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000000028

第28章 老子、孟子与以人为本(1)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怎样理解这一章的思想内容呢?这一章分两部分,从开头至“民心不乱”,这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为人类社会描述出一幅理想的社会远景,使人类对这一理想社会充满向往。后面为第二部分,写如何努力实现这一美好远景。这一部分又分两层,告诫人们要实现美好远景,要先物质后精神。物质方面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其次是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再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概括讲就是首先让人们丰衣足食,然后考虑健康快乐长寿。这一章的主要思想就是让人们丰衣足食的生活,健康快乐的生活,为此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这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概括起来讲就是无为而治。

要建立一个无知无欲的和谐社会,关键是要以人为本。怎样以人为本呢?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一句话,就是让人吃饱肚子,穿暖身子,然后关心人们的身体健康,让人们快乐生活,这就是以人为本。

通读《孟子》一书,可以明了孟子对《道德经》这第三章的内容从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回答。

一 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孟子·尽心下》第十四章做了回答。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一句话,有了人,才有天子。有了人,才有谷神、社稷,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话。只有以人为本,尊重全体人民,以老百姓为天下贵,然后才有谷神,然后才有天子。天子不能为百姓服务,谷神不能为百姓祈福,那么,天子的地位就会百姓推翻,谷神也无法享受百姓的香火。没有百姓的拥护无所谓天子,没有百姓的供奉也无所谓谷神。

二 怎样务“以人为本”之本?

《孟子·梁惠王上》第三章回答了这个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从根本上着手呢?在五亩大的宅园中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好好养起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耕地,不要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认真地兴办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子民,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孟子》这一章内容与老子“实其腹”,“强其骨”的内容如出一辙,就是发展生产,使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老有所养,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问题,然后开办学校,教化百姓,使风气向善,这就是务“以人为本”之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先抓好物质文明,再抓好精神文明,这样,国家就会稳定,社会就会和谐,人民就会幸福安康。

三 为什么要务“以人为本”之本?

《孟子·滕文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滕文公问孟子治理国家的事情,孟子说:“人民有一个基本情况: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加以惩罚,这等于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人坐朝。却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认真办事、节省费用、有礼貌地对待部下,尤其是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阳虎(即阳货,鲁季氏家臣)曾经说过:“一心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了,要仁爱,便不能聚敛钱财。”这就是古语讲的“仓廪足,知荣辱”,解决了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保障问题,老百姓就会遵纪守法,如果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就像古语讲的“饥寒起盗心”,这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务“以人为本”之本。

以上孟子从三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怎样务“以人为本”之本?为什么必须这样务“以人为本”之本等问题。一言以蔽之,以人为本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用西方的话说就是尊重民主。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保障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权利,尊重人民的生存权,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才有条件谈以人为本。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都没有保障,以人为本只会是一句空话。解决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权,再开办教育,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就会和谐。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国封建社会朝代兴衰更替,就鲜明地说明、验证了这一点。学一点历史,读一点《孟子》,对于了解以人为本教益颇大。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历史是现实的老师。读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实世界,认识“以人为本,”的意义,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以人为本”的自觉性。

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毛泽东讲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把事情做好。战争,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充分相信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充分调动全体群众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服务本单位的利益,其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让全体成员衷心热爱自己的单位,只有衷心热爱自己的单位,才能忠诚地为其工作,心甘情愿地为其做贡献,而要使每一个成员忠诚地为本单位工作,那么本单位就必须真心实意地为每一个成员谋福利。而根本的福利就是使每一个成员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工作有奔头,生活有希望。这是小至家长,大至国家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的最基本问题。因为民以食为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大学》结尾告诉我们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性,不仁义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财发财。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对于这一点,历史教给我们的知识相当丰富。下面从四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四 以义为利,国泰民安

贞观之治,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也是国人一直以此为自豪的一段历史。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的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统治者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资治通鉴》是这样介绍李世民的。

其一,太宗与群臣讨论消灭强盗问题,有人主张制定严刑峻法。太宗不以为然,认为百姓之所以做强盗,是因为赋税太重,官吏贪暴,以至于饥寒交迫,才铤而走险。所以应该减轻赋税和徭役,整治吏治。于此过了几年,天下太平,夜不闭户,客商行旅可以在野外露宿。天下太平是统治者充分考虑到百姓的生存权,使百姓生活有保障。百姓生活有保障,才会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

其二,太宗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剥削百姓,侍奉君主,就像割下身上的肉来充饥,吃饱了,人也死了。君主富足,而国家灭亡。所以君主的忧虑不是来自外界,而往往在自身。欲望多,则花费大,花费大,则赋税重,赋税繁重则百姓忧愁,百姓忧愁则国家危殆,国家危殆则君主不保。对此,太宗身体力行,唐太宗患有气喘病,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立一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大。当年汉文帝将盖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放弃。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其三,唐太宗不仅设身处地的想百姓疾苦,带头厉行节约,更怜悯生命。如在死刑囚犯问题上,唐太宗显得特别慎重,就是立即处决的死刑犯,他要求三次复审,然后才能执行。唐太宗还亲自审核监狱囚犯。审核监狱囚犯时,见到应该处死的囚犯时,心生慈悲,就放他们回家,但是约好到第二年秋天就回来受死,并且下令把全国的死刑犯都放回家,让他们到期赶往京师。这些死刑犯到了第二年都按期到朝堂上报到,当年放回家的死刑囚犯全国共有390人,在没有人监督管理的情况下都如期报到,没有一个人逃亡。对此,唐太宗全部赦免了他们。国泰民安,可见一斑。

历史课本上说,贞观年问,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比较快,国力逐渐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回顾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下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 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本书吸收了当代形式逻辑的新成果,又兼收了非形式逻辑的新观点,运用辨证逻辑的思维方法,通过一系列案例,对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作了通俗的讲解。
  •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符号学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社会如江湖,混迹江湖之中,既不能做人皆如韦小宝那样圆滑善辩,过于张扬;亦不可做事都似郭靖般敦厚呆板,不懂变通。若想为人称道,又事有所成,惟有学习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热门推荐
  • 无界道神传

    无界道神传

    载道施术,步罡踏斗,拘魂聚魄,引生渡死,召神御鬼,制阴伏魔,且看小道士晏子皓,穿梭人冥两界,历经生死,终成一代道神。
  • 腹黑天才唯宠妻

    腹黑天才唯宠妻

    她是24世纪的第一杀手,却穿越到了独孤府上有名的废材嫡小姐上,为世人所唾弃,。他是世人口中的天才少年,五大世家上官的少家主,皇家学院的神话········可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宠她上天入地
  • 邪帝拼命宠:傲娇纨绔小姐

    邪帝拼命宠:傲娇纨绔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后的绝世天才天道者。一朝穿越,来到了这个魔兽玄灵师纵横的世界,却成了从生就被人认定的不详之人,受尽欺凌辱骂……你,确定?魂师猴赛雷?分分钟让你生活不能自理!十阶魔兽贼吊?不好意思,我是神兽它娘亲!废材?草包?不详之人?什么什么?风太大听不见!她活在当下可谓风生水起,悠然自得。当然,那只是在某个不要脸的翻进她家院子,钻入她被窝求包养之前的事了......
  • 异人工作室

    异人工作室

    这里有异界的巅峰强者留在地球的后代,有万兽养大的孩子,上古时代的战神、未来的军神……更多的传奇故事,更多的惊险等着你!!
  • 道本尊

    道本尊

    修的是天地之道,承的是天地之运,神修的一切,都取自于天,若天不愿,人当如何?是逆天而上,还是顺意而为?这是一场人与天的较量。
  • 无法说再见:校园记事

    无法说再见:校园记事

    他是校园恶少,冷酷绝情却又迷倒万千少女。但他似乎对女人没有多大兴趣,惟独看着自己身边粉妆玉雕的“小弟”格外顺眼,竟然还会有想亲一口的欲望,天呐,他崩溃了!而她这个小弟却在暗中窃喜,谁让这个恶霸曾经欺负她,报应来了!
  • 分手快乐你要快乐

    分手快乐你要快乐

    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无法拒绝...我们苦苦求索,寝不安席,却在它到来的那一刻犹,彷徨...
  • 命势

    命势

    一个参加工作两年就辞职的大学毕业生,如何在大城市闯荡;一个家传的珠子又有何种的神奇功能;人和珠子的结合,又能有哪些不可预料的故事?欢迎点击收看新人新书。
  • 幸福的末班车

    幸福的末班车

    本想做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奈何造化弄人,平淡的生活却唤醒了他内心深处那最遥远的记忆,使他重回内际再次与天夺魄...
  • 婳忆初

    婳忆初

    谁说人世不沧桑,谁说前路不苍茫。生命中的那个他,她,总要在历练中褪去稚嫩,总要成熟,总要成长!原谅时光,淡忘伤往。人们总是奢望前面的那个人能为我们停下脚步,却从不回头看看那个在我们身后的人。你从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