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7200000028

第28章 尾声(1)

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之路

)第一节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出现徘徊,农村居民的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率下降,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购买力受到抑制。农村经济陷入这种状况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金融方面的因素。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改进金融服务,增加对“三农”的投人,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切入点。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肩负着卫辉“三农”和卫辉市经济发展的重任。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的领导在赵永海的带领下坚持走群众路线,走访各个乡镇,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了农村金融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调查中,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从涉农金融组织支持农村和农业经济以及支农金融机构的组织和制度缺陷分别做出总结。

就涉农金融组织支持农村和农业经济而言,情况如下:

(一)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投放收购贷款增势趋缓。农发行近几年来对农业的扶植力度明显减弱,投放贷款数额偏小。农发行投放贷款的下降直接导致基层的收购企业库存降低。

(二)中国农业银行的贷款投向发生结构性转移。据调查,投向已从以农业为主转为农业与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也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目前,农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无异。

(三)农村信用社支农比重有待扩大。在赵永海走马上任前,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各项贷款确实有所增长,但平均到每个农民,就几乎不见有所增长。且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相当部分投向乡镇企业和基层组织,与辖区农户贷款需求相比,新增贷款总量明显不足,农民对获得资金投入的呼声依然很高。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量少面窄。支农再贷款的发放缓解了支农资金的季节性不足,支持了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夏收秋种,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但是在支农再贷款发放中也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量少,与农业生产所需资金不相适应。二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吻合。三是投入用于个体经营户的多,用于农户的少。

(五)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生命力依然顽强。据对卫辉市民间信用发展状况调查,由于官方金融组织融资量受限,且主要服务于国有及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户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和融资活动应运而生,资金融通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方向也呈多样化。

而支农金融机构的组织和制度缺陷是:

(一)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作用有限。农发行支持的重点是粮棉油收购,支持的主要地区是农业区。这些地方的财力有限,根本无力拨付对农发行财政贴息。财政无力拨付只能使农发行面向金融机构进行高成本的融资,由于本身业务的政策性作用,造成农发行放贷越多亏损越大,经营艰难。

(二)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弱化。农业是基础产业,资金回收期较长,收益低且风险高,农业银行自然会回避弱势产业。从对农业银行某市分行的调查看,截至2001年9月农业贷款比年初下降了5000多万元。在农行的基层营业所,对农户的新增放款额和贷款户数已远低于农村信用社,放款对象集中于有担保、有抵押的个体工商户,业务的重心放在了清收陈欠贷款上。

(三)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资本规模偏小,筹资难度大,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资金的要求;二是管理滞后,不适应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信贷工作中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不相适应,束缚了部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三是传统的服务手段、功能、品种、设施不适应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

(四)民间金融组织缺乏规范,易引发局部金融风险。一是筹资和用资成本高,加大了借款方的生产经营成本,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民间金融组织在地下或半公开状态活动,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五)邮政储蓄分流了农村金融资源,削弱了金融支持农业的应有力度。由于邮政储蓄转存利率长期过高、计息方式不合理,邮政储蓄的资金价格与金融同业相比,有较大的级差,邮政储蓄竞争优势明显大于农村信用社。

对此,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拿出了相应的政策以及相关的建议:

(一)建立多层次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必须采取措施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突出其在支农中的主力军地位。但改革要结合实际,要从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于农村金融竞争的角度进行改革。在农业区要积极推进县市联社一级法人管理,形成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农村信用社要真正实行企业化经营。一是突出支持龙头企业。支持加快产业结合,让强者兼并弱者,形成龙头企业。二是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支持农村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建立一批规模大、专业化强、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农产品基地。三是支持市场体系建设。通过支持建立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形成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中心批发市场,发挥市场的牵引作用,把农业产业化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四是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围绕产业化,支持建立比较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信息、科学、加工、储运等全方位的服务。

(三)把分流的农村资金回流到发展农村经济中。首先,目前可把邮政储蓄吸收的农村资金以央行再贷款的形式,集中投放给农村信用社和农村政策性银行。其次,还可改变邮政储蓄资金归属,将其以合理价格划归农村信用社和政策性银行,人民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等金融监管手段予以间接控制。

(四)发展面向农户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解决担保难问题。通过发展信用担保体系这种金融杠杆工具,转嫁、降低一部分金融机构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给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建立担保机构要量力而行,定性准确,规范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区,发展信用担保机构,要以财政投人型的政府主导机构为主。

赵永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信用联社发展潜力所在。指出要加强农村信用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立志让卫辉市农村信用联社成为新农村形象建设的代言人。

)第二节大思路、大发展、大转折

中国银监会唐双宁副主席在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做出讲话,他说,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后,银监会党委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了贯彻意见,上报了党中央、国务院。最近,银监会正在集中精力研究制定一些具体的制度和办法。这次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通报农村信用社改革和监管工作情况,交流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研究进一步做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措施。他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一、“十五”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农服务取得新成效

2003年4月银监会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在强化资本约束和风险监管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体看,“十五”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三农”的信贷投入逐年增加,支农服务方式逐步改进,较好地促进了“三农”发展。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类机构涉农贷款(包括农村信用社各类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贷款和农业银行用于农村龙头企业、扶贫、乡镇企业、电网改造、基础设施贷款等)余额达到4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20.7万亿元的19%,比“十五”初期增加1.6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1.7%。

这一期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要求,银监会还具体承担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两年多来,在各级人民政府、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管理体制上,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责顺利移交给省级政府,初步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责任。产权制度上,通过机构整合,试点组建了一批新的农村银行类机构,重组、整合了一大批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政策扶持上,央行专项票据已基本发行完毕,首批到期票据已进入兑付阶段,税收减免、保值储蓄贴补息等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地方也以不同方式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政策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得到一定程度化解,整体风险状况有所改善。

支农服务上,支农村信用联社贷投入增加,农户贷款覆盖面扩大,支农服务能力增强。2005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投放农村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用于支持农业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直接到户的贷款占农业贷款的比重达到80%。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两个金融产品的广泛推广,大大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现象,2005年共有7 000万户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占全国2.2亿农户的31%,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1.2亿)的近60%,受惠农民2亿多。到2006年一季度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 389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到11 668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到8 998亿元。此外,还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成功经验试用于农村小企业融资,小企业贷款难也有所改善。

在督促指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村信用联社贷投入的同时,按照国务院要求,银监会还积极配合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的制定,就农业银行的改革提出意见,对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以及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等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对加快邮政储蓄改革、新办多种所有制农村金融组织、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民间借贷等问题,与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开展调查,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在很多方面达成一致,有些意见已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

二、新农村建设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新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由此催生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育,连锁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无疑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壮大带来广阔的空间。支持新农村建设,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业监管工作来讲,一是责无旁贷,二是得天独厚,三是可以大有作为。

当然,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银行信贷和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首先,资金需求总量更加巨大。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按照过去农村投入资金中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经验比例,即使考虑到公共财政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情况,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中的大部分仍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其次,服务需求方式更加多样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既有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集群化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既有普通的存贷款服务需求,更有各类银行卡等支付结算和理财等服务需求,客观上要求金融服务品种更加丰富,服务手段更加多样,服务方式更加便捷,而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在这些方面显然还存在明显不足。第三,中西部金融服务需求更加突出。现有的金融服务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不足,金融网点不足,竞争力不足,金融服务整体水平较低。如何突出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确实面临新的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体制上、机制上、方式上仍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发挥支持“三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城市金融体制改革;二是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在支持“三农”中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三是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产质量差、财务包袱重、风险补偿能力低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虽然近年来通过改革和政策扶挣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包袱重,管理体制特殊,目前面临的风险仍然非常严重,制约着支农作用的发挥;四是由于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权限和邮政储蓄资金运用不合理,导致农村资金倒流城市,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五是风险补偿和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制约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予以解决。

三、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

针对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银监会党委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认为,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总的思路是: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力,积极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增加支农投入,适当鼓励支农融资方式的创新,逐步完善金融支农的配套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四个“不断”,即确保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支农质量不断提高,支农功能不断完善,支农效果不断显现。

唐双宁重点谈到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改革,改进服务,继续发挥好支农主力军作用问题。

同类推荐
  • 世界如此危机

    世界如此危机

    德国为何国富民强?北欧为什么幸福合谐,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世界为何又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应对的方法在哪里?大危机就需要大变革。只有放弃旧思维,才能找到新出路!澄清谎言:批判了目前流行的对经济危机种种错误陈旧、似是而非、利近害远的归因,总结了与福利有关的七大谎言。分析时局:分析了德国“社会国”模式、北欧“合作主义”模式、美国“伟大社会”模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等之优劣利弊。内容翔实,理论扎实。指出道路:中国的未来在于“新福利社会”,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高连奎将之称为世界模式3.0,是一种市场化的福利社会。
  • 趣味经济学100问

    趣味经济学100问

    经济学并不意味着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演算公式,也并不仅仅充斥着晦涩的专业术语,抛开数字与图表,换个角度学经济,让你在轻松幽默中感悟经济学的智慧,在愉悦思考中做一个幸福、理性的经济人。阅读本书,开启神奇的经济学之旅吧!
  • 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来自A股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来自A股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书首先通过规范研究,构建了重大错报风险影响审计定价的理论框架,并提出本书的假设。然后以2001-2007年证券市场财务和审计数据为基础,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将主要讲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身边经济事,以那些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消费、职场、情感、理财、博弈、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事例为切入点,并和大家一起来分析解读这些事例后面隐藏的经济学现象和经济学原理。
  • 大话鲁商

    大话鲁商

    本书分十章,内容包括:“齐鲁煮海通渔盐,鲁人善商天下传”、“运河载舟波连波,山东街市估客多”、“山东依海又临风,鲁商身手各不同”等。
热门推荐
  • 炼尸为仙

    炼尸为仙

    作为备用肉身的李凌,机缘之下,竟然变成了僵尸!身为异类,就会受到追杀,以替天行道的名义,夺其元气,占其肉身,即便是强如铁云,依然难逃厄运。为求自保,李凌冒充人类拜入人类宗派。强大的对手,身份的危机,背后的冷箭,注定他走上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只是他已不能回头。唯有自强,与天争,与地争,与人争,争出一条通天大道!
  • 极品拳

    极品拳

    高中生李加倍刻苦练习T拳,克服重重困难,夺得T拳冠军的艰苦历程。说明运动本身是艰苦的,取得成绩是甜蜜的。而真正快乐是运动的过程,至于冠军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这哪里是运动,这是我们人生成长的道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嫩草我染

    嫩草我染

    大哥你行行好,收留我了吧,我会做的事情有很多,我能打字,能复印,能修灯泡下水道;会做饭,会暖床,会搬梯子上房梁。文能妙笔生花,武能二等擒拿,跳芭蕾把狗溜,边发短信开宝马。如今女子不娇娘,敢跟男人抢新郎。求大哥您就收留我了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无限恐怖之错乱空间

    无限恐怖之错乱空间

    时空离奇错乱,主角生死轮回。主神空间错乱,人物重叠,任务重叠,来自不同时空的人组成的团队,分裂的中洲队。
  • 萌宝无敌:带着老娘闯江湖

    萌宝无敌:带着老娘闯江湖

    一招穿越失忆了!还好被高人所救还学到一身好功夫。为了探寻自已的身世,雪鸢离开了师父一个小姑娘踏足江湖。终于知道自已的身份,原来她是魔教教主夫人,而且还生过孩子。这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多了一个老公和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不失联

    永不失联

    他们二人初相遇就遇到了高速公路惨烈车祸,又因阴差阳错黯然离别数载,秋风渐起的时节偶然重逢,虐心的恋情继续,最终尽释前嫌,你以为可以有美好结局了,然而男主乘坐的航班竟然失联了……如涓涓清流,如悠长岁月一般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却不失曲折跌宕,现实与回忆交错,变幻的是时空,不变的是最初的感情。她说:相识的人总会再相逢。他说:若不为天长地久,何必当初牵手。小说首次以失联客机为背景,长情的高颜值男主,痴情却倔强的女主,让你从虐心到暖心,从伤痛到治愈!一个从背影开始的爱情故事,掩卷之时或许又可以相信爱情了!
  • 异界不死族

    异界不死族

    为荣耀而战的兽人,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人类,为守护森林的精灵以及一个宅男....看猪脚怎么从弱弱的“假亡灵”宅男变成冷酷无情的“真亡灵”王者。期间发生了怎样的蜕变和苦难?群雄割据的艾坦大陆将迎来黎明还是...毁灭。本书只是猪脚蜕变的记录而已......加一句....本人绝不太监,更新速度问题我会在作品相关告诉大家的.....算是任务吧?!
  • 子女关爱父母健康的枕边书

    子女关爱父母健康的枕边书

    这是一本为中老年朋友带来健康、幸福的书,它旨在帮助中老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了解合理的营养、健康的运动和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会中老年朋友如何预防和应对疾病的困扰。
  • 荼蘼双生花

    荼蘼双生花

    不管是谁,只要出的钱够多,都可以要她一个晚上!——在银都,这是一个无法变更的规矩,她却可以在这残酷的游戏规则中游刃有余,保护着自己最后的干净!但是她命里面的劫来了,他带着她一步一步走向深渊,如过河之卒,无法回头!其实,我想说,这个故事有点励志,你信不信?
  • 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创新中感受快乐、在教学中体验快乐、在培养中得到快乐、在沟通中享受快乐、心理健康永远快乐、爱学生的教师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