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2700000004

第4章 旅途(2)

但,就是这陌生却吸引了我,到了那时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希望了解这陌生的世界,为此,我下决心在武汉流浪一阵。

我的姐姐因病要回故乡了,我死活不愿意跟着她回去,我让她告诉母亲,我要在这里挣钱养活自己,我不能再吃母亲的一点口粮了(她总是省着给我吃)

我和姐姐挥手告别了。

我在这个城市的惟一的依靠,像船帆一样漂走了。

我找到了一个盖房的地下包工队,在那里打杂。所谓打杂是做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刚去的第一天,带班的一个大汉对我说小伙子,不能怕吃苦,坐牢的都还有规矩,新来慢到就得扫地倒尿!”我是专门挑砖的,从来没有挑过的担子居然也挑起来了!每天得一元八角钱,因为没有粮票,要买高价食品吃,刚好能吃饱。

几天后,这个包工队里的很多人都开始跟我打招呼了,我在休息时候拿出笔记本写几行诗的时候,总有几个青年人围着看。

那个胖胖的大嫂,每天都从装得满满的饭盒里匀出一部分给我吃。

有一个跟我一样砖的小伙子,总要从我的担子里搬走好几块,并且吿诉我偷懒的窍门:半天拉十回八回尿,就少挑好几担。有时,他还摸出一支烟给我:“解解闷吧!”经常有说不出名字的同伴给我粮栗,给我穿破了的球鞋。

我的肩膀挑砖挑肿了,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的。我自慰着:高尔基在小时候不也流浪过吗?他在船上遇到的那个大胖厨师,我身边不有好几个吗?

然而,晚上--每一个晚上对我来说都是漫长的。我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我从一个门洞走到另一个门洞,我在路灯下借着微微的光写诗,但,我也孤单、寂寞,我哭过,我想念母亲……

我在街上走大半夜,然后在一个门洞的角落里坐着睡小半夜。天一亮,我就赶紧回我的包工队去。

在一个梦里,我看见披头散发的母亲在田野上奔跑,呼喊!我不敢再流浪了,我惟恐失去母亲。

我悄悄地告诉了胖大嫂及几个同伴,我要走了,他们给我凑足了路费,把我送到了船上,我们都哭了,胖大嫂流的眼泪最多。

不到一个月的流浪生涯,使我认识了生活与世界的另一个侧面。

我至今还怀念着胖大嫂以及小伙伴们。

后来,我又去过武汉,我寻找着那个记忆中的角落,但,我无法找到他们。

新楼的门窗洞开着。

阳台上的盆花在微笑。

我去当兵了,我爱哨所一年后,我终于又一次出走了。

1962年夏天,东南沿海形势紧张,紧急战备中,我自愿应征人伍,母亲说:“你终于还是走了!”我在全校同学面前作了惟一的一次演说,当我说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时,满场掌声雷动。

送我的亲人、同学都哭了。

他--!知道我是要去打仗的。

那时,我却并没有想到死,我只是希望着走得更远一些,生活不再像刻板一样单调乏味,而对于诗的追求和向往几乎是超过一切的--我要去寻找新的生活,寻找真正的诗。

一到连队,我就渴望着去哨所站岗。

在杭州郊区连绵的山岗之间,我们的哨所像一片云彩那样,飘落在山顶上。

夜,像蓝色的宝石。

林涛,是山野的呼吸吗?

一条白色的带子在山脚下绕来绕去,我断定这是小河,我故乡门前的小河也是这样在月色下像白色的飘带,安详地流淌着的。

还有萤火虫,成群结队地闪闪烁烁。

我知道,每当我站岗的时候,与其说是捕捉敌情,还不如说是捕捉诗意。

我把步枪斜挎在肩上,更多的时间,是在笔记本上写诗。我被查哨的连长发觉了,他笑了笑抚摸着我的脸说:把本子给我。

第二天,我的诗登在连队的黑板报上。

不久,我开始在军内的小报上发表作品了。

我在离开部队近20年后,给《解放军报》写了一首诗,题目叫“哨所,我的摇篮”。

我怎么能忘记那一个哨所呢?

在髙高的哨所里,我长高了!

行军是欢乐的我不怕走路。

行军,对我来说是欢乐的。

每一次移防,每一次长途跋涉,都能使我尽情地领略山色天光。在那样的时候,我便想像着、构思着、欣軎着,我从来不知道行军的苦。

离开营房时,司号兵分成两排扬起金色的号筒,吹着出征的进行曲,我感到自豪。

爬上一座山,穿过一条河,一切都是新鲜的--那粗壮如木的毛竹,那满山遍野的杜鹃,我都是在行军路上看到的。

有时,脚下一朵无名的小小的山花,会使我留连忘返--它是倔强而孤独的,它是在盼着人们的来临吗?

有时,山间的一只展翅的蓝背的小鸟,会教人胸襟大开--哪儿都可以飞翔呀,就看你会不会张开翅膀……

至于夜晚,在寂静而荒凉的峡谷里行走,天上的星星倒离得近了,地上的灯火反而离得远了,于是,从眼前闪过的每一星火花,便格外显得珍贵而明亮--那里是我们借以宿营、做梦的温暖的港湾……

走人生的路,倘若要看真的风景,那是一定要走到山乡和田野中去的!一个老大娘我忘不了一个老大娘--我在浙江德淸野营时寄居过的房东。

她有两个女儿,都已出嫁了。

她很孤独,因而高兴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一个班,住在她的厢房里,她每晚都要端着油灯看我们的被子盖好没有。

老大娘60多岁了,满脸皱纹,看上去岁数要更大些。

她没有儿子,她把我们全当成是儿子了。

因为我最小,便是最受宠的小儿子。

冬天,浙江的山区也会下很大的雪,我们爬冰卧雪回来,大娘都要对班长发脾气:“就不兴等天好了,太阳晒得暖和和的再去练吗?”她为我们烤衣服。

她为我们煮姜汤。

她一边往姜汤里放红糖,一边哭了。

我们帮她挑水、扫地。

我们从食堂里带几块肉夹在她的饭碗里。

有一次,连队会餐,我们吵着要大娘喝一口酒,她果真喝了,她说,这是她平生第一次喝酒。

她有时还悄悄地塞给我两块水果糖。

她知道我们夜间有紧急集合,便把我的书、笔记本都搜走,打成一个包,放在她的床边,说可以少背点东西。

离开野营驻地的时候,我们也是紧急集合走的,大娘闻信起床,知道我们真要走了,再也不回来时,便放声大哭了。

我陪着大娘一起哭。

我想起了当兵时我母亲的眼泪。

我一点也想不起那一包书和笔记本了。

那些笔记本上全是我写的诗的草稿。

有一首诗就是写给大娘的。

我把我送给大娘的礼物,留在她的身边了。

20年了,德清一定是青山依旧,大娘,你还在吗?

人生的旅途总是那样匆忙,有多少美好的印象只能在回忆中重温了!有一个山村,有一只狗太湖边上,有一个山村,有一只狗。

我们刚进驻这个小村庄时,那一只大黄狗一跃而起扑过来,很有点儿如临大敌的味道。我就住在狗的主人家里。

我跟主人还有点生疏的时候,大黄狗总是用戒备的眼光看着我,但,不再大叫大喊了。

我去站岗时,一上刺刀,它就会警觉地把耳朵竖起,看我的动静,判断着这刺刀会不会对它而去。

山村对我们熟悉了,大人小孩都把我们当自己人了,黄狗也开始和颜悦色地摆尾巴了。

它时常嗅嗅我们的枪托,扯扯我们的衣裳,以表示它的友好。

我们去连部开会,它也跟着去。

我们紧急集合时,它第一个站在班长的前面。

它为我们幵路,它会面对每一只山雀和野猫子而大叫不止,向我们报告“敌情”。

谁要生病躺下了,它就整天整夜地陪着你。

我们和大黄狗形影不离了。

但,我们要走了,要到湖州白雀挖大比武的战壕去了。

大黄狗惊讶地看着村里人和我们难分难舍地告别。

我们的挎包里装满了农民送给我们的香喷喷的炒花生。

大黄狗跟着我们走了。

它一边走,一边回头。

它走了五六里地,知道我们不会再回去了,便坐下来,摇着耳朵,表示惋惜。

我们把炒熟的花生放在它的面前。

它不吃,只是看着我们。

我们回头向它挥手,它便大叫几声。

它是在说:再见,我的朋友!……

前两年,我认识了韩美林。他说起狗,说起小动物的可爱,说起“宁画四腿动物”的故事,我的心里溢满了同情的泪水。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人性的人,还有专门整人的人,那么,我的关于这一只狗的怀念,将会随着我的旅途的延伸而继续下去!

1982年10月-11月。

于北京瑚畔斗室。

同类推荐
  • 天下美文成长卷: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天下美文成长卷: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这是一本温情的暖心读本,以清新恬淡的文字,通过一段段温暖的故事,记叙了关于青春、关于生活、关于苦难的往事与感悟。让你学会善待回忆,学会转换角度品读生活,获得心灵的成长。能于回忆中多一分从容,在生活中多一分诗意,面对困难时多一分乐观。
  •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其实你始终相信梦想,虽然你常说你不信了;其实你始终相信爱情,虽然你常说等不到了;其实你明知道下句台词是什么,但你一样会被感动;其实你始终爱着这个世界,虽然你常说世界很令你失望之极。总有一天我们信仰的会失效,热爱的会消失,但永远记得,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绝望的时候抬头看,希望的光一直在头上。也许我们都像本书中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被理想和现实生活所累,但我们深信这些都是一点点黑暗,那些被贱卖的、被毁却的、被否定的理想,终将被我们一一实现。
  • 2013年散文随笔选粹

    2013年散文随笔选粹

    本集精选了2013年度最优秀的散文作品,尽显年度散文写作之精髓。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热门推荐
  • 钻石Boss恋女总裁

    钻石Boss恋女总裁

    她,女强人中的战斗机,12岁开始随父开董事会,18岁成人礼上,正式接手公司并就读哈弗,24岁将公司发展到世界百强。他,多少女人心中的钻石男,10岁上初中,23岁将牛津硕士读完,24岁家父将家业完全交付于手中并将家业发展至百强,26岁将公司产业发展至全世界。他们都听说过彼此的名字,却从未谋面。一次巧合,两人偶见。在那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为什么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了呢?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工作,可上级还是不满意?工作时间长了,对一切都渐渐地感到麻木了,该怎么办呢?初涉职场的年轻人,经验和阅历都很有限,如何让自己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不断获得提升呢?当人已步入中年,回首往昔,会不会幡然醒悟,如果能在20几岁时懂得这些道理,现在该有怎样的成绩?《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提供了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以及最具针对性的职场策略,让年轻的职场中人从中领悟最值得铭记的职场真理,指引自己不断前进。
  • 九离门

    九离门

    一位考古教授失踪。一则相传久远的秘闻。一段延续数千年的恩怨。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且看秦家小子如何一步一步揭开一个的未知世界,开创不一样的神话。
  • 莫天传

    莫天传

    浩然大世界,浩瀚广阔,宗派如林,武者互相争斗厮杀,在这里普通人可以力大如牛,奔走如风,武者更是可以力拔山峰,翻江倒海。一个黑道大哥穿越到了一个懦弱的小武者身上,于是这个世界开始改变。
  • 中华新帝国

    中华新帝国

    十九世纪中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交替时期。那时的英国正是维多利亚的日不落帝国,法国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还没有分出胜负,德意志还在为统一全国而奋斗,沙俄还没有经历克里米亚的失败,美国的南北矛盾还在缓慢升级,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近在咫尺,中国的清政府正和太平天国打的难解难分。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来到了这个时代,也与这个时代摩擦出不在历史中的历史,缔造出不再历史中的帝国。...........................................................内容纯属个人主观虚构,如有雷同,请多原谅
  • 冷酷王爷独宠弃妃

    冷酷王爷独宠弃妃

    她—肖雪,21世纪平凡的女孩。一朝穿越成了历史上没记载的烈国不受宠的王妃,他—烈浩,烈国至高无上的王爷,他—傲呈,天下闻名的傲堡少主,他说,你是我今生最爱的王妃,为你我愿上天入地,他说,你是我的唯一,只要你愿,我陪你浪迹天涯,我可舍弃一切,只要有你在,我就拥有全部!!一个至高无上的王爷,一个俊美非凡的少堡主,她如何取舍?
  • 冰炎动

    冰炎动

    他,天生体弱,却能一步一步成为强者。他,只想守护某些人,却不得已厮杀而去。他,只不过想要和心爱的人厮守,却遭遇重重阻挠。没办法了,他只好拿起手中长剑,将他们彻底摧毁了。于是大路上终于流传了这么一句话:冰炎动,紫光现,大陆怆!
  • 宠婚百分百:神秘BOOS强制爱

    宠婚百分百:神秘BOOS强制爱

    重生前,叶漓的生活一片糟,老公不爱她,还带着小三上门;婆婆指责她,说她是不会下蛋的鸡,最后还运气背,走在路上都能被他们给逼死。重生后,叶漓发誓不再要那样的生活,闺蜜背叛,喜欢渣男;没事,你喜欢拿去就好,好不容易遇见一个喜欢的人,没想到也是一个渣,渣男回头,跟着她屁股后面跑,怎么赶也赶不走,实在是对不起,姐不喜欢吃回头草,还有前世老公也跟在自己身后转,但不好意思,你从来没机会!但是何时,自己身后多了一个傅氏集团的太子爷把她给宠在心尖,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只是…传说中冷酷无情的太子爷,你不是应该冷酷的么?这样卖萌不合您老的风范啊!“漓漓,只要你喜欢就好~”某妖孽抿唇一笑。
  • 大卫·科波菲尔(上)

    大卫·科波菲尔(上)

    作者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主人公大卫的一生,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
  • 玄冥大帝

    玄冥大帝

    战天,斗地,平定诸天万界。灭神,弑魔,唯我人族永存。一个趁势而起的英雄,一个摇摇欲坠的家族,一个血雨纷争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