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800000048

第48章 论语通检(6)

苟志于仁矣/4·4//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4·5//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4·5//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4·6//

好仁者无以尚之/4·6//

恶不仁者/4·6//

其为仁也/4·6//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4·6//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4·6//

雍也仁而不佞/5·5//

不知其仁/5·5//

子路仁乎/5·8//

不知其仁也/5·8//

不知其仁也/5·8//

不知其仁也/5·8//

仁矣乎/5·19//

焉得仁/5·19//

仁矣乎/5·19//

焉得仁/5·19//

其心三月不违仁/6·7//

问仁/6·22//

可谓仁矣/6·22//

可谓仁乎/6·30//

何事于仁/6·30//

夫仁者/6·30//

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依于仁/7·6//

求仁而得仁/7·15//

仁远乎哉/7·31//

我欲仁斯仁至矣/7·31//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5//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8·3//

仁以为己任/8·8//

人而不仁/8·1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

颜渊问为仁/12·1//

克己复礼为仁/12·1//

天下归仁焉/12·1//

为仁由己/12·1//

仲弓问仁/12·2//

司马牛问仁/12·3//

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12·3//

色取仁而行违/12·20//

樊迟问仁/12·22//

不仁者远矣/12·22//

不仁者远矣/12·22//

以友辅仁/12·24//

必世而后仁/13·12//

刚毅木讷近仁/13·27//

可以为仁矣乎/14·2//

仁则吾不知也/14·2//

有勇者不必仁/14·5//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14·7//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4·7//

仁人也/14·10//

曰未仁乎/14·17//

如其仁如其仁/14·17//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15·9//

有杀身以成仁/15·9//

友其士之仁者/15·10//

智及之仁不能守之/15·33//

智及之仁能守之/15·33//

智及之仁能守之/15·33//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15·35//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5·35//

当仁不让于师/15·36//

可谓仁乎/17·1//

子张问仁于子/17·5//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17·5//

好仁不好学/17·7//

鲜有仁/17·16//

予之不仁也/17·20//

殷有三仁焉/18·1//

仁在其中矣/19·6//

然而未仁/19·15//

难与并为仁矣/19·16//

不如仁人/20·4//

欲仁而得仁又焉贪/20·9//

仁者

仁者安仁/4·2//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仁者乐山/6·23//

仁者静/6·23//

仁者寿/6·23//

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人焉/6·26//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6·30//

仁者不忧/9·28//

仁者其言也讱/12·3//

仁者必有勇/14·5//

管仲非仁者欤/14·18//

仁者不忧/14·30//

片言可以折狱者/12·12//

冉有仆/13·9//

仍旧贯而可/11·13//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3·22//

管氏亦有反坫/3·22//

孟之反不伐/6·15//

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7·8//

必使反之/7·33//

唐棣之华翩其反而/9·30//

小人反是/12·16//

巧笑倩兮/3·8//

美目盼兮/3·8//

素以为绚兮/3·8//

凤兮凤兮/18·5//

父在观其志/1·10//

父没观其行/1·10//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1·10//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4·20//

回也视予犹父也/11·10//

弑父与君亦不从也/11·2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父不父/12·11//

子夏为莒父宰/13·17//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13·18//

父为子隐/13·18//

子为父隐/13·18//

迩之事父/17·8//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19·18//

父母

事父母能竭其力/1·6//

父母唯其疾之忧/2·6//

事父母几谏/4·18//

父母在不远游/4·19//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4·21//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1·4//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17·20//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17·20//

何必去父母之邦/18·2//

父兄

入则事父兄/9·16//

有父兄在/11·20//

有父兄在/11·20//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

其言从之/2·13//

吾从周/3·14//

从之纯如也/3·23//

从者见之/3·24//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4·18//

从我者其由欤/5·7//

其从之也/6·26//

闻义不能从/7·3//

从吾所好/7·12//

择其善者而从之/7·22//

择其善者而从之/7·29//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6//

吾从众/9·3//

吾从下/9·3//

虽欲从之/9·11//

能无从乎/9·23//

从而不改/9·23//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11·1//

从我于陈蔡者/11·2//

以吾从大夫之后也/11·7//

从者曰子恸矣/11·9//

然则从之者欤/11·22//

弑父与君亦不从也/11·22//

主忠信从义/12·10//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12·21//

虽令不从/13·6//

以吾从大夫之后/14·22//

以吾从大夫之后/14·22//

从者病/15·2//

好从事而亟失时/17·1//

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18·6//

岂若从避世之士哉/18·6//

子路从而后/18·7//子

从政

于从政乎何有/4·13//

仲由可使从政也欤/6·8//

于从政乎何有/6·8//

可使从政也欤/6·8//

于从政乎何有/6·8//

可使从政也欤/6·8//

于从政乎何有/6·8//

于从政乎何有/13·13//

今之从政者何如/13·20//

今之从政者殆而/18·5//

何如斯可以从政矣/20·9//

斯可以从政矣/20·9//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7//

今吾于人也/5·10//

今也则未闻好学者也/6·3//

今汝画/6·12//

难乎免于今之世矣/6·16//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8·4//

今也纯/9·3//

今拜乎上/9·3//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9·22//

今也则亡/11·6//

今由与求也/11·22//

今之从政者何如/13·20//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14·13//

民到于今受其赐/14·18//

今之学者为人/14·25//

今亡矣夫/15·26//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6·1//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16·1//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16·1//

民到于今称之/16·12//

今也或是之亡也/17·15//

今之狂也荡/17·15//

今之矜也忿戾/17·15//

今之愚也诈而已/17·15//

今汝安则为之17·20//

今之从政者殆而/18·5//

凶服者式之/10·27//

三分天下有其二/8·21//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16·1//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18·7//

相维辟公/3·2//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6·14//

出则事公卿/9·16//

入公门鞠躬如也/10·4//

祭于公/10·9//

公曰善哉/12·11//

与文子同升诸公/14·19//

公曰告夫三子/14·22//

禄之去公室五世矣/16·3//

公则民悦/20·8//

公冶长

公冶长第五/5·//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5·1//

公西华

公西华曰/7·35//

公西华曰/11·2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1·24//

公子荆

子谓卫公子荆/13·8//

公绰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14·12//

公绰之不欲/14·13//

公叔文子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14·14//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14·19//

公明贾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14·14//

公明贾对曰/14·14//

公子纠

桓公杀公子纠/14·17//

桓公杀公子纠/14·18//

公伯寮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14·38//

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14·38//

公伯寮其如命何/14·38//

公山

公山不扰以费畔/17·4//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17·4//

公孙朝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19·22//

(又见“哀公”、“定公”、“齐景公”、“周公”、“简公”、“鲁公”之属)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6·7//

其余则月至焉而已矣/6·7//

三月不知肉味/7·14//

吉月必朝服而朝/10·6//

期月而已可也/13·10//

月无忘其所能/19·5//

(又见“日月”)

孔子谓季氏/3·1//

季氏旅于泰山/3·6//

夏后氏以松/3·21//

管氏有三归/3·22//

管氏亦树塞门/3·22//

管氏亦有反坫/3·22//

管氏而知礼/3·22//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6·9//

季氏富于周公/11·16//

仲弓为季氏宰/13·2//

夺伯氏骈邑三百/14·10//

自孔氏/14·40//

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14·41//

季氏第十六/16·//

季氏将伐颛臾/16·1//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16·1//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17·4//

若季氏则吾不能/18·3//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19·19//

虽欲勿用/6·6//

过则勿惮改/9·24//

非礼勿视/12·1//

非礼勿听/12·1//

非礼勿言/12·1//

非礼勿动/12·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

爱之能勿劳乎/14·8//

忠焉能勿诲乎/14·8//

勿欺之/14·2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

则哀矜而勿喜/19·19//

迅雷风烈必变/10·29//

风乎舞雩/11·24//

风也/12·19//

草上之风必偃/12·19//

凤鸟不至/9·9//

凤兮凤兮/18·5//

卞庄子之勇/14·13//

六十而耳顺/2·4//

可以托六尺之孤/8·7//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1·24//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11·24//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1·24//

汝闻六言六蔽矣乎/17·7//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5//

郁郁乎文哉/3·14//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5·15//

是以谓之文也/5·15//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5·19//

质胜文则野/6·18//

文胜质则史/6·18//

文质彬彬/6·18//

君子博学于文/6·27//

文行忠信/7·25//

文莫吾犹人也/7·34//

文不在兹乎/9·5//

天之将丧斯文也/9·5//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9·5//

天之未丧斯文也/9·5//

博我以文/9·11//

何以文为/12·8//

文犹质也/12·8//

质犹文也/12·8//

君子以文会友/12·24//

文之以礼乐/14·13//

可以为文矣/14·19//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15·26//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

小人之过也必文/19·8//

(又见“臧文仲”、“晋文公”)

文献

文献不足故也/3·9//

文章

夫子之文章/5·13//

焕乎其有文章/8·19//

文王

文王既没/9·5//

文子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5·15//

陈文子有马十乘/5·19//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5·20//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14·14//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14·19//

与文子同升诸公/14·19//

文学

文学子游子夏/11·2//

文武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19·22//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19·22//

(见“陈亢”)

游必有方/4·19//

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且知方也/11·24//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1·24//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1·24//

血气方刚/16·7//

鼓方叔入于河/18·9//

(又“远方”、“四方”、“万方”)

甚于水火/15·35//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15·35//

钻燧改火/17·20//

为人谋而不忠乎/1·3//

礼之用和为贵1·11//

先王之道斯为美1·11//

曾是以为孝乎/2·8//

可以为师矣/2·11//

知之为知之/2·17//

不知为不知/2·17//

何为则民服/2·19//

子奚不为政/2·21//

奚其为为政/2·21//

见义不为/2·24//

素以为绚兮/3·8//

为力不同科/3·16//

人以为谄也/3·18//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3·22//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3·24//

为礼不敬/3·26//

里仁为美/4·1//

其为仁也/4·6//

能以礼让为国/4·13//

不能以礼让为国/4·13//

求为可知也/4·14//

可使为之宰也/5·8//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5·19//

弟子孰为好学/6·3//

冉子为其母请粟/6·4//

原思为之宰/6·5//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6·9//

善为我辞焉/6·9//

为君子儒/6·13//

无为小人儒/6·13//

子游为武城宰/6·14//

何为其然也/6·26//

中庸之为德也/6·29//

吾亦为之/7·12//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7·14//

夫子为卫君乎/7·15//

夫子不为也/7·15//

二三子以我为隐子乎/7·24//

亡而为有/7·27//

虚而为盈/7·27//

约而为泰/7·27//

为同姓/7·32//

抑为之不厌/7·35//

仁以为己任/8·8//

大哉尧之为君也/8·19//

唯天为大/8·19//

于斯为盛/8·20//

子路使门人为臣/9·12//

无臣而为有臣/9·12//

不为酒困/9·16//

譬如为山/9·18//

改之为贵/9·23//

绎之为贵/9·23//

红紫不以为亵服/10·6//

弟子孰为好学/11·6//

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11·7//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11·7//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1·9//

鲁人为长府/11·13//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11·14//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11·16//

吾以汝为死矣/11·21//

吾以子为异之问/11·22//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11·23//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11·23//

由也为之/11·24//

求也为之/11·24//

愿为小相焉/11·24//

为国以礼/11·24//

赤也为之小/11·24//

孰能为之大/11·24//

克己复礼为仁/12·1//

为仁由己/12·1//

为之难/12·3//

何以文为/12·8//

仲弓为季氏宰/13·2//

请学为圃/13·4//

虽多亦奚以为/13·5//

善人为邦百年/13·11//

为君难/13·15//

为臣不易/13·15//

如知为君难也/13·15//

予无乐乎为君/13·15//

子夏为莒父宰/13·17//

父为子隐/13·18//

子为父隐/13·18//

抑亦可以为次矣/3·20//

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不可以为卜筮/13·22//

可以为仁矣乎/14·2//

可以为难矣/14·2//

不足以为士矣/14·3//

为命/14·9//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14·12//

不可以为滕薛大夫/14·12//

亦可以为成人矣/14·13//

亦可以为成人矣/14·13//

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14·15//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14·18//

可以为文矣/14·19//

则其为之也难/14·21//

古之学者为己/14·25//

今之学者为人/14·25//

夫子何为/14·26//

丘何为是栖栖者欤/14·34//

无乃为佞乎/14·34//

非敢为佞也/14·34//

何为其莫知子也/14·37//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14·40//

是为贼/14·45//

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15·3//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15·5//

夫何为哉/15·5//

颜渊问为邦/15·11//

君子义以为质/15·18//

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

先王以为东蒙主/16·1//

何以伐为/16·1//

后世必为子孙忧/16·1//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6·1//

斯为下矣/16·9//

吾其为东周乎/17·4//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17·5//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17·6//

汝为周南召南矣乎/17·9//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17·9//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17·20//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17·20//

汝安则为之/17·20//

故不为也/17·20//

今汝安则为之/17·20//

为之犹贤乎已/17·21//

君子义以为上/17·22//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17·22//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2//

恶绞以为智者/17·23//

恶不逊以为勇者/17·23//

恶讦以为直者/17·23//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17·24//

箕子为之奴/18·1//

柳下惠为士师/18·2//

夫执舆者为谁/18·6//

为孔丘/18·6//

子为谁/18·6//

为仲由/18·6//

孰为夫子/18·7//

杀鸡为黍而食之/18·7//

焉能为有/19·2//

焉能为亡/19·2//

是以君子不为也/19·4//

则以为厉己也/19·10//

则以为谤己也/19·10//

为难能也/19·15//

难与并为仁矣/19·16//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19·19//

无以为也/19·24//

子为恭也/19·25//

君子一言以为智/19·25//

一言以为不智/19·25//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0·10//

为人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1·2//

其为人之本欤/1·2//

其为人也/7·19//

子贡问为人/15·10//

为政

为政第二/2·//

为政以德/2·1//

子奚不为政/2·21//

是亦为政/2·21//

奚其为为政/2·21//

子为政/12·19//

卫君待子而为政/13·3//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13·20//

戒之在斗/16·7//

谁能出不由户/6·17//

将命者出户/17·19//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6·7//

有心哉/14·41//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17·21//

简在帝心/20·2//

天下之民归心焉/20·6//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5·19//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5·19//

举伊尹/12·22//

可以托六尺之孤/8·7//

使民以时/1·4//

则以学文/1·5//

同类推荐
  •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这本《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由熊逸著,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你也许想知道这些问题——管仲最像人·最佳损友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为什么不是八百年?孟子编排河南人?《尚书》错了还是《孟子》错了?《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以史为镜?以史为哈哈镜?“以史为镜”这话谁都知道。可问题是,这面镜子真就那么可靠吗?灰尘擦干净了没有?镜面是不是平的?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传习录全鉴(第2版)

    传习录全鉴(第2版)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热门推荐
  •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四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姚树锦等五位当代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冠心病防治指南

    冠心病防治指南

    《冠心病防治指南》系统地介绍了常见慢性病冠心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此外,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 冷宇暖倩:丫头你知道什么

    冷宇暖倩:丫头你知道什么

    她,今天犯傻,明天聪明,后天又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他,前一秒以欺负她为乐,这一秒以逗乐她为主,下一秒以许她一生为重中之重。”喂,大坏蛋,你怎么在这儿?“她不开心。”嗯,小笨蛋,我怎么不可以在这儿,嗯?“他笑出声。……”丫头,你不需要知道其他,只要记住你的一生由我来护就好,嗯?“他早已认定只要她。
  • 战归来

    战归来

    逍遥大陆,并不逍遥!异变孩童,抗击天劫;是人?是神?亦是魔君?杀戮再次席卷而来,与神的较量;看凌晨如何逆转天劫......
  • 无望国度

    无望国度

    世界分阴阳,而人也有分好坏。这世界上,总有一些好人,在为世界和平努力,而有个人,则是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泡妞,装逼,搞暧昧,行为令人发指。
  •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吗

    本书以短文的形式探讨家庭教育,讲述了:《巧妙地转化矛盾》、《保护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灵》等。
  • 魔法世界魔龙之子

    魔法世界魔龙之子

    这是一个由魔法所统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中各种各样的魔法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自己的威力。无论是基本的元素魔法还是强大的兽魂魔法,亦或是神秘的魔宗魔法都在表现着自己的强大。龙族,兽族,人族之间也正因为万年前的契约而表现出短暂的和平。而这时一个由龙族之中最为神秘的魔龙所抚养的人类少年,背负着拯救龙族的重要任务,他又该何去何从呢?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清纯僵尸小妹

    清纯僵尸小妹

    小妹很清纯...不过,却是一个僵尸...什么?是不是亲生兄妹?别乱猜啊,当然不是了,要是亲兄妹,怎么能啪啪啪...嘿嘿...什么?受不了人尸?呸,什么叫...人尸?这是在救命,佛说,救人一命,额...救尸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了能让小妹活下去,牺牲自我又如何...
  • 我们是否有缘再见

    我们是否有缘再见

    “如果下次再遇到你,我一定要你做我的女人!”这句话始终藏在沈玉汐记忆中的最深处,对方的面孔总会在自己的脑中,不停的出现。“如果我们真的有缘再见,你是否会……”
  • 陌路归途

    陌路归途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很简单。一个青年,穿越异世,没有奖励,没有光环,吃饱喝足做点事儿。光明在左,毁殿灭神,黑暗在右,拆枷脱锁。觅前人足印,寻回归之途。魔路,陌路,归途。嗯,就这样的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故事简单,慎勿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