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7000000025

第25章 让英才的情感阳光起来(3)

很多中学生,尤其是男孩子,都自认为其他同学都有“女朋友”,自己没有,是件丢面子的事情。有的父亲也不把对儿子的“恋爱”放在心上,反倒认为是儿子有能力,如果家长 这样理解的话自然会误导孩子的发展。女儿有了“男朋友”

孩子十三四岁时,开始进入心理学上的“青春期”,不少家长就经常说自己的孩子“早恋”了。家长们只要一提起孩子“早恋”的事就头疼。

我的好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女儿“有男朋友了”。我说你女儿才多大啊,才十四岁吧,不要瞎说,到底怎么回事。

朋友说,她看到有一个男孩给女儿写了封电子邮件,挺暖昧的。她问女儿怎么回事,女儿只说是隔壁班的男孩,在其他同学的生日聚会上认识的。朋友说,凭她的感觉,女儿好像 也挺“喜欢”那个男孩。

我对朋友说,在我们成人的话语中,“男朋友”是有特定含义的,就目前所看到的这些事,你怎么能把那个男孩子称为你女儿的“男朋友”呢?其实孩子们什么事也没有,是你用 自己的理解给孩子们的交往定性了。我先稳住朋友的情绪,并告诉她一些做法。

首先要告诉孩子,在这个年龄对异性产生好感很正常,人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是同步的,这说明你很健康。而且,有人喜欢你,说明你是个可爱的女孩:你对别人有好感,说明 你也是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其次,要告诉孩子,要善于发现更多人的优点。初中生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才是刚刚开始,在以后的路上,你会遇到很多欣赏你的人,对他们我们都 要心存感激:同时,你也会遇到许多值得你欣赏的男孩子,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这也就是不要让孩子把“喜欢”的人的优点夸大化,把精力聚焦在一个人身上而陷入 迷恋中。

另外,就是家长们都担心的学习问题。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孩子过早恋爱,一定会影响学习。我对朋友建议,不要讲大道理,也不要把孩子想得成人化,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很单纯。 要告诉孩子,一个人只有自身可爱,才值得别人去欣赏。如果一个同学学习不好,气质平平,能力一般,凭什么让别人欣赏他。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气质与能力都 是在学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越来越可爱,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时自己也才能慢慢学会欣赏别人。

没过几天,朋友给我打电话交流观点,说她按照我的意见和女儿谈,女儿很高兴。从那次谈话后,她的女儿还不时地和她说谁给自己写纸条或发短信了,她觉得谁不错等等。具体 到以前写电子邮件的那个男孩,他们还有些交往,但一直很正常,和别的同学没什么两样。

有一次,朋友在收拾女儿的书本时捡到一张纸条,她猜想可能是女儿班上一个男孩写的。纸条上的内容,无非就是觉得女孩各个方面都很优秀,想和她做好朋友,能看出这个男同学对女儿有些朦胧的好感。朋友笑了笑,把这张纸条收藏起来,准备等将来女儿长大了还给女儿,这也是孩子一段美好的记忆吧。

我知道后,对朋友说,这件事做得不错,要尊重孩子之间的情感。朋友还提到周末的时候,有不少同学给女儿打电话,也有男同学打来的。

我说,孩子在接男生电话的时候,家长不要觉得神秘,也不要追问,要让孩子觉得和接到女同学的电话一样。这样,孩子才能感到父母是相信她的,也许本来孩子和其他同学之间 的正常电话来往只是为了商量一些事情而已,并没有家长想得那么复杂。

朋友说,有一次,女儿接到某个男同学的电话,聊了很长时间,放下电话时就显得有些不自在。朋友一眼就看出女儿的情感可能有些变化,就在晚饭后选了适当的时间,去女儿的 房间里和她聊天。朋友假装无意中把话题引到情感方面,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男孩和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好感,有和异性接触的愿望,这才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没有,倒可能不正常了。

朋友这是将我对她说的话讲给女儿听。其实,我建议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消解孩子心中的不安,让孩子知道,原来自己对异性有好感,或别人对自己有好感,都是健康正常的事情。

不安和自责,是每个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都会有的,如果孩子将这种心理发展得严重了,有可能会觉得是一种负罪感。这种感觉并不会使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兴趣降低,反而会刺激兴趣的增长。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觉得喜欢异性是不洁的,不道德的,他们就会在表面上任性行事,不听家长的话:内心却彷徨迷失,自我鄙视。只有孩子自 尊自爱,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时觉得坦然、正常,才能产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庄自在,才有自我控制的力量。

后来,朋友悟出的道理是:只要大人内心阳光,孩子的内心也会很阳光。与之相反的是,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家长,无中生有地将女儿推向“早恋”中。

张女士的女儿学习一直很优秀,长得也端庄秀气。女儿上了初中,张女士听到不少家长说孩子早恋会严重影响学习,她就密切关注女儿的一切信息。

每天女儿一回家,她就问,“今天和谁一起回来的”、“中午在学校和谁一起吃饭的”等等。有一次,女儿放学回家晚了半个小时,她追问了女儿一个晚上。女儿说是学校让学生 们看抗洪英雄事迹的光碟,她就是不相信,给孩子的班主任打电话核实女儿说的是不是事实。张女士天天如此,以致女儿上初一几个月后就反感妈妈,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屋里, 谁也不理。

每次趁女儿洗澡时,张女士就对女儿的书包进行“大清点”,翻看女儿的日记。

有一天,张女±看到女儿上网聊天,就问女儿和谁聊天。女儿不理她,她就逼着女儿问。女儿实在没有办法,就说和班里的男同学。张女士又开始盘问,还强行要看女儿的聊天记 录。她一把拽开女儿,发现女儿和几个男同学称呼很别扭,什么大哥二哥的,那几个男同学称呼女儿是小妹妹。

张女士说她一下子血压升高,就动手推了女儿一把,还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女儿一生气甩门跑出去了。等她出去追时,已看不见女儿跑向哪里了。一晚上,女儿都没有回来,张女 士打遍了女儿同学家的电话,都没找到女儿。

第二天清晨,张女士就赶到女儿所在的学校,在学校大门口等来上学的女儿。见到女儿,却没问出女儿一晚上到哪里去了。张女士一怒之下就找到女儿的班主任,把女儿一夜未回 家的事对班主任说了。而班主任老9币觉得事情很严重,又跑去对学校的教导主任讲了这件事,教导主任马上召开年级班主任会议,严肃批评各个负责老师,并且宣布初一女生某某 小小年纪就在外面过夜,要求各班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其实,事情并不像张女士想得那么复杂,这个女孩只是赌气跑到女同学家里借宿了一晚上,她妈妈打电话时,她不让同学的妈妈说在同学家。孩子只想吓唬妈妈一下,气气妈妈, 什么事情也没有。

可是,当这个孩子来到学校后,一切都变了,所有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好像她那个晚上真的干什么去了。而张女士知道真相了以后,也后悔把事情弄大了,看着哭泣的女 儿,却已经没有办法改变自己所造成的后果了。

最后的结果是,张女士的女儿迫于压力,不得不转学。这个女孩到新学校后,张女士还是一贯作风,依然提出要求,不许女儿和男生来往。

女儿来到新学校,一开始很难一下融入新的同学圈子,没有朋友,学习也一蹶不振。这时正好有一个初二年级的男生来和她聊天。孤独的孩子觉得自己有了新的朋友,渐渐地她就 把那个男孩当成最信赖的人,两人真的恋爱起来。这个女孩把“男朋友”带回家,闹着要离家出走,张女士才终于发现,自己除了伤心失望,真是黔驴技穷了。

我真的很为这个小女孩感到可惜,也为张女士的过激做法感到可悲。可以说,现实生活中,像张女士这样的家长不止一两个,他们翻看孩子的日记、聊天记录,非要将孩子的一点 点秘密揭开才算过瘾。孩子和异性说话,他们自然就想到孩子是在恋爱。不是孩子们胡思乱想,我看是家长们在胡乱猜疑。

在“早恋”等青春期儿童问题上,家长角色实际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疏导平息,一种是刺激强化。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达到第一种效果,但遗憾的是现实中许多家长都把它做成了第 二种结果。他们想阻止孩子早恋,却用错误的方法推了孩子一把,使孩子不由自主地掉入漩涡中。

有个心理学家这样说过,要动摇孩子的意志的有效办法就是要让孩子在心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家长在这里最大的过错就是用成人庸俗的观念,把孩子们一些原 本正常的行为恶俗化了,人为地制造孩子的罪恶感,客观上把孩子推到了不可自拔的境地。和孩子的谈话我有一位好友,她和先生在女儿考上大学后,和女儿聊了很多,她觉得父母和孩子的真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她的女儿总是对我说,她父母都是她最要好的大朋友。

好友的女儿小名叫妮子。妮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家里,看到妈妈在厨房准备晚饭,就跑过去,深情地对妈妈说:“谢谢妈妈!”

朋友听了女儿的话,心里觉得那一刻非常幸福。妮子的爸爸从书房里走出来,妮子大声地对爸爸说:“谢谢爸爸!”朋友和先生两个人都幸福地微笑着。这时,朋友觉得女儿长大 了,将要离开父母去另一个城市开始学习和生活。朋友决定晚上一家人好好聊一聊,让女儿有一个“成人化”的心理准备。

吃过晚饭,朋友和女儿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女儿还是和小时一样,愿意将头枕在妈妈的腿上。朋友看着女儿一下长这么大了,就和先生聊起女儿小的时候一些有趣的事来,女儿听 得一直Ⅱ合哈大笑。

“一岁半的时候,你刚刚学会走路,每天一有机会,就要下地走走。爸爸不在家,我要做饭,你就拽着我的腿我要陪你一起走,非要从这头走到那头,很坚决呢。走得很慢很慢, 妈妈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你还要继续走。我只好坚持下去。你非要自己走,还不让我扶呢,等到走到头了,我也不饿了。”爸爸在一旁说:“妮子的这种坚持劲啊,就是执著,很 好的表现呢,以后咱们的妮子做事还是这样有目标、有毅力的呢。”

朋友笑着说:“妮子学童车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三岁时买来童车,可是妮子一开始总是不会骑,有一次还从车上掉下来了呢。”

妮子问:“我哭了没啊?”

朋友说:“那会儿咱们一家人住的是平房,和另一家合租的,在水泥的院子里,当时我在屋里,忽然听到院子里‘扑通’一声,我隔着窗户看到你摔倒了,就赶紧放下手里的书。 等我到院子里时,你早就站起来了,看着我来了,就又开始骑自己的车,也不说自己摔倒的事,我也就没有问你。你很勇敢呢。”

妮子笑着说:“遗传老爸和老妈的呗。”

妮子的爸爸说:“妮子还有个故事呢,那会儿家里买来电视了,妮子最爱看动画节目。我记得好像是妮子看到《机器猫》里的叮当突然从楼上掉下去了,妮子赶紧跑到院子里去找 叮当,说叮当会落在咱们的房子上呢。”

妮子笑着说:“我那么幼稚啊?”

朋友说:“那是你的天真,多好的想法啊。”

妮子说:“我记得我上三年级时吧,你们都不在家,我一个人回到家里,就想自己做饭。然后我就想着妈妈怎么做饭,我把米饭放在小盆里蒸,可是我不知道放多少水,多少米, 结果蒸出来不能吃。妈妈回来,我跟妈妈说,妈妈一点儿也没责备我,还夸奖我第一次当厨师了呢。我现在都会做好几个菜了呢,不过没有妈妈做的好吃。”

朋友笑着说:“没有谁来到世上,就什么都会做啊,你开始做饭,虽然失败了,说明你已经有生活自理的意识了,做得很棒了。爸爸还常说,你炒的菜比他炒的好吃呢。爸爸妈妈 让你每周都做家务,是为了让你知道如果爸爸妈妈工作不在家,你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你洗衣服的时候,没忘了给爸爸妈妈洗,妈妈觉得你是很懂事的女孩。所以,你以后到大学 里,我们根本就不用发愁。”

妮子说:“老爸老妈放心吧,我会做得更好的。保证每次回来都是整洁利索的妮子。”

妮子爸爸说:“妮子很有爱心啊,参加了学校的爱心活动。我记得妮子隔一段时间都要去孤儿院,陪小朋友们玩,还把自己的好多童话书都送给他们了。”

妮子谦虚地说:“这很正常嘛,我的好多童话书,我不看了,送给他们,他们也会喜欢看的。他们都很可爱的,每次我去了,都会和我一起唱歌呢。”

朋友说:“以后你会有很多的同学,他们来自各个地方,不管来自哪里,都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大学的同窗友谊是很美好的感情。当然,每个同学的性格也都不一样,你也要包 容每个人的缺点,就像你也有缺点,大家也会包容的。你年龄虽然小,可是你的思想已经很成熟了,而且有自己的主见,妈妈觉得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从上 大学起,你就是一个‘成人’了。

“大学的学习有个适应过程,你会适应得很好的。我和爸爸都觉得你适应能力挺强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原因,让你转学了两次,可你都能很快地和同学们合得来,这说明你很受 大家的欢迎。不过,你也要知道,你读的大学,是全国的重点大学,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是很优秀的,大家都是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开始奔跑,没有什么特殊的。在学习中,要和 大家一起奋斗,多交好朋友。还有一点就是和男同学交往的时候,要大方,欣赏他们的优点,妈妈相信你的判断力,以后你也会接触到美好的爱情,不过这对你来说,还有一段时 间。爱情是美好的,是两个成人互相欣赏对方的事情,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妈妈不反对你和男同学来往,不过作为女孩子首先要自爱,自爱的女孩更懂得珍惜自己和得到美好的爱 情。爸爸妈妈相信你!我们也希望你在大学里生活得快乐。”

妮子说:“我明白妈妈的意思,我并不觉得自己很出色,也不觉得考了高分就了不起,很多同学都比我考得好多了呢。再就是爱情的问题,我觉得自己还小呢,以后应该会有吧。 ”

这时,妮子的爸爸说:“你也不要有压力。遇到困难就像你小时候学骑车一样,摔倒再起来,不要害怕,有什么难题,相信爸爸妈妈也是你的朋友,爸爸妈妈也会帮助你。爸爸相 信你有能力做好!”

一家人的谈话很愉快,朋友和先生相信女儿的大学生活一定会丰富多彩。

每个孩子都要长大,家长们不要将孩子再看成孩子,而应看作是一个成人,应该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对话,给孩子以成人的指导,这样,孩子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走得更好。

同类推荐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呼吸》栏目的部分精彩篇章,《新闻深呼吸》由浙江经视评论员舒中胜就社会热点话题发表独特看法。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热门推荐
  • 命犯孤煞

    命犯孤煞

    一个命犯孤煞,注定要孤独一生,他没有和命运抗争,顺其自然!但是也跌宕起伏!......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魔鬼总裁的天使

    魔鬼总裁的天使

    蓝氏集团的少董回国接替自己家的公司。身边的女人如换衣服一样的多,却被一个可恶的青涩女人当做“鸭”。气疯了,发生了一夜情后竟然抛下一向被称作魔鬼的少董,自己独自一个人南下去做护士。肿么办?我很迷恋你那个在我将要沉沉睡去时候最后的一个表情。就算把地球翻个遍也要把你找到,你休想逃出我的魔掌!呵呵,做了我蓝凯的女人就休想成为别人的人。哼!偷偷跑去做大众的白衣天使,那么就一定是我的天使!
  • 眼泪逆流成河

    眼泪逆流成河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含着泪我一读再读青春这本太仓促的书。本书讲述了秦云及他身边人的不同境遇,命运跌宕起伏,情节曲折波澜,内容关乎青春、爱情、欺骗、背叛、金钱、生死,当然少不了励志,书中充满了作者对青春和对人生的思考,字里行间,文采飞扬,富含哲理,感人至深。
  • exo之爱如初雪

    exo之爱如初雪

    “小雪!!”伯贤摇摇幻雪的手,“干啥呢?我耳朵又不聋,吼啥!”幻雪掏掏耳朵,“要BO~BO!”伯贤嘟起小嘴,幻雪愣了会,“报告大部队!伯贤要我BO~BO他!”幻雪马上朝楼下喊道,“什么!!!”楼下传来11声怒吼,边伯贤身后马上聚集11道黑影,边伯贤逃也逃不了只好僵硬地转过头,干笑着,“其实。。那个,我。。。不是。。呃。。好吧,是的~”边伯贤垂下头真诚地认错,谁知,“边伯贤,你吃熊心豹子胆啦!要BO~BO就要BO~BO,至少也要带上我们好不。”11人十分“猥琐的”邪笑。下面场景少儿不宜,马赛克
  • 易烊千玺飞鸟的梦想

    易烊千玺飞鸟的梦想

    她叫叶絮文,是个孤儿,从小就没有家,全凭着自己的努力才打出一片天地,得以安身。絮文一边学习,周末还要兼职打工。她知道易烊千玺——TFBOYS成员之一。易烊千玺,对她来说,成了不可接触的高度。从此,叶絮文开始为这个少年而努力。
  • 彼岸回噬

    彼岸回噬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株花正绽放着,灵异的事件,真实存在么?
  • 小萌妻报复邪魅老公

    小萌妻报复邪魅老公

    三年前,一场误会,她远走他乡,而他却无动于衷;三年后,她霸道回来,报复还未开始,就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痛苦又美好的记忆,再次想起时,她会怎么做,继续报复还是就此放弃。
  • 炼金王座

    炼金王座

    开新书,此书停笔,抱歉
  • 哪吒重修记

    哪吒重修记

    主角哪吒,灵珠子摧化而出,本系钱塘人氏,托为李靖之子,一千七百年而破禁,弑父杀兄,还原本来,卖弄机巧,流于三千世界之外脱身,再为人子,重修仙道。另,主角虽品性未佳,却气运不衰,一直没有一个或现代或古代的灵魂取而代之,仍是原版千年小怪,是以虽为重生,却非穿越!慎之慎之!
  • 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

    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

    西点军校以管理理念创新为世界瞩目。这批政商优秀人才以自己超凡的执行力与智慧书写了卓越人才,演绎了军人物质的神话与传奇。韩远方编著的《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立足于培养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突出现代企业管理的神奇魅力,把每一条军规延伸到企业和团队的执行力锻造上,给人大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