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0800000047

第47章 道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3)

过去, 一部分民间行坛道士, 他们亦道亦农: 在农闲季节, 常接受掌坛师的聘请, 参加民间的道场活动; 有时又参加当地的民间吹打乐班, 应酬民间的红白喜事。由于他们既是道士, 又参加民间乐班, 他们所掌握的音乐品种是多方面的。道教乐班作为宗教组织,要经常外出为民众作法事, 故时常和民间吹打乐班、佛教乐班相互合作, 或同台演奏。在这样的道场活动中, 道士和吹鼓手、佛徒之间无形中形成了比赛, 因此相互间影响作用又推动了互相吸收。正是这样, 道教音乐除了广泛吸收利用民间音乐、佛教音乐以外, 民间音乐、佛教梵音中也杂糅了道教仙声。如: 流传于河北中部地区的《丰都中曲》, 原是一曲有唱词的道教歌曲, 改编成了管子独奏曲。

我国的古琴音乐作品, 有些是道士传下来的, 如张孔山就曾传有《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潇湘夜雨》、《孔子怀易》、《醉渔唱晚》等曲; 元末明初琴家冷廉在他所著的《琴声十六法》中, 对琴声提出“轻, 松, 脆, 滑, 高, 洁, 清, 虚, 幽, 奇, 古,淡, 中, 和, 疾, 徐” 的要求, 无疑受到了道家的影响, 明嘉靖十八年(1539) 《风宣玄品》琴谱中的一首琴歌《醉翁吟》是由苏轼与庐山道士崔闲合作创作的。明万历十三年(1585)杨表正撰《重修真传琴谱》, 刊载有《凌虚吟》的三段道教琴歌。清咸丰年间(1857—1861)四川青城山中皇观道士张孔山协助唐彝铭又编成《天闻阁琴谱》, 清光绪二十年(1894) 《琴学初津》琴谱中又有琴曲《羽化登仙》, 与道教有密切关系。

在道曲上, 苏州道士曹希圣在清嘉庆四年将吾定庵收集整理的乐谱刊印为《钧天妙乐》、《古韵成规》、《霓裳雅韵》等3种, 1956年前后, 有关部门曾在湖南长沙等十九个市县, 江苏省苏州市以及陕西省西安市等地搜集、整理道教音乐, 编印了《苏州道教艺术集》、《湖南宗教音乐》、《葭县白云山道教经韵及笙管曲》。

道教音乐与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关系十分密切, 二者互为影响, 相得益彰, 形成了我国道教音乐与民间音乐融为一体的特点。

(2)道教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道教与中国传统绘画向来有着紧密的联系。从道教产生开始, 即利用绘画作为传道布教、修炼心性的手段。因此, 道教绘画因其宗教目的不同, 而可分为: 宗教目的画、神仙人物画、神话故事会、山水画等。

宗教目的画: 又称为“道画”。早期道教经书《太平经》中有《乘云驾龙图》, 图上有天尊、仙官、仙童驾龙在云天遨游的形象。《东壁图》有真人、神将、仙女、从戒弟子等,称“上古神人戒弟子后学者善图象”, 描绘的是修真得道或为善得报的场面。《西壁图》则描绘战争的场面, 以警示世人。这些绘画内容显然都是为宣扬神仙赏善罚恶、劝人弃恶从善而作。《越画见闻》卷上引米氏《画史》: “李云麟云, 海州刘先生收王献之画符及神一卷, 咒小字, 五斗米道也。” 王氏为东晋著名五斗米世家, 献之所画既有神与符、咒相连,则为典型道画无疑。道画的用途大致有两种: 一是作为信仰崇拜对象的象征, 一是具有宣传本门神道的威仪和驱邪等宗教功能的潜力。

神仙、人物画: 多数道士画家以画道教尊神、高道形象出名。从顾恺之以降, 历代画家都对道教神仙的形象特征作过探讨。

唐代著名的画家吴道子曾画有太上玄元皇帝之像。画家张素卿本人就是道士, 乾符中居四川青城山常道观, 他曾画有《老子过流沙图》、《太元先生像》、《老人星图》、《五岳朝真图》、《九皇图》、《五星图》、《二十四化真人像》等。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就讨论过“妇人形相” 说: “历观名士, 画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官, 中有妇人形相者, 貌虽端严,神必清古, 自有威重俨然之色, 使人见则肃恭, 有归仰之心。” 指出了仙女与一般仕女画的区别, 为后世所尊奉。明周履靖《天形道貌人物论》中论人物则曰: 若乃羽人高士, 则有乘风吸露, 披霞戴月, 不染纤埃之气。” 清蒋骥《读画纪闻》论品格曰: “神仙品格, 天格殊绝。曾见王绛所画《五老图》, 虬须云鬓, 数尺飞动, 根毛出肉, 力健有余, 作者当思此意。” 并且专撰《神女论》, 指出: “为神女写真意在端严, 不在妩媚, 于端严中具一种环姿艳逸, 如麻姑洛神, 随波上下, 御风而行, 自有天然态度。” 这是对历来道教人物画的形态、神貌的特征所作总结。

道教神仙类画迹, 其间题名有“天尊” “真人” “天君” “星官” “星君” “太上”

者, 在唐代实占多数。这是因为唐代尊崇道教, 人多礼拜道像, 道教神画遂应时势之要求而发展起来。到了宋代, 由于皇帝的崇道, 道画更加繁荣, 尤其徽宗朝, 崇道抑佛, 更多的神仙道画出现, 同时也造就了阎立本、吴道玄、卢楞伽、孙位、辛澄、张素卿等著名画家。

道教重视绘画, 注重宫观壁画, 其中最有艺术价值的是山西永乐宫壁画。这些壁画中共有280多个神仙、仙曹、玉女、力士及金星、木星等天地水众官, 神仙群像很生动, 色彩丰富, 各具有个性特征, 也富有变化及强烈的艺术魅力。壁画中还采用了布教式的连环故事画, 如: 吕祖殿东、西、北壁上画有《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 通过这52幅画面, 对吕洞宾从咸阳降生起一直到他赴考、得道、离家、超度凡人、游戏红尘等事, 作出了细致的描写。永乐宫壁画是元代精彩的道教画, 是我国古代道教绘画发展到高水平的范例。

道教绘画还注意借画卷或板刻画的形式宣传本宗教义, 讲述著名高道法师入道、修道、得道、传教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据说金代王重阳在度马钰、孙不二夫妇时, 曾绘有《骷髅图》、《天堂图》。借此鲜明的形象以宣传全真教旨。如佛教的《地狱变相》一样, 有很强的震撼力量。元初全真道一度得到蒙古统治者支持, 以多种形式宣传自己。最典型的还是传刻《八十一化图》以绘画形式介绍老子代代转世, 代世度人的故事。此外还有《金莲正宗仙源象传》是全真派历代祖师的画像, 《许太史真君图传》则是净明派宣传其祖师许逊事迹的连环画, 赵孟頫《玄元十子图》一卷, 绘老子、老子弟子及庄子等十人之像。今《道藏》一书中均有收录。

道教徒主张潜修与自然合一, 因此画道教题材往往涉及山水, 而成为山水画成长的母体。在中国山水画的指导思想上、情趣上, 素来与先秦道家及后来的佛道二教有不解之缘。

佛教讲出世, 道教主张自然, 都使人流连山水, 在精神上与之融而为一。四川省出土的《仙人六博图》是后汉作品, 仙人座下绘有山岳图。晋顾恺之有《画云台山记》记述张道陵用跳绝涧取桃子考验弟子诚心的第七个法术的情景, 他的《画论》里还阐述了“得一” 的思想。

中国的山水画从南北朝开始, 逐步成为独立的画种。唐宋时期, 山水画发展很快, 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画家。到了元代山水画不仅盛极一时, 而且绘画水平也超越前代, 他们的创作中倾注了自己的生活情趣, 使元代山水画出现了特有的风貌。元以后全真道徒中颇有在山水画中独树一帜的, 如五代道士厉归真善画牛虎, 兼工雀鸷禽。宋道士杨六明善画龟蛇, 今丈人山道院藏经阁后壁有所作龟蛇, 广丈余, 最雄杰。其中尤以黄公望、倪瓒为首的“元四家” 最著称。著名画史专家俞剑华先生在所著《中国绘画史》中评论“元四家”

时说: “四人虽亦上追董、巨, 不离古人法度, 然能自具面貌, 取古人之神, 而不泥古人之形, 又能饱遨观饫, 曰徜徉于名山之间, 而文章道德, 又皆加人一等, 故其所作, 自异凡响, 水墨渲淡与浅绛著色一派乃底于大成, 为明清数百年之宗主。盖山水画至元四家已至炉火纯青时代, 其醇厚之趣味不在表面, 而在内容, 令人百读不厌, 真绝诣也。”

此外, 在中国传统的书法史上, 道教徒也有著名的大家及墨宝流传。在书法上著名的王羲之、王献之都是五斗米道教徒, 王羲之以书写《黄庭经》换鹅的典故家喻户晓。颜体创始人颜真卿也是个道教徒, 为名道士撰写碑文, 有拓影流传。元代最有名的书法家赵孟頫自称“松雪道人”, 他写道教经典《灵飞经》。元代的马臻、方从义、张雨均是道士, 或以画花鸟, 或以画山水著名。

作为中国汉民族宗教思想载体的道教, 从它诞生之日起便与传统文化结下深厚之缘。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道教也屡起屡落, 历经沧桑, 但它始终是各个历史时期思想、文化、民俗以及传统医学、古化学等各方面的集合体。所以, 我们说道教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中国社会再反映的宗教形式。

同类推荐
  • 天下大道

    天下大道

    或许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老子对于这个逃世幽隐的思想该负多少责任?殊遽难下肯定之答复。被称为老子著作的《道德经》,其文学上之地位似不及“中国尼采”庄子,但是它蓄藏着更为精练的俏皮智慧之精髓。
  •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易经》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处世之本,以趋吉避凶。所以,《易经》的哲理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义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 老子可以这样读

    老子可以这样读

    谁能使浑浊的环境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使安顿的心灵动起来,产生新的追求?能这样做的人,不追求完美,正因为不追求完美,才能不断创新,我们需要在安静中沉淀,在沉淀中创新。花点时间,读读本书,会减少几分失落,多几分淡定。这个社会,没有人不求人,也没有人不被人求。你求人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人求你呢?事情会难办吗?所以,通常办事,是要想办法转换关系,转换角色,让你求人转变成人求你。人与人的相处,有时会很难,有时会很简单,由难变易,需要智慧。要想寻找这种智慧,读读本书,它会告诉我们和光同尘,处事有道。
热门推荐
  • 宇宙由我

    宇宙由我

    万物皆由意识生,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而其中最为紧密的便为意识。意识控制外物,意识体能控制自己的意识、从而控制外物,便有了异能。
  • 三生志异

    三生志异

    一名流浪孤儿,路过一个山谷,此谷中有6个大山洞,洞呈喇叭状,都是大陷阱。谷洞里已是白骨累累,难以分清哪些是人骨,哪些是兽骨。冒险者越看越感兴趣,慢慢地向洞口靠近,当据洞口只有六七米时。洞中忽然传出一阵令人发麻的嘶吼,听起来很想是电影中的恶魔。冒险者害怕了,转身就跑,可是他感觉到一股强烈得就好像是两块异级的磁铁一样的吸扯力将他吸入了洞中……
  • 极品大娘异世路

    极品大娘异世路

    在穿越成风气的千军万马中,我,荣幸地中招了.穿越成臃肿猥琐无下限大娘其实并非那么无法忍受,因为,偶尔神仙也会出错嘛。我也可以忍受无权无势无财无色无望……无语!但不可以忍受各路妖孽的兴风作浪,还要牵拖我入水。喂喂喂,我可是顶着大娘皮囊的纯洁少女心,望各位大神自重!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反欺辱和反欺辱失败后,我无语问苍天,一个人如果不够强大,就会被被自以为强大的人欺负,同理,一个人如果不够猥琐,就会被自认为猥琐的人踩在脚底下!
  • 水浒天行

    水浒天行

    话说北宋末年,朝纲崩裂,奸臣当道,许多英雄好汉不得已走上落草之路,最后聚义梁山水泊,共拒官军,诸如宋江、晁盖、林冲、武松、李逵、杨志等好汉之名之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怎奈施公耐庵差强人意,一个风起云涌的英雄传奇尽皆付之于招安,悲兮?叹兮?……我愿提起拙劣之笔,再绘水浒英雄谱!………………………………………………………………………原来,宋江本是皇族之后,太祖赵匡胤之嫡亲之子孙……原来,林冲并未一气而吐血身亡……原来,武松与那潘金莲曾是旧识……原来,李逵并非一味莽撞,也曾娶妻,也曾儿女情长……………………………………………………………………………本文立足施公之水浒,集三载心血,欲再造水浒之英雄世界……不喜请绕道!
  • 吾道修真

    吾道修真

    修真,并不是修炼流之中的修真修仙。而是修炼出修真值,使用修真值知道万事万物的真谛,真假!武技功法修炼难?本宗花费修真值就可以直接领悟武技功法真谛!功法残卷,难知始末?本宗花费修真值就可以直接获得这本功法秘籍的真正内容!对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世界有个叫王柱间的,他小名叫影。有个叫做宇智波的,小名叫做斑。而他们,在本宗穿越的时候,居然强逼本宗结拜!
  • 恶魔三少:丫头别深爱

    恶魔三少:丫头别深爱

    恶魔三少:丫头别深爱"小暖暖,想没想我啊?"某恶魔戏谑道。"天呐,你……你怎么回来了?"苏小暖有些慌张的问"暖baby有没有想我的吻呐?"某恶魔挑着苏小暖的下巴邪气十足的说道离开他们才快活几年,他们怎么又回来了?!还有樱空桀,捣什么乱啊!我的男神啊啊啊!拜托拜托!你们小时候‘欺负’我已经够了昂!原以为樱空希是正常的,没想到他比谁都腹黑,摊上樱空家三个恶魔我该怎么办啊!"我天!我还不想英年早逝啊!""放心宝贝,我们绝对不会让你出事的。"某恶魔舔舐着苏小暖的嘴唇
  • 极道女王

    极道女王

    她有着多重身份,残忍无情,美男环绕,恨她的人无数,护着她的人亦是不少。她向来无拘无束,对害自己的人绝不手软,便是如此一个她,究竟会演出怎样一个传奇?
  • 时影龙威

    时影龙威

    龙威,这是一个名字,曾经在各个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存在,而时影,它是龙威的机甲,和龙威一起并肩作战,谱写了一个传说。放弃一切高官厚禄,只为一个承诺,一个从未谋面的少女。
  • 无争商皇的妙人儿

    无争商皇的妙人儿

    有哪一种苦,痛的过爱离别?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无争商皇,她,是医术超群,尊贵倦淡的圣医谷主,宿命的纠葛,让他们相识相知,命运的安排,责任爱情,难两全。是谁弃谁而去,又是谁为了谁憔悴容颜,历尽沧桑之后,他们,又是否能再执子之手?
  • 秦始皇,灰太狼

    秦始皇,灰太狼

    [上部]“灰太狼,不许喜欢别的女人,否则,哼哼——”“灰太狼只喜欢红太狼,然后去抓喜羊羊…”镜前,映着他秦王嬴政绝俊的容颜与她娇柔入怀的温馨低喃。[下部]“贱人!!你的身同你的人一般污秽不堪!!!……”“呵…”笑,带着凄绝,身,带着伤痕。“你心里到底藏着哪个男人?!!吕不韦,成蛟,燕丹,还是蒙恬?!!!——”“呵…”她,启唇再笑,冷如冰霜,苦如黄莲,于己,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