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9100000002

第2章 在生活中遇到我是谁

生活在纷乱繁杂的世界里,整天就是房子、车子、面子、票子,使我们难以认识真实的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迷失于大千世界。

即使在世人眼里成功了,有了社会身份,有了地位,有了富足的生活,那又如何?同样也面临着和客户争吵,和下属斗心眼,还要做那些琐碎的、麻烦的事情。但是,就是这些琐碎之事,才让我们体会到做一个人的快乐。关键是你如何做,你是否做到了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自然也是佛家的一种觉悟。

在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就是心无所想,用一颗平常心面对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执着、不贪恋。在生活中找回本来的自己。

有个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答:“有。”

“是什么呢?”

慧海禅师答:“我觉得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呀,有什么区别呢?”

慧海禅师答:“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

慧海禅师答:“他们吃饭时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沉迷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虚妄’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这也就是,“无即是有,有即是无”。只要不执念虚空,放下偏执,即可得到真如本性,即心即佛。

当你回到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时,你就会找回你那丢失的自然属性,你就会获得最自然、最本真的属性--人的本来属性。

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讲的是关于向赵州禅师问禅的事。赵州禅师不仅禅法精要,而且活到了120岁,所以号称古佛。天下僧众都以能参拜赵州禅师为荣,当时包括达官贵人,甚至燕王、赵王都把他奉若神明,所以地位非常崇高,可以说是当时佛界的领袖。

有一次,一个云游僧到赵州禅师这儿来问禅。赵州禅师很客气,奉上茶。然后,这个禅师就问禅了,他说:“我心中很苦恼,想让老禅师您指点一下。何谓禅心,何谓禅?”

赵州禅师听了一笑,说:“你等等,这个问题简单。我尿急,我先去上个厕所,一会儿回来跟你说。”

这个云游僧一听,那当然是“老先生您赶快请,我等您”。

赵州禅师站起来,走到方丈室的门口。突然,他站住了转身一笑,对着这个云游僧说:“你看,我被世人遵称为古佛,天下禅宗的领袖,可是小便这事儿,还得亲力亲为,也没人能代替我。”

那个云游僧一听这话,双目放光,顿时开悟。

赵州禅师接着就出去了。至于他是出去溜了一圈,还是真上厕所,别人不知。反正回来的时候,云游僧已经走了,得禅入道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再有声名,你地位再崇高,你身份再独特,你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你的生活别人代替不了。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本来的属性,纯自然的属性。

能够领悟到这一点,生活中的“我”才会出现。东坡居士就是因为这一点才有了东坡居士。

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了团练副史,什么事也不让他干,连签署公文的权利都没有,而且住在郊外,非常郁闷。苏东坡是什么人呢?天下第一才子啊。满腔的政治抱负,要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仁人志士。但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眼看着政治前途荡然无存,非常消极,这个时候他交到了一个好朋友--佛印禅师。

当时苏东坡心里非常苦恼,甚至连诗都不愿意写,天天到佛印那里去。这时候他还不叫苏东坡,他就是苏轼,平常都自称子瞻。佛印就陪他聊天。

有一天,苏东坡到了佛印的禅室,看到墙上的一幅画,感到很奇怪。所以他盯着看了很久。佛印就在旁边笑眯眯地陪着他,也不问他。

苏东坡问:“佛印,不对啊,你这个画不对。”

佛印说:“哪里不对?”

苏东坡说:“这画上的观音菩萨应该是手托净瓶,手持仙草啊!这幅画上这个观音没托净瓶,单手竖掌,另一手拿了一个念珠,观音怎么会拿念珠呢?念珠是我们求菩萨的时候,我们才会拿念珠,念佛号,并说把自己交给佛。观音自己是菩萨,她念什么呢?难道她也在念佛号吗?”

佛印点点头说:“对,念佛号。”

苏东坡就笑了,说:“出家人不打诳语,观音菩萨念什么佛号?她自己就是法力无边的圣佛,她念什么?”

佛印一笑:“她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苏东坡更奇怪了,这不瞎扯吗?观音念佛,她应该念佛祖,她怎么念观世音菩萨,她念她自己啊!念佛是求佛,观音菩萨怎么会傻到念自己呢?

佛印看着苏东坡又笑了,轻声说道:“求人不如求己。”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调头就走,连招呼都没打。佛印哈哈一笑,自己坐禅去了。

苏东坡在那开悟之后,回去做什么去了呢?他那时是住在郊外。他回去不是写诗,而是找了把锄头到山坡的一块空地上种田去了,开垦了一片荒地。苏东坡种了一天的地,回到家,然后在纸上写了两个大字--东坡。

现在叫苏东坡,觉得这个名字很雅。其实原来很俗。悟道了。意识到当下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才多了一个旷达超脱的苏东坡。

同类推荐
  • 悟道

    悟道

    本书是采撷星云大师的禅心禅话,锤炼成一本智慧的结集,希望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开垦一块天地,洒上几颗莲花的种子,等待净莲绽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烦恼不再丛生……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热门推荐
  • 破晓骑士

    破晓骑士

    这是一个草长莺飞的传说,在魔族昌盛的异世大陆,神圣的神族、龙族与人类共建了抵御魔族侵略的光辉联盟,保护没有被魔族占领的最后一片圣地。他生为人类,拥有傲天级先天悟性,却觉醒出低级的后天悟性,遭受嘲讽,却永远不会改变自己的梦想……他所具有坚强、勇敢、不畏不惧、忠耿正直、崇尚的骑士精神,一路成长、一路逆袭、颠覆异世大陆……
  • 另一种花语

    另一种花语

    最美不过初相见,却终流逝年华间。他说,等下一个天亮,你就会忘了吧。睡梦中的她默言,那忘便忘了吧,谁让她只是配角。却不能阻止眼泪的流失,就如她将逝去的青春。宁愿过错,不愿错过。“疼吗?”“疼。”“为什么不放手。”“舍不得。”“你会爱一个人很久吗?”“不会。”“为什么?”“凭什么?”
  • 我的美女上司老婆

    我的美女上司老婆

    只因多看了美女上司一眼,艾晓东就被扣上色狼的罪名,一次次地被冷艳女总监刁难。出于报复心理,艾晓东借助一次醉酒的机会,冒昧地闯入了陆霜的世界,一场职场香艳大战就此展开……
  • 田园锦绣小农女

    田园锦绣小农女

    一场灾难,一场泥石流,农业系教授蓝灵重生了。上天让她躲过这场灾祸,却又让她面临重重挑战,睁开眼,贫穷村落,暴毙野外,回到家,却发现:家徒四壁,懒汉父母,恶霸亲戚,拖油瓶弟弟。但天不亡她,她竟意外有了植物异能。蓝灵扭转乾坤,带动村中经济,翻新房屋,打倒恶戚,千万存资,与朝廷做生意,富甲一方。就在她人生春风得意之时,却凌乱的发现,自己不知几时竟招惹了这么多桃花?偏偏这些桃花还不好惹,纷纷前来讨要说法。蓝灵坐拥黄金,手把清酒,眯眼笑道:滚
  • 神尊圣皇

    神尊圣皇

    一个普通学生,来到异世大陆。从一城崛起,成为一代圣皇。
  • 成唯识宝生论

    成唯识宝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莲开并蒂

    莲开并蒂

    谁说宫中只有斗争和腹黑,血缘依旧存在,人性仍有保留。并蒂双莲,姐妹情深,同根同祖,同气连枝。她们在宫中上演的,永远是血浓于水的姐妹亲情,不论事关天下,亦或是家长里短,能携手同心,必能力可断金。
  • 领导的气场

    领导的气场

    本书整合了《吕氏春秋》《史记》《三国志》《水浒传》《贞观政要》等古代典籍中耳熟能详的故事,以独特的视角和小说家的笔法,妙语解读历史背后的领导智慧,在领导如何定位、修身、观人、选人、用人、立威、授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旁征博引,却不觉晦涩难懂;诙谐幽默,却不失浩然正气。于平淡和细节处见真谛,处处展现了现代领导所需要具备的胸怀、眼界、智慧与韬略。翻开这本书,在品味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哲学的同时,提升你的领导力吧!
  • 会说话的三笔财富

    会说话的三笔财富

    《会说话的三笔财富》主要介绍了口才对一个人的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修炼口才的技巧与方法。
  • 铜雀楼

    铜雀楼

    “江湖传闻铜雀楼铁壁铜墙无坚不摧,七层楼宇层层机关算尽道法惊觉,可即便如此,江湖中人还是对这诡秘莫测的铜雀楼贼心不死。叹为观止间,铜雀楼的宝贝,才真是叫天下人眼馋呢!”花莒儿娓娓道来,声音好似三月黄莺让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