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0800000046

第46章 道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2)

由于教祖的产生, 教团组织的建立, 布教活动的兴起开展, 宗教的形成, 使原始巫术的祭祀变成了宗教活动的仪式。而原有的巫咒、方术等法术, 一旦被宗教吸收成为宗教的重要神职手法。随着这三部分各自独立与专门化, 战国以后, 道教的道士继承了方士的祭祀、方术这两点, 并向宗教方面发展, 又成为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 道教吞噬了巫术,与医学相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 医学从方术、巫术的医学中分离出来。《史记·扁鹊列传》中记载了“六不治”, 其中之一即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保留在中国医学中的巫祝残余除了道教中画符吞符水外, 只有“祝由科”, 进行方术色彩浓厚的咒术治疗。但至明清时期, 也已无流传了。

b..道教医学的内容道教医学的内容, 以其医学理论来看, 具有与现在的中国医学几乎相同的内容。脏象说、经络说、五行生克生成说、禁忌说, 以及汤液方剂、丸散膏丹、本草学, 道教与中国医学是相通互补的。

道教医学的医术, 可分为物质疗法、精神疗法、运动疗法。

(1) 物质疗法有服食药物法、调节饮食法、辟谷绝粒法、服符水法、服外丹药物法、服气法、胎息法、保守精气神法。

服气法又称吐纳服气法。道教认为“口鼻天地之门, 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气, 口吐浊气,鼻引清气, 所谓吐故纳新是也”。它着重于一呼一吸之间机能的锻炼。

胎息法: 模仿胎儿在母腹中数息闭气的功法。

保守精气神法: 修养身心首先要保养精神, 《太平圣君秘旨》曰: “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 精不去其形, 念此三合为一, 久即彬彬自见, 身中形渐轻, 精益明, 光益精, 心中大安, 欣然若喜”。成为养生学的主要核心。

(2) 精神疗法、包括斋戒法、禁咒法、坐忘守一法、反视内观法等。

守一法: 指在高度入静状态下实行静功锻炼。其要在于抱玄守一, 养神炼意, 瞑目收心, 返观内照, 这样便能达到精神内守, 真元充盈。

返视内观法: 有的反观人体内部脏器的形状、颜色、大小并加以吐纳呼气; 有的存思天体星辰、日月、五色之气、天地山川诸神。

(3) 运动疗法, 则包括各种导引体操法、按摩法、运气法、内丹法、房中术等。

导引法: 按《庄子》呼吸吐纳、熊经鸟伸8字即最古老的导引法, 模仿各种动物动作进行锻炼, 有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猿据等动作。有赤松子十八势、钟离八势等。

运气法: 处在自己意念的指导下, 使体内气机循行一定的路线到达致病之外, 或依循某一特定的体内循行路线进行内炼。后者又称为周天功法。周天功法可分为小周天与大周天。当大周天循环时与《易经》相联系, 用12种卦象表示“进火”、“退火”, 遵循大自然的循环, 随着阴阳的进退“进火”、“退火”, 把人的修炼和大自然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道教医学从内容上看较中国医学广泛, 内容丰富, 医法有宗教的特色, 临床亦有疗效。

特别是精神疗法, 气功的作用不可低估, 几千年来不但没有灭亡, 反而越来越发达。神秘的气功, 折服了中外人士, 这也是道教的贡献。

(c)道士、医师在医学方面, 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等, 从命名和内容看, 它都与道家黄老之家相关, 而展示道教与中国医学的关系的另一个突出的例子, 即历史上著名的医师是道士。著名的道士又是医师的事实可以举出很多, 这是认识中国医学与道教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些医师如张角的弟弟张果、张宝自称太医, 可见太平道兴起也曾以治病笼络过群众, 著名的道教徒葛洪(283—343)在其《抱朴子》中, 重视胎息、房中、服药等, 阐述了道教求长生成仙的实践活动。并著有《肘后方》。道士殷仲堪“父病积年, 躬学医术, 究其精妙” (《晋书·殷仲堪传》)。

又如: 陶弘景(456-536)道教史中的重要人物, 他编著了《本草经集注》、《肘后百一方》、《陶隐居本草》、《养生经》、《养生延命录》等。在医药、本草两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他著有《效验方》, 他比较重视实践, 甚至以自身经验阐明疗效, 他还著了《登真隐决》, 描绘了日光疗法。陶弘景传授呼吸长生法给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开祖昙鸾, 使他一时几乎成为道教徒, 在今天的道书还收录有《昙鸾大师服气法》。由此亦可知道佛教与道教徒也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道法的。

被后人推崇为药王菩萨的孙思邈真人, 将道家内修理论和医学结合起来, 把养生也作为医疗内容, 著有《存神保气铭》、《保生铭》, 最著名的医书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收录很多道教医学的内容。北宋王怀隐, 初为道士, 太平兴国初归俗, 奉命为尚药奉御, 参与修成《太平圣惠方》100卷。道士崔嘉彦著有《崔真人脉诀》, 元代王中阳, 自号洞虚子, 著有《泰定养生主论》。

陈寅恪先生说: “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 然其所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 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 故吾国之医学学术发达出道教之贡献为多。” 反观道教, 在化学、医学、卫生学、音乐、美术、书法、体育治疗诸方面均有卓越的贡献, 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没有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即没有博大精深的内涵。

道教中充满了文学艺术的内涵。其中不乏优美的古代神话、仙歌仙诗、神仙传记。各类神灵的颂词、内丹家的诗集, 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道教宫观建筑、绘画、书法、神像、法器, 不少就是古代艺术珍品, 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古代的小说、诗歌、庭园建筑、山水画、盆景, 以道教为体裁或受道教神仙风格的影响, 亦是不胜枚举。

(1))道教音乐与民间传统音乐道教对中国传统音乐有较大的影响。南北朝时北方寇谦之为清除旧教的弊端, 重整五斗米道, 除了进行宗教教义、组织、教仪、教典的改革外, 创作吟诵云音, 即华夏颂, 步虚声, 这是道教音乐最早的书面记载。唐代比较重视道教音乐, 创建了管理音乐的机关叫“仙韶院”。唐玄宗亲自编撰仙曲《霓裳羽衣舞》、《紫云回》等。北宋道书《玉音法事》,其中共记录唐代传至宋代的道教曲谱共五十首。惜用曲线记录唱腔, 现今无法复原成乐谱。

道教音乐与我国的民间传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道观还是民间道坛演唱演奏的道教音乐, 与民间音乐之间, 在曲目、曲调、形式、演唱和演奏风格上都有许多相通之处, 彼此相互吸引, 相互借鉴, 其中有很大部分可以说既是道教音乐, 又是民间音乐。

从道教音乐发展的历史情况来看, 除了一部分是由道教职业者或信徒创作的以外, 道教职业者为了向群众宣传教义, 常常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各地民间音乐, 将民间音乐, 充实到道教音乐中。在音乐使用上出现了不少交叉现象。譬如, 我国道教活动较为广泛的四川西部地区流传的道教音乐, 就与它的地方戏曲———川戏、曲艺以及民歌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的器乐曲牌《小开门》、《扮装台》、《将军令》、《汉东山》、《南景宫》等, 在道教音乐中能见到。在全国很有影响的苏南吹打、西安鼓乐等民间乐种, 不少曲目既由道教乐师演奏, 又由民间吹打艺人演奏, 因而形成了所谓“道派” 与“俗派” 之分。可见, 道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

同类推荐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充满了哲理的语言和丰富的思辨。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比较容易地读懂《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并能够从中汲取幸福的智慧,《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特采用“与罗素相约在微博”的这种当代流行的文化形式来拉近读者与罗素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距离,通过“微博式”方法,将罗素的精辟话语进行深刻阐述、剖示和拓展,让读者对幸福这个概念以及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实在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热门推荐
  • 老大霸爱

    老大霸爱

    刚开始,他只欺负她,以捉弄她为乐,后来他喜欢她,可是她已有心受的人,他一不做二不休,霸占了她的身体又霸占她的心,只可惜,她无法消受一个强要了她第一次的男人,可是人家是混黑道的,打不过他还躲不了吗?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所选诗作,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其体裁和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的全貌,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唐诗的深层内涵。
  • 子若离亦不弃

    子若离亦不弃

    毫无预兆的坠入这个陌生的世界,本性善良带点腹黑的她因这个纷扰的世间和各色各样的人物而困扰,扑朔迷离的前世之因将她磨合得冰冷杀气凌人,秉着宁我负人决不让人负我的心态,狠狠的伤害着爱她的那些人,然而她的迫害阻止不了他们的爱,是幸运还是隐藏的伤痕,有谁会真的明白呢?她明白的吧。你,你,还有你。谁愿与我白首偕老,若离亦不弃。
  • 微风吹樱花飘落

    微风吹樱花飘落

    上海滩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儿路兰樱,一个上海滩首富韩氏家族的留学归来的千金大小姐韩苏玫,两人相遇时发生了一起意外,路兰樱以为韩苏玫被杀了,自己当时又有困难,不得不顶替韩苏玫回家,而渐渐的她习惯的韩母的爱和富贵人家的生活,并跟苏家的大少爷苏俊旸互生情愫,在这时韩苏玫回来了,她误以为是路兰樱当时要杀她,于是边准备要向她报仇……
  • 豪门首席太腹黑

    豪门首席太腹黑

    一纸婚约,将她和他捆绑在一起,他有数不胜数的红颜知己需要‘夜夜谈心’,她却甘愿做他身后的‘闲妻凉母’。“我要你为我生个孩子!”他居高临下冷冷命令,强行把她拖上床尽妻子的义务。她怀胎三月,他宠她爱她,承诺给她一切,却在她生下孩子后冷冷抛下一句,“你可以滚了!”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生活的幸福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生活的幸福

    每个都知道,在钩鱼时,要考虑鱼儿喜欢吃什么,而不是垂钩者喜欢吃什么。如果钩鱼者用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去钩鱼,最终将一无所获,除非他改变诱耳。当你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需求时,为什么不使用同样的方法呢?
  • 梦断挽歌行

    梦断挽歌行

    希望现在正在看着这本书的朋友们,你们能够有十二万分的耐心继续看下去。因为这本书有无数个未知。它可能会与你们平日里看到过的书不同,无论是故事,还是结局。一切的一切,都看似顺理成章,实则从一开始,就是万丈泥潭。也许你们会觉得我的文字太淡漠。那么我该庆幸。因为我所追求的就是像水一样的文字。透明,柔弱却充满力量。无知无觉却必不可少。-------致自己。致你们。
  • 东汉184

    东汉184

    意外穿越的王旭,携带着满脑子的先进思想来到汉末,战黄巾,治会稽,政策更是打开了关着资本这头大老虎的门,商人的贪欲使得民权在崛起的同时,又向外殖民扩张。
  • 撼世屠戮

    撼世屠戮

    无垠浩世芸芸众生,谁甘愿只当一粒浮尘?有人自远方来,探诸地,寻万秘,一路屠戮!大道为何?何为大道?但这又与他何关?人之一生终为何?情。撼世屠戮又为何?执子之手,天长地久。是故,他不求大道,只求永生!PS:这虽然是本玄幻小说,但这本玄幻小说可不仅仅只有打怪升级夺宝,还会有着许多有趣新颖的设定与描写,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庶女成凰

    庶女成凰

    那一天,狂风暴雨,她流着泪跪在刑场上,用腹中孩子作为筹码求他刀下留人。那一刻,冷酷无情,他毫不犹豫地拒绝,将她的尊严和希望狠狠踩在脚下……“如果我死了,就能从这些痛苦中解脱……”她绝望地笑。“即使你死了,也休想逃离我的身边!”他的目光冷如寒冰。她是受尽疼宠的将府千金,却身不由己嫁入皇家痴心错付,一心所爱的男人原来只是利用于她。目眦欲裂,她亲眼看着至亲之人血染黄沙。仇深似海,她逃出皇宫投靠敌国起兵宣战。白骨如山,他倾天下之力也要将她抓回身边。匕首闪着寒芒,埋入他的胸口。他惨然一笑,将她拥入怀中。“以命换命,从此再不相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