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000000026

第26章 各司其职才能各尽其责(1)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为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致虚守静,格物致知,保持空寂、灵静的心境,就能推究事物原理,明白了事物原理,就了解、掌握了事物的特性,了解、掌握了事物的特性,就能制订科学治理事物的方案,有了科学治理事物的方案,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相克相生,因此相克相生也是中华民族处理事务的常规思维。北京现在有座白云观,白云观前面还有座“窝风桥”。白云观对面原先还有座清风寺,现在只见白云观,不见清风寺。其原因就是那座“窝风桥”,据说这与中国文化讲究相克相生有关。清风寺取其“情风”之象,意在利用“情风”吹走白云观的“白云”,为了保住白云观的“白云”,白云观前面修了座桥,就叫“窝风桥”,利用“窝风桥”的“窝风”功能将对面清风寺吹过来的“清风”窝住,清风寺原本利用“清风”克制白云观的“白云”,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白云观里的道士们又修了个“窝风桥”,将清风寺的“清风”窝住了,所以现在只见白云观,不见清风寺。尽管是传说,不一定有几多道理,但是你得承认世间万事万物是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但又相克相生,相辅相成。

老子七十四章写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为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这一段话分两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孰敢”写各司其职,就是各干各的事,后为一层写各尽其职,就是尽力干好自己分内的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百姓不怕死,怎么能用死去威胁他们呢?意思是老百姓不怕死,肯定有比死更可怕的事威胁他们。那么比死更可怕的事是什么呢?就是失去了生存之道,活着比死更可怕。

柳宗元《捕蛇者说》里有这样几句话,“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柳宗元问既然这么危险,为什么要干捕蛇这件事,捕蛇者告诉柳宗元种田交税比蛇更毒,柳宗元感叹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现在老百姓无路可走,活着比死更可怕,你用死吓得倒他吗?老子在七十五章里说:“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百姓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太重视自己的生命,所以百姓不怕死,要想人民怕死,只有给人民以生存的权利,发展生产,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民才会厌恶死,留恋生。当人民“贪生怕死”,你再以死相威胁,老百姓才感到害怕!

“若使民常晨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如果百姓一直是怕死的,那么对于那些干坏事的,统治者就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谁还敢干坏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各行其道,让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就忌讳死,忌讳死就会遵守法令,就不会铤而走险,如果有人铤而走险,就抓起来枪毙,以严法纪,人们就会有畏惧之心。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讲统治者要给老百姓以生存之道,老百姓有生存之道,统治者就没有危险。老百姓与统治者要各行其道,老百姓行遵纪守法之道,统治者行发展生产之道,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社会才能太平。这也许是老子的本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但决不能仅仅这样理解。“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具有伟大品德的人不专门担任某一种官位,最伟大的道理不局限于某一种事物。既然《老子》是一部经书,经书的意义是虚虚实实。实际是指统治者在百姓不畏死的时候,用死来威胁老百姓是没有作用的,虚的是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各有其生存之道,只有万事万物各行其道,人类社会才会太平,社会自然和谐。

所谓万物各行其道,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分内的事,这就像机械上的螺丝钉,各自固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机械才能保持正常运转。你说我这颗螺丝钉特别有能力我要发挥作用,我要固守两个岗位,要是这样会是什么结果,大家一定可想而知。所谓管理者就像机械师傅一样,将螺丝钉放在应该放的地方,然后将其拧紧。如此而已,切忌越俎代庖。

社会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揣摩。

屠户与饭店老板,他们都经营肉食。屠户是卖生猪肉的,你到屠户那里买肉,尽管是熟人,或者是朋友,他不会多给你一两,但收摊后,你到他家里赶上吃晚餐,他一定会盛情留你坐下来喝几杯酒。当时,也一定拣好猪肉为你好好地烧上一盘红烧肉,会拣大的、好的夹给你吃。你要是拒绝,轻则认为你讲客气,重则认为你不够朋友,瞧不起他。而饭店老板恰好与屠户相反,你到他店里就餐,点盘红烧肉,他一定按店规给你做这道菜,不会多给你一块,也不会少要你一分钱。说不定肥肉中间还会夹上一两块骨头。要是你临时来了位朋友,或是其他原因需要找他要点生肉拿回家,这时饭店老板会毫不吝啬地为你选块让你称心如意的肉带回家,甚至还不会要你的钱。为什么屠户与饭店老板有如此鲜明的态度呢?一个视生肉为金钱,视熟肉为人情。一个视生肉为人情,视熟肉为金钱。这就是道,各自生存之道,各行各业生存之道,他们各自固守各行业的生存之道。

屠户视生肉为金钱,是因为他经营的是生肉,当下他是站在肉摊子面前,面对的是顾客,他和对面的人在当下是买卖关系,必须按经营之道行事。要是他每位熟顾客都多送一点,他就违反了经营之道,他就不适合干这营生。你也会背后骂他二百五,甚至你还会预言,他这样干下去要不了三两天就会收摊走人。到屠户家里去为什么大盘的熟肉敞开吃,劝你吃,当下,在他家里,他是主人,你是他的朋友,当下你们是主客关系,他要尽主人之礼,行朋友之道。如果这时,他还像卖肉时那么吝啬,不愿多给一点你吃,你会骂他小气鬼,为富不仁。饭店老板恰好相反,你到他饭店进餐,他是饭店老板,你是顾客,熟肉是他的商品,你俩双方是买卖关系,他必须按经营之道,把熟肉当商品卖给你,而他送生肉给你,是把生肉当礼品送给你,行的是朋友之道。所以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都依各自的生存之道生存、发展。“道”就是“本”,按道行事,就是“固本”,“本”固才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屠户、饭店老板根据各自行业的特点经营自己的行当,这就叫做各行其道,努力做好分内的事,这样做才会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大千世界的生存之道有两个元素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当下,二是当地。

如当下创业时兴开“夫妻店”,但这“夫妻店”在日常生活中,“当下”“当地”这两个元素,是不容忽视的。

在家里是休闲时间,他们当下是夫妻,行夫妻之道,可以“过从甚密”。那么回到公司,是工作时间,当下是公司领导,他们就不能过从甚密,必须以领导身份处事,庄重、大方、得体,这样能提升公司正气。如果还像家里那样,随随便便,公司就可能是拖拖拉拉、松松垮垮的局面,如果在家里彼此也是庄重、严肃,那么夫妻生活就要问心理医生了。

家庭也是如此,夫妻在内室是夫妻关系,可以拉着手坐在一起窃窃私语,而且中医学认为,每天面对心爱的人亲热地说上十几分钟悄悄话,可以愉悦身心,可以延年益寿。如果夫妻到了客厅,到了餐厅,面对子女,这时身份转换成父子、母子关系了,在子女面前要像个父母的样子,要表现慈祥、善良,如果在子女面前还像在内室那样,人们就认为有几分轻佻了,对子女也有不良影响,现代社会,子女的一些不良习气与父母的行为不能说没有关系。

人类社会是这样,自然社会也是这样!我们以苹果、荔枝为例简单说说这个问题。

这两种水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都是大众公认的美味。但是苹果过不了长江,越靠北方的苹果味道越纯正可口,苹果过了黄河,味道、观感就差些了。同属河南省,灵宝在黄河以北,灵宝的苹果就名气较大,驻马店、周口在黄河以南,这些地区也种苹果,观感和味道就不如黄河以北的。

荔枝也是这样,荔枝不但没有过长江,连湖南都过不了。唐朝杨贵妃要吃岭南的荔枝要跑死几匹马,有多少人要巴结杨贵妃,想把荔枝移栽到北方去,一直没能成功。什么原因,“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苹果、荔枝都有各自生存之道,离不开当地与当下。离开了当下、当地,时间改变了,环境改变了,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乌桕是中国的一种特种树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移居美国两百多年后却成了入侵植物,将美国原“居民”向日葵、长叶松等纷纷赶走,泛滥成灾。美国人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法根除乌桕带来的灾难。后经中国科研人员研究得出结论,环境改变后物种成分发生了变化。从科学上证明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人也受地理、气候影响,南方人在南方住习惯了,冬季到北方去就感觉不舒服了。我去年在太原过年,开始去的几天,皮肤干痒,喉咙沙哑,手碰到铁器冒火花。我几个北方的朋友今年夏天到武汉来热得受不了,不仅仅是温度高受不了,还有汗水将衣服粘在身上十分不爽!这就是俗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按老子的说法是“鱼不可脱于渊”。这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各有其生存之道,遵守各自的道才能较好地生存,超出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就会有麻烦。

另外,很多传统的东西是不能轻易否定的。最近网上有一个调查,80%的女性对男人不满意。如果有人向男人调查,也许有80%的男人对女人也不满意。现在对婚姻抱怨的人也不在少数,据我分析:主要是婚姻之道的混乱,传统婚姻观念被颠覆了,而新的婚姻观念又没有建立起来。在大多数婚龄青年看来,他们并没有清晰的婚姻观念,有一部分大龄青年是草草完婚的,那么其中必定有婚姻质量不高的家庭。

同类推荐
  • 生命安宁

    生命安宁

    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本书中,威廉·欧文教授运用斯多葛主义深邃的心理探索与有效的实践技巧,为我们描绘新生命的路线图。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低焦虑,释怀过去,将心力聚焦于生命中能够控制的事务上;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我们从马可·奥勒留那里学会取舍,从爱比克泰德那里学会从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当然,这种生活的艺术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一看就懂的博弈论

    一看就懂的博弈论

    本书分别介绍了历史、职场、管理、谈判、人际关系、商场、投资、爱情等方面的博弈技巧,通过一系列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了各种博弈的规则与理论,以便人们能够从中领悟到生存的技巧和成长的智慧。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热门推荐
  • 相依为婚

    相依为婚

    前夫这生物,就该消失在生命里,一旦狭路相逢,糊他满脸血。工作这东西,关系到资产和生活,必须认真对待,绝不能怠慢。沈琼宁最近的工作,是跟拍前夫。沈琼宁:不想干了,想辞职。一段婚姻走到尽头,除却爱情一无所有,余生折磨,不如放手。围城内外孤军奋斗,若我终究逆水行舟,爱是坚持,你是理由。
  • 八号当铺用泪来换心

    八号当铺用泪来换心

    “欢迎光临,请问你需要换什么””妖孽般的男子走上前问道。“我要以我的眼泪为代价,来换取……”“换取什么?”“我暂时没有想好。”“我现在把你毕生的眼泪取走,当你想好了换什么再来。”她毫不犹豫的从男子手中拿走借条,却不知,有一个人拿自己的心和爱,换回她的生命!
  • 此情自可成追忆

    此情自可成追忆

    本书是宋词余韵与现代美文的一次经典合璧。古典的情思与意蕴在现代的场景下显现出别样的韵味。作者用新锐灵动的手法和唯美细腻的笔法,将我们心中的江南情结和古典情思,在古今交换的情场、情景中,进行了淋漓细致的勾画。他用诗词一样华丽唯美的语言,引导着你去作一次浪漫的旅行,引导着你去探寻梦中的江南,直抵内心最温暖的殿堂……
  • 卿卿离殇,悠悠彼心

    卿卿离殇,悠悠彼心

    多年后,他乡异地,再次登录那个邮箱,再次看到那封邮件,终于鼓起勇气点开,却意外的想笑,"尉卿卿,等我回来!"
  • 猛男有梦

    猛男有梦

    第一次入梦,他带回来一个人鱼公主;第二次入梦,他带回来四人小分队,第三次入梦,他带回来一件可以改变世界的物品;第四次入梦,他带回来一个海盗团……无数次的入梦,每次都可以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回来,那最后他是否可以带回来一整个世界呢?
  • 悟空泪

    悟空泪

    道可道,非常道天道地道人道,三道共生;仙道佛道魔道,六道轮回——《天书》鱼的每次跳跃,只为了欣赏陆地上的模样;他的每次跳跃,只为了让她看得更高更远命运的羁绊,只会让他更加奋勇的拼搏。残酷的战斗,只会让他走向有我无敌的境界。当你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那便尝试左右这片天地!只要还活着,就要战斗!战!战!战!建立超级帝国、横推六荒八界、有猥琐有放荡不羁(其实没这么夸张)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本书不会太监,请放心收藏)
  • 修炼百无禁忌

    修炼百无禁忌

    莫言仙界展宏图,百无禁忌修仙路!看一个凡人小子如何闯荡修仙界,摇身变成修仙狂人笑傲寰宇!
  • 江湖之名剑谱

    江湖之名剑谱

    什么是真正的江湖?这个故事将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人生中不同时期的70篇作品。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流畅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细腻、通俗。作品主要包括了:童年的纸炮、背书的小女孩、让生命重生的实验等。
  • 世有解花语

    世有解花语

    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你喜欢的是他,还是她,你可能会用行动表达,也可能告诉他(她),有时会像花朵一样沉默不语。爱情就像一朵美丽花,不会言语,不会表达,只能深埋心底。我想每朵花都会遇见爱情,就像每个人一样,我们只是在等一朵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