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5900000021

第21章 现代性有什么错(3)

(三)现代性成为后现代的论题

就从关于现代性的占据主导地位的论述来看,关于现代性的论述大多数是批判性的。对现代性的批判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是后现代的反思性观点,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左派的批判视野。由于马克思主义左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后现代性反思重合,所以,关于现代件的论述主要是一个后现代的问题。当然,右派自由主义对现代性的态度更复杂些,右派在很大程度上坚持启蒙理性的那些原则,特别是关于自由、平等、正义等原则,右派承继着启蒙时代的理念。偏向保守的知识分子对现代科学技术文明也经常持批判态度,但其思想宗旨并不偏离启蒙时期的准则。对现代性发言最多的是左派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论说,正是基于后现代性的立场对现代性反思,结果大多数的现代性论述都持批判性立场。但这也并不说明现代性真的就是一团糟。成为话语和叙事本身,与实际的历史运作还是存在差别的。现代性无疑推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正如科学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文明也带来很多的问题一样,与现代性对应的历史实际也有两面性。只是现代性论述关注这些问题,使其成为论述的质料和要点。如此给人造成的印象似乎是现代性一无是处,人类文明从现代性开始就走了一条弯路。这当然合乎了左派理论家的设想,正因为此,现代以来的历史要经历一场革命,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人类才能迎来更完美的前景。但历史实践又证明,背离启蒙精神的剧烈的社会变革并未给人类带来好处,相反,却是更大的灾难。前苏联阵营解体,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历史终结了,激进社会变革的后果都算到了现代性的账上,现代性又变成了对左派批判理论的嘲弄。反现代性的左派论述很难逾越激进革命恶果的巨大障碍,这使迂回的策略性论述开始时兴。吉登斯鼓吹第三条道路,詹姆逊谈当下本体论,威廉斯早就告诫“漫长的革命”……很显然,柏林墙的倒塌并未使左派元气大伤,相反,在西方的大学校园内,左派势力风起云涌,不懈地要把校园政治进行到底。

现在,现代性反倒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次古老的现代性在当代语言里痼疾复发,真正患的其实是一场后现代病。”连詹姆逊都奇怪地发问,那为什么不干脆用“后现代”这个概念。这个问题詹姆逊自己已经有看法。按詹姆逊的说法,这是一场对现代性的重新铸造和重新包装,以供它在知识思想市场的大量生产和重新销售。

现代性理论的走红,实际上是后现代性论域拓展的结果。现代性成为问题,对现代性的反思性批判,这都是后现代理论开创者们率先做出的论断。德里达、福柯和利奥塔是从西方的形而上学的知识生产角度,对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展开批判。这种批判的预设当然表明现代理性主义乃是形而上学的恶果,其针对性就是启蒙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潜台词当然也就是现代性的思想方法出了问题。当然,现代性在最近这些年来成为一门显学,还得益于社会学的后现代转向。后现代不管是哲学领域还是文学艺术领域,面向当代文化的针对性强些。特别是文学艺术领域,后现代论说者倾向于把后现代描述成一个新时代来临的征兆,而批判者则把后现代塑造成制造当代文化断裂的恶魔。其着眼点都在当代。社会学的介人则强化了历史感,社会学要强调后现代的变化,在历史的比较中来展开论述,因此,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对立就成为思考的轴心。史蒂文·塞德曼抨击传统社会学的僵化,他提出要使社会学恢复活力,其主旨就是要抛弃科学主义,即那种越来越荒谬的认为自己在讲述真理,自己是认识论上享有特权的话语的断言。他尖锐地指出,必须放弃对于基础的探求和对于一套正确的有根据的前提、概念策略和解释的探索。他提出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学,即把社会学改造成带有道德内容的社会叙述和批判性的社会理论。他自信而又狂热地宣称:

预见社会学理论的终结须要抛弃一直处在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中心的对千年盛世的希望。后现代主义并没有显示解放的前景一一个没有统治的社会的前景。后现代主义放弃了现代主义对于人类解放的幻象,而支持解构虚假的封禁,努力开启现代和未来的社会可能性以及在霸权主义的话语设置了封禁和僵化秩序的生活方式中发现流动性和松散性。对伟大转换的希望被取代了。代替它的是对持续保护直接的局部快乐的较为节制的愿望和对公正的奋斗努力。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种社会分析的可能。这种社会分析严肃地对待西方现代性中的残暴和约束的历史,而不削弱其批判性,而这种批判性的削弱恰恰是当前许多保守的和开明的社会思想的特点。

很显然,后现代的社会学理论明确以西方现代性为思考参照,在批判现代性的论域中阐发新的社会学思想。这一趋向使现代性成为一个反复论述的课题,或是不断引述的对立面。当然后现代的社会学并不是要在二元对立的意义来论述二者的分歧,而是直接进人现代性的论域,使现代性成为后现代性思考的资源,成为后现代论述的语境。

“现代性”论述的重新走红,也是对当代全球化观念的回应,现代性使全球化更具有历史感,并且被打人帝国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楔子。90年代全球化趋势迅猛加剧,全球贸易额的大幅度增加、国际化资本的急剧聚集,以及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跨国企业在最近十年的增长惊人。同时,为了寻求全球市场,资本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介人的力度大大提升。发展中国家由于对资本和技术的强烈渴望,对进出口贸易互惠条件的寻求,为解决国内由于人口持续高增长形成的就业压力困境,以及国内金融体系的严重危机,不得不通过开放市场,引人跨国资本和跨国企业来缓解矛盾压力。然而,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关上,这些第三世界国家也从跨国资本和技术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全球化趋势在90年代向着发展中国家渗透,这使后殖民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后殖民理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全球化进行全面清理。空间地缘文化的差异,被还原为与西方的殖民主义的历史冲突。现代性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就遭受到批判与怀疑,资本主义启蒙的历史,不再是自由、平等与博爱的传播,不再是民主与科学彰显的历史,而是充满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蹂躏的血腥事件。与对现代性的历史反思相一致,后殖民论述对现今全球化现状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与恐惧。现今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在本质上与帝国主义在历史上的侵略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现在是跨国资本与高新技术在冲锋陷阵。后殖民理论率先在文学批评领域小试牛刀,随后与社会学结盟,创造出一门跨学科的超级学科--文化研究,其触角遍及纯学术领域、通俗文化和大众传媒,任何被称之为文化的东西,无不可以进人研究的视野。而从文学批评承继来的风格,则使得这些文化分析具有迷幻般的魅力。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底蕴与后殖民的立场,使得当今的文化研究本质上更像是一门“差异文化政治学”。科尔内尔·韦斯特数年前就指出:

新的差异文化政治的显著特征是以多样性和异样性的名义去攻击单一性和一致性;依据具体性、个别性和特殊性去摈弃抽象性、笼统性和普遍性;通过突出偶然的、临时的、变数的、试探性的、活动的和变化的性质来进行历史化、具体化和多元化…由它产生的文化政治具有新颖性的是:差异构成的方式和成分,在描述过程中差异所给予的分量以及诸如灭绝主义(exterminism)、帝国、阶级、种族、性别、性取向、年龄、民族、自然和地区这些处在这一历史时刻的突出问题,是对先前的文化批判形式存在的某种中断做出的反应。

新的差异文化政治学给当代的全球化现状做出诊断并开出药方,这种诊断一方面依赖对现代性历史的评判,另一方面是对现实经验进行的理论推导。差异政治学立足于多样性、异样性和特殊性,当然坚决批判全球化一体化。正如现代性被定义为无限前进的合目的性的历史进程一样,全球化也被描述为市场的一体化(即资本、技术、劳动力的市场的一体化),对民族国家的取消和对多样化的弱小文化的同化。现代性与全球化在当代的时空里相遇,它们重叠在一起,并且等待差异文化政治学的诊断。

这项诊断在奇特的悖论逻辑中展开并获得圆满的解决--这就是现代性的多样性方案。当代现代性的论说者,试图在全球化的背景上给出不同的现代性方案,可选择的现代性只是一种理论的诡辩,如果它在历史实践中产生实际的效果,那也只是变了形的现代性,而不是真正多样性的现代性。詹姆逊対此表示的谴责论调,仔细辨析却更像是对左派理想的无可奈何的悲悼。

现代性的多样性方案导源于民族一国家的认同,身份差异政治这个想象的标志,却被当做返回历史实践本源中去的论据。现代性产生了民族…国家,这些民族一国家过去被认为是向着某种共同的历史终极目标前进,现在则被认为是依据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条件各自走着不同的道路。从历史实践的结果来看,确实可以看到在现代性的发展进程中,西方中心主义与周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有着非常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最基本的可选择方案,无非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毫无疑问,社会主义也是现代性的一种方案,而且是更激进的方案。当然,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那些福利国家已经尽可能吸取了社会主义的思想。例如,北欧和德国,市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融合,确实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是,当今时兴的现代性的多样化以及可选择的方案,并不是在过去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二分法的意义上做出的描述,而是基于民族一国家认同所做出的文化多元和差异基础上的论述。现代性的可选择性被打上民族一国家的标签,并且是以民族主义的姿态展开全球化文化政治角逐。

现代性的多样性问题应该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去理解。从实践的意义上来说,现代性的历史具体化则表现为现代性,它当然可能有多样化的形式,历史实际也确实表明了这一点。确实有中国的现代化、印度的现代化、日本的现代化、东亚的现代化等等,但这些现代化的不同模式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真的证明了现代性本来的性质还是可能的活力?八九十年代,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崛起,给亚洲现代化带来惊人的成就,同时也引发了亚洲关于自身的想象。关于儒教文化的现代化转化,给予亚洲的经济成就带来西方不可比拟的优势的说法,一度让人们激动不巳。然而,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亚洲经济与其文化的特殊性之间构成的关系,不再那么令人乐观。亚洲的现代性当然可以走自己的路,但这条路如果仅仅意味着比别人更曲折、走更多地弯路,付出更多地代价,那么为什么要走这条不同的路呢?也就是说,亚洲,以及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当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当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现代化,但如果这种不同的方式--这种差异、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仅仅是为了走弯路,付出更多地代价,那并不能证明另辟蹊径的有效性。现代化当然不是西方人的特权,发展中国家当然有权利发展,改变生存现实条件,在既定的条件下寻求自身的利益。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对自身特殊的历史传统条件强调的时候,很难说是不是真的从历史实际出发,还是从现实的政治权力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假如是后者,则对自身特殊历史条件和传统的强调,其结果经常是大幅度提高了介人现代化的成本,这种可选择性和多样性未必具有历史的真实性,与其说它值得肯定和赞赏,不如说更令人怀疑和忧虑。迄今为止的历史实践还未能有效地证明现代化现代性的多样性真正具有令人信服的优越性,相反,大都是代价昂贵的历史挫折和弯路。

如果说,具体的现代化实践也许可以证明多样性不可避免,但并不能证明多样性是必要的和优越的;那么,现代性的理论层面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意义之论述就更困难。现代性既然在理论上定义为普遍性原则。它当然不是简单地与多样性或特殊性对立,而是它应该可能包容特殊性,特殊性是在普遍性的原则统辖之下的特殊,而不是与普遍性对立的特殊性。也就是说,现代性具有某些普遍的基本准则,如果疏离这些准则,就很难说是现代性的。例如,自由民主、公正平等、市场效率等,如果这些原则不能达成一致,那就不可能有现代性存在的根基。很显然,后现代话语对于多样性的强调并不是作为一种补充的现代性方案,而是对现代性的颠覆性策略。因而,多样性建立在现代性的普遍准则的彻底批判和拒绝的基础上。在发达资本主义的现实语境中,反思批判现代性无疑很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则并不应该草率拒绝现代性的那些普遍准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性有可能是被推行得过分了,完成得过头了。尽管哈贝马斯说: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这项“未竟”也许并不只是指未完成,也可以理解为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方案施工。哈氏提出的交往理性,也是对这个方案的补充和修正。然而,对于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来说,现代性的方案一开始就错了。福柯、德里达、利奥塔这些人则是从根上质疑现代性。这些怀疑与批判,实际上也只是为后现代性的生产寻求新的基础而巳,并不能真正推翻现代性已经建立的信仰、法则和秩序。德里达现在一再说自己趋向于保守,并且他强调正义的不可解构性,这也就表明他对现代性的普遍性价值始终保持某种程度的认同。

同类推荐
  • 爱在旅途:没有预约的旅程

    爱在旅途:没有预约的旅程

    国内首本旅行情感小说。每一个人都渴望一次旅行,不管是对自由的向往,还是为了逃避学习、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又或者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内心中的某种好奇。走出去,你不但可以欣赏到沿途的美丽风景,还可以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或是结交到新的朋友,也有可能因此邂逅一段爱情。它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加的勇敢和独立,让你的生活更加幸福甜蜜。
  • 古典诗词曲名句鉴赏

    古典诗词曲名句鉴赏

    本书所选的名句均为我国历代名诗人、名词人和名散曲家的名作中的名联,共三百联,书中既有对名句的鉴赏内容,又有对原作的分析讲解及相关文学知识的介绍。
  • 他传奇

    他传奇

    本书是女作家高伟已出版的《她传奇》的姐妹篇。本书写的是12个卓越的男人的传奇人生。作者借由他们的爱恨情仇,表述情与欲、升腾与坠落、罪与罚、热的血与冷的泪,阐述人性的亮点与弱点组合的爱之传奇。
  • 动物感动录

    动物感动录

    全书分为生命之思、生命之恋、生命之爱、恩仇之间和灵性之美等5辑,既表现动物狂野的一面,也展示其人性化的一面。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体现出来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一点不比人间的一切情感逊色,相信你读过之后会陷入自省和沉思,从而树起一面审视心灵的镜子。生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我们应该像尊重人的生命一样尊重所有的生命。人生活的世界不仅属于人,也是各种生物的世界,包括各种看似没有生命的物质的世界。人只有和天地万物深情相处,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它们的同时,才会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自我。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热门推荐
  • 潜伏在校花身边

    潜伏在校花身边

    东柏是一个身手不凡的年轻人,他接受了一个任务,潜伏到络城高中暗中保护一个校花级的女生。不久之后校园命案发生,死者是另一位校花,也随即牵扯出了一系列的恩怨情仇。东柏的人生,也面临着跟多的未知....
  • 绛囊撮要

    绛囊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苍穹我为皇

    苍穹我为皇

    苍穹无皇,我便为天!这是一个修炼元力的大千世界,有着各种种族,各种奇迹!在这里,大道万千,任何一种道意,都可以到达极致。苍穹无道,我便是道!
  • 缱绻仙凡缘之月牙儿

    缱绻仙凡缘之月牙儿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某日,我稍微显露了些许落寞,我发誓,真的只是一点点而已。千落这妖孽看见了,先是绕着我打量了一圈,然后自然自语说了句:“嗯,估计是月牙儿寂寞了。”我以我兔子很凌厉的眼神秒杀了这妖孽很多次之后,这妖孽便离开了。没想到,再回来时,手上便多了一个灰兔子。灰兔子,还要是雄的!我窘迫了很久之后,之后,终于说出了:“尼玛,我不喜欢兔子啦!”那是我生平对千落说的第一句说的人话,在人间第一次成功幻变成了人形,将仍在发情的灰兔子一次性华丽丽滴挥出了千落的洛水殿,应该是摔的蛮惨的。千落又捏了个诀,将我变回原样,点点头:“还是这样比较好看,比较乖。”我很无语。后来很多年后,我想起这些事还是觉得,那时候千落一定是整我的,绝对是故意而且有心的!
  • 瞎眼录

    瞎眼录

    身为天下第一大美男的女儿,秦千千表示压力山大——尤其是不知道该如何直视天下男子。这个问题叫她十分烦恼。因为打小看惯了美得天怒人怨的美人爹的她,除了美人她看谁都会觉得眼睛疼,以致疼到后来她养成了看人都不敢直视的习惯。作为吸取教训,她眼疼之余自制《瞎眼录》一本,记录所有见过的男子的瞎眼等级。只是不成想,某天她那美人爹不知为何突然抽风,要将自己许配给一个最丑的男人。为了自己今后眼睛的健全,她决定要奋起抗争!本书已经上市啦!目前当当、京东、亚马逊、魅丽文化淘宝店以及各大书店都有售哦~!
  • 王妃太倾城:龙妃九天

    王妃太倾城:龙妃九天

    初见,她是西海九公主,他是宁王府小王爷,从初生就被诅咒,永远生活在黑暗中,可他的善良弱小却让人心疼,她甘愿割肉为他治病,一生的情债,就此欠下。再见,他已经成为入侵各国的暴君,双手沾满了鲜血,一条条生命在他手下变成黯然的流星,而她,却是他俘虏回来的亡国公主,那双眼再不清澈,那一头的银发,也渐渐变成夜色般的漆黑…..
  • 蓦然回首处

    蓦然回首处

    太阳底下无新事,再高大上的爱情都逃不脱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竟至于曲终人散的窠巢,即便如此也挡不住人人都坚定地认为自己遭遇了最绝世独立的爱情,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 万古天界

    万古天界

    这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这里没有任何规则,只有弱肉强食这一条永恒不变的法则。强者可以高高在上,弱者只能任人鱼肉。在这里,仁慈同等于愚蠢。亿万生灵在此厮杀,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活下去。天大的机缘,逆天的功法,蛰伏亿万年的势力,惊天的阴谋在这里交织。意外闯入这里的少年林浩,将何去何从。……新人新书,请多关照。
  • 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

    本书是著名作家格非集十年心血完成的一部精致的小说,作者的功力直抵小说细部的每一个末梢,真可谓一丝不苟。它既是格非蜕变和超越的一次个人记录,同时也可视为是当代作家制造经典的有效标志,从阅读角度说人面桃花是一部让人舍不得一口气读完的小说。看过这样的小说,相信你大概会明白好的小说与差的小说、好的作家与差的作家区别在哪里。小说讲述晚清末年、民国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陆秀米与时代梦想、社会剧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
  • 幻影战士

    幻影战士

    未来的世界,由于人类研究动物与人类的基因合体。研究出了一种高意识的人种。有成功变异的,也有失败的。而同时一些失败的人类身上缺感染到了一种可怕的病毒。这种病毒会随着伤口进入血液,在七天之内感染变异。等到49天后就会变异成半人半兽。变得嗜血成性,害怕太阳的照射。寿命只有6个月。就算是死亡以后病毒任然不会死掉。唯一怕的就是极度寒冷,才可以令病毒停止生长。感染体全部被冰冻在了艾斯米山的某处,但是某天突然发现有生物体活动。李博士,麦克,慕容美,强悍决定寻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