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0800000008

第8章 《老子》首章的两个语文学疏证及哲学阐释(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开

围绕着《老子》的阐释活动已持续了千百年之久, 《老子》的注疏解说也已经有千百种之多。如果说《老子》注疏是关于《老子》的某种“笔墨官司” 的话, 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笔墨官司” 累积了“汗牛马、充栋宇” 的“档案” 与“卷宗”。其中, 历来注家都十分重视阐释《老子》首章, 没有例外, 而且他们对《老子》的“歧解” 也体现于首章的阐释之中,例如首句“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就不知引起了多少的争讼! 河上公把《老子》第一章题名“体道章”, 也多少说明了它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 《老子》首章就是理解《老子》的“众妙之门”。“众妙之门” 这个词就出于《老子》首章, 而我们这里将要探讨的两个问题之一, 就是追究“妙” 的本字; 另一个乃是辨证“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的句读问题。然而, 我们的最终目的, 与其说是“语文学疏证”, 还不如说是在语文学疏证的基础上进行哲学阐释更为恰当。

(一) 首先, 我们来讨论一下《老子》第一章第二、三句话(尤其是第二句) 的标句(属读) 问题, 原文是: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的“属读问题” 是: 它是读作“无名, 天地之始; 有名, 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 以观其徼。” 还是读作“无, 名天地之始; 有, 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 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可以说它是理解老子哲学的“兵家必争之地”。显然, 上面提到的两种句读(标句) 的意味不同, 哲学意义更是判若云泥。那么, 这种理解上的分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宋代学者王应麟说: “(《老子》) 首章以‘有’、‘无’ 字下断句, 自王介甫始。” (《困学纪闻》卷十) 人们称“有”、“无” 字断句为“新读”, 始作俑者就是王安石。实际上, 王安石的“新读” 开辟了宋代以降的注《老》风气 , 以至“宋儒多在‘无’ 字断句” , 而且影响所及, 宋代及其后的不少注释家以及现代研究者都接受了“新读”, 例如朱谦之的《老子校释》和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

王安石“新读” 的影响还渗透于宋徽宗《御注》、释德清《憨山注》, 以及马一浮《老子注》之中, 因为他们部分地采纳了王氏“新读”。 话说回来, 王安石的“新读” 固然可以称作胜解, “异议” 仍然不少, 据说朱熹就对此不以为然。下面试就此问题略加辩证。胡适的看法比较奇怪, 他的句读是: “无名, 天地之始; 有名, 万物之母。常无, 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 前一句以“名” 顿, 仍从旧训, 后一句于“有” “无” 为断, 与王安石相同, 其取舍不同若此。胡适说: “常无、常有作一顿, 以两欲字为顿, 乃是错的。” 其实, “两欲字为顿” 与古读正合, 恐怕并不为“错”。反而胡适语焉不详, 没有解释“两欲字为顿” 究竟为什么是“错的” 的理由。

王安石的句读所以称为“新读”, 乃是相对“旧读” 而言, 也就是说, 宋以前的注疏皆以“有名”、“无名”、“有欲”、“无欲” 属读。考宋以前文献材料, 例如唐玄宗开元《御注》和司马承祯《坐忘论》 , 以及汉晋以来《老子》古注(包括残注), 可以知道“有名”、“无名”、“有欲”、“无欲” 诸语词乃老子哲学中的固有概念, 岂容割裂? 晚近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为我们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恒无欲也, 以观其眇; 恒有欲也, 以观其所曒。(甲本)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 □□□□; 恒又(有) 欲也, 以观其所曒。(乙本)

两本“恒无欲也”, “欲” 下有一“也” 字, 足以证明古本《老子》以“有欲、无欲”

为断而不是以“有无” 为读; 据此, 上两句也应读作“有名、无名”。现在我们确信, 《老子》古读为“有名”、“无名”、“有欲”、“无欲”, 而不是王安石所读的“有”、“无”。

然而, “新读” 不合“古谊” 反倒表明了王安石的“新读” 是别出心裁的阐释, 我们钩沉、如: “天下之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第40章) “有无相生。” (第2章)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第11章)

关于第40章“有生于无”, 历来的注疏语焉未详, 惟李荣《道德经注》最得古义: “有者, 天地也, 天地有形故称有。天覆地载, 物得以生, 故言生于有。无者, 道也, 道非形相, 理本清虚, 故曰无。” (蒙文通: 《道书辑校十种》, 第618页) 《列子》曰: “有形生于无形, 则天地安从生?” 《淮南子·俶真训》曰: “有形出于无形, 未有天地能生天地者也。” 或许就是“有生于无” 的注解或阐释, 也就是说, “无” 即“未形”, “有” 即“有形”。而且,《淮南子·俶真训》明确地说, “有” 就是“万物始有形兆也”, “无” 就是“无可名也”。可见, 所谓“有” “无”

不仅意味着“有形” “无形”, 也意味着“有名” “无名”。以此类推, 我们可以认为第2章“有无相生” 其实就是表述了“有形” 和“无形”、“有名” 和“无名” 相辅相成的思想。这个解释虽然有点自我作古的意思, 倒也不是“于古无征”, 魏源认为第2章抽绎了“常名(案即有名)、无名之旨”, 也就是说, “圣人知有名之不可常” ,所以从根本上说“不居其名”, 所谓“有名之美善, 每与所对者(案即无名) 相与往来兴废。” (魏源: 《老子本义》)

辨证“旧读” 或“古谊”, 目的是阐明老子哲学中的“无名” 概念, 而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总而言之, “有名” 与“无名”、“有欲” 与“无欲” 确是《老子》古读, 而且“无名” 概念还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重要概念之一。当然, 《老子》中也曾出现了“有”、“无”的字样, 这又如何解释呢? 我们认为, 《老子》中出现的“有”、“无” 语词与其说是抽象概念, 还不如说是“有形” “无形”、“有名” “无名”、“有为” “无为”、“有欲” “无欲” 的略语而已。吕思勉说, “古书中语具体者多, 抽象者少。” (《经子解题》) 蒙文通说: “周秦性、道之辩不议空、有, 自印度思想入诸夏而六代议空、有者纷纷。” 吕、蒙二氏的说法似乎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老子哲学中的语词和概念。

(二) “无名” 是老子哲学中的关键概念, 有必要予以深入阐释。《老子》既言: “道隐无名。” (第41章) 司马迁又称“老子以自隐无名为务。” (《史记·老子申韩列传》) 可见, “无名” 就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我们理解老子所说的“道”, 亦不能不诉诸“无形”、“无名” 概念, 因为“无名”、“无形” 乃是道的基本“性质”, 也是老子阐明“道的真理” 的切入点。我们还知道, “形名相耦” 乃是道家哲学的重要基石。 那么, 我们说“无名” 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也许并没有夸大其词。

古典文献中出现的“名”, 往往兼具了政治与语言双重意涵。首先, “名” 具有语言甚至知识之意味, 《释名·释言语》曰“名, 明也” 表明了这一点。实际上, 《老》、《庄》已经确立这样的观点: 通过“名” 的建构作用, 有形的物才能在人们的思想中被把握。也就是说, 道家先哲比较明确地认识到, 形形色色的万物之所以能够被感知和被思考, 乃是因为它们是由“名” 即概念思维所建构起来的。其次, “名” 还是社会政治制度的抽象形式, 或者说, “名” 表征了建构于其中的社会实在(sociallreality)。政治意味的“名” 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 权力结构诉诸名分原则的建构; 第二, “名” 又是社会政治秩序的符号形式。《国语·鲁语上》曰: “黄帝能成命百物, 以明民共财。” 韦昭《注》曰: “命, 名也。” 这种“名”、“命” 其实就是某种建构作用, 诚如黄老帛书《道原》所说: “分之以分, 而万民不争。授之以其名, 而万物自定。”

实际上, “名” 可以看做是“礼” 的抽象形式, 而人们亦确曾以“名教” 代替“礼教”。

孔子提出的“正名”, 如果不从政治社会层面进行解读, 就无论如何也不能透彻了解“名”的意义。而且, 也只有从政治社会结构(礼) 的层面进行阐释, 才能真正直观老子哲学的现实基础和历史意义, 才能洞见“道” 高物外的精神境界, 揭示“名” 与“无名” 之间的张力。儒家学者向来热衷于批驳老庄“非毁仁义, 屏弃礼学”, 以为“大逆不道”。然而,从“同情之了解” 的角度看, “无名” 概念还包含了深宏而肆的重要意义。老子拈出“无名” 概念, “醉翁之意不在酒” (哲学), 而在乎现实诉求(政治)。“无名” 是“名” 的反面, 也是“名” 的对立面; 它深刻质疑、否定、解构了“名” ———封建宗法的政治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例如, 老子说:

大道废, 有仁义; 慧智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

(第18 章)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第19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38章)

《老子》第19章“绝仁弃义”, 郭店竹简《老子》甲本作“绝伪弃诈”。 曾经有论者据此以为老子并没有反对仁义的意思, 当然是误解。《老子》反对仁义, 明确无疑, 没有什么可以商榷的余地。扬雄曰: “老子之言道德, 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 绝灭礼学, 吾无取焉耳。” (《法言·问道》) 班固曰: “(道家) 及放者为之, 则欲绝去礼学, 兼弃仁义。”

(《汉书·艺文志》) 韩愈亦谓, 老子所谓“道”、“德”, “去仁与义之言也。” (《原道》) 这充分说明, 《老子》所说的“道”、“德” 不仅不是“仁义”, 而且还是“仁义” 的反面。

同类推荐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那些喜欢思辩的家伙

    那些喜欢思辩的家伙

    尼采说:“一个哲学家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个真实的人。”本书通过收集和整理哲学家们的一些哲理故事、生活趣事,向读者展现一个个满、全面的哲学家形象,引导读者了解哲学家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哲学,以更宽容、更谨慎的思辩心态去看待哲学,从而更积极地探索人生的奥秘,追求人生的真谛。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诸子箴言

    诸子箴言

    本书撷取诸子经典著作中最值得学习与体会、思考与运用的箴言。其包括《论语》、《孟子》、《荀子》、《中庸》、《老子》、《庄子》、《列子》、《商子》等著作。
  •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成功都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不管际遇如何,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好,不去为自己的人生打拼,则基本与成功无缘。雪莱的诗句有禅思,而本册书将精选出雪莱赞美希望、赞美新生的诗句,管中窥豹,使读者能够在诗意的语言中获得振奋的力量,实现自我激励。当你掌握了这些,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之时,内心就不会被一时的逆境所打垮,而是在品味雪莱的诗句中,用哲学从源头解决问题,锤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自信、更乐观、更强大!
热门推荐
  • 中国母亲

    中国母亲

    上世纪六十年代,豫北某村的杨桂芝的婚姻发生了地震:丈夫远赴甘肃打工,竟高攀金枝,一去不返。她顶着富农的帽子,上养公婆、下养幼子,受尽折磨。她温柔善良,赢得了两个男人的倾心,却阴差阳错不能结合。她拉扯幼子,与贫困、屈辱斗智斗勇。改革开放后,杨桂芝和干女儿春英开了个煎饼馆,化腐朽为商机。昔日在她头上作威作福的仇人落魄,覥着脸求上门来。她收留了他,没想到却埋下了祸根……为给儿子狗剩娶亲,年迈的杨桂芝再次踏上打工的征程……小说《中国母亲》质朴深情,塑造了一位慈爱贤惠、坚韧不屈的中国普通母亲形象,一页页浸透中国农民最辛酸的生存境遇,一行行尽现中国母亲悲天悯人的情怀。《中国母亲》由郭礼兴编著。
  • 重生之乖乖妻

    重生之乖乖妻

    不谙世事的少女,被他老婆撞的没了命,成为了他老婆体内的一缕魂。于是,她成了他的老婆,一个有夫之妇,而他的老婆却成了她,彻底消失!这个男人又冷又冰又没感情,身边还有一个小三?小三长的比她美不说,他还不喜欢这个老婆,甚至还是深恶痛绝,看来她这个下堂妇是当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远古武装

    远古武装

    人类以为最早的人类出现在1600万年前,实际上在五亿年前就有了人类,那时地球是个水球,但并非全都是水,位于北半球有一座小岛,是地球那时少有的陆地,上面进化出了人类,但进化出现了问题。这些人类进化的时间很长很长,在出现人类后的三千五百万年间小岛变成了大陆,大陆上划分了许多宗派,其中有六大派别:南十字派、太阳派、月亮派、自由派、影派与邪派。大陆上的人平均每人有两百八十岁的寿命,因为他们进化的时间很长。但他们是怎么灭绝的呢?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个未解之谜。
  • 时空冒险王

    时空冒险王

    时空冒险者,一种可以自由穿梭于各个时空面位的战士。奇异的魔法,强大的古武,神秘的异能,远超过人类现阶段的未来科技,这一切都将成为时空冒险者的实力!经典电影,各类游戏,人气卡通……种种幻想中的世界都可以成为时空冒险者的落足之处!李翼,一个普通的华国年轻人,曾经的特种兵,武术爱好者,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带入了时空冒险者的行列。随着他一步一步的了解这个神秘的时空冒险者世界,他却发现,那些早已被自己和前辈们烂熟于胸的东西,似乎也并不那么准确……
  • 命阙

    命阙

    “这是一个变数,天地格局将要因此改变!”“或许这是一场浩劫,但也可能是我们人界的机遇!”“想那么多干什么,看下去就是了,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 做自己的冠军

    做自己的冠军

    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有时候不是败在别人的脚下,而是输给自己。人生就是一场角逐,自己和自己PK,不必在乎你赢了多少人,输了多少次,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冠军。奥运时代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每一个冲刺的镜头下,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
  • 官途枭雄

    官途枭雄

    一个才华出众的一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入仕途后遇识才伯乐的提携,一次偶然受伤又有了某些特异功能,披荆斩棘经历艰难曲折,一步一步壮大成为官途枭雄。
  • 元能之域

    元能之域

    在这片元能大陆之上,实力,则为一切,看主角如何在大陆中,成就自己的天下
  • 小窍门大智慧

    小窍门大智慧

    本书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到养生和医疗保健,以及家庭理财、旅游等无所不包。
  • 从林肯到奥巴马时代

    从林肯到奥巴马时代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和2009年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注定要以一种格外醒目的方式永远地载入美国史册,因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总统选举的结果最终圆了美国数千年黑人为之憧憬、为之奋斗了200多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