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1400000034

第34章 撰述(1)

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于《新小说》,以新中华民主国为国号,以壬未子年为开国纪元。第一任总统为“罗在田”,指爱新觉罗将下野;第二任总统为“黄克强”,言黄帝子孙能人人自强之意。

梁启超见日本图书馆的哲学馆“四圣殿”里供奉有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康德的像后,写了《近世之第一大哲康德之哲学》。

张季鸾从辛亥时期主持《民立报》到主持《大公报》的30年间,写了3000篇社论。

张季鸾撰写社论,从不署名,也不留底稿,不收集保存,而报人多仿效他的笔调。他死后,胡政之编《季鸾文存》,选文乏力。

胡适建曾对台湾大学某学生说,不要奢望轻易找到难题的答案。写文章要小题大做,切忌大题小做。如顾亭林举160多例证明“被字古今通”,这是小题大做;若做二三百字来说“统一财政”或“分治合作”,那便是大题小做,于己于人都无益处。

马相伯与弟马建忠合著的《马氏文通》,以西洋文法释中国古籍,被誉为在王引之《经传释词》之上。但马相伯却未署名,只用了马建忠一人姓名。

曾朴写《孽海花》未完,因精力不足之故。他常说:“从前看看江郎才尽的典故,总不认为有这回事。现在自己亲自经验到了,才知道这境界的痛苦。”

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放弃广州,后当了英国俘虏。当时民间讽刺他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鲁迅读后将它改为“似战似和似守,似死似降似走”。

鲁迅旧体诗中,有5首借鉴了李商隐句,即是《无题》:“敢有歌吟动地哀”(《瑶池》:“黄竹歌声动地哀”);《惜花》:“金屋何时贮阿娇”(《茂陵》:“金屋修成贮阿娇”);《无题》:“下士唯秦醉,中流辍越吟”(“日月淹秦句,江湖动越吟”);《无题》:“六代倚罗成旧梦”(《咸阳》:“六月楼台艳绮罗”);《偶成》:“春兰秋菊不同时”(《代魏宫私语》:“春兰秋菊可同时”)。

鲁迅曾不想做文章,认为现在的人睡在没有窗户的大铁屋子里,你大声喊叫,醒了几个人会更痛苦。钱玄同回答:既然有几个人起来,你就不能说没有破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被说服了,开始写小说,第一篇是《狂人日记》。

鲁迅以为自己的历史小说《不周山》的后半部写得草率,决不能称为佳作,故在《呐喊》再版时删去。

有人曾写信问鲁迅,做文章有秘诀吗?他很爽直地说:“如果有的话,文豪传于其子,世世代代为文豪了。”

鲁迅曾说:“‘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

鲁迅在文章写成之后,总要看几遍。甚至寄出稿件后,还在推敲文字。一发觉不妥,即要求报馆改正。孙伏园在编《晨报》副刊时,往往从鲁迅那里拿到文稿刚回报馆,就按到鲁迅的电话,要求修改某些宇,而且会再一次地打电话来修改。

鲁迅和陈赓谈话后,打算写中篇小说《红军西征记》。他说:“要写,只能像《铁流》似的写,有战争气氛,人物面目只好模糊一些了。”他深以自己缺乏实践感受而苦恼。

鲁迅在逝世前,写过一篇名为《死》的散文,内有7条遗嘱。冯雪峰对其中两条提出了看法,于是遗嘱改了两处:(1)原文系“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后加了“但老朋友不在此例”;(2)在“孩子长大,尚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作文学家或美术家”中,在“文学家或美术家”之前加了“空头”两个字。后鲁迅逝世,这篇当时只当成文章来写的“遗嘱”,竟成为鲁迅的真正遗嘱了。

郭沫若最初一部创作,是由临床解剖时幻想得来的,题名《骷髅》。郭沫若的第二篇创作是《牧羊哀话》;他说:“在结构上和火葬了的《骷髅》完全是同母的姐妹。”

郭沫若曾说:“我那时候的诗,实实在在是涌出来,并不是做出来的。像《凤凰涅槃》那首长涛,前后怕只写了30分钟的光景。写的时候全身发抖,就好像中了寒热病一样,牙关只是震震地作响,心尖只是跳动得不安。后一半部,还是临睡的时候,摊在被窝里写出的。”

郭沫若写作时并无特殊习惯,但他能在人声嘈杂中写文章,且不写则已,写则一气呵成。他写《屈原》时,连派克笔尖都写断了。尤其不易的是:他写文章,哪怕是中间搁笔了半天,但当他继续写的时候,从来不看上文,而不会记错。

郭沫若创作话剧《屈原》只用了10天时间,此间还作过4次演讲,每天平均要有10次会客,还用了l天时间审读石凌鹤的《山城夜曲》。

郭沫若开始写史剧,是受歌德的影响,在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后,不久便作了《棠棣之花》、《女神之再生》和《湘累》。

郭沫若写《棠棣之花》、《三个叛逆的女性》等作,称之为历史剧。苏雪林以为这种借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见解,或借以传播某种思想,应称为“教训剧”、“理想剧”。

1942年,郭沫若创作《孔雀胆》,他对翦伯赞说:“将在这火热的天气中,写一部火热的剧本。”而此时之翦伯赞正开始撰写《中国史纲》上古部分,因此翦说:“而我在当时,却正在研究冰河时代的中国史。”

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贬杜扬李。夏志清感到奇怪。钱钟书说:“毛泽东读唐诗,最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而不喜杜甫,郭沫若就写了此书。”

朱自清在《小说月报》发表处女作小说《别》之前,将此文改了又改。他人问为什么要那么仔细,他说:“怕遇到别人的指责。”

朱自清写文章,审慎而细推敲,在清华大学时,每天只能写500字。而李长之有一天曾写过15000字的论文,还外加两篇杂文。

朱自清写稿常有所涂改,都是把口气改得缓和些。在他的文字中,很少有“绝对”、“万分”、“必定”等字样。

林语堂写《吾国与吾民》是在打字机上自己打出来的,而《生活的艺术》乃是口述由人笔记的。他说:“平常也无甚腹稿,只要烟好、茶好、人好,便可为文。”

林语堂说到他写幽默文章,是受北洋军阀的教训,才被逼来写的。他说:“我写文章发挥关于时局的理论,以表达我的思想和别人的意见,为不致身受牢狱之灾,因而饶有含蓄。在这个过程中,我已成为一个所谓幽默讽刺的文学家了。”

巴金谈起自己写作《秋》时说:“我使死人活起来,又把活人送到坟墓中去。我使自己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看见那里的男男女女怎样欢笑、哭泣。我是在用刀子割自己的心。我的夜晚时间就是如此地可怕的。每夜我伏在桌上常常写到三四点钟,然后带着满眼鬼魂似的影子上床,有时在床上我也不能够闭眼。”

巴金写《憩园》时,正值抗战时期颠沛流离在西南路上。他常常在皮包里放一锭墨、一支小字笔和一大叠信笺。他到了一个地方,便借一个小碟子,倒点水,把墨在碟子上磨几下,就写起来。这部小说,从贵阳旅馆一直写到重庆才写完。

张恨水写作,每当想不出来时,就对着镜子仿做作品中人物的各种表情,然后动笔一挥而就。

张恨水有10年时间同时给几家报纸写连刊小说,最多时写7篇小说。他在玻璃板下放有几份连载小说的写作提纲,每天就据提纲续段,通常每天写5000字,多时达10000字。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客居伦敦时,为排解寂寞,用一些3便士一本的小学生练习簿,把记忆中的人物、图画用笔写出来的。完稿以后他便寄给国内的郑振铎,书稿很快在《小说月报》上开始连载了。起初署名舒舍予,从发表第二部起才用笔名“老舍”。

老舍准备为《骆驼祥子》写下集:祥子投奔八路军,当了将军。后来因没有找到人力车夫投奔八路军、并成长为将军的原型,只能作罢。(好在没有真写。)

老舍某日讲演:“青年作家们,应该有创造心理,不能模仿。比如说今天人家说‘祖国’,我也写‘祖国’,明天人家说‘大地’,我也写‘大地’,这是没有进步的。诸位请看,我老舍的文章里,就没有一个‘大地’,也没有一个‘祖国’。如经发现,我愿罚银l元。”听众哄堂大笑。

曹禺写《雷雨》,从酝酿到推出,共用了5年时间;此中有七八个月是撰写,先编写全剧大纲、人物详细小传和剧中高潮片断,然后写完全剧。这时他才23岁。

曹禺曾说:“我喜欢写入,我爱人,我写出我认为英雄的可喜的人物;我也恨人,我写过卑微、琐碎的小人。我感到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是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讲这句话:‘我把人说清楚了。’”

周作人著作等身,晚年提出了写论文的最高标准:简单。归纳有八:1、简贬;2、简要;3、真实(立意);4、剪裁;5、简练;6、悭吝(手法);7、简静(意志);8、腴阔(丰神)。

苏雪林说写作有奇妙功能,可以把所读的书溶化为营养素。一个人读了许多书而不知利用,无非是只“两脚书橱”;常写作,死的书即可变成活的思想,这就是消化功能。

冰心幼时学习写小说。第一部是白话《落草山英雄传》,写到第三回,因为“金鼓齐鸣,刀枪并举”重复了几十次,便写得没劲了。以后又换了《聊斋志异》的体裁,用文言写-部《梦草斋志异》,但也因重复“某显者,多行不道”,用了十几次,又觉得没劲,也不写了。

田汉最早的戏剧创作之-《新教子》,是在他参加学生军时编写的。该剧是写一位年轻寡居的贤母,鼓励她的独子参军,去推翻清朝的故事。实际上,这也是他以自己母亲决心送子参军为主题。

上世纪20年代,陆士谔悬壶于上海,却写作以清初为大背景的武侠小说20余部,其中《血滴子》尤为走红。以致人多认为雍正帝的即位和丧命,都是出自血滴子成员之力。

包天笑根据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编写《馨儿就学记》,而易以中国的乡土背景,并被选为中学教科书补充教材。

包天笑寓居香港,以98岁高龄写成《衣食住行百年变迁》一书。98岁的曾虚白,亦以3年时间完成60万字的《曾虚白自传》。

张荫麟每写一文,总是几晚不睡觉。直到文章一气呵成时,才大睡几天,大吃几顿;或跑进城逛旧书店,找朋友谈心。

徐志摩写作严谨,不轻易多用一个字。他说每个字有每个字的份量,是“半斤”的地方,用“七两”(旧制半斤为八两)字嫌不够,用“九两”字又嫌过大。因此,他常为了一个字眼推敲,将一首诗搁上一两个月。

陈布雷在《天铎报》每日写短评两则,内多采用《水浒传》等小说俗语。徐筱泉称之为小说迷。盖陈以为短评应单刀直入、句短透纸也。

范文澜编写《大丈夫》,集历史上26个“大丈夫”,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传记,不以成败为界限。他说:“事业成败,大部分是受环境支配的;道德的责任,任何人都可以负担起来。”

北京大学教授张竞生写《性史》,自称“所写乃许多许多妙人所做的无数无数的妙事”;但他也担心,“若此书将来成为淫书,多因为一班人不许公开研究的缘故。”张竞生到杭州讲学,竟因“写性书有罪”而遭扣押,后由张继保释。

邵洵美说他写文章有个习惯,就是和吃饭一样不能停,一停了便吃不下;如写作时有人来访,写到一半的作品即永远也无法写完。

臧克家早年就读师范时,数学最差,国文突出。在一次作游大明湖的文章后,国文老师批道:流畅近郁达夫,清新似冰心。同学闻之说他是“雌雄同体”。

被鲁迅赞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的冯至曾说:“从历史上不朽的精神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的千古名城到山坡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一小段生活到许多人的共同遭遇,凡是和我生命发生深切关连的,对每件事物我都要写出一首诗……”

湖南籍黎锦明的中篇小说《尘影》写于1927年,是一篇较全面反映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的作品。黎被鲁迅称为“湘中作家”,在《鲁迅全集》里有7处提到黎。

徐雉1929年在小说《嫌疑》中写了篇《毛泽东的名片》,从侧面写了北伐军驻扎南昌时,毛泽东来到第六军政治部探望林伯渠的轶事。文学史家认为,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段珍贵史料,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毛泽东的形象。

1929年秋,叶圣陶利用晚间休息时间,编辑《十三经索引》,他自任断句,妻子和老母担任抄写、剪贴、编排,历时一年半,编成230万字的工具书出版。友人戏称他是搞“家庭手工业”。

徐訏写完长篇小说《风萧萧》后,便辞去了大学教授之职。其理由是机械的教授生活将妨碍写作的“灵感”。

张天翼给青年作家订了个“写作公约”。其中有一条是:不写我所不知道的,没有研究的东西;不抄袭或模仿人家的东西。

同类推荐
  • 启蒙与格物

    启蒙与格物

    近几年来,编者闲暇无事,先后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视点,选择了一些名段和警句,写下了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找到所需内容,将它分为圣贤论“立志”、“成业”、“治学”、“修身”、“齐家”、“处世”、“为政”、“人生”、“养生”共九个部分,编纂成册,约达30万字,以便自己经常温习,并与亲人好友共勉。
  • 梦回家园

    梦回家园

    本书收《火车》、《左邻》、《父亲》、《糖》、《伊胡塔的候车室》、《抱着孩子的农妇》等百余篇散文。
  • 漂流记

    漂流记

    《漂流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编辑。《漂流记》是作者13至15岁时创作,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间随全家逃难的经过。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于文中,用精道、凝练的笔触;略带孩子气但不失感染力的语言;使人宛若身临其境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那段逃难的岁月;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独特记忆;以及孩提时代的作者在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附有屠岸先生与其兄长在当时所作的写生作品,是首次面世,具有重要价值。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斯骗了你》主要内容:说真的,他可是真心喜欢你的啊!如果我是你,肯定会带他远远地离开这里,这样不是很好吗?他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未婚夫……你为什么不想嫁给他呢?
  • 心与物游

    心与物游

    《心与物游》是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经典力作,全景再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那些人与那些事,重新梳理沈从文从湘西凤凰到中国文坛中心的创作经历与心路历程。“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热门推荐
  • 科学胎教宝典

    科学胎教宝典

    从2004年出版至今一直畅销不衰的《孕产育儿宝典》的作者最新奉献。“我的怀孕育儿枕边书”全套共6册,分别是《优生怀孕枕边书》、《科学胎教枕边书》、《孕期保健枕边书》、《产后美丽枕边书》、《育儿方案枕边书》、《宝宝培养枕边书》。《科学胎教枕边书》主要包括胎教常识、胎教方法、营养益智法、运动益智法、音乐胎教、抚摸胎教、呼唤胎教、心理胎教法、生活胎教法、母亲胎教、父亲胎教、胎教美学、胎教注意等。
  • 将青春埋“藏”

    将青春埋“藏”

    看惯了那些西藏的神秘,你是否也想了解一下真实的西藏,新时代的西藏。一个汉族人,80后,“藏二代”的真实生活。他的爱情,他的梦想;他的苦恼,他的迷茫;他的抉择,他的反抗。这是他的生活,也是他们的生活,透过他,你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 网游之书也牛比

    网游之书也牛比

    或许经历的多了,心也就变的平淡了繁华荣辱,与我无争但时间的脚步,总会推着你前行游戏是什么?休闲娱乐?快意恩仇?争霸天下?还是仅仅玩好一点后挣个小钱?曾经和兄弟们一起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现在再回到这个世界是否还有同样的感觉?但不要以为现在身边的朋友我不会珍惜,他们是自己一生的财富世界从不会为一个人而停止转动当风波骤起时,我是否还能保持这无波持平的心境?恶梦的暗影再深,也盖不住穿云而过的黎明我不会解释自己是身不由己,更不会说这只是一怒而起或许男儿的本性就是如此热血,激情,敢为兄弟拼上一命虚拟的世界,现实的恩仇不是我有意称雄,而是……
  • 诸天穿梭

    诸天穿梭

    主角穿梭无尽世界,斗破,完美,斗罗。。。。
  • 被男神撞“婚”

    被男神撞“婚”

    萧梦碎碎念:“追男神被虐成狗啊!”罗筠耳朵尖,蹙眉合上手中的资料,声音清冷:“狗都没你虐。”——萧梦接到任务保护男神,成为了男神的私人保镖;美名其曰工作在身。突然听说男神要订婚,她一招苦肉计,撞上了男神的车。萧梦在医院醒来,像是被撞傻了,拉着罗筠的手悲天跄地的叫他:“老公。”罗筠愣了两秒,随即面不改色的低沉一声:“嗯。”
  • 断剑情仇

    断剑情仇

    夕阳美丽,庄严,寂寞。欧阳无心在一条很热闹的街里,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只有一个人能使他不再永远的孤独。一个女人。甚至为了这个女人,其他的一切他都放下了,他什么都不在乎了......但他并不认识这个女人。他们仅仅有一面之缘。他从这个街,找到那个街,从这个城,找到那个城……一晃就是五年。一直在寻找,一直找不到。这种寂寞会让人有一种想死的心情。天色又晚了些,已变成完全寂寞的颜色。欧阳无心在夜色下,继续踏入寻找之路。他终于找到了。在梦中找到了。
  • 封王道途

    封王道途

    百年前,位面统治者——神庭展开清除位面计划,六冥王陨落,冥王戒等十二件神物遗失,在六冥王陨落时,一位神秘强者留下黑龙印与初生生命体人身上,待六冥王找到那其中六人时即为六冥王的传人,六人为了守护孕育自己的位面弑血而归,对抗神庭。
  • 冰天雪蒂

    冰天雪蒂

    两个自创业以来就对立的两大家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
  • 天生爱寂寞的人

    天生爱寂寞的人

    “我并不是天生爱寂寞,却比任何人都懂。”朗宁以为经历了那么多,不会再有爱情,然而……
  • 一切都只是流年

    一切都只是流年

    他对她一见钟情,可她对他又没什么好感,如果他俩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