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9400000008

第8章 徐州风云(1)

三只小猫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是关东群狼折腾得最起劲的一年。

群狼们自动自觉分成了两大集团,且壁垒分明。一边以袁绍、曹操、刘表为代表,为了便于叙述,姑且称为"条状集团";另一边则以袁术、陶谦、公孙瓒为代表,姑且称为"环状集团"。双方在冀州、兖州、豫州、荆州掀起了漫天战火。

这应该是汉末最混乱、最黑暗的一段时期,按照历史教科书上的说法,国家机器几乎完全瘫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从当初讨伐董卓的一致对外(表面上),到盟友反目、背后插刀,再到现如今形成两大阵营,拼得你死我活,说穿了,无非是"利益"二字。

客观来讲,要说这些大佬们的素质多么多么低下,人品如何如何卑劣,倒也不见得。生逢乱世,为求保命以及实现野心,不惜刀头舔血,力求做大做强,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乱世的生存法则,任谁都逃不掉。

总之,说句难听的话,那时候的军阀们,是窝窝头掉地上,再被人踩一脚--没一块好饼。这里面也包括刘备。

公元192年是属于"条状集团"的一年,刘表击毙来犯的袁术大将孙坚,袁绍于界桥击败公孙瓒,曹操于兖州大破黄巾军三十万,使得原本稍嫌弱势的"条状集团"一时间行情大涨,大有一扫乱局的态势。

为扳回一局,"环状集团"在公元192年年底到193年上半年间,展开了大规模反扑。先是袁术北上进军陈留,屯封丘,并派部将刘详进军匡亭,与附近黑山部队及匈奴残军结合,直逼曹操大本营鄄城。公孙瓒则将主力移至青州,由单经主屯平原,自己率军挑战位于平原南侧龙凑一带的袁绍军。陶谦攻势更显凶猛,他率军进入兖州泰山郡夺取了华、费等城,再向西攻略任城国,然后兵锋转向西北进入东郡,屯于黄河北岸、兖冀交界处的发干,离曹操的重镇鄄城、范县、东阿等只有一河之隔。

至于本书的男一号刘备同学,他在这场大战中屯驻于他的老地盘高唐,大概是作为前线机动调度之用。

不过,再好的战略都无法弥补战术上的低能,事实证明,曹操和袁绍就是比公孙瓒等人能打。

先是袁绍在龙凑一地大破来犯的幽州兵团,公孙瓒一次性败掉了所有冀北的地盘,被迫退回幽州,再也无力南下。

接下来便是曹操拿袁术来检验新收的青州兵,双方先在匡亭决战,结果如"冢中枯骨"的袁术兵团大败,袁术退到封丘,两军再战,袁术再败,退到襄邑,再战,再败,退到宁陵,再战,再败,再退,再战……战不了了,军队士气大落,袁术只能夹着尾巴逃进九江,不敢再打兖州的主意。

南北两大主力都失败,剩余的配角也无力回天了。

曹操与袁绍合兵进入河北,将陶谦、单经各个击破,刘备在高唐,自然也躲不过失败的命运。

史书上对于这场高唐之役并没有详细记载,或许这是刘备第一次在战场上看见"曹"字军旗,此刻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曹"字,将成为他往后人生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龙凑一战失利后,平原国成为袁绍长子袁谭的驻地,刘备这个平原相立刻变成了"山寨版",只好向东奔逃到田楷驻军的齐国。

此时青州与公孙瓒的大本营幽州之间的陆路交通已被切断,刘备和田楷挤在小小的临淄,除了要对抗节节进逼的袁谭部队,还要应付持续为乱的黄巾余军,可谓是山穷水尽,进退无门。

然而就在此时,下人来报,说徐州牧陶谦的使者求见。

田楷和刘备当时就像两只溺水的小猫,终于看到了一块浮木。毕竟陶谦是目前"环状集团"中唯一有能力正面对抗袁、曹的人,虽然在发干一仗失利,但徐州根基未损。陶谦收留关中、洛阳出逃的难民百余万,再加上成功的屯田政策,造就了徐州雄师十万,粮草千万斛的盛景。

而陶谦本身又颇负盛名,手下战将想来更是不同凡响,有他出手协助,不要说收复青州有望,就是反攻兖、冀二州,称霸关东,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到此处,田楷立刻吩咐刘备收拾行装,随使者前往徐州,他自己则留守临淄。

临行前,田楷将一碗米饭送到刘备面前,说:"你多吃点,到徐州的路很长,很费体力……记得到徐州后跟陶君好好沟通,早日领军归来……"

不过,这两只小猫很快就要失望了,因为他们会发现那块浮木,其实只是第三只同样挣扎,甚至溺得更深的小猫而已。

说起来,田、刘二人对于陶谦实力的认知大致上是没错的,陶谦的确是当时华北实力最雄厚的军阀。即便输了发干一仗,他仍保有泰山郡南部的华、费二县,前线形势完整,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所以,当陶谦听说曹操的老爹途经华县遇刺身亡时,心里也没太当回事,充其量也就写封唁电慰问一下了事。

"啥?曹操要我给个说法!你家老头儿死在我地盘上,没叫你除晦气就算不错了,还要给个说法?"

"啥?要出兵!竟敢捻虎须!放马过来便是,老子是厦大毕业的!"

陶谦当时的心态大致如此,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大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势。

不过事实证明,在曹操面前,陶谦不是老虎--甚至连纸老虎都谈不上,充其量也就是只小猫而已。

好,不服是不是?那就打到你服!

于是,曹操的部队自陈留展开复仇东征,如摧枯拉朽般击破陶谦布置在兖州与豫州前线的所有防守,连下十余城,兵势直抵陶谦老巢彭城,也就是今天江苏北部徐州市一带。

陶老虎这才大梦初醒,摆下阵势与曹操在彭城决战,结果徐州军大败,死者万余,泗水为之不流。被打回原形的陶小猫惊慌失措地逃往东边东海郡的郯县,同时赶紧派人前往青州找田楷求救。

曹军东进但无法突破,于是南下进入下邳国,展开三国史上第一场大规模军事屠杀行动,以泄私愤,所杀平民达数十万之多,令原本富庶的下邳,一时间成为鸡犬不闻的人间地狱。

所幸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春天,曹军军粮耗尽,于是退军。

至于"徐州救星"刘备,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等到曹军撤退之后才率兵出现在徐州地界。

陶谦知道领军者便是当年在下邳英勇对抗黄巾军的那个年轻人,还带了"幽州胡骑"过来,不禁大为振奋,赶紧下令召见。

然而当他看到刘备穿着一套破旧的盔甲,兜鏖边还缺了一角,一副落魄的模样出现在他面前时,心里原本放下的大石头不禁又提了起来。

陶谦是个实在人,劈头便问:"不知府君带了多少精锐骑兵过来?"

刘备比他更实在:"不多,大概一二百骑的样子。"

陶谦倒抽了口凉气,再问:"那总兵数是多少?"

刘备回答:"大概一千多人吧。"

陶谦立刻有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又问:"但我看府君您带的人数远不止千余,那其他人是?"

刘备笑说:"哦,都是一些朋友,在路上遇到的,他们说想找地方吃饭,我便将他们都带上了。"

陶谦颤声问:"那……有多少人?"

刘备侧头想了想,道:"大概有五六千人的样子。"然后又补了一句,"大人,是不是先发一下盒饭?此来路途遥远,想必大家都已经饿坏了。"

陶谦立刻有种想砍人的冲动。

以上当然是笔者虚构的画面,不过据史料记载,刘备的确只带了千余士兵加上数千饥民就跑去"救"陶谦了。这也说明,日后刘备在荆州带百姓撤退不是临时异想天开,而是他的一贯作风。

至于陶谦,虽然血压飙升,但他看看自己麾下最能打仗的将领,也就是一个叫曹豹的家伙,马上就觉得刘备是个人才,于是将自己身边最精锐的丹阳兵四千人拨到其麾下,还送给他一个更高等级的头衔--豫州刺史,让他屯驻于徐州西面豫州沛国的小沛,大约在今天徐州市沛县。

于是,刘备就这样背弃了在青州苦苦挣扎的田楷,投入了陶谦的怀抱。

那一年,刘备三十二岁,短短数年间便从小小的县令升到州郡一级的高官,虽然过程不咋的,但账面战绩还是说得过去的。

当我们的刘刺史带着雄壮威武的丹阳兵踏入小沛城时,想到当年自己那位赫赫有名的远祖也是从这里起兵,创建了辉煌的大汉王朝,他便油然生出一种感觉,这地方将是他的根,他将效法他的老祖宗,从这里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可惜,刘备的直觉只对了一半。

今后数年间,他的确要在小沛进进出出好几回,不过说到成就事业,那还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刘曹对决

要说陶谦如何如何仗义、多么多么够意思,倒是高看了他,他送给刘备这顶"豫州刺史"的大帽子,压根儿就没安什么好心。

豫州大约是今天河南南部与安徽北部一带,下头辖有梁、陈、鲁、沛四国以及颍川、汝南二郡,在当时是各路诸侯势力交杂的地区。

最南方的汝南郡与东方的沛国在袁术的控制之下。北方的梁国大概是白波贼、黄巾余军、黑山贼之类流寇的根据地。西边的颍川名义上由长安政府送给了吕布,但实质上应该是曹操的势力范围。中间的陈国由陈王刘宠独立统领,陶谦大约控有东边的鲁国以及沛国最东北角的小沛。

通过以上势力描述,列位应该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将刘备放在这小沛,很明显就是为徐州当看门狗。

但就是这样一个"屎缺",也还是山寨的。当时还有一个正牌的豫州刺史叫郭贡,不知道此刻驻于何地。

最要命的是,曹操并没有忘记徐州。

就在刘备到徐州上任不到三个月,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夏,曹操再度大举伐徐,兵势同样凶猛,连下五城,直达滨海的东海郡,大肆劫掠。刘备于是从小沛向东回军,与徐州上将曹豹会师于郯县东面,大概是要截断曹军的粮道。

徐州吏士们第一次见到两大"名将"携手合作,一定振奋无比,心想这回曹操孤军深入,粮草接济困难,必是死路一条。

不过,这只是一群小猫的一厢情愿罢了。

曹操知道有人抄他的后路,便立马回军还击,展开历史上第一场正式的刘、曹对决。结果可想而知,骁勇善战的青州兵在刘备"英明"的领导下,惨遭击破,毫无悬念可言,连郯县旁的襄贲都丢掉了。

若论军事才能,刘备和曹操是根本没法比的,失败实属必然。

好在刘备有神功护体,兵败后安然逃脱。相信他百忙中还不忘对曹豹发出抱怨:"明明都是姓曹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但大概也正是在此战中,曹操了解了刘备的能力,也见识了关羽的勇猛,为未来复杂的合作关系埋下了伏笔。

曹操在徐州肆虐了两三个月,打到陶谦都起了逃回丹阳老家的念头。

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就在徐州眼看就要撑不住的时候,曹军突然全军拔寨,如旋风般快速撤退。

来得快,去得更快。

曹操大军一撤,徐州军民们这才像挨过了暴风雪的土拨鼠一般,纷纷探出头来查探个究竟。经过一阵子的情报往返,大家这才搞明白,原来是曹操家后院失火,迫使他不得不暂时放掉徐州这块到嘴的肥肉。

敢于在曹家后院放火的人,当然不是个简单人物,此人将会主导接下来一大段故事。说起来,这个人大家非常熟悉,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个不讲游戏规则的人。

他的名字叫吕布。

人中吕布

拜小说和电子游戏所赐,吕布应该是三国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大部分的读者和玩家对他的事迹应该颇为熟悉,不过为了故事流畅起见,笔者还是要简单交代一下吕布的背景与生涯。

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大约相当于今天内蒙古的包头境内,在当时是纯粹意义上的边疆。吕布弓马娴熟,力气过人,在边疆得了个西汉名将李广才有的外号:飞将。

他最早担任驻并州骑都尉丁原的主簿,后来丁原奉何进之命率军入洛阳,吕布也随军担任副手。之后吕布为董卓所收买,谋杀了丁原,率领并州军团为董卓效力。董卓西迁长安后,吕布又与同是并州人的司徒王允合谋,刺杀了董卓,此举引发凉州兵团的集体反抗,吕布被迫离开洛阳开始流亡生涯。

吕布先是投靠袁术,但因他恃杀董卓之功而骄,令同样十分骄矜的袁术感到不爽,拒而不纳。吕布又向北转投袁绍,协助袁绍清剿黑山军,然而又因为放纵属下抄掠,与袁绍闹翻,只得回并州投靠河内太守张杨。之后吕布与控制长安朝廷的凉州军团和解,受任为颍川太守。

实事求是地讲,吕布跟曹操并没有利害冲突,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那又为何跟曹操过不去呢?

却说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第二次出兵讨伐徐州,将大本营兖州留给他的两个"生死至交"陈宫与张邈看管,哪承想陈宫与张邈一起叛变,私下迎接吕布入主兖州,一下子便夺去曹操的大半领地,迫使曹操不得不撤离徐州,改行当了一回救火队员。

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曹操便与吕布在兖州境内混战不休,这便给了徐州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列位不必着急,"人中龙凤"吕布,很快就会进入到刘备的生命之中。之前笔者曾用一句话概括了吕布的性格。在这里,我还想再补充一句:吕布这个人,打仗一流,做人下流。

之后,笔者会在相关的部分再次提到此人。

再说刘备。

曹操既然撤退,那么徐州便暂时安定了下来,刘备再次回到自己的驻地小沛,继续当他的山寨刺史。

在这段相对稳定的时期内,他身边的人事发生了一些变动。在幽州投奔他的田豫,表示为奉养年长的父母,决定北返幽州,刘备相当不舍,叹息道:"阿让呀阿让(田豫字国让),可惜不能和你共成大事了!"

田豫回到幽州后,在公孙瓒的帐下混了一阵子。公孙瓒败亡之后,他劝幽州军阀鲜于辅归降曹操,他本人也开始了在曹魏的仕途生涯。

不过,刘备也不算吃亏,随即帐下便加入了一文一武两个相当杰出的人才。

文者为陈群,字长文,是颍川陈家子弟,在颍川一带颇有名声,估计是透过孔融的牵线,刘备才特聘他为别驾。这应该是刘备第一次任用士族子弟为幕僚。从之后的发展看来,两人的合作似乎不是很愉快,后来陈群归到曹操帐下,成为日后曹魏的重臣。

武者则是汝南人陈到,字叔至。此人是个非常勇猛,却又十分低调的人物,而且极为神秘。他在刘备帐下担当最核心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保护刘备及家人安全,似乎也从事一些"地下活动",是那种"隐于暗处"的角色,以至于他的事迹在入蜀前几乎不见于史册。若非杨戏在他的《季汉辅臣赞》中将他与赵云并列,恐怕世人压根儿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存在。

此二人的加入,无疑是为状态低迷的刘备集团,注入了一丝新鲜的血液。

徐州利害

话说刘备在小沛忙着训练士卒,这天,他的官署前忽然来了两位大人物,身后跟随着大批随从,个个披麻戴孝,神情肃穆。

刘备当然早有耳闻,同时也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当他看到这二人及其装束时,并不感到吃惊,但面子上却又不得不摆出一副吃惊的表情来。

"难道陶使君他……"

"是的,主公日前病逝,得年六十有三。"带头二人中较年轻的一人道。

另一名较年长的人补充道:"主公临终前吩咐,非刘使君不能安徐州。还请使君顾念主公遗愿,顾念徐州千万百姓之福,接掌徐州。"他话音刚落,后头数百名随从一齐跪下,齐声道:"盼使君接掌徐州。"

刘备忙请众人起身,对带头两人道:"陈大人、糜大人,请里面细谈。"

同类推荐
  •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不一样的胡雪岩

    不一样的胡雪岩

    胡雪岩身上存在着传统式商人常有的巴结权贵、骄矜浮躁、奢靡享乐等致命弱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将他打入冷宫。相反,鉴其兴衰沉浮,察其长短优劣,正可使当代商家引以为戒。
  • 莫扎特

    莫扎特

    本书主要以莫扎特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音乐神童、欧洲之旅、天才少年、热血青年、定居首都、英年早逝等内容。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如果遇见下一秒的你

    如果遇见下一秒的你

    二十九岁的苏亦好为了结束自己的单身生活,在网上发了一则征婚启事。应征者是一位海归博士。两人见面谈了一下各自的约定,便走入民政局,领了结婚证。从此两个陌生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矛盾不断,摩擦不断,生活呈现一地鸡毛的状态,除了赌气就是争吵。闪婚闪出的是爱还是昏?
  • 苍兰诀

    苍兰诀

    历经千般辛苦万般算计,魔界的人终于把沉睡了数万年的魔尊唤醒了。魔界的人指望他带领他们打上天界、翻身做主、统领五行三界。但是他们却渐渐发现,他们想太多了。这个昔日魔尊不怒自威没错,有无边神力没错,但他……好像脑子不太好啊!不时朝令夕改、讲话颠三倒四也就罢了,这成日成夜神神叨叨自言自语的又是什么毛病?小兰花:“他没病,他就是贱……见不得人好。”东方青苍:“我只是见不得你好。”小兰花:“……”
  • 调皮公主的甜蜜恋爱

    调皮公主的甜蜜恋爱

    她们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因为她们是恶作剧高手,他们是专治杀手和恶作剧的高手。看它们之间怎么玩......
  • 诱惑娘子:宝贝夫人

    诱惑娘子:宝贝夫人

    朱小妹觉得自己最近走了狗屎运了,因为贪看卡通片而错过送蛋糕的时间,为了不让老娘念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闯进了人家公司,谁知却哀运连连,一天之内将四个风云人物得罪光光,并且被下了全球通缉令,就算躲进老鼠洞里也会被挖出来的,哇咧咧,她真的不是故意的。
  • 韩娱之少女时代第十人

    韩娱之少女时代第十人

    第一次写书多多支持哦,主要写的是主角和少女时代一路一来的艰辛,一步一步成为亚洲第一女团的故事
  • 长生诀:兰妖

    长生诀:兰妖

    毕生所愿,不过与心爱之人访川泽,踏山岳,携手江山,一世并蒂如花。
  • 复兴之帝国时代

    复兴之帝国时代

    一个现代的颓废纨绔的破产青年,被一场诡异的飓风带回到极端腐朽的大清,化身变成了年幼的光绪皇帝。在中华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的情形下,上有慈禧太后专权独断、下有恭亲王奕等亲贵保守集团擅权乱政,国势日非、危机与日俱增!唐汉明——这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是怎样一步步精心策划组团体、收人心、铲除慈禧及满蒙守旧派、消弱奕、分化整合湘淮势力、收揽皇权、保琉球、收朝鲜、平定中南半岛、尽复沙俄掠地,外联德美、内开宪政的在半个世纪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把濒临绝境的中华重新带上一条复兴之路!~而其中不免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和诡诈深厚的帝王学及修复圆明园等宫廷生活更是本书的看点!喜欢《走向共和》《北洋水师》《苍穹之昂》《坂上之云》的朋友们,本书就是它们精彩的结合,敬请关注!本作讨论群:123259540敬请喜欢近代风云的朋友们踊跃加入!
  • 剑天子

    剑天子

    这个时代,是剑的开始,还是剑的终结?太阿在手,万剑臣服;帝剑一出,血流成河!东胜神州、南瞻部州、西牛贺州、北惧庐州,人界与妖界,历经万年,剑已经无处不在,重生的秦子婴,手持太阿剑,又该何去何从?是沦为平庸,还是在这剑的世界,成为至尊!
  • 毁灭之火

    毁灭之火

    如果这就是生命的重点,龙炎唯有不甘的接受。繁华喧嚣后的冷漠寂静,寒冷的让龙炎感到害怕。只有抱紧自己,随着身体不断的下沉,沉入这红城中,只有滔天之罪,才会沉入的无尽之湖。龙炎突然间睁开双眼,想看一看,这最后的景象。流不出的眼泪,只有心中传来阵阵的剧痛,以及不能呼吸的压迫感,冲击着早已模糊的神智。而此时,眼前出现的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熟悉的人,回映着曾经的默默过往。那些曾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却在冰冷的敲打,一幕一幕,一幕一幕。
  • 冷面总裁的宝贝老婆

    冷面总裁的宝贝老婆

    继上次童若雅离家出走之后,冷晨整天以泪洗面?若雅一咬牙,好吧,看在你这一副受气小媳妇儿的模样的份上,跟你回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