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1100000007

第7章 徘徊于生物学化道路的心理学(2)

铁钦纳出生于英国南部一个不很富裕的家庭,年轻时他在牛津大学学习,深受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影响。在留校做生理学研究助手时,他把哲学思想和生理学知识结合起来,因而思想上倾向当时德国的生理心理学。1890年他慕名来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向于冯特学习心理学。冯特的心理学中包含有英国经验主义的思想成分,特别是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部分,和铁钦纳的思想吻合,再加上冯特那种有条不紊、治学严谨的学风,使得铁钦纳十分敬佩,以致处处模仿,使他后来在治学和教育学生上竞成为一位冯特式的心理学家而著称。1892年铁钦纳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到英国,由于牛津大学当局认为,心理实验室要将灵魂用仪器进行实验,这是对上帝的不敬,没有同意他建立心理实验室。因此,一气之下,铁钦纳来到美国应聘于康乃尔大学,任心理学实验室主任。当时他年仅25岁。从此,一呆就是35年,直到1927年因脑瘤病死在康乃尔大学。铁钦纳的性格刚毅、好争辩,治学严谨,文章明快,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他处处维护冯特的观点并尽力给以解释。冯特说,心理学和物理学都同样研究经验,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物理学研究间接经验。冯特的这些话,学生不易理解,铁钦纳则解释说:“心理学研究的直接经验,就是依存于经验者个人的经验,而物理学研究的是不依存于经验者的经验。例如,物理学和心理学都研究光和声。物理学家是从物理过程来研究这些现象的;心理学家贝Ⅱ根据声和光是如何通过个人的感觉经验来研究的。”他说:“物理世界本来没有颜色,没有音调,既不冷也不热……假如人从地球消灭了,它们还是这样。物理学教科书中讲的光是什么呢?是一阵电磁波;而声音呢?是空气和液体的振动;热是分子的跳跃;凡此种种,都不依赖于经验着的人。心理学的世界则不是这样,它依赖于经验着的人,心理学的世界有声有色.有感情:它有时明亮,有时黑暗,有时喧闹,有时寂静。它有粗有滑……心理的世界还包含思想、情绪、记忆、想象、意志,这些我们很自然地称之为心。”

经过这样的解释,将直接经验说成是依赖于正在经验着的个人的经验后就可以使读者容易明白了。不过,应该指出,铁钦纳和冯特关于物理学和心理学同样都研究经验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任何外界的事物都必须经过人的认识变成经验之后才能进行研究,这是他们反对机械唯物论的一种说法。但是他们认为间接经验就是外界的客观事物,当然也是错误的。

在和机能心理学争论的时候,铁钦纳不是直接反驳杜威的批评,而是从科学的分类讲起。他说,从生物学上说有解剖学、生理学和发生学。和生物学相对应,心理学可分为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和发生发展心理学。从历史上看,我们已知道: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是把心理看作灵魂的功能,如今从生物进化论观点将心理看作机能。其实,功能和机能同是一个东西,就是机能心理学要研究的机能。铁钦纳指出,可见,历史上研究机能的时间相当长久了,但是,看来进步并不大;研究构造是实验心理学才开始的,现在应该将机能的研究工作停下来先研究构造,或许更妥当。只要构造研究清楚了,再研究机能就比较容易。他还说,构造心理学这个用语是詹姆士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我同意这个提法。虽然构造和机能都要研究,但在目前还是先研究了构造,然后再研究机能,心理学的发展就能更快一些。1904年安吉尔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以主席的身份发表题为((机能心理学的范围》的演说。演说中同意了铁钦纳的分类,并且提出机能心理学的三个基本观点,说明了心理学应该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和如何研究。所以说,机能心理学这个名称是铁钦纳在争论中提出来,然后安吉尔在美国心理学年会的演说中加以肯定,才确立为机能心理学学派,而和构造心理学学派并立的。这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正式承认心理学派别的存在。 就这样在心理学中开创了现代心理学的新篇章,争论双方各自承认了对方的合法地位。但是,铁钦纳是英国人,是在德国学有成就来美国工作的,他对美国有英国人的传统看法,认为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常常以老大哥自居,再加上他好争勇斗,竞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不受欢迎的人。铁钦纳也不甘示弱,他自己组织学会,召开年会和创办心理刊物,和美国心理学会对抗。直到1927年铁钦纳逝世后,由于机能心理学的势力日盛,而且1913年华生行为主义兴起,心理学内部的争论已转向其他方面了。智慧,试误-偶成桑代克(1874~1949)

我们已知道,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都只是提出机能心理学的思想观点,并没有形成体系,因而不能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称得上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是桑代克形成的心理学体系。

桑代克的心理学体系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形成的。当时美国社会正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大工业的机械化程度日增。联合企业并吞中小工厂,排挤手工劳动,限制印地安人的发展;社会内部紧张,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爆炸式的问题。桑代克(1928)在他的《成人学习》一书中说:

作为一个心理学家,考虑到由习俗和传统,控制人和社会的均势,把人的本能趋向用于现代工商业的操作,又不使整个社会制度因遭遇紧张而破裂,或者为维持生命新蕴藏着的激怒而爆炸,这是他久虑不安的。

桑代克是在威斯莱大学临毕业前一年学习心理学的。当时他想报考研究生和享受奖学金,专门学习了詹姆士的《心理学原理》(1890)。1895年他转学到哈佛大学,并受教于詹姆士。在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后,1896年他在哈佛大学的一个地下室里用小鸡进行实验。后来,得到哥伦比亚大学卡特尔教授的资助,转到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改用猫和狗作被试进行迷笼实验。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桑代克完成了博士课题,用题为《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发表他的博士论文,并成为他的成名之作。1899年他任该大学的教育学院心理学教师,1901年升为副教授,1903年升为专任教授。1905年他出版《心理学纲要》,这是一本系统阐述其联结主义心理学体系的著作,是通过动物实验形成的机能主义心理学。1911~1914年他先后发表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这是其联结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成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心理学专著。桑代克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直到1940年退休。以后,他曾回哈佛大学开讲座,以及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直到1949年逝世。

桑代克在美国心理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通过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形成联结主义的心理学体系,将美国的机能心理学思想发展成为科学的心理学。那是因为,自冯特以来,心理科学的唯一标准就是必须通过实验来证实它的理论是可靠、真实的。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恰好符合这样的标准。

其次,当时,所谓心理学的科学体系,必须有一定的规律作依据。桑代克通过动物行为的实验发现了动物学习的尝试错误和偶然成功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重复实验取得证明的。它的具体实验是:将饿猫放入迷笼中,笼外放着猫喜欢吃的鱼。笼内有门闩可以开关,但饿猫必须接触门闩,打开门,才能逃出笼来得食。图中箭头所指处表示门闩。

实验开始时,饿猫先在笼中乱抓乱咬,做许多无效动作。也许,它偶然接触门闩,打开了门,逃出笼来得食。以后,实验动物通过多次的尝试错误和偶然成功的实验,它就渐渐地取得经验,最后把它放入笼中,它竞能直接打开门闩出来吃鱼了。桑代克把实验猫在迷笼获得的这种行为经验的过程,叫做学习。尝试错误和偶然成功是一种学习理论,它有学习的练习律和效果律等,并且说他找到了一条动物智慧发展的研究途径。

再者,他还把这一学习规律应用于人类学习,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从而为美国机能心理学开辟了一条正确而科学的研究途径而载入史册。不过,桑代克的心理学削弱了意识的作用,而为华生行为主义走向生物学化道路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依据。行为主义华生(1879~1958)

华生的行为主义被称为是没有头脑的心理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中有一些值得兴奋,但也是离奇、曲折而辛酸的故事。

华生年轻时曾学习过医学和哲学,在芝加哥大学学习时受安吉尔的影响,对心理学发生了兴趣。1903年华生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当讲师,直到1908年这一年,他和安吉尔一起离开芝加哥来到霍布金斯大学担任教授,直至1920年。在霍布金斯的10年间,是华生在心理学上最富创造性的时间。1913年他发表的一篇最重要承的论文《从行为主义的观点看心理学》,就是在这里写成的。人们称它是一篇在心理学上掀起一场革命的檄文,它标志着华生行为主义正式诞生。1915年华生被推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20年他离开霍布金斯大学,1921年则从事广告工作。1930年他完全退出心理学界去从事商业工作。1958年去世。从华生的一生经历看,从1913~1930年的17年间是他从事心理学工作最有成就的年代,而从1930~1958年,这20多年的时间里他就不再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了。可是,由他创始的行为主义却成为20世纪美国,甚至全世界都流行的心理学。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华生于1913提出行为主义时,正是20世纪开始的年代。当时,美国的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正需要培养一批熟练工人,同时由詹姆士和杜威提倡推动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正在传播,它们共同推动着行为主义心理学迅速地推广。因为华生行为主义的机械化行为公式:刺激-反应,恰好是培养和训练这种无头脑、会劳动的操作工人所需要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史家波林说的,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或者说年轻的心理学工作者几乎都是或认为自己是行为主义者了。行为主义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的传布,和当时的意识心理学本身存在严重问题也有关系。华生在檄文中说道:心理学所研究的意识,就像鬼火一样,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已使我们花去50年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心理学是必须放弃对意识的研究的时候了”。行为主义可以不用感觉、知觉、情感、情绪、意志这些带主观意识性的概念,只要用刺激和反应、习惯的形成、习惯的结合等这样一些用语,就可以写出心理学的书。1914年华生在《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中说:

我相信,我们可以写一部心理学,把它定义为“行为的科学”,永不背弃这一定义,永不使用意识、心理状态,心灵、内容、意志和意象等诸如此类的术语……它可以用刺激、反应、习惯形成和习惯联合等术语朱加以实现。

那么,华生是怎样写这本书,或者说怎样形成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呢?

首先,他是要取消一切具有主观性的心理学术语,而用客观的行为来替代。他把刺激(s)和反应(R)的联结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一切复杂的行为都是这些基本单位联结成的。在这里,应该指出,华生把行为的单位或公式叫做:刺激一反应的联结,是取自桑代克的心理学,却又篡改了桑代克心理学概念的定义。桑代克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心理行为”,它的基本单位是刺激印象和反应动作的联结。在桑代克的这个公式里,“刺激印象”是保留有心理因素的。如今华生把“刺激印象”中的“印象”取消了,就只剩下“刺激”,因而变成刺激(s)一反应(R)的联结。这就把桑代克或者机能心理学留下的一点点主观的心理因素也取消了。这样就是完全取消了人类心理意识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心理的这一独特品质,而使人类心理学走上了生物学化的道路。为此,华生还自称,行为主义是最彻底的机能主义,实际上他是机能主义的极端派。

其次,华生反对实验的内省法,强调客观方法。但是,在研究思维过程时,他遇到了困难。因为在当时情况下思维是无法用客观方法进行研究的,只得允许用口头报告,而口头报告也就是内省的结果。可是,他说思维时人的喉头在颤动,是可以通过男人思维时的喉骨颤动观察得到的。为此他把思维看作是一种“潜在反应”,或叫“内隐反应”。可见,在具体的研究中,华生并没有把他的思想贯彻始终,而是中途妥协了。

再者,华生为了寻找理论依据,1915年他还利用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概念来进行情绪实验。通过实验,他得出结论说,幼儿的恐惧情绪既可以用条件反射形成,也能够用条件反射消退。最著名的实验是1920年他和助手雷纳小姐一起给一个8个月的婴儿,名叫阿伯特的所做的实验。实验开始时,用带毛的东西如兔子,或毛发等,让孩子抚摸。然后突然重击铁轨,使孩子因惊恐而产生恐惧。以后,这孩子见了带毛的物品就产生恐惧情绪。实验的第二步是,在这孩子吃饭的时候,将那带毛的物品,同时放在远处;经过多次,让孩子习惯之后,再在他吃饭时将带毛的物品一次一次渐渐地靠近孩子。这样经过多次练习,原来对带毛物品的恐惧情绪就渐渐消失,而恢复到原来的欢乐情绪。这原本是巴甫洛夫学说中的条件反射形成和消退的著名实验,它要用复杂的神经中枢活动过程才能解释清楚,华生的S—R公式太简单是解释不了的。在这里,需要对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这一概念做点补充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是无条件刺激(us)和条件刺激(cs)相结合的中枢神经过程,不是华生s—R公式的外围神经过程。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看作是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基础。这是s—R无法解释的。其实,华生是窃取了条件反射概念的心理因素来为他的行为主义找目的的。白鼠实验 托尔曼(1886~1959) 没有心理的华生行为主义在贯彻它的行为公式过程中碰壁后,美国的许多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纷纷设法补救,寻找出路,于是出现了一些新行为主义者,如托尔曼、斯金纳等都是比较著名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同类推荐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咨询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咨询100问

    本书列举的只是目前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些常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充实到心理咨询的范围内。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由牧之等编著。
  • 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

    在陷入心理困境的时候,我们只有掌握调适方法后,才能调出一个好心情,享受生活的快乐。《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从101个方面,以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加以深人浅出的心理学理论分析,指出心理问题的根源以及危害,讲述不良心理情绪的克服,意志、行为人格障碍的调适,介绍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心理疗法。从而揭开了各种心理疾病的神秘面纱,诠释了一个个心理疾病的密码,让读者可以为自己的心把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还自己一颗健康的心。本书由吴伟丽编著。
  • 我们都爱发神经

    我们都爱发神经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发神经”现象,如间歇性抓狂、玩失踪、间歇性话痨、“报复式”暴饮暴食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发神经”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热门推荐
  • 不必相思

    不必相思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各方角逐的婚姻;这是一次注定无法善终的相遇,叶满原以为自己才是执棋之人,事了便能身退,却不知朝夕之间家破人亡,回首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命运早已告之她:即入局,何以布局。也罢,就当是一场相逢,不必牵引相思。
  • 贵族学院之魔兵恋

    贵族学院之魔兵恋

    全市排行前几沫氏少爷,一个神秘转学生?沫家与冰家到底什么关系?利用,背叛,伪装,这份表面看起来云淡风轻的爱情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 超神败家子

    超神败家子

    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一个奸诈而又逗比的败家系统,一个强大而又神秘的组织,一个闷骚加腹黑的主角。又是这个该死的任务二选一:同时娶凤姐和如花当老婆,奖励属性点10000;一天之内花掉2000万,奖励属性点5点。“我擦,要是娶了凤姐和如花,小弟弟再强也没用啊,算了,我还是乖乖地做一个败家子吧。”
  • 自点鸳鸯谱

    自点鸳鸯谱

    她身死穿越未知王朝,成为朝廷命官之女。为了逃避政治婚姻,她决定自主选夫。无意中却发现了十几年前的隐秘,一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索性就闹它个天翻地覆吧!美男不少,能吃下肚的却太少。当繁华落去,才无奈地发现有些人相爱却不能相守,有些人相守了却无法相爱。究竟谁才是那个他?
  • 酒娘

    酒娘

    “若有来世,你可愿意再见我?”酒酣耳热时,他趁着醉意问了这句话“再见你作何?再毁我容颜?再杀我至亲?再伤我情意?”她冷笑相问“你……!”他几欲拂袖而去。她只是伸出手再给他斟上一盏花酿,“但若只我一人,势必伴君而去,天涯海角,此生不悔。”……终其一生,他们是一个难解难断的死结
  • 被迫逃学

    被迫逃学

    本书描写两个善良与正义的逃学儿。主人公倒霉蛋儿和大馋鬼在去七仙山的路上遇到了白雪女孩,帮助她在蜘蛛妖手里夺回了冰凌花;他们机智勇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妖魔。如:大战美女魔兽、千手怪、石头怪兽和绝命大峡谷的小旋风魔王……但是,他们也有过失,如:大馋鬼因贪图金钱变成了骷髅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隐龙

    隐龙

    一名孤儿白手起家,一步步成为神秘的国家守卫者,世界最强雇佣兵组织称他为“少爷”,华夏军人称他为“太子”。
  • 穿越:第一皇妃

    穿越:第一皇妃

    赵齐,我好恨,我好恨啊!如果能再活一次,我宁愿在你还是襁褓的时候就杀了你!!也许上天是眷顾她的,让她有了再活一次的机会,所有的一切都将重来,可重生心死,又与死了有何区别?当再次遇到有着如此相似容颜的他,死水般毫无生气的心湖开始荡漾,翻滚,爆发,所有的恨意都在身体里奔腾,嘶吼,她举起手中的簪,却终究还是下不了手。灭族时,看着唯一在乎的弟弟被人杀害,滚烫的鲜血喷射了她一脸,她只能呆呆的看着,那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任人宰割。桃花宴上,俊秀的脸庞,欣长的身影,一袭白袍显得俊逸出尘,他就那样站在纷纷花落的桃树下,对她笑的那么潇洒,那是她遇到的第一个不那么厌恶的男人。
  • EXO之高冷未婚妻

    EXO之高冷未婚妻

    鹿晗:希望错的人迟早走散,而对的人终将再相逢吴世勋:我恋上了你,像中毒一样,越发不可收拾金钟大: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冷落而离开,要走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挽留而停步吴亦凡:你是讨厌我吗?黄子韬:我喜欢就这样看着你,看到你喜欢我为止。金钟仁:喜欢上一个人之后智商这东西基本就不起作用了金珉锡:我不想你在我一转身的瞬间消失了都暻秀:原来在意一个人是这样的感觉,我懂了金俊勉:守护是一生最好的陪伴,从现在开始我只想守护你张艺兴: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不在想放开你的手了朴灿烈:希望你的过去和未来只有我一个边伯贤:你的过去对我来说虽然是空白的,但我只要你的未来
  • 飘渺星尊

    飘渺星尊

    “我竟然是残缺魂魄的断魂体,我居然是一个只有一魂三魄的人;我为什么依然活着呢?”星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是一个残缺的断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