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1600000007

第7章 非常的父子(2)

“明天早晨我准时到。”

“那好,你把电话给军阀。”罗红泥说。

丁小益说给不了,他在酒店主持欢送、欢迎会。

湾湾对刘宛泽来说意义特殊,超出通常意义的养父养子,这个孩子身世特别,他是为警方工作的线人的儿子。

刘宛泽领湾湾回家时,他的妻子还健在。他们结婚多年没有孩子,两人生理没毛病,有生育能力。没有孩子的原因,彼此都忙于工作,重要的是刘宛泽从事的职业,缉毒警察时时面临着危险,自己不安全,妻儿也有生命之忧。

“过几年吧。”他说。

“我俩都过了三十岁,再不要孩子……”妻子说大龄生孩子不健康风险增加,“我们要得孩子了。”

“还不行。”刘宛泽说。

家里几次遭毒贩的电话威胁,他们不知怎样搞到他家电话的,妻子惶然,说:“电话都找到了,住处大概也知道,现在电话威胁,哪天还不上门来,或半路袭击。”

“他们不敢。”刘宛泽鼓励她这样说,毒贩什么恶事不敢做呀?打击狠了,穷凶极恶的毒贩,什么都干得出来。缉毒警察遭袭击发生过,最恶劣的是一名警察读小学的女儿遭绑架,尽管最后成功解救,此事在缉毒警察心里布下阴影。

妻子的本田轿车窗玻璃被砸,毒贩电话叫嚣道:“砸车窗是跟你打招呼,下次砸人。”

“给你换个岗位!”妻子说,她有这个能力,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是她的同学,开美容院积攒些钱,“到交警队去吧,那儿实惠。”

刘宛泽不同意,坚持做缉毒警察。

“那我们什么要孩子?”她问。

“以后。”他说。

要孩子的事无期限拖延下去,刘宛泽突然领回家来一个孩子,丈夫说:

“他叫湾湾。”

浑身稀脏的湾湾散发出怪味,惊恐的目光瞅着女主人。她问:“从哪儿垃圾堆捡回来的?要干什么?”

“做儿子。”

啊!妻子惊诧。

“他没爹没妈,我们养活他吧!”

“刘宛泽,你需要到脑科医院去检查一下。”妻子讽刺道。

省脑科医院在三江市,前身是精神病院,刚刚改院名字不久,现易名省脑科医院还是精神病院。在当地,要说你脑子有问题,就戏谑说带你到脑科医院瞧瞧。妻子视刘宛泽带回个男孩是脑子有毛病,所以才这样说。

“你听我说……”

“不听,不听!”妻子打断他的话,使劲堵耳朵喊叫道。

湾湾坚硬石头一样敲裂夫妻感情,迅速变成地震似的大断裂,他们分手了,妻子去了天涯海角──三亚,在那儿开美容院。他们分手是不是因为这个孩子外人不得而知,至少有这方面的因素。

疑问的是,刘宛泽为什么坚持要收养这个孩子呢?这是第二个谜团,同样外人无法知道。

链接一个真实的细节,线人杨树林中枪,尚有一丝力气,勉强说出几个字,他不放心三岁的儿子湾湾。

“我为你抚养孩子!”警察刘宛泽说。

“你……”杨树林生命最后只说出这个字,刘宛泽透彻地理解这个字的含意,他对一个死去的人发誓:我一定把湾湾养大!

对一个逝去人许下诺言,践诺刘宛泽雷打不动,妻子跟他最后一次谈判,她说:

“这个孩子你死活要啦?”

“是。”

“你不顾一切……”妻子的语言有些恶毒,说,“恐怕这孩子有些来历吧?”

“任你怎么说。”

“是二奶生的吧?”

“你别胡说好不好!他父亲是线人,死啦,他又没有妈妈……”

妻子说公安没规定线人死后,他的家属由警察抚养吧?她说:“你要他要我,你做出选择。”

“我都要。”

“那不行,二者必择其一。”

刘宛泽问:“不可融合一下?”

妻子说我们结束了。她说走就走了。他带一个男孩过,好在幼儿园有长托业务,湾湾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里。丁小益走进刘宛泽的生活,纽带还真是湾湾。孩子所在的旺旺幼儿园,聘请丁小益做辅导员,接触孩子中注意到他。

“我爸爸是警察。”湾湾自豪地说。

“是嘛,你爸爸是谁?”

“刘宛泽!”

丁小益惊讶,没听说刘宛泽有这么个儿子。那时,罗红泥正给他的军阀前排长物色伴侣,看到她对刘宛泽有意思,就不失时机地加温,把刘宛泽的光荣历史(当兵期间)详细介绍给她,只是没说到这个叫湾湾的孩子。

“他有个儿子,你怎么没说?”丁小益问罗红泥。

“不是他的,军阀没有孩子。”

“孩子叫湾湾……”

“抚养的。”

丁小益疑惑,刘宛泽跟妻子不要孩子,领养一个别人的孩子,怪了吗?完全了解事实真相后,她敬佩起刘宛泽。

夜晚病房中很静,湾湾哼了一声,丁小益急忙凑近道:

“湾湾!”

“姑姑。”湾湾目光寻找,问,“爸爸呢?”

“他去开会。”丁小益这样对孩子说。

湾湾最理解爸爸开会。多少个夜晚,爸爸都是去开会,把他自己放在家里。跟恋人约会,丁小益问:你把湾湾自己扔在家,说出来的理由呢?刘宛泽说对儿子谎说开会。

“姑姑怎么没去开会?”

“我俩不是一个部门。”

湾湾不明白警察的分工,以为警察就该是一起的,爸爸开会,姑姑也开会。

两位支队长坐在一起研究禁毒工作,翁力上任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我给你介绍。”刘宛泽介绍禁毒工作,计划做的,正在做的,他说,“我们正在追查毒品来源,线人小秃被杀。”

“往下还怎么进行?”

“明局指示继续追查。”刘宛泽说,“我们研究一下。”

翁力说刚来咋到,对禁毒工作不熟悉,听刘队的。

“你是刑侦专家。”

“我是什么专家啊,不敢当!”翁力谦虚道。

禁毒队就缺你这样的专家,有了刑侦专家,禁毒工作定会有新思路,刘宛泽说:

“小秃这条线索不能放,而且要紧紧抓住。”

“他人死了,小秃这条线索断了。”

“断是断了,当然还有……比如小秃的上线,我们要抓住他,顺利的话再找到他的上线,毒枭离我们就近啦。”

“是这么个道理,小秃的上线突然蒸发,找起来难度很大,是不是另寻线索?”翁力说。

“我想两条线作战,一方面找小秃的上线大东子,一方面继续盯紧酒吧歌厅,力争抓获吸毒人员,追查他们的毒品来源。”刘宛泽讲出他的计划,征求道,“翁力你看呢?”

“我看可行。”翁力赞同。

“我俩各带一队人马……”刘宛泽最后说,“刑侦你是专家,小秃上线大东子你去寻找。”

“好。”翁力接受了任务。

刘宛泽说小秃在蔘花休闲酒店卖毒品,叫大东子的人经常出现在那儿,找他还得从那儿开始,问题是,蔘花休闲酒店现任老总是王国治,说到这个名字时,刘宛泽语气加重,说:“他是我们的老刑警,跟明局又是那样关系。”

即使他不这么说,翁力也清楚明天罡局长和王国治的个人关系,刘宛泽特意点明,不是随便一说吧?

“我们把握好分寸。”刘宛泽说。

分寸,他强调分寸,翁力理解为,涉及到王国治,就必须分寸啦。毒品在蔘花休闲酒店被发现,该店就牵涉毒品,如果参与贩卖销售,问题就严重了,这时候就涉及分寸。

“如果发现他们确实渉毒,如何处理我们要请示明局。”刘宛泽讲了原则,他等于命令手下人执行他的命令,“我想你理解我的意思。”

“明白。”

“其实,我们尽力就可以啦。”刘宛泽说。

翁力琢磨刘宛泽的话,懂了大部分,追查大东子也定了调,他有所遵循。刘宛泽给翁力四名干警,其他人跟刘宛泽去酒吧歌厅,寻找吸毒人员。

“刘队,目前有大东子什么线索?”翁力问。

刘宛泽苦笑,说:“线索谈不上,充其量是消息,价值不大的消息而已。小秃提供大东子的住处,我们去了,人已不见踪影。”

“住的是……”

“宾馆。”刘宛泽说。

大东子住在文化旅馆,小旅馆小到你无法想像,楼上楼下不过十张床,属于家庭旅馆的那种,谈不上行业规范了,连房客的登记都没有。警察说这样的旅馆会有人住?

旅店老板诡秘地一笑,暗藏着得意,他朝远处指指,说:“这里离中医学院近。”

经营的玄机在这里面了。推测大学生到这里开房,幽会、同居、一夜情,这种小旅店正合适,价格便宜,又不引人注意。

“他住哪个房间?”警察问。

旅店老板指下楼上,说:“222房间。”

房间用222,谐音为爱爱爱,看出旅店老板聪明透顶。

“带我们看下房间。”警察说。

“这工夫不行,客人正忙着。”

警察还是从旅店老板暧昧的笑中明白正忙着的含意,大概到这种小旅店都为“忙着”而来。他们问:

“那个房客在你这里住多少天。”

“两天。”

“你看清他的长相?。”

“记忆不深,见着人八成能认出来。”

“你说说。”

旅店老板描述,一张毫无特征的面孔,随处可见。

“口音呢?”

“本地口音。”

警察几乎失望了,体貌特征无,口音没特点,这样一位只住了两天的房客,哪里去找呢?

楼梯扑通响,旅店老板说:“222房间完事啦。”

警察向狭窄的木制楼梯望去,见两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女孩下楼,在一楼跟旅店老板招呼,说:

“我们走啦!”

“欢迎再来。”旅店老板说。

警察望着房客背影说:“他们是大学生?不像。”

“网友。”旅店老板没正面回答,说,“222房间倒出来了。”

“不看啦!”警察觉得没必要看了。

翁力问刘宛泽道:“旅店老板记着房客的长相?”

“记着。”

“我们画像,张贴……”

刘宛泽同意,刑警经常这样做,张贴画像,寻找犯罪嫌疑人。

翁力带警察二次来文化旅馆,近日的一场风将牌匾的一个字吹掉偏旁,现在是文匕旅馆。

“你们的人来过。”旅店老板说,话里含着你们还来干什么,“头几天来过。”

警察问了和上次相同的问题,旅店老板回答有些不耐烦。

“你讲一下那个房客的模样。”警察说。

“上次讲啦。”旅店老板说。

翁力说我们的画像专家来了,画像。警察画了,最后经旅店老板确认,房客是这个模样,影子一样的大东子,有了直观的图像。

同类推荐
  • 杯雪

    杯雪

    《杯雪》为大陆新武侠宗师小椴的长篇武侠小说,也是小椴的第一部武侠作品及其代表作。曾在《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拥有大量读者。全书讲述了宋代的乱世之中,一段段交织侠义与友情的故事,并对历史、家国、情义都有了深入的探讨,诗词典故信手拈来,悲欢离合尽在笔下,代表了新武侠的极高水平。
  • 7月39日

    7月39日

    赵刚小说的异端性暗藏在他的写作生活中。他已经通过写作和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相互游离的互动关系,《活在树上的狗》如此,《7月39日》更是如此。赵刚小说中那些极端具体的生活是从结构不稳定的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从结构和故事中取得生活),这一点显然与其他小说写作者的小说理念相悖,日常生活中的小说人物直接活在作家的想象中。也许赵刚就是一位小说与生活双重身份的僭越者,面对小说传统,当其他作家在常规招式前潜心修炼时,赵刚已经悄然抵达了小说的另外一面,所有的差异由此而生。
  • 苍老的少年之争战天下(中)

    苍老的少年之争战天下(中)

    他,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渴盼的天赋;拥有这人世界无数人所梦想的实力;也曾拥有这个世界无数人所梦寐以求的权力。但是他并不快乐,天赋、实力、权力都是他的累赘。他所做的虽是被无数人艳羡的事,但并不是他所想做的。可为了这个世界所有被欺压被奴役的种族,他除了挥舞手中的剑,还能做些什么?
  • 欠债难逃·县委书记

    欠债难逃·县委书记

    千乔县新任县书记夏雨浓刚上任就干出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先是去监狱会见了因贪污而被捕入狱的前任县委书记,而后亲自去机场劝说一个漂亮的女研究生留下来为县里工作。一下子闹得满城风雨。前任县委书记贪污案的余波还没有过去。县里又连续发生了几起经济案件,一件比一件严重。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干部的腐几现象,夏雨浓决定采用向社会招聘县局级干部的方法。这又触动了话多人的切身利益,反对声四起,连党委班子里也有许多不同意见。几年前,县里强制农民种果树,结果农民赔了钱。可这却成了某些人升官的政绩。农民对政府的抵触情绪很大,甚到多次到县时闹事。夏雨浓彻底否定了前几任县领导的做法,结果又得罪了一大批人。
  • 县委班子

    县委班子

    《县委班子》以县委领导班子成员的日常工作为核心,通过对他们在不同职位,不同工作中一次次化解危机的过程,处理政务的方法的描述与分析,全面展现官场台前幕后、说话办事的独特技巧,让你以内行人的身份,一次性彻底看清隐藏在官场里的诸多“门道”。
热门推荐
  • 异战纪:世界争霸

    异战纪:世界争霸

    【一个主角的故事不够看?我给你一百四十四个!】玄幻?修真?NO!言情?科幻?NO!主角联盟模式的异术超能?YES!异能者的世界,能力,是生存的资本,联盟,是嚣张的权势。镜裂、十指枪刃、物质爆破、灵魂刺杀、感情之力、吞噬梦境、杀气凝聚,500多种异能横行世界。我们是异能者,藐视一切巅峰,不给警告;不虚张声势;不留余地。我们,就是自己的主宰。
  • 天罚遗民

    天罚遗民

    神界有个传说:四系魂,非常道,天地寂,众神殁。天罚界内,浩劫周而复始,这一方世界承载谁如海的仇恨。这一族的人没有放弃,化血丹,变异血种,冲破天罚的牢笼。自生法魂,以肉身吞噬天地之精华;探秘境,拥混沌之神器。然而,天罚界的制造者的强大,超乎了他所有的想象————
  • 轮回虚无

    轮回虚无

    零从小和亲人分离,一路历经风雨,眼看就能和亲人团聚,可是即将带来的浩劫可否度过,而且仅次于宇宙的最高权力者源的所说的另一个世界给零带来的是灭亡还是重生?最终能否打破那看似虚实的宇宙轮回规则,凌驾于这宏大的宇宙之上?
  • 超级推理系统

    超级推理系统

    我,顾仁。24岁,自由撰稿人。2016年1月1日,本是个喜庆的日子,可我的家人因为各种事件在同一天里接连逝去。我……该怎么办?——————————————————————推理蛮冷门的,但我想写自己的故事。如果出实体书的话,我想《推理鸣泣之时》这个名字比较好。
  • 盛世绝巅

    盛世绝巅

    天有九重,无上宫阙,我必一层层登临绝巅。混乱九幽,狱十八关,牢锁难缚我雄心澎湃。
  • 异火幽冥录:长安盛世

    异火幽冥录:长安盛世

    夏蕤王在大唐长安街开的一家妖鬼铺子。谈笑有大妖,往来无凡人。开馆子收妖咯!
  • 抛抛夏季

    抛抛夏季

    半路捡了一只狗?OK,很平常。什么?眼睛是蓝色的?没关系,美瞳嘛,能理解。不是吧?还会说话,还能变成大帅哥?OMG,这个世界玄幻了......这只是一个王子与普通小丫头的故事而已,惊阿惊阿就习惯了。
  • 苏小懒的穿越人生

    苏小懒的穿越人生

    穿越?好吧,也算是全民时尚嘛!破庙,还是荒无人烟的破庙!这算什么?即使不是雕花大床,也请派个人来给她解说一下下。终于给她遇见个“太子殿下”,似乎有点谱了,但是清不要是昏迷的呀!……总算走出深山了,是不是代表自己可以潇洒走一回了呢?什么!原主的粉丝居然给她找来了,这还不算,偏偏对方是个极厉害,居然给他看出自己是李代桃僵!这还了得,想我新时代的优秀青年,怎会任人宰割,无论如何,接招吧!
  • 至尊武魂之异界圣王

    至尊武魂之异界圣王

    看平凡的韩晨晟如何在自己的掌控下一步一步踏上巅峰,守护属于自己的温暖
  • 启迪成功的哲理

    启迪成功的哲理

    毛泽东在《赠父诗》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可以说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走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志向和理想是我们生活中的导航塔和航标灯,指引我们通往想要去的地方,避免迷失自我,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