动向将备受瞩目……对中国而言,大国崛起最弱的软肋即金融,说得更明白些,即金融人才与金融机制。中国将如何就战略角度,从攻与守两方面,谋定而动,有所对应,将为国际所关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是世纪性的,中国的金融契机也是世纪性的。
  • 未来装饰生存法则

    未来装饰生存法则

    《未来装饰生存法则》主要着重点是研究和分析装饰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全面而深入的透析经营管理中的奥秘,并以独特的角度来阐述生意场的经验理论,促进读者有效的整合装饰装修思维,挑战行业竞争,实现自我价值。
  •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本书重点评估了全国、不同区域及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及增长情况,分析了影响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素的弹性和贡献率,设定了全国和粮食生产区实现2010年及2020年粮食安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测算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要素投入,剖析了粮食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粗估了生产区和主销区政府储备粮的比例。
热门推荐
  • 至尊逍遥帝

    至尊逍遥帝

    一位天才少年因被人暗算而失去资质,面对家族的不重视,族人的鄙夷,少年励志要成为绝世强者。终于在面对家族利益的高压之下,少年选择了离家出走,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武道至宝,从而开始了他的巅峰之路......
  • 缉武者

    缉武者

    缉武者,缉捕世间盗恶之徒。这是一个属于武者的世界,是一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善恶难辨,因果颠倒。三百年世间大乱,最终出现了一个以缉捕世界盗恶的缉武联盟将大乱抑制。千百年的沉淀,如今的缉武联盟壮大不已的同时却又暗流滋生。一个失忆的少年,拥有与众不同的血脉之力,但却一路艰险。毫无依仗的他最终是否能闯过一道道难关险阻,身世神秘的他又将面对怎样的强大敌人?他与缉武联盟又会有怎么样的交集?
  • 寂静下的危险

    寂静下的危险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类的能量似乎无所不能,但在灾难面前,却显得如此脆弱和无力,元凶虽是渺小得连肉眼都无法看到的无形杀手,而促成它的始俑者却是人类自己,人啊,自己给自己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通过对渔民韩国海病逝引发的一系列怪异之事以及疫情的大爆发,侦探家刘大副、医学专家阎利平和幸运游客张会刚的三个主要人物通过努力,终于发现了导致疫情的危险因素,表现了人类在危险面前的脆弱和顽强,也说明越是简单的,越是可怕的。
  • 只想等雨停

    只想等雨停

    人生在世、难逃轮回、纵使有人侥幸跳出轮回、其灵魂便会复历苦痛、每天重历其一生之中最痛苦之事七次之多
  • 阴间笔记

    阴间笔记

    传说北宋时期的淡痴道人,曾经游历阴曹地府,留下阴间笔记以警世人,却在千年的留传时间里被篡改得面目全非,最终沦为满纸荒唐、无人问津的迷信之书。一千多年之后,任道远却被阴间选中,成为新一代阴间笔记的撰稿人!这是巧合安排,还是命中注定?孟婆汤遭遇盗窃、地狱里发生越狱、生死薄遗落人间、黑无常徇私舞弊、被通缉千年的阴魂、想摆脱轮回的富豪……扑朔迷离的疑团,惊心动魄的冒险,跨越人鬼的情缘,牵扯出的却是即将崩塌的阴间秩序和即将爆发的阴间动乱!谁又能力挽狂澜,拯救阴阳两界?《阴间笔记》,重塑阴间世界!(已完本小说《驱鬼网店》)
  • 不良商女的养成计划

    不良商女的养成计划

    前世的兰潇是典型的乖乖学生,在意外重生后改头换面,看她如何一步一步创业,慢慢登上黑道枭雄的宝座。冷酷如他。多重身份为他增添了一抹神秘,可却偏偏对兰潇情有独钟。———小剧场———“大叔,您老这算不算老牛吃嫩草啊?我可是......”“怎么可能,我的小侄女。”某男似笑非笑。
  • 大网文帝国

    大网文帝国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掌控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编辑系统,来到平行空间的柳城,开始了漫漫的养神路。养大神,建网站,席卷网文圈。挖作者,掘潜力,建立网文帝国。网文小说与电影的碰撞,电视剧再也不是亲亲我我的肥皂剧。当玄幻拍成电影,悬疑做成名震中外的4D体感游戏。网文早已不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文青所鄙视的低俗之物。我的系统,我做主ps:新书期,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书评区置顶qun号,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入。新书时期,500票一加更。
  • 科学伴你行——生命的摇篮

    科学伴你行——生命的摇篮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大明英侠传》..more

    《大明英侠传》..more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身为皇长孙的朱允文继位,是为建文帝。其叔父——燕王朱棣早有野心,欲谋篡大位。建文帝继位之后锐意削藩,使得叔侄之间矛盾激化。同时,在遥远的西蜀,邪教--五斗米教也在暗中积蓄力量,意图通过燕王谋反染指天下。建文帝身为皇太孙时的朋友羽向天等人在力保建文一朝的同时,也在极力阻止五斗米教的阴谋······
  • 待你走过年少轻狂

    待你走过年少轻狂

    其实我的本意就是写点故事,这样不停笔的随便写写,我不知道这些故事是否能拼成一本书,但每个故事都有它值得读的地方。我希望你们能在安静的角落里静静地读,或许平静,或许伤感,或许感同身受,随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