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6500000027

第27章 开掘生命的清泉(5)

游历名山大川,固然是享受自然,而陶然忘情于身边的自然,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陶渊明辞官后归隐田园,过着自耕自足的生活,田园风光就成了他一道看不厌、咏不尽的精神大餐。

让我们品味他的《饮酒》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大隐隐于市”,能够在喧嚣的尘世中做到心远意静,欣赏身边随处可见的自然,忘情于斯,恐怕是最为难得的。

欣赏与享受大自然,给了中国古人一份崇高的厚礼——一种安详恬静、如沐天恩、物我两忘、悠优自得的喜乐。用华滋华斯描述自己心境的一段诗来描述这样一种境界,是非常贴切的:

“在此心境里,人生之迹的重负,幽晦难明的世界如磐重压,都趋于轻缓;在此安恬心境里,慈爱与温情为我们循循引路,——直到这皮囊仿佛中止了呼吸,周身的血液仿佛不再流转,躯壳已昏昏入睡,我们成了翩跹的灵魂,万象的和谐与愉悦以其深厚力量,赋予我们安详静穆的眼光,由此,才得以洞察物象的生命。”

中国古人把人之快乐归之于“福”,而清代学者石成金认为,“乃知宇宙间,眼前遍满事物,悉皆福也。惟在慧心人能觉而己。”“且如眼之所见,山水日月,人物花木,寓之于目而乐之于心。其余,耳之于声,鼻之于香,根各如此。”石成金把古人的生活智慧汇编为一本叫《传家宝》的书,在清代广为流传。在这部“生活百科”式的书中,有一篇是专门描述“福”的,有“福天”、“福地”、“福人”、“福时”、“福智”、“福馔”、“福供”、“福事”、“福忌”等九“福”,在这九“福”之中,自然之“福”占了最重要的位置。

在“福天”中,享受“云天”,“登高极目远望,倦即仰卧草根。眼看青天见白云飞绕空中,闲适之至”。享受太阳,“日喧则景舒,日丽则景媚。射霞光则金绯万缕,映山色则紫翠千重,远树霏微,长波晃漾”。享受明月,“清光冷漫此身,如在水晶宫里,令人五内澄彻。”风天,“荷风送香,松风成涛、麦浪翻滚,大块噫气供我开心”。雨天,“洗山添翠,净陌涤尘,梧桐滴声,芭蕉奏韵”,更是有声有色。

在“福地”中,且看山之乐趣:“山以静得趣,色之远近浓淡,或入云表,或插天岚。若烟中迷翠黛意淡,如雨后青螺浓似染。”听水声,“浩浩潺潺,恰是一部天然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神仙妙境!

“福人”是什么呢?无疑是最会享受自然的人。渔人有渔人之福:“得鱼沽洒笑呵呵,笑入芦花白鹭窝。醉卧扁舟秋水净,哪知尘世有风波?”耕夫有耕夫之乐:“带月驱牛,穿云扶耕”,岂非当代之神仙乎?牧人有牧人之乐:“短笛横吹牛倒骑,春风拂拂意迟迟。此中另有闲天地,说与他人恐未知。”

“福时”,一年四季时时可以觅得。“春宵”之福:“青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三月三的“上巳”元福:“柳线垂金,梨花飘玉,幽径生香,草软沙平”。清明之福:“园林织锦,堤草铺茵。从容贪图,淡薄神怡”。中秋之福:“桂皎咬然此夕为最,妲娥偏有意入我室庐。”

“福事”更是充满浪漫情调。赏花柳:“绿柳丝中间杂红桃数株,另有小桥可通。往来徐步桥,领略花柳如锦。”玩月:“四望空阔,心骨俱清。如游广寒,如濯冰壶。”看园景:“亭阁台池,花柳树木,应接不暇。”

古人享受自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欣赏者、旁观者,而且是一个参与者,即是把自己的活动与大自然的良辰美景融为一体,从多方面感受、体味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夏日赏荷,“或驾一只扁舟,撑入荷香深处;或缓步柳堤上,领略芳香净趣,恍如身登西方造界”。人、舟、荷、柳,交织成了一幅多么生动的画面!

走在小溪边,“见清流可爱,踞堤濯足,自鉴面目,凉透身心,乃饮‘沧浪之水清兮’一诗,以寓春意,好快乐也。”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真是“爽呆了!”

我们现在赏月,可古人却是“玩”月,“玩”,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心心相印的对话,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恍如濯魄冰壶,亲游月殿。”

取天然之物为己所用,在实用中亦得自然之天趣,是古人的一大享受:“削野藜而作杖,卷竹箨以为冠。雨送添砚之水,竹供扫街之风。云展敝山之帘,草铺坐石之褥。”困了,“惟有藤床柔净绵软,再加藤枕,即堪稳梦”,这种生活环境怎不叫我们眼馋?

由欣赏自然到玩赏自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享受。正如法国作家阿兰所言:“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去做自己嗜好的行动,只要看孩子们的游戏就会清楚这一点。大家在一起玩球、挤香油,拳打脚踢。虽然有时会带污垢或伤痕,但是完全是出于孩子们的热望,是他们所怀念的事。那些棒打、疼痛、疲劳早已置之度外而成为称心如意的快乐。”

中国古人把玩赏自然当作他们玩乐的主要方式。寒食踏青、端午赛船,仲秋赏月,重阳登高,无不与自然有关。

垂钓是中国古人休闲娱乐的常见的方式。严子陵曾垂钓富春江畔大相洲,李白曾垂钓安微寻阳台,且看李白的《钓台》诗:“磨尽石岭寒,寻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柳宗元的垂钓却流露出一种凄美之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唐代沈亻全期的垂钓又是那么超凡脱俗:“朝日敛红烟,垂杆向绿州。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避楫时惊透,清钩每误牵。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他钓得是那么忘情,那么专注,人间的一切忧烦与他何干?而唐人张志和的《渔父》则透出一丝淡淡的闲适:“八月九日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晕。”他钓的不是鱼,而是一川悠闲与旷达!

古人把对大自然的爱渗透在家庭生活中,在起居饮食各方面都处处体现自然的野趣。这一点在居住方面体现得最明显。普通人家宅子里都很注重栽树种花,现在苏州无锡一带的园林在古代都是富家大户的私家花园。我们读《红楼梦》,一个大观园,曲径通幽、奇景叠出,虽为人造,却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红楼梦》中的人物那么多情善感,恐怕同它的前景不无关系吧。这种与大自然和谐无间的住宅环境,又引来无数的自然风物,正如张潮所言:“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而人也无须去养笼鸟,“欲养鸟,莫如多种村,使绕屋数百株,抉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辗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颐面漱口啜茗,见其扬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己。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江溪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钜细仁忍何如也!”

当然,自然化的家居环境只是一个舞台,而家庭成员的活动才构成了一幕生活的戏剧。享受自然,是一种艺术,需要它的主人来创造。人及其活动,才是自然化生活的中心。

在明清几位性灵派才子型文人冒襄、沈复、蒋坦等人的作品中,都有对这种充满自然野趣的和谐美妙的家庭生活的描述。

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描述了他和姬妾董小苑浪漫多彩的家居生活。董小苑精于花道,尤其喜欢采折竹兰菊梅这些雅致的花草来插瓶赏玩,让“冷韵幽香”一年四季都在曲房斗室中散发出自然的芬芳;她精于茶道,“文火细烟,小鼎长泉”,与冒襄在花前月下细细品味;她喜欢幽静的月夜,与冒襄徜徉在如水的月光下,共同体味唐人咏月诗的意境……即便在病中,她亦不忘赏花之乐:

“秋来犹耽晚菊,即去秋病中,客贻栽‘剪桃红’,花繁而厚,叶碧如染,浓条婀娜,枝枝具云罨风斜之态。姬扶病三月,犹半梳洗,见之甚爱,遂留榻右,每晚高烧翠蜡,以白团回六曲,围三面,设小座于花间,位置菊影,极其参横妙丽,始以身入,人在菊中,菊与人俱在影中。回视屏上,顾余曰:‘菊之意态尽矣,其如人瘦何?至今思之,淡秀如画。”

这种诗情画意的家庭生活。竟让冒襄感叹他一生的清福“九年享尽,九年折尽”,其实,人生长寿固然好,但关键是要活出质量来,依我看,冒襄这九年,要胜于平庸者的九十年。

清代的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述了他(三白)和妻子芸娘的家庭生活。三白夫妇无论是享受闺房之乐,还是交友之乐,总是和享受大自然的乐趣融合在一起。三白爱好绘画,亦善园艺、盆景。他曾漫游天下的名山秀水,同时师法自然,把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带回到他的艺术创造和家庭生活中。他善于布置园亭一阁,套室回廊,亦精于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如他用宣州石仿效云林石法叠成凸凹不平的山岩,如临江石矶,石上遍植茑梦,石下水中遍植白莲,深秋花开,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坐蓬莱”;他将老莲子进行一番处理,再加以种植,可使“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芸娘是一位有着自然情怀与艺术天份的家庭主妇,她曾发明“活花屏”,用木梢作架,插竹偏屏,摆上砂盆,种上扁豆,让枝蔓盘延屏上,夏日“透风蔽日,恍如绿荫满窗”。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三白和芸娘夫妇深谙此道,无怪乎芸娘有“布衣菜饭,可乐终生”之慨叹,对于能从大自然获得乐趣的人来说,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先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过“七夕”和中元节的:

“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大,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者恐不在此云霞耳。’未几,烛尽月沉,撤果归卧。

“七月望,俗谓之鬼节。芸备小酌,拟邀月畅饮,夜忽阴云如晦。芸揪然曰:‘妾能与君白头偕老,月轮当出。’余亦索然。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梳织于柳堤蓼渚间。余与芸联句以遣闷怀,而两韵之后,逾联逾纵,想入非夷,随口乱道。芸已漱涎涕泪,笑倒余怀,不能成声矣。觉其鬓边茉莉,浓香扑鼻,因拍其背,以他词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妆压鬓,不知此花必沾油头粉面之气,其香更可爱,所供佛当退避三舍矣。’芸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群子,只在有意无意间:茉莉乃香中小人,故须借人之势,其香也如胁肩诌笑。’余曰:‘卿何远君子而近小人?’芸曰:‘我笑君子爱小人耳’。

“正话间,漏已三滴,渐见风扫云开,一轮涌出,乃大喜,倚窗对酌。酒未三杯,忽闻桥下哄然一声,如有人堕。就窗细瞩,波明如镜,不见一物,惟闻河滩有只鸭急奔声。余知沧浪乎来哉?不禁毛骨皆悚。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不终之兆。”

夫妇之乐与大自然之乐可谓交相辉映,这样的家庭生活,今天何处去寻?

且让我们再看他们在苏州消夏的浪漫:

“迁仓米巷,余颜其卧楼曰‘宾香阁’,盖以芸名而取如宾意也,院窄墙高,一无可取。后有厢楼,通藏书处,开窗对陆氏废园,但有荒凉之象。沧浪风景,时切芸怀。

“有老枢居金母桥之东,埂巷之北,绕屋皆菜圃,编篱为门。门外有池约亩许,花光树影,错杂篱边。其地即元末张士诚王府废基也。屋西数武,瓦砾堆成土山。登其巅可远眺,地旷人稀,颇饶野趣。妪偶言及,芸神往不置。

“越日至其地,屋仅二间,前后隔而为四,纸窗竹榻,颇有幽趣。老妪知余意,欣然出其卧室为赁,四壁糊以白纸,顿觉改观。邻仅老夫妇二人,灌园为业,知余夫妇避于此,先来通殷勤,并钓池鱼,摘园蔬为馈,偿其价不受,芸作鞋报之,始谢而受。时方七月,绿树荫浓,水面凤来,蝉鸣晴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荫深处。日落时,登上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篱边倩邻老购菊,遍植之。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鳌对菊,赏花竟日。芸喜曰:‘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余深然之。今即得有境地,而知己沦亡,可胜浩叹!”

此等田园风光,其实并不难得,难得的是他们那颗赤子之心。自然是质朴的,享受自然,也要有一颗质朴的心。

蒋坦在《秋灯琐记》中,描述了他们夫妇相伴外出游历的趣事。他们的旅游是随意而尽兴的,也是充满艺术情调的。在闷热的夏夜,他们曾乘车冒雨游历灵隐寺,秋芙在石屋洞的石几上弹起琴曲《平沙落雁》,让琴声与涧水声互相应答;在月光朗朗的秋夜,他们泛舟于明圣二湖的荷塘之中,秋芙在船上弹着《汉宫秋怨》,让琴声与天籁风声化为一体;当秋风四起时,他们沿着溪流到芦花荡深处的佛寺中去寻禅问道;在桂子飘香时,他们到虎跑泉上木樨树下烹茶品尝,临走时还要折花数枝插在车背上,让城里人知道新春的消息……

有时,他们还把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带到家中,秋芙曾别出心裁地用葵叶捣成汁,掺上云母粉,将诗笺拖染成银光闪闪的蔚绿色,在上面抄写《西湖百咏》的诗句,蒋坦曾独具匠心地为秋芙手绘了一件满是绿梅的衣衫,让秋芙穿起来飘飘洒洒,望上去如绿尊仙人。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

“秋芙种芭蕉已叶大成荫,荫蔽帘幕。秋来风雨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之碎。一日,余戏题断句叶上云:‘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明日见叶上续书数行云:‘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字画柔媚,此秋芙戏笔也,然余于此,悟入正复不浅。”

夫妻作诗词唱和已属文人雅兴,而夫妻二人陆续在芭蕉叶上题词相答,更增加了一份艺术情趣与风雅。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奥运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仪式中地位独特,相比闭幕式和颁奖仪式,更受世人关注。
  • 大话中国人

    大话中国人

    触摸中国人的文化,剖析中国人的性格,透视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话中国人的世道人心。中国人喜欢吹牛,中国人喜欢较真,中国人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来调侃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
热门推荐
  • 听风说你

    听风说你

    在一个学校,有这么一群人,就这么散了。其实女孩不坏只是不显其实男孩不说只是不言
  • 相思的味道

    相思的味道

    相思有五种味道,那便是酸甜苦辣咸。酸,酸得心里难受的很,酸的想让你放弃一切,或者躺在床上忘记一切的大哭一场;甜,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会够起你的回忆,回忆起那些美好,那些快乐。不由的会感到幸福!幸福包含了甜味,总会让你心里暖暖的;苦,并不是所有的回忆都是幸福的,回望一起走过的日子,当然也有争吵,也有伤心的一面;辣,当你回忆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很难受,但又会觉得很过瘾;咸,当你思念的时候会让你流下眼泪,当眼泪流淌到你嘴边的时候你会发现那种淡淡的味道,是那样的忧伤!
  • 玄宇风云录之大地神机

    玄宇风云录之大地神机

    何为道?道可道,非常道。容万法于内,展万象于外,天地万物皆为道。天道无相,天道永恒!人之一生,如白云苍狗,转瞬即逝。唯有天道恒在,循环往复,不曾更改。众生之所愿,知本源以慰其心,守本心以安其神,正欲念以去万恶,修神体以挽乾坤。此中之下者,安身立命;中者,笑傲世间;上者,感万象而至绝顶。而悟天道,破虚空,超脱物外,神游太虚者,方为人中神圣者也。且看一名平凡少年古天然,如何在世间正邪神魔之斗中坚韧挣扎,一步步登上绝顶,从而揭开隐藏在这片浩广大地之下,那从未与人知的三千神机……
  • 混元霸天

    混元霸天

    天道不公,老天却不让我死。觉醒武魂,为什么是个大熊猫?体内的竹子你出来,可以吃你吗?
  • 武侠世界归来

    武侠世界归来

    武侠世界归来,现实世界当中,陈余求道之心不灭,有热血,有爱情,有你们想要的。老司机,快上车。
  • 地精战神

    地精战神

    地精战神地精,没有强悍的身躯,没有使用魔法的天赋,所以它们在游戏世界里,总以低等怪物的身份出现。它们的相貌猥琐,性情古怪,所以在奇幻故事中总是扮演令人讨厌的角色。但在另一个奇幻的世界中,却有一个靠科技而特立独行的传奇地精,他的炮车,成为了所有野外生物的噩梦;他的机器人成为了屠龙第一杀手;他的机械化军团,让海量的亡灵也闻风丧胆,他的洲际导弹让灭世的地狱恶魔都心惊胆战,他是整个地精种族强大的象征,也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地精战神。该世界的势力分为:人族、泰坦族、精灵族、蛮族、沼泽族、元素族、魔族、亡灵族、地下族。每个大族中还分为各种小族。各族是势力范围详见地图。
  • 血洒征程

    血洒征程

    一夜过后,大厦将倾,温情已经不在,亲情却已背叛,爱情它还在吗?
  • 绝色惑冰心

    绝色惑冰心

    他是一个俊美无双的男子,就算是覆盖着万年不化的冰雪,也无法阻挡女人的飞蛾投火。他的心太过高傲,庸脂俗粉怎能入他眼。从最初的争锋相对到柔情的潜移默化,他都不曾发现自己已经动心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法禁院:别碰我

    魔法禁院:别碰我

    两个彼此对立又有陋习的贵族家族,两个被迫改变性别的男女,在一个以魔法为荣的世界,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族人的学院二人相遇,会展开什么“你对我做了什么?!”“都是女的你脸红个什么劲,真奇怪”“我……你……”
  • 花开半夏忆流年

    花开半夏忆流年

    他,是万众瞩目的男神;她,是为梦奋斗的小草。为了证明实力,她隐藏家世;为了追梦,她一刻不停地奋斗。直到遇见他,才渐渐打开了心扉。却发现......呃......自己好像......入了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