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9800000012

第12章 背时晦气的吴小武(3)

萧也牧曾说过:“编辑是作家的朋友,同时是作家的学生也是老师。他要真正能够对作家有所帮助。他应该是个高明的艺术品的鉴赏家。他应该是伯乐。他为人民发现一个作家,他的贡献,并不亚于发现一个矿藏。他应该书一个严格的文学评论家。‘编辑是高级的创作’。他要担当得起这样的称号,必须努力学习,使得自己的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的理解,自己的文学知识和对文学的理解,不致低于作家的水平。他要善于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来鉴赏作品。他要善于根据创作劳动的特点来进行编辑工作……”(《编辑·作者·作品》,《文艺报》1956年第22号)《红旗谱》的成功实践,足以证明,他就是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从事“高级的创作”的编辑楷模。

《红旗谱》在1957底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这应该是作者和编者都感到分外高兴的事,相互间的情谊也无疑会因合作的成功而变得更加亲密与深厚。然而,事与愿违,当萧也牧随后登门取《红旗谱》的第二部《北方的风暴》(后改名《播火记》)的原稿时,梁斌却没有答应。回社后,萧也牧又给梁斌打电话。黄伊在《﹤红旗谱﹥失而复得》一文中写道:“萧也牧本名吴小武,他打电话给梁斌时自报家门:‘我是吴小武……’作家听说是他,气不打一处来:‘我们河北人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你呀……’瓜搭一声把电话挂断了。作家一怒之下,不但收回《红旗谱》的版权,而且将该书的续集《播火记》,也统统转交给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了。在此前后,经中宣部批准,人民文学出版社用选拔本的名义,也出版了《红旗谱》。”(《编辑的故事》第96页,出版社年出版)

那么,究竟是为何事,萧也牧没有为梁斌“两肋插刀”呢?稿费!梁斌在《一个小说家的自述》中,提到1956年春那次萧也牧去保定签出版合同时,曾有这样一段记述:

他拍拍我的肩,说:“梁斌同志,了不起呀!我们的大作家!立刻从皮包里掏出合同,叫我签字,我根据他的意见签了字。千字十八元,三万册一个定额是他自己填的。送走了客人,走回我的小屋坐下来,平了平气,这时我感到作为一个作家的幸福。

(《梁斌全集》第5卷494-49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千字18元的稿费标准低吗?不低。他签字后是“感到作为一个作家的幸福”的。据黄伊回忆说,“在五十年代,付给作者稿费有两个规定:一,根据稿件质量,千字付多少稿费,十二元、十元、八元、六元不等。二,印数定额,五千、一万、两万、五万、十万不等。印够这个定额,就付一次稿费。定额一般由出版社掌握,最好保证作家能拿两次稿费。”据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的记载,“《红旗谱》出书,给了四万元稿费,交帼英(即梁斌夫人--笔者注)保存。七个子女,自此生活有了保证。”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红旗谱》累计印了218万册,如果以3万册一个定额计,梁斌至少可得70万元稿费。在五六十年代,物价水平很低,一般国家干部的月薪不足百元,《红旗谱》首印就得4万元稿费,这在当年,就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怎能说萧也牧没有为梁斌“两肋插刀”呢?再说了,萧也牧为《红旗谱》付出了那么多才智和辛劳,并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回报和奖赏啊!

《红旗谱》的版权丢了,作为编室主任的江晓天当然于心不甘。他想让张羽去挽回颓局,未想到张羽打电话给梁斌,梁斌的家人一听是他打来的,就问坐在一旁的梁斌接不接。电话里传来一句气话:“不接!”梁斌不接张羽的电话,江晓天决定再换马,派黄伊专程赴天津去到他家里修补篱琶。梁斌见黄伊登门来看望他,就知道中青社是要收回《红旗谱》的版权,便说百花文艺出版社不但重印了《红旗谱》,连《播火记》也排出来了,他们肯还给你们吗?黄伊说,只要你同意将《红旗谱》和正在排印的《播火记》交还中青社,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黄伊离开梁斌家就直奔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林呐家拜访。林呐很大度,当即同意将《红旗谱》的版权还给中青社,同时,他好人做到底,将正在排印的《播火记》一并转让。黄伊也当即表示,百花社就此而造成的一切损失全由中青社来埋单。于是黄伊就成了《红旗谱》再版和《播火记》及第三部《烽烟图》的责任编辑。江晓天对我说,黄伊是一个热心为作家服务的好编辑,腿脚勤快,组稿能力特别强,但是,文学功底和对稿件的修改加工能力比萧也牧要逊色得多。我明白了:《播火记》、《烽烟图》出版后之所以远不如《红旗谱》的反响大,就是因为作为责编的黄伊不能像萧也牧那样,通过殚精竭虑、字斟句酌的精心加工润色,使作品的艺术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据黄伊生前讲,粉碎“四人帮”后,当梁斌听他讲述了萧也牧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后,曾不胜唏嘘,含着泪说:“没想到萧也牧比我还惨!我不该那样误解他呀!”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公开为萧也牧平反昭雪后,包括王蒙、秦兆阳、康濯、流沙河、浩然在内的许多著名作家和编辑朋友都为萧也牧写了极其感人的怀念文章,可是,我们在《梁斌文集》里,却找不到一篇怀念萧也牧的文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痛失《青春之歌》

2007年底,我在采访江晓天时,说到文革前中青社在编辑出版优秀长篇小说的业绩比人民文学出版社还略胜一筹时,他不无遗憾地说:“其实,《青春之歌》原本也是小武抓来的稿子,后来才落到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副牌)手里。那时候,我们文学编辑室的组稿工作是大撒网。同《红旗谱》一样,《青春之歌》是我们网到的一条大鱼。杨沫的原稿叫《《烧不尽的野火》》,是小武建议她改成《青春之歌》的。”

当时,杨沫在文化部电影局剧本创作所工作,关露、王莹、颜一烟、海默、柳溪等作家都是她的同事。说起来很有意味,曾在《文艺报》主持批判萧也牧创作倾向的丁玲、陈企霞在肃反运动中被打成了“丁、陈反党集团”,柳溪因与陈企霞有过云松巢一夜风流的生活错误,也被隔离审查了半年多。柳溪在《我的人生苦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记述了她解除审查后,结识萧也牧的最初印象:“这时中国青年出版社举行了一次和作者的联谊会,主办人是萧也牧和张羽。对于萧也牧我早已闻名,他因写了一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而挨批评,说他以‘小资’的情感损坏了工农的形象,闹得全国文艺界沸沸扬扬。但我心里却偷偷喜欢上这篇小说,在心里也无限同情小说作者并为他抱不平。这次由他出面带着作者们到香山去郊游,我很乐意去。一路上我和他交谈着,话很投机。我得知他是南方人,原名吴小武,萧也牧是他的笔名。他很健谈,当编辑已有些年头。是一位业务很强、笔底下也很过硬的有名编辑兼作家。这次我们游了卧佛寺、香山、碧云寺,看见了断垣残壁的中山别墅,玩得很尽兴,心情也舒畅起来。”萧也牧就是在与柳溪“很投机”的交谈中,得知杨沫刚写完一部叫《烧不尽的野火》的长篇小说的。至今中青社的书稿档案里还保存着当年萧也牧、张羽和杨沫间有关此稿的来往信件及审读意见。

1955年3月,杨沫接受剧本创作室的创作任务,编写反映青年生活的剧本,到外地去捜集创作素材,20日她从天津写信给萧也牧,询问出版社是否拿到了《烧不尽的野火》草稿的上半部。接到杨沫的来信后,萧也牧即派张羽从柳溪处拿到了书稿,因稿件过于凌乱,编辑室只得请人重抄了一遍。3月31日,萧也牧给杨沫回信说:“现在没着手看,因为编辑部人手极端缺少,拟待四月初《烧不尽的野火》下半部手稿寄来后,我们当即安排时间阅读。你回北京后,请即来电话,我当去访你。”4月底,杨沫写完了全书,共35万字,出版社帮助她重新誊写一遍,5月5日杨沫把出版社抄写过的稿件又校对一遍后,再次把稿子寄回中青社,并给编辑张羽写有一信:

《烧不尽的野火》已校好,送上,共九章,请查收。

阳翰笙同志答应在五月十五号以后可代审阅,请在十号以后送给他。最好在送他时,除了我写的信以外,也请你们自己把要求他怎样负责的话当面和他讲一讲。我还有这样一个建议,不知妥当否?在送给他看之前,最好你们编辑部先看一看,这样在他提意见时,你们就比较先有了“底”。因为我听吴小武同志谈,你们编辑部先不看,先送给外边人看。阳翰笙同志看后,或你们看后,对这部小说的基本意见,能否出版,请早日赐知。

杨沫的信到达编辑部时,距离她所说的应该送给阳翰笙的时间(5月10日)也差不多了,所以编辑部已经来不及按她说的“先看一遍”,就直接给了阳翰笙。稿子在阳翰笙那里放了几个月后,编辑部给阳翰老打电话,才知道阳翰老太忙,无暇看稿,就决定把稿子拿回来自己看,等出版社初审之后,再拿给阳翰老复审。11月15日,焦急等待中的杨沫给中青社文学编辑室写了一封信:

同类推荐
  • 舌尖风雅

    舌尖风雅

    “下饭”系宁波方言,指菜肴。本书即为一部以宁波菜肴及其原料为主题的历代诗歌作品选,所选诗歌充满生活气息,充分展示了宁波本土的丰富文化,语言直白流畅,凝聚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的智慧,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
  • 飞鸟集

    飞鸟集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 青春爱语

    青春爱语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在寒冷的路口等你、月光下的琴声、爱情使你年轻、枕着你的鼾声入眠、我在你的长发里迷失、窗台上的风景、初雪、天涯何处等。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年轻岁月,如火的季节。可是却感受不到火的灸热。所有的华美和绚丽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又何必在乎太多,太阳依旧东升西落。让它成为关于那个火一样的季节的一份记忆吧。
热门推荐
  • 圣杯神话

    圣杯神话

    经过漫长的岁月以后,人类的世界濒临毁灭,在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魔法、圣战士、人类的科学,为了生存而开启了新的篇章。然而魔法的使用却伴随一定的代价。美好的故事在这样一个并不幸福的奇迹世界里面展开。故事的开始,我们就从一个孩子说起吧。【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大湖遗子

    大湖遗子

    你相信你不是凡人。你是有来历的,不管境遇给了你什么,你都会坦然面对。你相信,你是聪灵的,相信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上天眷顾如你这样的人,会赐予你神力,赐予你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你施展拳脚。有朝一日,你会振臂一呼,响应者云集,把你拥举到王的宝座。别人,宵小的,和你争霸?开玩笑!我有悯人之心,不让你死的太惨。来吧,上天,来吧,大地,来吧,神灵,赐予我力量!我会感谢你们的。
  • 欢乐颂第三季

    欢乐颂第三季

    时代里,他和她不期而遇。在人生里,你和我都是邻居。悲喜交织的心事,奋斗独立的姿势,破茧成蝶的未知。五个女人各自携带过往和憧憬先后搬来欢乐颂小区22楼,这样的交集,竟改变了生活的轨迹。第三季是《欢乐颂》的大结局,华彩之作。情节紧凑,张力十足,美剧风格十足,出人意料之处比比皆是。樊美人洗净铅华,渐次展现她的天生丽质;乖乖女关雎尔在爱情面前方寸大乱……
  • 太古五族

    太古五族

    太古五族!君临天下!一切皆因五族而起,一切又都由五族而落幕。
  • 心间毒药

    心间毒药

    一夜事后,他对她蚀之入骨,竟放弃她妹妹,来娶她!男友劈腿,被人设计,隔天,她从顾厉行床上起来:“昨晚我就当是被狗咬了。”狗?顾厉行权势滔天,万人之上,还没人敢在他面前这样说话!他阴鸷捏住她下巴,这女人,他记住了!从此,她就被他记上。她受欺负,他出面;她被人骂,他解围;前男友找上门,他一拳放倒!他这样记人的方式,让她受不了:“顾总,你在我身边到底想干什么?”“娶你,睡你。”
  •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苏灵,一个现代鬼魂,最爱的人是秦阳,最好的朋友是黑白无常。黑白无常,将苏灵当宝,肯为她上刀山下火海,所以阻止了正赶去投胎的苏灵,然后送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给她,她就可以不用投胎也可以重新做人了。他,秦阳,浣国的王爷,陪伴在边的却是一个鬼妃,但他不介意,反而一如既往的爱她。人不与妖配,更何况是鬼呢?苏灵与秦阳的爱情能否有个幸福的结局?请大家支持本文,本文绝对精彩,绝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百合仙子之恋

    百合仙子之恋

    舟山群岛,是中国浙江省东海水域内的一个群岛,有大小岛屿1390个,连水域总面积2万2千2百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371平方公里。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的普陀、定海、岱山、嵊泗4县管辖。舟山本岛面积为4720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38%,为我国第四大岛。美丽的百合花和男孩的爱情,但是却以悲剧结局!
  • 武楚

    武楚

    一个童年有过幸福与不幸的少年在江湖的种种.从小天资过人,失踪十二年后踏入江湖。朔月、暮日神功有何秘密,武学为何被生命限制顶点,状元郎是何方圣神?鬼怪祸乱众生为何不显,神祗抛弃万民,国之将殇?
  •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气血的调和为健康之根本。那如何判断自己身体中的气血是否充足,出现气血虚弱的原因,以及用何种方法调补气血呢?《五脏气血通补手册》针对大家关心的一系列有关气血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告诉大家,治疗疾病之时必须先调理气血,将气之降浮理顺,这样疾病不治自愈。《五脏气血通补手册》的内容简洁明了,容易理解,能够帮助广大读者充分了解调养气血的方法,在健康身体的同时远离疾病。
  • 庶女夺宫之令妃传

    庶女夺宫之令妃传

    宫女,年华老去尚有机会出宫,而嫔妃,若老去,等待她们的是死,亦或是凄惨的晚年。成为皇帝的女人,并非她所愿,她宁愿老去,也要死守着心中唯一的那一片净土。紫禁城的一切,远比她所想更残酷,想慢慢的老去也可望而不可求,一双双无形的手推动她走上布满荆棘的路。她不得不在沉寂多年之后,再一次走向皇帝,那个毁了她一切又给了她一切的男人,曾经她不屑争宠,却并不是不会,既然她们将她逼上绝路,那她唯有破釜沉舟,且看后宫刀光剑影里,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