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0200000110

第110章 居敬行简(2)

“内省”,在我国历代的解释中,大半不离“自省其过”的内容,人要时时刻刻检查自己做错了什么事,错了的一定要改正。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知什么是“错”。因为所有的“错”都是以“对”、“正确”为前提的。宋代理学对儒家学说穿凿附会,提出许多据说是符合“天理”的道德伦理原则,以为这些东西便是“对”、“正确”的标准,违背了就是放纵了“人欲”,便应自行“内省悔过”,今后绝不重犯。

这是最粗浅的“内省”,还有比较精致的,如唐中叶的李翱的《复性书》,把“性”与“情”加以区分,“性”是圣,“情”是恶,主张消除妄情,复归本性。这明显是从佛学中偷来的,但他完全不理解佛学对“真”与“妄”的辨析。他提出了“弗虑弗思”,认为如此,“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正思”,“心寂不动,邪思自息”。“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欲,行止语默无不处于极也。”

哪里有一个真正不动的“寂然”?除非是因缘散灭的死人。其实真正如如不动的,只是一个“知”。这个“知”,相对于显示在“知”中的情、物、人生、宇宙来说,是不动的。但“知”的不动的存在,恰是以情、物、人生、宇宙的大动特动,无常之动为前提的,没有这些“动”,就没有“知”,没有“知”便无所谓“寂然不动”,动与不动皆是不可说、不能说的。

李翱并没有掌握东方文化的真谛,他还在意识领域作分别、作判断,也就是说他还不了解生命的本来特性。也许李翱是了解生命的本来特性的,他的上述文字只是表述不清,但是,他把“情”与“性”对立起来便是绝对错误的。我们不套用西方哲学中的“知、情、意”三区分的观念,以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说,“情”便是“感情”。对于“人”这个生命本质力量的载体来说,令“情”不生,实质上也就无“性”可说。这种“弗虑弗思”与真正的“知见无见”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是让人完全断绝性情生活。这样的生命运动不仅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可能的,也是“偏枯”、“偏瘫”式的生命运动。

我不是专门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不知在李翱、韩愈之前,类似李翱《复性书》这样的提法还有没有,但可以肯定,李、韩的观点是开了宋代“理学”的先河。

“明心”、“明明德”,若不具备活生生的脚踏实地的辩证思维,那是没有不错的。我以为要想真正理解东方文化的“内省”学说,必得是自己在心底里真正下过工夫,且下对过工夫的。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想凭知识学者的“想当然”而去讲“内省”,十个中就必有十个是错的。李翱乃至朱熹在这方面的失误,怕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了。

到了近代,人们崇尚唯物论,这也是不错的。问题的关键是在崇尚对外界事物的研究时,忘记了一个绝对的真理,任何外界的事物不通过“知”是无法研究的,看似是研究的外界事物,实际上还是在研究自己的“心”。任何对外界事物的研究,说到底还是一种“内省”。

“内省”与“外求”是永远也分不开的。“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人们,好好体味一下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第一章吧!

真正的“内省”无他,也没有什么好解释的,越解释越糊涂,只有在自己用心时去细细地品味,久而久之,自然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内省”。

释迦牟尼常说众生心太粗,一天到晚用心也不知“心”到底是什么。

对于此,我们不准备说得太多,因为这本身就不是说得清楚的,我们只是告诉大家一个准则,莫管天,莫管地,莫管子曰,莫管圣言,莫管千夫所指,莫管万众瞩目,只是每做一事时,问问自己,我是否在欺骗自己?(不管是否欺骗了别人)如果没有欺骗自己,就去做;如果欺骗了自己,便坚决不做。

在这里我提醒那些学者们,对此千万不要作什么唯心、唯物、精神、物质之类的分析。

你连“心”是什么都不知道,还要大讲唯心、唯物,不是笑话吗?

还是回到《论语》上来。

我们说“永远不欺骗自己”,就是孔子在这里说的“内省不疚”。

既然是不欺骗自己,还有什么忧惧的呢?“内省不疚,何忧何惧?”

“这样的君子其实很不容易”。南先生在解释这段文字时作如是说,我们也同意这样的说法,但二者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请看南先生是如何讲的:

“透过了‘不忧不惧’这四个字的反面,就了解了人生,始终在忧愁恐惧中度过,能修养到无忧无惧,那真是了不起的修养,也就是‘克己复礼’的功夫之一。司马牛一听,觉得这个道理很简单。他说,只要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这就是君子?以现在社会来说,街上这样的人太多了,到那些较低级的纯吃茶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人既不担心又不害怕,没有钱用就抢一点,那是君子吗?孔子知道他弄错了,告诉他不忧不惧是不容易的,要随时反省自己,内心没有欠缺的地方,没有遗憾的地方,心里非常安详,等于俗话的:‘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鬼不惊。’内心光明磊落,没有什么可怕的,有如大光明的境界,那时一片清净、祥和。”

前文我们已经引了南先生对“克己复礼”的解释,他是同意朱熹的“克制己私”的解释的。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了上文,南老要求人们“随时反省自己,内心没有欠缺的地方,没有遗憾的地方……”莫过是让人们“克制己私”。

这是我们绝对无法同意的,因为这种看法是真正的典型的“唯心主义”。在朱熹、南怀瑾看来,人的意识纯粹是一种主观自生的“怪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规律在这里不起作用了。释迦在《楞严经》中的确说过“意识”本身是非因缘非自然,但那是就意识相说的,意识所显之相只是扭曲的折光,但意识本身的起因还是因缘生因缘灭的。

人类对于“意识”——“心”的这种看法,是人类一切苦难的根源。“意识”并不是什么恶魔,只是由于在漫长的、几乎是无法计算的人类历史中,人类一直不了解“意识”的真正本质,各种文化一层层蒙在了“意识”上面。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意识”这个东西被扭曲得不成样子了,才造成了人类一代又一代人的悲剧。

人类的一切文明,说到底莫过是为了规范这个桀骜不驯的魔王——“意识”。宗教、政治、文化、科学,无非是为了规范它,但历史证明,不管是什么样的规范,哪怕是用瑜伽术最终压灭它,从终极意义上讲都是无用的,意识突破着宗教、政治、文化、科学,大踏步地走着自己的路。人类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悲剧,最后都是令人类大踏步地前进,而一代人又一代人为规范自己的意识想出的这样或那样的原则、规律、标准等等,一次又一次被人类抛到了脑后。在昨天看来还是“金科玉律”的东西,在今天看来恰是“荒谬不经”的。朱熹提倡的“三纲五常”,在当时的人看来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天理”,但一千年后的人又把它当做了什么呢?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人们从自己的意识中提炼出来的那些所谓的“天理”,即“知见”立起来的那些“知”,正是一切“无明”的根本,正是这些人们自以为“美好”的东西,污染了人的意识。

真正的“内省”正是要小心这些东西对当下意识的干扰。这个道理要讲起来,可以说是千千万万,对于有些人来讲,怕是三百辈子也讲不明白,但做起来却是十分的简单。

“永远不欺骗自己”,“内省不疚”。

对此,我们也说很难,但我们说的很难,和朱熹、南先生说的很难,完全不一样,他们说的是用他们所谓的“天理”去压灭“人欲”很难。我们说的很难,指的是当人们真的不想欺骗自己时,早已深入到人类骨髓中的那些“知见”,即所谓的“天理”,无时无刻不在装成一个个的“正人君子”来侵扰你,你顶得住吗?你会因为他们而欺骗自己吗?这对一般人来说,太难了。但孔子的语言落地有声: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人们,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太难了!哥白尼就是做到了这一点,这样的人太少了。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历史的进步,这种人会越来越多。

这不是美好的愿望,这是现实。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尤其是在我们今天的时代,要做到人人都不欺骗自己是可能的。如果说在农耕文明时期,在朱熹时代,那些善于欺骗自己的“假道学”、“伪君子”、“君子剑”还有生存余地的话,那么,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人都必须投入竞争的海洋,不竞争就无法活下去,你还有闲工夫去用那些“美好”、“美妙”、“美德”装潢自己,欺骗自己吗?

历史是最无情的,世界是最无情的,社会是最无情的,它会逼着那些“假道学”、“君子剑”自己撕下自己的面具。“假道学”们,看看眼前这活活泼泼的社会现实吧,历史早判了你们的死刑。

有人担心,如果人人真的不欺骗自己,这世界不就大乱了吗?请听子夏的说法。

司马牛忧叹自己的弟兄和自己不一条心,子夏回答他:“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不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无兄弟?”

子夏,作为孔子的弟子真是得了孔子的真谛,否则他是说不出这番道理的。

子夏这段话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不要被“兄弟”这个文化观念束缚了,心相通了,一切人都是兄弟,心不相通,亲骨肉也如路人一样。本来已无“兄弟”之义,还要用观念来欺骗自己,不是太可悲吗?

“君子敬而不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本意,正和上文我们解释的那一段“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一样的意思。

南先生把子夏这段话的重点放在后面的两句,把“敬”、“恭”抽出来作了道德解,实是离题万里了。

仲弓问仁、司马牛问仁、司马牛问君子,一直到此章的最后,皆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真注脚。

“礼”,心“止于至善”之后,因缘和谐合和产生的“意识”,这便是最大的“礼”,我们不应从外在去找礼,外在找“礼”,便是“知见立知”的“假道学”、“伪君子”。

真正的“内省不疚”就是永远不欺骗自己。

同类推荐
  • 逝去的年代

    逝去的年代

    本书通过对民国知识分子思想和生平事迹的考索,以丰富的资料、平实的文笔描绘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命运,塑造了萧乾、费孝通、钱端升、梁思成、梁漱溟等知识分子面目鲜明个性丰满的群像。资料丰富而翔实,语言平易而真实,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我的书斋生活

    我的书斋生活

    《文化名家谈读书》所选的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优美散文,如朱湘的《书》、丰子恺的《读书》、鲁迅的《读书杂谈》、何其芳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这些文章虽然都是描述书及读书的感受的,但各篇的观点又不尽相同。有的是写读书的甘苦,有的是写购书、藏书的体会。所有的这些甘苦和体会,都是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体会、经验,甚至性格、情趣中衍生而来的经验之谈。所以,这些观点都是积极的、向上的,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一个叫彭家园的村庄

    本书共收入作者近5年来利用工作之余创作的100余篇散文。在“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举办之前,成立五年的江西省散文学会已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编辑出版的《江西散文十年佳作选》精选了我省85位散文作家的作品,既客观地反映了江西散文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又充分地展现了全省散文创作的崭新风貌。现在,《江西散文学会丛书》又将出版,这对于进一步“出精品、出人才”,繁荣江西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十分可喜的。
热门推荐
  • 当代青少年科普文库·新的绿色革命

    当代青少年科普文库·新的绿色革命

    科学的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20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4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受当代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头脑的冷静,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和利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以便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决定其取舍。
  • 清胤

    清胤

    一个是清冷孤傲的冰冷少年,一个是沉稳内敛的琼华弟子。他们的相遇,是缘还是劫?百里清萧VS慕容紫英(紫胤)
  • 无良冒险王

    无良冒险王

    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既有东方韵味的刀光剑影,亦有西方特色的优雅与神秘。一个胸怀梦想的无良少年,一群重情重义的伙伴,一场热血刺激的冒险。你会因真情梦想而感动喜悦,你也会因人性罪恶而愤怒悲伤。无论是晴空下那双坚毅的眼睛,还是血色中那双颤抖的手,这都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装逼结束)其实这就是一个中二少年带着一群逗逼基友祸乱天下的故事。“冒险王欧蕾哇拿路!”白从良在睡梦中大喊,口水留了一枕头。
  • 盛宠暖妃

    盛宠暖妃

    他,楚月的摄政王,妖孽邪魅,权势滔天,武艺高强,更是魔宫宫主,乖张残暴,生性嗜血,令人闻风丧胆她,就因为蒙星皇族上古预言,但凡十二月十六出生的冷氏后裔,必为乱世妖女,必杀之,害得全族在一夜之间死去他,蒙星最为尊贵的皇太子,只因儿时的承诺,宁愿失去一切,也要守护她一世安乐初见,他是风华绝代的摄政王,她是初入朝廷的国师,因一场晚宴,将两个本不相关的人绑到了一起。她千般逃避,只为了不在那个宛如神邸般的男人面前露出马脚;他护她于波涛汹涌的乱世之中,开始是幼年受人所托,后来是同情,最后爱上了那个女子十丈城墙上,妖孽般的男子说,乱世妖女又如何?她若有一丝损伤,本王让这天下给她陪葬
  • 平行界风暴

    平行界风暴

    一款《平行界》,让木易走上了华丽丽的风骚之路。Ps:新人新作,有不足漏洞请多多指正
  • 一抹红妆出墙来

    一抹红妆出墙来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清风徐徐,桂花飘香,一只红杏……哦不,是一个美人趴在墙头看风景,顺便观摩一下院子中正在沐浴的某男……于是,第二天她被审问了,“听说,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苏沐言表情无辜,“哪有?”男子挑眉,“嗯?”“好吧,我承认昨天晚上爬墙是我不对。”“然后呢?”苏沐言做思索状,“所以我决定以后不爬墙了,等着别人来采我。”“我都承认错误了,他为什么还要生气?”墙角杏花树枝杈间一红衣男子媚眼横飞,“因为他觉得自己绿了。”苏沐言皱眉,“同志,你哪位?”“小家伙,你真调皮,我不就是昨天晚上被你爬墙的男人。”苏沐言黑线,“相公,你快出来,这里有个被害妄想症的狐狸!”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本文走向欢乐跳脱不小白,此处纯属娱乐,不能代表各位主角性格……
  • 再多给我一点你的爱

    再多给我一点你的爱

    第一次遇见你,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直到有幸与你合作,才发现,心底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就是传说中的爱。(勋鹿同人,初中老师为背景)小冰QQ:2515655193
  • 梦回封神

    梦回封神

    一个普通的少女因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商朝,认识了周武王姬发,并展开了一场爱恨纠葛。在这场封神之战中他们究竟会经历什么故事呢?一个被封印在姜灵身体里的魔将会给她带来什么呢?几大上古神兽又再寻找什么人?姜灵又和这个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
  • 全球通史9

    全球通史9

    本书内容包括:欧洲大陆的分裂、萨拉热窝的枪声、大智若愚的霞飞将军、祸起凡尔赛、法国大溃败、不列颠之战、大西洋潜艇战等。
  • 重生之魔法

    重生之魔法

    魔法的世界,神血浸染的大陆,身世迷离的少年,未知的命运,等阶森严的修炼境界:士、师、大师、宗师、大宗师、导师、大导师、圣导师、皇、圣皇、神。那自诩为神的种族,究竟是存是亡,少年又到底背负着怎样的命运……魔法的世界,一切当由魔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