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7500000015

第15章 我们的苗家庄

苗长水说--

从这张地图看,过去苗家庄这个村子特别像一座大城市的萌芽。村庄虽不大,却曾有完整的围墙和东南西北四座大门,并且有大、小西门,有“梢门”这样的附属建筑。有炮台、大小菜园、长甫子、团汪子、少王林子、四福子林、赶牛路子的地名,以及各种名称的胡同和大小街道和“大碾”、“大碌碡”、“大屋”、“大园”之“四大”,有大路也有渡口。

我曾经写过一部小说《苗家庄传奇》,记述了我们这个家庭以及苗家庄的历史及革命历史的起源。父亲还专门给我绘制了一张苗家庄地图。

从这张地图看,过去苗家庄这个村子特别像一座大都市的萌芽。村庄虽不大,却曾有完整的围墙和东南西北四座大门,并且有大、小西门,有“梢门”这样的附属建筑。有炮台、大小菜园、长甫子、团汪子、少王林子、四福子林、赶牛路子的地名,以及各种名称的胡同和大小街道和“大碾”、“大碌碡”、“大屋”、“大园”之“四大”,有大路也有渡口。

大路,那就曾是历史上的东南西北通道。如果不是后来在沂河南边修了一座大桥,贯穿东南西北的大路不再从我们村里走过,大路变成了现在那条小小的土路,苗家庄说不定也就成了大城镇。假如苗家庄发展成大城镇,这些地名都不会丧失它原有的光彩。比方说,当铺可能变成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银匠铺变为黄金首饰店,酒厂变成假日酒店,油坊变成石油提炼工厂,古文化遗址成为现代艺术中心。

我也曾在我的小说《季节桥》中,记述过的村前沂河上的那座季节桥,那是每逢冬季水小时,村里人集资在河中浅水上架起的一座草木沙石结构的小桥。1982年奶奶去世时,我回去还从那座桥上走过,去河对面赶集给奶奶买鱼。桥边地窝子里等着收费的是苗家庄的人,看我穿着军装,以为不是苗家庄的人,收了5分钱过桥费。我曾穿着军大衣躺在桥边的沙丘上,望着童年熟悉的景色,心中跳动着一个系列小说创作的欲望。我在小说中曾说,如今有的冬季,人们连这样一座桥都懒得架了。但是今天,确实根本不用架“季节桥”了,因为临沂市的环绕沂河的旅游路“滨河大道”、和沂南县的东西通衢“澳柯玛大道”,已把苗家庄环绕进一个现代化夹缝中,父亲绘制的地图上那些地点,如今只是一些很难找到的等待最后扒去的土墙残屋。

我父亲画的这份地图凡是标有“自家地”的位置,那就是我们家的那些地了。我家在土地改革时划的成分是中农,据父亲说当时是有地老亩12亩多一点,爷爷参军在外没算人口,家中成员有老奶奶、奶奶、我父亲和他的两个妹妹,5口人,划为中农。

从地图上看,标“自家地”的地方挺多,其实不过是零零散散而已,有的不足一亩,有的一亩多一点,最远的也是最大的一块,在胡家庄庄东,有3亩多。苗家庄三面环河,地是呈扇面形展向西北一边的。

据我母亲说,我家有一场院,场院上有楸十株、枣一株,茔林有高杨二株,大桥地头有柳二株。其中“长甫子”那儿还应该有块“自家地”,还是我母亲1957年回去时,用我父亲的200元稿费买的,有两亩。买这块地主要是我老奶奶的意见,她是为我们几个刚刚诞生和即将诞生的重孙子着想,有了钱就应该先置地。当时我父亲有点稿费,地也便宜,还曾打算把我老爷爷典出去的前面半座院子赎回。我父母都已经知道了要搞合作化的消息,但老奶奶似乎不相信合作化以后地就是公家的了,只是因为在旧大洋和人民币的折算上没取得统一,她才没能最终赎回房屋和再置土地。

这两亩地我们这些重孙子们当然没能种上。但老奶奶老爷爷、老老爷爷和奶奶、爷爷的坟墓埋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

1982年奶奶去世,爷爷退休后曾带着哈尔滨那位奶奶回老家住过一段,把老奶奶存放在一个老式点心盒里的老文书,用硬纸裹着放在梁头上。爷爷回哈尔滨以后,家里老宅托邻居也是本家一位老爷苗广春看管,他年龄大约比我大七八岁,论辈分是我的老爷。不久前在修整老屋时,发现了那包老文书,交还给我父亲。父亲研究了这些文书以后这样记述--

我的曾祖父,就是村中老歌谣第一句说的那位,“进来西门往南望,一望望见苗廷扬”。我1932年出生时,排行老三的高祖父苗文俊已不在,苗文俊的四弟文亮还在,所以我仍被称为“五辈同堂”。苗文俊的大哥苗文元、二哥苗文魁,文魁这一支,即邻居叔叔苗广春家一支。我曾祖父苗廷扬兄弟俩,从高祖父苗文俊那里继承了超过一般中农的土地,兄弟俩分家后一分为二,不再是超中农。苗廷扬这一支,到我为止,一连三代单传,土地基本上保持了原有数目。老文书中有高祖父的父亲苗成新从咸丰五年(1855年)起买的6块,有高祖父苗文俊从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买的4块,曾祖父苗廷扬一代自己买了一块(光绪三十年,1904年),祖父苗秀霖一代买了七分八厘(民国22年,1933年),共老亩15亩。祖父苗秀霖好赌钱,一次次拉下饥荒下东北。父亲苗广顺在我3岁时生了那场伤寒(1935年),吃了一块大洋一服的中药几十服,至此,家中仍然没有卖地。直到我5岁时(1937年)祖父苗秀霖去世,我6岁时(1938年)曾祖父苗廷扬去世,才卖了3亩地,还有12亩。有这样的条件,我才能够在6岁时,每年拿5块大洋上私塾。老亩12亩,解放后变成新亩17亩,一家6口人,是标准的中农。若不是卖了那3亩,这个中农可能“超标”,这是不幸之幸。1947年“三查三整”,我参加选团区委,邻村一位年龄大些的同志说:“他家老爷爷时,比较富裕。”这不假。团区委委员没选上。紧接着报社来信:“你还是我们的通讯员,但不是工农通讯员了。”“三查”查老三辈,比较富裕的老爷爷苗廷扬让我沾了光。但很快纠正了,报社来信说:“事情弄错了,你还是我们的工农通讯员。”其实没弄错,是整个解放区统一的纠偏。后来,有了正式规定,“土改”前三年定成分,老爷爷去世离土改五年,这五年之差,可是“两重天”。

然而,我还得感谢老爷爷。有一年我去哈尔滨与老父亲叙话,我说:“我爷爷能赌钱,你也能赌,咱怎么没卖地?”老父亲说:“你老爷爷苗廷扬,是教书先生,你爷爷苗秀霖,一输钱就到东北来了,你老爷爷教书挣的钱,给他打饥荒,打完了饥荒,你爷爷回家再赌……”是一个教书先生的老爷爷,使我们两代好赌没有赌破产。教书先生,一年若有20个学生,就是约有大洋100块的收入,这个数,顶多少地?从我家买地的老文书上看,买一亩地,大体是在一两到二两银子这个数上。一块大洋顶七钱七厘银子,也就是说,我老爷爷年进银六七十两,虽然不是日进斗金,和一般农民是大不相同。

我当年曾想,“我有个叔叔多好”,又想“我有个弟弟多好”,若真是那样,叔叔和父亲一分家,12亩就各6亩,连吃饱饭都成问题,不可能每年再有5块大洋上私塾,就真给人家当放牛娃了。当然解放了可以再上学,这是另一些人的情况。我却是从抗日小学开始干事情的,这在我家附近,只有我一人有这幸运。若不是有三年私塾底子,不会一转抗日小学就安排在高年级。我此时若没有小学高年级水平,也写不了文艺,就当不了报社模范通讯员,这就是老文书帮我破译的直到今天存在身上的密码。

老父亲曾说:“人说旧年代,只要抓一把小钱(小青铜钱)一扔,扔到哪里,这地就这价了。”这是一种形容。老文书上的地价,我记了几副。光绪二年(1876年),苗文焕、文义卖给苗成新地四分,纹银五钱;光绪六年(1880年)苗良善卖给文元、文魁地一亩一分三厘,银二两;光绪十九年(1893年)高安平卖给苗文魁地八分,银一两。

卖地文书都写明理由,大多是“因正用不足”,有的写“因粮钱无凑”、“因手困粮乏”、“因无钱使用”,更有的是“度日不过”。卖地户,早年的我不知道,后来我知道的,那都是相当贫穷的户。一些穷户,因为娶不起媳妇,断了后代。小时我见好些中年汉子打着光棍,有两个我叫伯父的,遇上解放翻身,才找到了媳妇。许多户若不是遇上翻身解放,靠在老轨道上走下去,走个什么样子,都可想而知。“土改”改变了大多数人的命运,也使人口由不兴旺到兴旺。三年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有一条,就是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跟着他们反攻倒算的,就喊的是:“谁分了地主家的地,倒回来!谁分了地主家的东西,送回来!”地主是少数人,国民党依靠的是少数人,能不失败吗?

据我父亲回忆,种那12亩地是很累的。收割的季节,到胡家庄东那3亩地去干活,天不亮就起床出去,早饭送过去吃。中午回家来歇晌,下午再出发,在那儿一直干到黑天。因为我爷爷在我父亲7岁那年离家,家里的壮劳力就是奶奶和老奶奶两名妇女,所以我父亲10来岁就已经是好庄户汉了,除了耩地技术略差,其他耕、种、锄、割四样大活儿,都是好手,少年时代的庄稼活,奠定了他身体的好基础。

到胡家庄家东3亩地送粪,我父亲推着小车子,中间要经过“大西汪”边的一座小石桥,“水簸箕”上的一段高坡,那是一段充满惊险的前进道路。那时候地里庄稼当然没有现在产量高,一般是两年三季式耕作,即如果第一年种小麦,第二年收了麦子接着种豆子,收了豆子地就闲着了,来年再种高粱、谷子。

也就是我父亲有稿费的时候,家里还与人合养过一头牛,牛进了公社的饲养棚之后,还很恋家,自己偷着跑回来一趟,让我父亲为它写了一首诗。老家那个院落是一座矮小的土墙土屋的院子,从地图上看,就在苗家庄大西门的跟前,我小时曾经觉得院子很大,因为院子里有堂屋、西屋、锅屋、草屋。苗家庄有首民谣唱的都是村里有影响的人和事。开头便是--

进来西门往南望,

一望望见苗廷扬,

一只胳膊短来,

一只胳膊长。

苗廷修的牛,

角大脖子长。

邱饧三的头,

好像月亮。

苗宪林的磨,

撇光光。

苗廷宝的木匠,

瞎哪当。

瞅瞅子两口子,

叫的辣姜。

刘鸿柱家两口子,

赛鸳鸯。

苗廷宣的豆腐,

雪白大胖胖。

邱树果的门框,

弯弯郎当。

邱树荣的腰肚子,

盛下蓝缸。

苗文章的脾气,

赛阎王。

疤瘌眼子,

是刘鸿祥。

第一句唱的苗廷扬就是我老老爷爷。苗廷扬号漾霄,生有三女一男,男名苗秀霖,即我的老爷爷,他在苗家庄历史上那次抗击土匪刘黑七战斗中胸部负枪伤,44岁即英年早逝。刘黑七横行过北半个中国的11个省,他经过的村庄城镇一般都在劫难逃,但却在苗家庄的围子墙下丢了面子。并不是他不想打,确实没打下来。这场战斗的主战场就在大西门我家门口,这一段史实竟然没有载入有关刘黑七的史料和文学作品,虽说遗憾,实则是幸运。我的一部比较有影响的小说《染坊之子》,写刘黑七洗劫费县一个叫天井汪的村子。村民抗击刘黑七,最后用自己人的尸体和砖石瓦料一起,在破开的口子上又垛起一道围子墙,血水像河水一样在街上流淌。冲破围子的土匪踩在人血中,像踩在下雨天的水里扑哧扑哧响。女人被奸淫了又割掉奶子,男人被从头顶插进木棍,小孩被放到碾槽子里碾,血蹿出老高。村庄化为灰烬。将近100户人家的大村,只活下来70多口人,尸体臭气整整一个夏天没有散去。

苗秀霖妻高氏秀英,生二子,长子即我爷爷苗广顺。爷爷幼时体弱,7虚岁还不会走路。他的小弟弟4个月时正是秋收,他母亲也就是我的老奶奶要去收庄稼,把小弟放在筐子里,搁在他身边,让他看着。但不幸小弟从筐子里爬到地上,他只能看着却不能上前帮助,小弟弟便在地上受了凉,三天后中风而死,他记忆中的小弟长得白胖。

我的爷爷苗广顺1914年阴历八月二十三日生,1930年阴历十月16周岁娶妻胡氏梅兰,即我奶奶。奶奶胡氏和老奶奶高氏我都见过,我的童年有一段时光在她们的养育中成长,我在许多作品中都有记述。听庄里老人讲述苗家庄风情,老人们说:苗家庄有两个名儿起得最好,一个是苗得雨,再一个就是他的儿子苗长水,姓苗的里边没有起得这么好名的。其实这两个名字都与我老奶奶有关,我的名字则是她亲自起的。老奶奶高秀英没上过学,却有一定文化,号称能够难倒村里的秀才。我童年记忆里,老奶奶高大、庄严、慈祥。她生于1891年阴历三月初五,1961年阴历十二月底70周岁去世。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所知道的康桥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所知道的康桥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山水诗前史

    山水诗前史

    本书旨在考察朝向山水诗演进中诗类审美经验的变迁。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诗歌文本所呈现的创作者应对外在世界的感性体验方式,从《古诗十九首》到玄言诗审美经验的变迁作为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都生动而细致地演绎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艺术观乃至行为选择对现实社会秩序的厌离、反动与超越。
  •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为生活方式的迥异,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民间风俗更是绚丽多姿,因此民俗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 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然而,文学名著通常是鸿篇巨制,若是部部通读,一般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有鉴于此,本书用有限的篇幅,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中外文学名著,并为读者深入阅读提供指导。本书通过背景说明、名著概要、知识链接、名家评述、精彩推荐等多个版块全方位介绍中外文学名著,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名著读本。读者对象:青少年读者,中学生及以上。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热门推荐
  • 寻龙逆仙

    寻龙逆仙

    一部关于孤儿卷入仙妖纷争,并于其中不断成长,收获友情,爱情的成长史。介绍着实有些粗陋,但内容我一定要用心,用感情去写。
  • 傲娇千金:为自己而活

    傲娇千金:为自己而活

    她,拥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又有着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风华绝代才艺!只因为陷入情网,被人策划也毫无察觉!我要复仇!只因为这一句话,上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让那些曾经凌辱她的人付出代价!要知道,助我者,真心待之,欺我者,格杀勿论!随后,因为多年前的一个约定,被人玩弄于玩弄于鼓掌之中!何时才能逃脱被人掌控的命运?何时才能为自己好好地活着?何时才能相信爱人的真心?
  • 魔妃之醉琉璃

    魔妃之醉琉璃

    她与他青梅竹马,他对她不离不弃;却不想只是一段痴恋。她与他相遇于落难之时,本以为爱情到此时圆满;却不想天意弄人,擦肩而过却又咫尺天涯。纵有绝色也只是黄粱一梦!梦醒之后却还逃不过一个痴字!醉饮琉璃盏,却让她的身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她是皇上身边的宠妃;真正的复仇才刚刚开始,她要所有人都死。当一切尘埃落定,她心中却没有应有的快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守护甜心之背叛与复仇

    守护甜心之背叛与复仇

    因为一个转校生,让她看清了一切,在悲痛之中被神秘人带走。给了她新的身份,她要复仇,让守护们付出代价。
  • 快穿:女配速成攻略

    快穿:女配速成攻略

    自从绑定了一枚系统,黎漫就开启了撩与被撩的快穿之路。从此吃饭撩,睡觉撩,站着撩,坐着撩,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各种撩。更多撩法亟待解锁,欢迎解锁!
  • 序王妃

    序王妃

    “麻麻,我叫冬绒尔!”“我没有女儿。”“冬天的冬,绒毛的绒,偶尔的尔。”“哦。”“那我是哪来的?”“我怎么知道。”某男无奈。某女一气呵成地勒住某男的脖子,对天怒吼:“你到底爱不爱我!”“唉,”某男无奈。“那好吧,我只有五个虾卷。分你一个好了。”某女恋恋不舍地推出自制的黄金虾卷一号。“那个……我能不能不要啊?”某男忍着就要崩溃扭曲的脸。“咩,亲爱的,你觉得呢?”我家有女初成长,某男不忍直视。“咳咳,要不是今天我发展教育的你。”这句话好像有哪里不对劲的地方……不敢说,我不敢说……“没有虾卷别讲话!”我并不打算讲话……
  • 晴天初梦

    晴天初梦

    十年后,物是人非。看着这些陌生的脸庞和细心的问候,我感到的是无比的温暖。
  • 守护甜心之蝶恋雪月

    守护甜心之蝶恋雪月

    转学生的陷害,友情的破碎,只有璃茉相信自己,发现自己的身世,新的开始,新的爱情,亚梦能否放下仇恨呢?
  • 四叶草久伴身边

    四叶草久伴身边

    苏安溪是一个学霸,一心只为学习,她的闺蜜蓝落韵是名忠实的小螃蟹,在她看来,王俊凯是她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太阳,但造化弄人,一次偶然的邂逅,苏安溪闯进了王俊凯的世界,住进了他的心里,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 倾城妖娆:一只狐狸天外来

    倾城妖娆:一只狐狸天外来

    都说不是为救他了,这邪佞男人非要说要好好感谢?!拜托,她不过是顺手敲晕个女人,谁知竟会是个刺客!人家是来偷东西的,又不是来偷心的,才不要听他的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