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7400000031

第31章 传统诗歌语言的音乐美(9)

明王世贞:“绝句固自难,五言尤甚,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艺苑卮言》)

总起来可以说,绝句易作而难精。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有关绝句的写法。

首先是绝句的标准和档次。并不是所有的四句形式的五七言句子的组合都属于绝句。那些意思分散不能构成同一主题的拼凑,也就是前言不搭后语“有句无篇”的组合,哪怕平仄全合,也不能叫诗,当然也无所谓是否绝句了。只有四个诗句统一于一个主题的才可能叫诗,也就是是否有立意。也不是凡立了意的四句诗歌都是绝句,其中也有民歌、民谣、谜语、打油诗等,打油诗有的也可算是绝句,有的就不一定算绝句。

在可以算得上是诗的绝句中,也有不同的档次。那些单纯叙事、状物而无进一层含义的,也就是只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的,属于下等或下格。那些经过酝酿加工并揉进自己思想情感的,可算上是中格或上格。其中的上格应是意和象水乳交融、耐人寻味的作品,如严羽所说“水中著盐”、“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唐宋诗举要》的编著者高步瀛有云:“盖绝句字数本既无多,意竭则神枯,语实则味短,惟含蓄不尽,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焉,斯为上乘矣。”这“含蓄不尽,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就是韵味。

由于绝句只有20个字或28个字,所以必须在立意、选材、表达方式、布局、炼字上下功夫。

二、关于绝句的立意、选材和表达方式

诗是心声,写诗是为了言志、抒情、说理、达美,这志、情、理、美,总起来就是“意”。它是诗的灵魂。绝句再小,也要立意,否则就不能叫诗。“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只有纯客观的描写,而无个人的主观感悟,不能叫诗。如下面这首题为《新安江奇雾》的诗:“中秋才观钱塘潮,直驱建德三百遥。夜阑卧听新安水,晨望奇雾白沙飘。”(出处记不得了)先写中秋节看了钱塘潮,然后驱车三百里到了建德,夜里听到新安江的水声,早上看到白纱般的雾。都是纯客观的描述,看不出要表达的情理是什么。四句诗只是“豆腐账”式的日记,不能叫诗。

由于绝句只有四句,意要单一,不可复杂。最好是一景一咏,一情一抒,一事一议。

关于绝句选材和表达方式,论述者颇多,其中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他既是传统词学的总结者,亦是现代词学的奠基人)的论述较为全面。他用六个字总结了绝句的特点,这六个字是:少、小、了、常、藏、长。简单介绍一下。

少,指时间上过程短暂,空间上画面干净。小,是指借细节或琐事来表现诗旨。了,是指语言要明明白白,要一看就知,一听就懂。常,就是常见、常有、带普遍性。藏,就是含蓄、耐人寻味、不一览无余。长,指的是韵味悠长,情意绵长,即所谓一唱三叹有余音者也。

我们也可把这六个字分成三组:少、小;了、常;藏、长。“少”和“小”讲的是选材问题,“了”“常”既有选材也有语言表达,“藏”“长”则主要讲表达方式及其效果的问题。

由于绝句只有四句,容量有限,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也不允许你从头至尾讲事件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你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那一瞬间。也就是要少要小。所谓“以少总多”“以一总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是也。

王安石说过:“浓要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以鸟鸣春,以虫鸣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绝句中知小中见大似之。”从“红一点”,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万紫千红的景色。以鸟鸣象征春天,虫鸣象征秋天,这就是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

如,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把享受美酒之欢愉与沙场血战之残酷的矛盾,置于“欲饮”时闻马上琵琶声而不顾的那一刻。

王维送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客舍饯别,有关为友送行而开宴、彼此举酒交谈等等,都一概撇过不写,只选取了别宴将散、元二欲停杯辍饮之时,当时友人定有推辞已不胜酒力之类的话,连这些细节也省略了,剩下的只有王维满怀依恋之情的两句劝酒的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画面基本上可示意为一个大写的“H”,将两竖的上端各向外弯曲,那就代表天门山了;横线代表江水;再在横线上加一点代表“孤帆”,构图简单,比一幅写意山水画还干净。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云:“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诗写大好春光中少妇之寂寞愁思。末句以蜻蜓飞来立于其发际首饰之上的细节,来摹写少妇见花沉思、凝立如痴的光景,十分传神。

杜牧的名篇《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偶拾“折戟沉沙”的小事,引人进入“前朝”赤壁鏖战的想象是以小见大。其议论也是如此,“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乔只是两个美女,但她们却代表着东吴政权的尊严,两个妇女如果被俘,这在战争中实在是小事,却意味着东吴政权的灭亡。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法,是我们在诗中经常使用的。

“了”和“常”既有选材问题,也有语言表达问题,就是选那些普通的常见的素材,用一般人都能听懂的语言表达。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素材是见月思乡,是人人都熟悉,语言近似口语,人人都能理解。

岑参《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张籍《秋思》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也都类似这样的情况,诗中所述,我们不是都曾经遇到过的吗?正是这些最平常不过的感受,能写出来就是好诗。

“藏”和“长”是讲表达方式。关于表达方式,传统诗词强调“寓情于物”“借景抒情”“即物寓意”等,言在此而意在彼,从而形成“言外之意”“画外之音”,乃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绝句因其短小,尤其要注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藏,就是含蓄、耐人寻味、不是一览无余。正因为含蓄,所以韵味悠长,情意绵长,即所谓一唱三叹有余音者也。

王昌龄《闺怨》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芙蓉楼送辛渐》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刘禹锡《乌衣巷》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这些都给人留下充分想象余地。

藏也包括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如苏轼的《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表面上是对花影的描写,真正的用意,却是讽刺小人得志,挥之不去,却之又来。

又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中说是严冬刚刚过,柳条还没有变黄,可是它却凭春风一吹,马上就猖狂起来。柳条乱舞,柳花乱飞,只知道一时蒙天蔽日,好像整个世界都是它的,哪里知道秋后还有清霜,那是它叶落枝枯的时候。诗人以柳比喻一些善于逢迎拍马、得志便猖狂的小人。诗中有鄙视、嘲弄、劝喻、警告,这才是作者“咏柳”的真实目的和寓意所在。

三、关于绝句的谋篇布局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都要讲究谋篇布局。写文章如此,作诗也如此。其作用是使诗文条理清楚,节省笔墨而又能突出主题。绝句虽然只有四句,也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否则也难于突出主题。布局就是根据要表现的思想情感的需要,对选取的素材,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谋篇布局,也称章法,古今都有人论述。刘坡公所著的《学诗百法》中就列出32种之多。关于开头和结尾,清顾龙振在《学诗指南》中提出:“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如“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等;“结句之用法有十七”如“劝戒、祝颂、自感、自爱、含情不尽、相思、寓意”等。

目前网上较流行的绝句布局是导源于著名诗词学者王永义先生的“绝句布局八法”。这八法是:起承转合法、并列法、承接并列合用法、对比法、先景(事)后议论(抒情)法、先议论(抒情)后景(事)法、末句寓情于景法、倒叙突出重点法。此外还有开头八法,结尾八法等。

如何看待这些法呢?清沈德潜在《说诗晬话》有言:“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清人徐增亦云:“诗盖有法,离他不得,却又即他不得,离则伤体,即则伤气。”这就是说,写诗是有法的,这法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懂得它,少走弯路。但又不可拘泥于法。

这里所谓的法,指的是方法,方法总要服从目的,顺应情况。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确定方法。要像沈德潜所说,“以意运法”,不能“以意从法”。所以对写诗之法,不可不知,亦不可拘泥不化。也就是要活学活用。这也是我们提高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鉴于此,我们还是要介绍一点法,使我们由自发到自觉。

在我看来,各种章法中,带有普遍性的是起承转合。掌握了它的精髓,自觉运用于创作,就可使我们的作品有所提高。

“起承转合”,实际上是诗文谋篇时对全文或全诗结构层次安排的理论概括。这一点好比建筑房屋,在备齐了各种所需的建筑材料和选择了怎样的房屋式样以后,必须安排房屋的结构层次。作文写诗也是这样,在占有了素材、确定了主题、选定了文体或诗体以后,紧接着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头,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从而更准确完整地表达作者的心境和主题。这种安排概括起来,就是“起、承、转、合”四个环节。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起”是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既承接“转”又照应全诗而结束全篇,完成表情达意。这样,写出的东西才能条理清晰、主题突出而又不平淡。问题是,绝句只有四句,是否也要有起承转合呢?纵观古人的绝句,凡较好的都有起承转合,而我们的一些作品中之所以出现有句无篇或过于平淡的现象,则多是违背起承转合的。先举几例。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首句交代事由:汉文帝寻求贬逐在外的贤臣,这是起;次句接着说贾谊就是“逐臣”中才华横溢无与伦比者(自然被召入京),这是承;这本来是好事,但第三句“可怜夜半虚前席”,却发生了“转折”(“可怜”就是可惜可叹的意思,文帝对他再好也是“虚”的空的!)为什么?第四句,“不问苍生问鬼神”(不问治国安民之策,却热衷于鬼神之道)。在这样的“领导”之下,贾谊纵有满腹经纶、治国雄才,也是无法施展的。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起,深秋季节沿着一条长长的山间石道上山(点题“山行”);承,行进间看到深山之中云里人家隐隐约约;转,诗人并没有继续向山中走,而是“停车”止步了,为什么呢?原来是深秋的枫林吸引了诗人;合,经霜后的枫胜过初春的红花,升华到哲理的层次。

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同类推荐
  • 水的事情

    水的事情

    “天星诗库”是我社重点打造的诗歌品牌,精选60年代、70年代生的诗人,首辑推出的《水的事情》是诗人潘维的自选诗集,以少女、时间里的江南和作为审美化生存的诗歌为主题,辑合了诗人创作的发表的代表作和呈现江南水乡之生命体验的精彩诗篇。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这位老人是一位父亲,他带来的不仅是三袋大米,还有因为儿子而自豪的荣耀,和一颗颗饱满的思念。
  • 德国孔夫子的中国日志

    德国孔夫子的中国日志

    本书是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在青岛一战时期的战时日记,记录了一位战地牧师对战争的直观感受和战争对青岛的破坏,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侵华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贴身美女军团

    贴身美女军团

    性感美女医生跟他闹,冷艳警花任他泡,风流不下流,少年纵横都市,暧昧风流。老子在过日子!你当玩游戏啊,还做任务..什么?泡美女?呃,这个我考虑考虑!什么?还非要泡一大堆美女?!我靠!什么任务?!说!刚刚迈进转校门槛常浩,偶遇一个老骗子,几千大元换了个破烂戒指,哪里知道就这么一个破戒指,却成了他纵横花丛的无上利器!技能?要啥有啥!金钱?上赶着送!美女?俺的人生目标正是这个!求观赏,求打赏,求收藏,求推荐!数据给力,更新更勤!
  • 这个皇帝很窝囊

    这个皇帝很窝囊

    朱珠是朱雀国新上任的女帝,先帝只有一位皇夫也只有一个她一个孩子,没有任何压力。于是从小吃喝玩乐啥都会,就是治国平天下一窍不通。上任后一切事宜由老丞相管理,倒也乐得清闲。后来,老丞相逝世,朱珠对新任丞相凌寒一见钟情二见倾心,开始死缠烂打,胡搅蛮缠。为了获得凌寒的青睐,凌寒说东绝不往西,凌寒要她学习治国,她就咬牙看那些密密麻麻的讨厌文字。终于将人追到手,迎为皇夫,却在大婚当晚国破家亡,当一切都天翻地覆,两人又该何去何从?总之,这是一个吃货昏君追夫记,开头很搞笑,过程很欢脱,结局很悲伤。
  • 断鸿游子

    断鸿游子

    儿时听雨孤城上,胡角彻西风。少时听雨竹林中,影斜香浮桃面抚瑶琴。如今听雨西窗下,华发满潘鬓。细数平生如一梦,纵酒而醉方知物情真。
  • 河姑

    河姑

    《苹果文丛:河姑》是湖南小说家欧阳启明的一个中篇小说合集。《河姑》小说写的是一个寻找美的精灵的故事。美丽的河姑外表美,内心亦美,不容自己心爱的人有半点瑕疵。恋人老陆的一次失足,竟令她决绝而去。于是,老陆踏上了漫漫的寻找河姑之路。但美丽的梦幻被一一打碎,河姑似生活在现实的生活里,又似生存在虚幻的世界中。《一粒尘沙》写生活的无奈,世事的艰辛,让一个历经坎坷的老人无法从八十年的生活申找出多少快感。临将人士,老人发出感叹:人一辈子,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办成几件事;世间所有的人,如同卷在风暴中的一粒粒尘沙,是升是落由不得自己。
  • 白玉兰市

    白玉兰市

    随便写写,想些什么就写什么,剧情看兴趣,有意见qq我,我可以采纳你们做我后宫
  • 君行三界

    君行三界

    他从白雪皑皑的山上走来,带着一颗宠辱不惊的坚毅之心,岂知山上山下,又何止两个世界之分?一个少年跌宕起伏的成长经历,一段可歌可泣的修道传奇,就此拉开帷幕……
  • 重生之御龙三国

    重生之御龙三国

    他本是《御龙在天》的国战指挥却在一次游戏中意外猝死重生回三国的他发现自己携带着自己在游戏中的职业技能看他会经历一个怎样精彩的故事
  • 盆族

    盆族

    你可以将它想象成一宗家族,你也可以将它想象成一头怪物。但是从今以后,你们再也看不见它了,因为,那我曾经在檐下酣睡的家族,我的盆族,即将毁灭!
  • 漠缘传说

    漠缘传说

    这是一个充满玄幻的的世界。绝生,玄死,破魂,永生,这些均是异士日思夜想的境界。为了命运,他们万死不辞。主人公在一次巨龙惊现后诞生,他的命运注定不能平凡,终生得与命运的安排斗智斗勇。一次从零开始的人生,一次另类的玄幻之旅。我们主人公会遇到什么样的坎坷,会邂逅怎样的神话爱情,一切都在漠缘传说。
  •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