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2600000034

第34章 竺法护《光赞般若经》解析

买小荚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竺法护(228~306年),月支后裔,世居敦煌,既是僧人,又是翻译家。他的一生致力于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译经生涯几乎与整个西晋政权相始终。他译出的佛教典籍有百余部之多。其中,大乘佛教经典占主要比重,同时这一部分也是竺法护所极力提倡的宗教思想和理论。在这些大乘经典当中,流传至今并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部就是关于大乘佛教般若学的经典,即《光赞般若经》。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解析。个人拙见,还请方家指正。

众所周知,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一就是《般若经》。按照惯例,《般若经》依据篇幅、品类的多少一般分为《小品》和《大品》两类。《小品》始译于东汉,迄于东晋;《大品》始译于西晋。竺法护译出的《光赞般若经》10卷(二十七品)属于《大品》,与其同本异译的西晋竺叔兰、无罗叉译出的《放光般若经》20卷(九十品)和后秦鸠摩罗什译出的《摩诃般若经》27卷(九十品),都属于这一类。虽然《小品》和《大品》在篇幅和品类上有所不同,同时也依据译经者的不同翻译习惯,在运用汉语词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探究其基本思想内容来说,都是一致的。大乘佛教主张“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认为众生通过这六个方面的修行,就可以从生老病死的苦难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而“六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智慧”(“般若波罗密”)。所以《般若经》被称为“诸佛之母”,而“一切诸法皆从般若波罗密中生”。

法护的《光赞经》共10卷(二十七品),10万余字,见《大正藏》卷8第147页,又称《光赞般若波罗密》或《光赞般若》。此经与西晋竺叔兰、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经》为同本异译。《出三藏记集》中记载:“光赞,护公执胡本,聂承远笔受,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每至事首,辄多不便,诸反覆相明,又不显灼也。考其所出,事事周密耳。互相補益,所悟实多。恨其寝逸凉土九十一年,几至泯灭,乃达此邦也。”译时,长安帛远信、沙门法度亦在。译出后,“逸在凉州,不行于世”。前秦道安在河北得此经中一卷。后来,慧常、进行、慧辩等人欲到天竺,于宁康元年(“酉年”,癸酉年,公元373年)路经凉州时,发现此经的全部,抄录后托人于太元元年(376)五月送至襄阳道安处,方公布于世。后来,道安反复将其与《放光般若经》作对比研究,著成《光赞析中解》、《光赞抄解》各一卷及《合放光光赞略解》,经的主要内容是讲说大乘般若学。现介绍、分析如下:

首先,《光赞品》中主要讲述“学般若波罗密”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是说,佛在罗阅祗耆崛山中说法,自舌根放光,照三千大千世界,光中生莲花,诸佛坐于莲花上,听佛讲说“六波罗密”(“六度”)。此法威力无限,听闻者皆可得益。如此提到了听闻此法可得之种种利益(或意义),如:

盲者得自而亲色缘,聋者彻听闻诸音声,志乱意惑复还其身,迷愤者则时得定;其裸形者自然衣服,其饥虑者自然饱满,其消渴者无所思绕,其疾病者而得除愈,身瑕疵者诸根具足,其疲倦者自然得解,久倚身者则无所倚。一切众生得平等心。展转相瞻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各各同心等无偏邪皆行慈心。一切群萌悉修十善清净梵行无有尘埃。一切黎庶悉获安隐。

而且世尊告诉舍利弗,如果想达到诸多修行的目的,就要“学般若波罗密”,经文中说道:

欲得成就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功德之谊。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超度有为无为诸法行者。去来今法至于无本。诸法所兴不起本际。欲逮此者。一切声闻辟支佛诸菩萨法。欲行诸佛世尊而供养者。欲得具足诸佛眷属无量群从。欲得获致菩萨枝党。欲得净毕众祐之德。欲致布施心无所受。不起犯戒想无嗔恚心无懈怠心。不欲发起于乱心者。又不欲起愚痴心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由此规定出“学般若波罗密”的范围以及“学般若波罗密”后可以达到的修行境界。

《顺空品》中佛告舍利弗:

若有菩萨。必当有父母不应有妻子。或初发意净修梵行成为童真。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或有菩萨。以沤和拘舍罗习于五欲。然后舍家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

实际上,是以此来劝戒修行者断七情、绝六欲,抛弃世间俗事杂念,虔心归佛。

其次,《行空品》中讲述“行般若波罗蜜”最终可以达到的目的就在于,能具足怛萨阿竭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度脱灭度无量无限不可计数众生之类乎。这里的“十种力”,指佛具备的十种智力:(1)知觉处非处智力,即知道事物理与非理的智力;(2)知三世业报智力,即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3)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4)知众生上下根智力,知众生智力和性质优劣的智力;(5)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的种种知解的智力;(6)知种种界智力,知众生素质和境界的智力;(7)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转生人、天和达到涅檠等因果的智力;(8)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知众生的生死及善恶业缘的智力;(9)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和无漏涅粲的智力;(10)知永断习气智力,知永断烦恼、惑业不再流转生死的智力。“四无所畏”,指传教说法应充满自信,无所畏惧。包括佛四无畏和菩萨四无畏两种。此经主要讲菩萨具备的四无畏法:(1)对能诵记解脱佛法的自信;(2)对了解众生根机深浅并应机说法的自信;(3)对解决众生疑难的自信;(4)对圆满回答听者询问的自信。“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提”,旧译为“无上正遍觉”或“无上正遍知”等,现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被认为是能觉知佛教一切“真理”,并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一种智慧,是“大乘菩萨行”所要成就的觉悟。

可见,“学般若波罗密”是修行初期的内容,“行般若波罗蜜”则是修行最为重要的环节,而修行者经历“学般若波罗密”和“行般若波罗蜜”后,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度脱灭度无量无限不可计数众生之类乎”,即自度度他。

然后,经文中就对具体的修行方法和阶段作出了规定。

如,《大乘品》主要介绍菩萨所行的“六波罗密”(即“六度”或“六到彼岸”)。

住檀波罗蜜有所施与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尸波罗蜜所获禁戒。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尸波罗蜜而获禁戒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羼提波罗蜜能有所忍。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羼提波罗蜜。而行忍辱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惟逮波罗蜜而为精进。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惟逮渡罗蜜精进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禅波罗蜜而不乱意。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禅波罗蜜。为一心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般若波罗蜜而行智慧。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般若波罗蜜。而遵智慧耳。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为断绝群萌之类限量众生被僧那铠也。

这里的“檀波罗密”即“布施”、“尸波罗密”即“持戒”、“羼波罗密”即“忍辱”、“惟逮波罗密”即“精进”、“禅波罗密”即“禅定”、“般若波罗密”即“智慧”,它们是六种从生死彼岸到涅槃彼岸的方法和途径,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将财产毫不怜惜的捐助与寺院僧众等;把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降到最底程度;忍受世间一切苦痛和侮辱;要坚持不懈,无休止的奉行;坐禅入定,一心念佛,不可胡思乱想;要达到超越俗人的特殊认识等。

《十住品》中主要讲修行“六度”后可以进入的十种不同的修行阶段,即“十道地”。经文中说道,菩萨“行六波罗蜜,人于道地。”何谓“道地”呢?

入一切诸法。无来亦无所去。无去亦无所坏。一切诸法不可知处亦无想念。行十道地不见道地。

并且对“十道地”作出解说。“十道地”也称“十地”,是佛教修行过程中的十个阶位,它包括“三乘十地”和“大乘菩萨十地”。这里主要讲“大乘菩萨十地”,即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段,内容包括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胜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经文中通过对“十地”的阐述来说明菩萨之所以能实现其志愿,就在于其能“常具足六波罗密”,得无上智慧,进而“得住十道地”,而成如来等。

最后,有部分品主要讲述一切皆“空”、万法皆“空”。如《分别空品》、《了空品》、《所因出衍品》、《无去来品》、《等三世品》等。例如,在《分别空品》中讲道:

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号。亦不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名。

由此说明,事元常住,一切都是空无的,甚至连修行者修行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不可见的。在《了空品》中详细地说道: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内空。不见外空。不见内外空。不见内外空空。而空无内外空。空不见内外空。不见空大空。空大空不见空。空大空不见究竟真空。究竟真空不见大空。究竟真空不见有为空。不见究竟真空。有为空不见无为空。无为空不见有为空。无为空不见终始长远空。终始长远空不见无为空。终始长远空不见未分别空。未分别空不见旷野长远空。未分别空不见本净空。净空不见未分别空。本净空不见自然想空。自然想空不见本净空。自然相空不见一切诸法空。一切诸法空不见自然相空。一切诸法空不见无所有空。无所有空不见一切诸法空。无所有空不见自然空。自然空不见无所有空。自然空空不见无所有空。无所有空不见自然空空。

进一步强调一切在流,一切在变,要用不停留、不执着、不静止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无去来品》中说道:

是一切法,皆悉无常,无有长存,不可久固。说明世间万物都处在流转变化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如果说有,那么恒一不变的本体也只能是“空”。按照“般若”的观点,世界上一切皆“空”,同时“空”也就是一切。这一方面是通过用“空”这个概念,来取消世界上一切现象和差别,进而论证人们的认识及所要认识的一切对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另一方面将“空”置于统一世间万物的地位上,并由此证明它所具备的超越时空的“法性”或者“佛性”。依照这种观点,大乘佛教指出,个人解脱不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其目的是要通过运用“般若”这种智慧去“度脱一切众生”。

所以,在《分曼陀尼弗品》中说明“般若波罗密”在与诸多修行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强调其重要性,经文中说道:

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念五根、五力、七觉意、八道行。空无相无愿诸解脱门。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四分别辩。大慈大哀无忘失法慈悲喜护。晓了道品所施行法。声闻辟支佛法菩萨法。一切诸法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

可见,“般若波罗密”(“智慧”),是大乘佛教思想的根基,也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大乘般若理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自然、社会、人生的本性就是它的空性。空性是世界的“实相”。“实相”即实然之相,本然之相,即世界已经敞开、无所遮蔽的本来面目。空性是世界的终极依止。空不是无,当然也不是有,空就是空。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大乘般若学要求人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对万物空性的认识,也只有“空”才具备世间万物一切力量、具备一切法力和“佛性”。由此劝戒人们脱离世俗诸多精神、物质上的烦恼和牵绊,皈依佛门空无一切的境界当中,达到修行自我,度脱他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法护的《光赞般若经》对大乘般若理论的阐述是较全面的,涉及“学般若波罗密”的目的、意义和“行般若波罗蜜”的内容、方法,并且对诸多修行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还涉及“般若波罗密”与诸多修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的重要性;其“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每至事首,辄多不使,诸反覆相明,又不显灼,考其所出,事事周密耳。”反映了大乘般若学最主要的内容和宗旨,成为后期翻译者进一步阐释的基础,也为大乘般若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历经三国、两晋之后,《般若经》也逐渐成为汉译佛教典籍中最为流行的经典。

同类推荐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千手观音传奇

    千手观音传奇

    对于观世音菩萨,世人皆知其号,却鲜知其身世故事。相传在远古的东方,有一个喜怒无常、暴戾凶残的婆袈国妙庄王,他听信了城隍老爷之计,在御花园向天讨子,许下大愿。谁知,愿大生灾,竟惹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来。为救人间生灵,慈航道人投胎下凡,成为妙庄王的三公主,取名“妙善”。三妙善自幼聪明俏丽,从小念经修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妙善为国解难,智斗金仙国王子,妙庄王却淫威逼嫁。从此,三妙善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九死一生,受尽磨难。她一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终成正果。三妙善是如何使盗贼改恶从善?如何使十月百花齐放?如何使炒熟的菜籽发芽?如何把热茶同时送到五百位尼姑手上?如何身上会长出千百只手?传奇故事引。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热门推荐
  • 与前世共舞

    与前世共舞

    见到这个女人的第一眼,她买走了她心爱的项链。然后她开始做梦。梦里自己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英俊才子,和这个女子爱的死去活来!而爱情凄惨,女孩为他而死。惊醒,一切都未曾发生过。据说,那是她的前世,可这是同性恋?从非洲过来的男人很黑,古铜色的皮肤。带着黄灿灿的非洲菊。看到他那一眼,她便又开始做梦,梦里红衣飘飘的女子,握着剑,挥落桃花洒满地。梦里的红衣女子便是那个古铜色皮肤的男人。据说,那是他的前世。她挣扎,徘徊,不知自己爱着谁……她和老天爷商量准备去往天堂。在跳下悬崖那一瞬间,她眼前出现一颗颗黄灿灿的非洲菊。从非洲过来的黑色眼眸,他成功了!她重生了!
  • 嘿,韦老师

    嘿,韦老师

    他曾是国之利器,兵中之王。他让傲视群雄的雇佣兵,冷血无情的杀手闻之丧胆。然而一次行动失败,他和他的小队惨遭设计,他成了小队唯一存活的,带着悲痛他回归了都市,本想安稳的过着余生。然而,各种麻烦不断,各色美女投怀送抱。青梅竹马的正牌女友,冰冷无情的美女警花,制服诱惑的美女护士,性感成熟的美女教师他像韦小宝一样游走与各色美女身边,却又比韦小宝多了些许的实力,他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韦小宝,一个化身与教师的特种兵王。韦小宝
  • 瞳印:术师男友

    瞳印:术师男友

    一场飞来横祸,让年仅八岁的堇沫沫命丧黄泉,此生本应长眠,却在踏入轮回道的前一刻被强大的精神力召回,肉体已没,灵魂却具象化,复活后再现玲珑娇丽的她。
  • 手心的菠萝精灵

    手心的菠萝精灵

    “亲爱的主人,恭喜您成为第90000个夹到菠萝玩偶的人类,我将留在您的身边,为您实现三个愿望!”“愿望?我没有那种东西。”于是,精灵国最美丽可爱勤劳善良的菠萝玩偶精灵柚叶,被迫留在帅气无敌的新主人身边,承受他足以冻僵一头大象的冰冷目光,巴望他某天能想起三个可怜的愿望。只是,如新主人那般无所不能的人,会有用得上她的那天吗?在甜蜜与忧伤的洗礼下,菠萝精灵柚叶的解放日,遥遥无期中……
  • 林海深处

    林海深处

    讲述农村人的生活百态,邻里之间爱恨纠葛。更深入的写出了原生态的农村人为了生活是如何奔波,为了爱情是如何的奋斗的故事。
  • 结印之途

    结印之途

    凌殇本是一名一无所有的少年,虽出身不凡,但却饱受沧桑,直到与神秘的契约魔女签订了一份不凡的契约,从此踏上了步入世界巅峰的路途。强大的战神之体,灵魂内的冥炎恶魔,生死与共的同伴,坚贞不屈的爱情,都在凌殇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凌殇持着这一切,并怀着坚定的信念,挫败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最终获得神王的神位传承,终成荣耀的一代神王!
  • 280天孕妇营养最佳方案

    280天孕妇营养最佳方案

    本书根据孕产妇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系统地介绍了孕期的膳食安排,常见食谱的制作方法,孕期营养缺乏病的预防方法,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常用食物中营养素含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适用于准做妈妈的妇女阅读,用于指导科学、合理地安排孕期的膳食。
  • 遇上道士之后

    遇上道士之后

    一个从一出生开始就十分倒霉的家伙在某一天遇上一个臭道士,那个臭道士说,你现在开始走运了。于是乎……第二天,他中了福利彩票大奖第三天,有美女找上门来说:“我要做你的女朋友”第四天,有个超级富豪对他说:“兄弟,我们合伙做生意吧!”第五天,他身穿一身名牌,坐着奔驰,摇身一变,成了社会名流!第六天,他又遇上了那个道士……
  • 君临圣域

    君临圣域

    一场车祸!一次穿越!新世界,或许生,或许死,或许立足天下!驯龙,魔法,行医,武学,文道,吟游六大绝学殊途同归!一次精心策划的穿越!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金戈铁马战坦克,魔法阵仗抗火器。文明的力量,足以摧毁一切!此战!不死!不休!“若不能创造奇迹,那么就把自己变成奇迹。”
  • 都市修仙丹圣

    都市修仙丹圣

    申易偶然获得传奇丹圣的记忆传承,成为地球上唯一的修仙者!平日里炼炼丹药,泡泡妹子,闲来无事时还可以去国外溜达溜达,顺带着扬我华夏威名!身为地球唯一修仙者,申易不仅可以和古武者比内力,和异能者比精神力,还可以和血族比恢复力。修仙丹圣,谁与争锋!本书群号:51852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