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2200000028

第28章 个性与爱情(1)

在文艺复兴的巅峰时期,不朽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而当时记载伟大艺术家的自传文字并不多。正因如此,大师们的艺术个性和特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如果拉斐尔生于现世,定会有很多文人评论家为他出自传写评论,向世人展示一个真实的拉斐尔。遗憾的是,在当时,这样的文人和评论家少之又少,而现存于世的资料和记载也大多有失真实。文艺复兴时期,像拉斐尔这样有着独特性格的伟大艺术家,是非常少见的,他为朋友的绘画题词还完好地保存着,当然也不乏一些捏造的报道还残存于世。然而,越是稀有少见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考究的兴趣。据说,拉斐尔是一位亲切和蔼、彬彬有礼且自信快乐的人,从不因取得伟大成就而沾沾自喜。而米开朗基罗找到了一些拉斐尔自评的文章,他说自己性格较为粗鲁,天生脾气大,但谁也没见过他大发雷霆、怒发冲冠的样子。

1516年4月,本博写了一篇文章,记载了与拉斐尔前往意大利教堂拜访红衣主教比恩纳这一短暂而难忘的旅程,同行的还有诗人娜瓦格罗、巴扎诺和巴尔达萨·卡斯蒂廖内,他在文章里感叹,见到那里怀旧的景色和新兴的事物,让我感慨其美丽,也感叹其壮观。

文中表现了拉斐尔与新老朋友们的长久友谊,不论在罗马相识的老友,还是在乌尔比诺吉耶纳宫廷里新交的朋友,相处得都非常融洽。本博和卡斯提里尼都是公爵夫人艾丽莎贝塔(Elisabetta)社交圈内小有名气的人物,经常在宫廷开阔的罗马平原上做传道或演说,向世人展示:“无论是怀旧的事物还是新兴的事物,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句话体现了人性的本质和人道主义的精华,也是拉斐尔在署名室壁画作品中反映的精髓—— 基督和阿波罗之间的和谐与融合,同时,也暗喻出文学与艺术的紧密联系。其实,拉斐尔在艺术上的成就与朋友的相助和启发是分不开的,在他艺术之路的过渡时期,曾给阿里欧斯托写过一封信,问及“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需要融入什么样的特质和个性”。这封信曾被康德?呵卡罗?德?波佐收藏,但后来不幸遗失。彼托科的《征服》照亮了拉斐尔的启蒙之路,还有些伟大理念和思想源于《奥兰多?福里梭》的作者,以及卡斯蒂廖内等—— 所有的这些艺术源头都成为拉斐尔表现和阐述“文学与艺术相连”这一理论的基石,署名室壁画就是经典之作,不仅提炼了众多伟大艺术家的思想精髓,还深刻到位地表现了文艺复兴的复杂精神。

拉斐尔的很多十四行诗抒发了他的真实感情,并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创作情感和艺术理念。代表作之一是在他书房找到的一篇文章——《圣礼的辩论》。

然而,文中男女主人公爱情遭遇的情节极为普通,缺乏新意,其语言也略为平淡,从此可看出,他的文章像被一个无形的枷锁束缚,而他的同名绘画《圣礼的辩论》则冲破束缚,画技精湛,与之相比,文章就略显粗糙了。

如果换一个角度评论拉斐尔的写作之风,那就是:直白、坦率,与其艺术作品可谓是大相径庭。信函是语言的载体,要想知道一个人的个格和特征,研究他的信函是再好不过了。拉斐尔公开的绘画作品散发着艺术的神秘和芳香,而他的散文和随笔,有着独到之处:诠释了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和思想,正像蒙田在书中前言所云:“我的书,我做主。”拉斐尔这些自然感情流露的信函仅有数封还留存于世,远远少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他们的信函都有一个共同点:写我所思,述我所想。在达·芬奇的信件里,除了一些草稿和片段外,大都是写给老板多维克?斯福扎的。有些表现了他高度的自信心、深远的抱负和理想,还有些刻画了他生活贫困、工资拖欠的现状,衬托出他不贪图名望,勇于面对生活的乐观精神。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与达·芬奇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两人的本质性格又各为相异,与拉斐尔相比,二人的自传和历史记载还是相当丰富的。米开朗基罗也有相似的窘境,他为教皇尤利乌斯奉献了所有的青春,与达·芬奇相同的是:二人都有个尖酸刻薄的“老板”,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用之不绝的幽默和讽刺。在拉斐尔去世二十年后,仍有些心怀鬼胎的人对他进行污蔑和诽谤。

拉斐尔在信函中的语言平实,选词得当,且口吻友好平和。其中两封信是写给在乌尔比诺的叔叔西蒙·席亚拉的—— 他被拉斐尔当父亲一样看待。在信中,不仅流露了二人深厚的情感,以及与费朗西亚和巴达撒尔的长久友谊,字里行间还表现出他博爱、谦恭、亲切的真实本性。第一封信写于1508年4月,在佛罗伦萨刚刚接到圭多巴尔多去世的消息。信中写道:

我收到了您的来信,谢谢通知我公爵去世的消息,在我心中,他永远是最杰出、最伟大的人,上帝的仁慈之心将普照于他。读了您的信,我泪流满面,他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放弃了自我,服从于上帝。

拉斐尔的生活很拮据,因此,希望西蒙能在事业上助他一臂之力。拉斐尔曾拜托西蒙,向教父巴托洛米奥?桑蒂申请一个护卫队,为雕刻作品《圣母玛利亚的预兆》保驾护航,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拉斐尔还询问有没有人要从乌尔比诺前往佛罗伦萨,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就告诉他,如果是女士,他更愿意效劳。此外,还恳请巴托洛米奥和桑塔阿姨让福罗伦堤·塔迪欧·塔代伊(二人以前经常一起聊天)为他免费工作,如此看来,拉斐尔真的把西蒙当做自己的父亲,这样,他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向他求援了!

拉斐尔还在信中说了将要出版的绘画集。为了能赚更多的钱,他添加了很多图片,并向西蒙保证,出版后会第一时间告诉他。另外,绘画集的买主答应他在佛罗伦萨和法国出版后再额外付给些报酬,总共加起来有300达克特。

最后,拉斐尔表出了自己最大的心愿:希望主教能给弗罗伦提·冈福龙尼写一封推荐信,他是皇宫装饰装修最有权威、最有决定权的人,如果能有他扶持,就不愁没有生意了!此前,他也给叔叔西蒙还有某位罗马主教写过很多信,希望能够得到推荐,要是西蒙真的给主教写信了,他就有机会在皇宫里赚大钱,给以前的老仆人和朋友送一些皇宫里的小玩意儿就不在话下了,可以好好炫耀炫耀。

不难看出,这封信以问候、寒暄和公爵的死讯开头,而以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赚钱谋生结束。

这封信将作者的实际情况和目的表露无疑,从中也衬托出他对艺术事业的执著,靠自己创作机遇,一砖一瓦地铺设通往成功的道路。拉斐尔天性温柔和蔼,从不与人为敌,他的很多朋友也是从事艺术事业或与其共事,乌尔比诺是他艺术的摇篮,依着皇室的支持,一点点成长,在家乡做生意的亲戚也渐渐了解他艺术创造的风格和本质,靠出售他的作品养家糊口。

同期,另一封信是写给老友多米尼科·阿尔法尼的,信中他写出了对雕像《圣家庭》(此后在佩鲁贾的祭坛上展出)的一些评论,流露了二人对艺术事业的热情和深厚友谊:

多米尼科,别忘了把里奇那多(Ricciardo)那段描写旅行时遇暴风雪的文章寄给我,提醒西撒里诺(Cesarino)把传教那一章节发给我,顺便替我向他问个好。还有,这都秋天了,催催多娜?阿塔朗塔(DonnaAtalanta),该付我工钱了,再让西撒里诺也帮着催一下,有什么我能帮的,你就告诉我!

格里姆曾说,里奇那多那段描写是《莫尔甘特?马乔里》第20首诗里的一个暗喻,拉斐尔索要何用就不得而知了。信中提到的西撒里诺是佩鲁贾有名的金属建筑师。还有上面提到的多娜?阿塔朗塔,是拉斐尔的雇主,当时他正为多娜儿子的纪念堂创作雕塑《安葬》。

西蒙和拉斐尔的书信揭示了几个月后拉斐尔起程前往罗马的真正原因。年轻的公爵为了帮助拉斐尔,想尽办法接近自己的亲戚尤利乌斯二世,因为他几乎包揽了梵蒂冈所有的装饰建筑的活,要是讨好了他,可比给弗罗伦提·冈福龙尼写推荐信管用!后来瓦萨里在书中提到,公爵和布拉曼特的推荐信的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瓦斯亚(Malvasia)于1678年在《费斯娜?彼特斯》(Felsina Fittrice )一书上首次公开了拉斐尔与弗朗西斯之间的书信,被世人视为最真实可信、最具权威的宝贵史料。这封信是马瓦斯亚在博洛尼亚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被收列为全年大事件,也是拉斐尔在罗马生活的最早见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封信还见证了拉斐尔与朋友们的亲密关系。弗朗西斯比拉斐尔大30多岁,曾任提墨特沃·维提的老师,此人对拉斐尔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早期性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拉斐尔曾因公事从佛罗伦萨去往博洛尼亚,期间拜访了维提,并为其作画,在此期间,与弗朗西斯相遇,二人相见恨晚,于是定下君子之约,要为对方画一幅画作为礼物互赠。事后,拉斐尔在信中写道: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与生俱来的依恋

    与生俱来的依恋

    本书上篇主要讲述了艺术设计的来历、特点、本质、内涵,以及在现代生活的作用、地位;下篇则选取艺术设计中最具代表的衣、住、用、看几个环节做样板,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加上自己动手训练这两种方式。
  • 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

    本书讲述了我国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等各个方面的艺术成就。
  • 书风法雨

    书风法雨

    当下书坛浮躁,崇丑尚怪、恶俗吹捧等现象泛滥。本书无意安排一条主线作铺陈式的系统阐述,更关注书法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取向。从书法的本质入手,谈执笔、运笔、临摹、书体的演变、书风的流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从千年书法时间与历史的高度,纵谈古今名家佳作,求学书之正道,提出了学书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技法义理和书论考据并重,对流行观点的辨析有理有据,指出经典与时弊的区别,庸陋浅滑与典雅萧散的不同,以廓清迷雾,匡正扶危。秉承作者在诸多领域专业写作的一贯风格,博学敏锐,坦言直击,痛快淋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音乐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音乐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热门推荐
  • 大宫女

    大宫女

    身为一名低贱宫女,出头并不容易,爱情于她,更是水中的月,镜中的花。然而,从孤儿到进宫,从最低贱的粗役宫女到最高尚宫,从最高尚宫到母仪天下的一国之后,宫女柔止展开了传奇的一生……
  • 工业4.0

    工业4.0

    本书是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的配套用书,主题思想是:从经济和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怎样才能使中欧工业到2030年仍能保持一个成功的全球生产基的地位。到2030年,互联网和其他服务联网的系统将使所有行业实现智能化,并取代传统的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产品服务。本书每个章节都从非常特殊的角度表达了对工业4.0的独特看法,所有这些观点综合在一起可以为我们清淅地勾勒出目前工业产业发展所处岔路口的情形。
  • 绝品兵痞

    绝品兵痞

    老兵油子退役,本想做个平凡人,怎想到一个深夜醉酒敲错了门的美女,却让老兵油子的生活变得惊心动魄,惹来众多美女投怀送抱。
  • 蜜爱成婚:甜妻乖乖就擒

    蜜爱成婚:甜妻乖乖就擒

    神秘男人的来电,彻底改变了苏怡的一生。为了躲避父亲留下的高额赌债,苏怡冒险听从神秘人物的安排,冒充失散多年的唐家千金唐素怡回归海市。原以为骗取高额赏金以后,就能逃之夭夭。然而她从一开始坠入的,竟然是无底的深渊。唐家养子叶琛的步步逼近,神秘男人J的威胁,隐藏多年的血案逐一浮现,把她卷入深不见底的漩涡之中。幡然醒悟,她拼命想要逃离,却发现自己已经走不出他编织的情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曾是我记忆中的白衣少年

    你曾是我记忆中的白衣少年

    我不喜欢他。我只是忘不掉他。他是羁绊也是束缚。这种感觉,就好像深深的镶嵌到了我的脊髓里。即使我老了,他死了,我也知道,他在。在我心里。在我慢慢老去的脊髓里。那个白衣少年。
  • 无敌龙子

    无敌龙子

    几名小乞丐,被逼走上修元道路。各路神魔妖兽齐聚。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不是你不认识我,是我没揍你。世上不是没有龙,是因为老子没变身。不服气打到你服气。
  • 财迷娇妻要逆天

    财迷娇妻要逆天

    不知从何时起,几界流传了一段话:无魂之人生三世,世世只存年二十。若得无魂之人心,与天共存六界尊。一次异世重生,她以为只是自己好运,才会莫名其妙死了之后,再次拥有生命。却不知道,她的死和重生,都是命数……不可避免的命数!自重生开始,帝九就磨难不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老子是孙悟空的徒弟
  • 傲娇总裁老公乖乖过来

    傲娇总裁老公乖乖过来

    什么?跟自己刚领证的老公是堂堂帝君?那个第一财团佳诺帝国的总裁君亦辰?苏颜晕了,可是已去世的婆婆跟自己已去世的母亲是仇敌?这是什么梗!
  • 历史快餐.八世纪:三极世界

    历史快餐.八世纪:三极世界

    这个世纪在亚欧大陆出现了三个超级帝国:东方的唐王朝、中亚的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拜占庭帝国。唐王朝在经过数十年的休养后,击溃了突厥人建立的大帝国,它的势力空前膨胀,闯入了中亚地区。如果没有阿拉伯帝国的遏止,人们很难想象有什么可以阻止这个巨人的脚步。它的文化也在这个时候向周围辐射。在它的东边,一个岛国因为对唐文化的极端崇拜,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学习。不可避免的,当极盛到来时,就是衰败的开始。一个将军的叛乱使唐王朝急速衰败了,国家元首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内政的混乱使对外的扩张停止了,在与阿拉伯帝国的较量以及与蕃人的拉锯战中,唐王朝逐渐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