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7500000003

第3章 聪明过人的奶奶

二姑眼中的“老奶奶”--

奶奶和命运拼搏了一辈子,奶奶虽不识字,可聪明过人的奶奶懂得很多道理,自己再苦再累没拖儿子的后腿,也没拖孙子的后腿,尽管一万个舍不得。记得每年无偿交纳公粮时,奶奶总是拿最好的大豆、小麦,总是簸得干干净净的。我家曾多次住过自己的部队,奶奶总是让出堂屋给部队住,腾出堂屋存放军需品。我还清楚地记得满屋子的军衣和粗毛线军袜。我奶奶和母亲做过军鞋,缝过军衣,我奶奶也是名副其实的军人母亲。

二姑苗得荣在她的散文《奶奶》中写道--

奶奶、母亲、姐姐和我,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是我们家的第一位女主人。奶奶娘家姓高,个头长得也高,身材匀称,长得不丑,长方脸,双眼皮,头发有些自来卷。我记事时奶奶已把头发全向后梳了,盘了个鬏儿,头发有些花白,耳朵上戴了一对“豆芽菜”式的银耳环。

后来从家谱上,才知道奶奶的名字叫高秀英。虽说奶奶是小脚,也是出类拔萃、精明能干的女中强人。可奶奶命苦,我爷爷44岁就撒手人寰,那是黄金难买的年龄,带着无限牵挂被无常鬼索走了。我奶奶及家人那是怎样的呼天抢地,大放悲声。真所谓天塌了,地陷了。在万般无奈中,我奶奶挺了过来,带领我父母坚持撑下去。我父亲年轻体高力薄,识文解字的事内行,出力的庄稼活不是拿手的。他和我母亲结婚,有我姐姐以后,父亲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把宅子的前半院典当给邱姓,得大洋80块,以后再无力赎回。1939年,惟一的弱男劳力父亲才25岁参加抗战打鬼子去了,惟一的男孩我哥哥当时只有7岁。我奶奶和我母亲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辣苦涩无不俱全。惟一的甜头全寄托在我哥哥身上。我奶奶和我母亲坚强地撑起这片破碎的家,家里、地里、场上摸爬滚打,因此一家老小不至于挨饿。虽说常年吃的是最粗的粮食子煎饼,咬一小口,嚼一大口,又难吃又难咽。还有地瓜秧子小豆腐,喝的是红秫秫稀粥,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就已经不错了。我奶奶常说:“子是农民的养家粮,有子吃就饿不死。”子这种农作物现在很少有了,它不好吃,可高产、稳产,旱涝保收。

奶奶的智慧是少有的。也许是长期的磨炼,我奶奶不论家务活还是坡里场上的农活都了如指掌。场上活会打草苦子,垛垛,打场扬谷,编架篱笆帐子,这些活看起来简单,其实内中都有技巧。扬场扬不均匀,空中面积不大,粮食不会扬干净的。垛垛垛不好,垛会塌的,特别是麦秸垛发滑更难垛。这些活都是奶奶耐心地教我们掌握技巧。熟知哪块地适合种哪种作物长势好,利用效率高,收成多。哪块地种什么都胸有成竹,哪块地上什么肥。当时我们家是地多肥少,就炒些烂豆子,上碾一碾,再加一些碎豆饼,像撒芝麻盐一样撒在沟里。村东八分地是好淤土,能保水、保肥,适合种各种农作物,于是奶奶常把这块地种棉花或秧地瓜。种棉花是技术活,奶奶懂得用草木灰搓种、催芽、插种,还有施肥、锄草、灭虫、打头、拿杈、去底叶,还懂得什么时间拾棉花,轧棉花、纺棉花样样精通。村北一亩多沙土地种绿豆,间作芝麻,高矮互不争夺阳光,充分利用地利。村西一块涝洼地常种子,一大垛穰冬天喂牛,粮食人吃,虽说粮食粗劣,总比饿肚皮强。

中耕锄地,奶奶指导母亲、姐姐及我,用多种方法。不干不湿用锄锄,苗高地湿就拔草,每次拔草都带着小板凳。棉花地里还得拿蝼蛄,把棉花棵周围用脚踏结实,不让蝼蛄去拱。

农闲时家里两辆纺线车,奶奶一辆,母亲一辆。奶奶手巧纺得线细,均匀,光滑,她纺线时拿棉花的左手食指伸得长一些,这样纺出的线光滑好看,我奶奶也常这样教导我们。拐线也是奶奶最拿手的,她把拐子上的线,用毛刷蘸一点点水,朝一个方向轻轻一刷,线毛毛就不见了,再拧成麻花式样,又光滑又好看,买主一看就上眼。因此奶奶纺的线总是卖个好价钱。差不多一个集空能纺二斤棉花,捆成四捆,当时都是那样捆着,已成为规格。

这辆纺车后来就成为我和姐姐的了,我和姐姐白天纺,奶奶和母亲夜间纺,每晚点着豆粒大小的油灯,坚持纺完一个线穗子才睡觉,否则母亲是不敢睡的。我和姐姐还享受早睡的待遇,母亲纺着线,往往困得像磕头虫。

我奶奶50来岁就积劳成疾,得了庄户人说的痨病,一到严冬就犯,一犯就卧床不起,什么活都不能干了,光喘气都喘不过来,有时蹶蹶地跪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喘气,有时像虾米一样蜷曲着咳嗽。我和姐姐、母亲侍候她,捶捶背,收拾痰物等。每天早晨冲蛋茶,放点白糖,有时给她煮梨、煮山楂,咳嗽了就吃几口压压。那年代有病从不看医生,干受罪,农村没有什么好吃的,也没钱买,我家没有暖水瓶,每晚烧好半瓦壶开水,夜间奶奶口渴了,我披着棉袄起床,用柴草再把凉水热一热给奶奶喝几口。我和奶奶一床睡,每晚给奶奶暖脚。长期的艰难生活,我的抵抗力也增强了,多么冷的天,夜间起来侍候奶奶也从没感冒过。有时我做面疙瘩汤给奶奶喝,那面疙瘩汤是用簸箕滚荡成豆粒大小,放点油盐葱花,很好喝,奶奶最爱喝,常夸奖我做得好吃,那是我跟姥姥学的。奶奶还爱吃小豆腐,除了地瓜秧子小豆腐,我和姐姐常去地里挖些苦菜或萋萋菜,这些野菜做成小豆腐很好吃,老年人吃了败火,不便秘,还有营养。奶奶常说:“萋萋菜俩荚荚,饿不杀80岁的老妈妈。”

奶奶的痨病十几年也没好过,听说乌鸡能治痨病,也曾炖过乌鸡,还放些天麻,不放盐。哪里是真正的乌鸡呀,鸡爪有些乌就算它是乌鸡了。有时病得厉害了,奶奶还请来女巫婆,摆供、焚香、烧纸,求神指点保佑。因此我奶奶还许愿供着一对神仙夫妻,名曰:夏得友、胡金婵。常给他们做花插花瓶,做绣花鞋供在神位上。那些活都是奶奶教会我做,那全是心理上的慰藉,从未见显灵。

痨病一直折磨着奶奶,也折腾着家人,一到春暖花开才算又熬过了一冬。那些年夏秋季雨水特别多,常常半月十天老天不开晴,有时大雨点下个几天几夜,沂河的涨水威胁着苗家庄。前街南大门外也曾用麻袋装沙土堵水。站在村南往南看,滚滚的沂河水一眼望不到边际,浑水卷着冲刷物,河边的钻天杨只露着半截,村民们心提到了嗓子眼。有惊无险,苗家庄从未大淹过。有一年夏天滂沱大雨下个不停,奶奶住的西屋禁不住雨水浸泡,倒塌了南山墙,大半个屋暴露在露天里。幸好奶奶睡北间,雨水直往屋里灌,我和姐姐就一瓢一瓢往外舀,一盆一盆往外端。我和姐姐赤脚挽裤浑身弄得像落汤鸡,外头不下了,屋里还滴答。几年积攒的麦秸草,又请人打墙,墙刚打好又塌了,不得不费二遍工夫,费劲巴拉地把房子修缮好。当时请人干活只管饭不拿工钱,饭也并非大鱼大肉,一般比家常饭好一点就行,那是村情。奶奶常操心房子,再一年的努力把北山墙用石灰、沙土,掺一些麦糠,按比例和成泥墁一层,保护着土墙。

哥哥走之前,奶奶、母亲真是好不容易熬到了哥哥说亲的年龄,心里有了甜蜜,脸上绽出了笑容。因为哥哥长得高大帅气,皮肤白皙,很有男子汉气魄,走起路来砸地有声,不乏东邻西舍的来说媳妇。过了彩礼,选好了娶亲的日子,我和姐姐扳着指头数着盼着新嫂嫂过门,听说女方非常重视,还做了满堂鞋,我和姐姐多么盼望新嫂嫂及新嫂嫂那双鞋。可村里干部非动员我哥哥脱产不可,说我哥哥有出息,难得的优秀人才,上级看准了的,有培养前途,是株“好苗子”。还许诺许多优惠条件:家里代耕、代种,庄稼代收割等等。我奶奶和母亲是明事理的人,搁不住村干部轮流坐庄动员,再也不好意思拒绝,可不光家里惟一的男劳力又走了,那么过门的新嫂嫂也成了别人家的了。

那20世纪四五十年代脱产的人也很艰难,父亲很少寄钱来家,直到1962年腊月我奶奶去世后,才把手表卖了几十元寄来家。哥哥算是最疼奶奶的了,曾给奶奶买了羊皮袄,洁白的羊毛一卷卷像短烫发,柔软而暖和,还有一床大红毛毡毯,奶奶珍惜得像宝贝似的,用手摸摸,往脸上贴贴,往身上穿穿。后来那床大红毛毡毯传给了我,伴我寒窗十几年,后又传给重外甥。那件羊皮袄传给了母亲又传给了姐姐,都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我奶奶去世前曾牵挂地说:“三根肠子八下里牵。”挂念独根儿子多年不在眼前,挂念惟一的孙子远离家乡,挂念我在外地上学,挂念出了嫁后的姐姐生活艰难。夕阳中的奶奶在望眼欲穿,70多岁的她再也抵抗不过病魔的缠身,在自然灾害严重的1962年,在恐惧寂寞中永远闭上她那疲惫昏花的眼睛。我和母亲在痛不欲生中把奶奶葬到黄土底下。哥哥来家,顶替父亲为奶奶使劲摔碎了“牢盆”,随着碎盆声,哭声一片。

奶奶和命运拼搏了一辈子,奶奶虽不识字,可聪明过人的奶奶懂得很多道理。自己再苦再累没拖儿子的后腿,也没拖孙子的后腿,尽管一万个舍不得。记得每年无偿交纳公粮时,奶奶总是拿最好的大豆小麦,总是簸得干干净净的。我家曾多次住过自己的部队,奶奶总是让出堂屋给部队住,腾出堂屋存放军需品。我还清楚地记得满屋子的军衣和粗毛线军袜。我奶奶和母亲做过军鞋,缝过军衣,我奶奶也是名副其实的军人母亲。

我奶奶一生勤劳肯帮助别人,奶奶会剪裁衣服,她帮助本村及娘家不知裁过多少大人小孩的衣服,有的人不会缝,她总是帮着指导着人家缝。奶奶还会点小医术,有人磕着碰着,划破口子出血,都让奶奶包扎。她拿一二分米见方的烧纸叠成四层,在僻静的阳光下念叨几遍,说也奇怪,经她包扎的伤口从未复发过。

奶奶赢得了人们的好口碑,奶奶的一生是燃烧的。

同类推荐
  • 晚明政治小说与党争

    晚明政治小说与党争

    本书研究的是晚明政治小说与党争之间的关系。包括晚明政治小说兴盛的原因和条件、晚明政治小说与明朝的重大历史是非之争、晚明政治小说与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晚明政治小说创作方法及特点等6章。
  • 皂角树

    皂角树

    收《皂角树》、《女孩儿》、《梅子》等40余篇小说。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皂角树》
  • 朱世忠文存(上下卷)

    朱世忠文存(上下卷)

    本书分两卷,上卷为“散文·小说·诗歌”卷,下卷为“杂文·评论”卷。文存共收录了朱世忠生前所写散文、小说、诗歌、杂文、评论等162篇(首)计30余万字作品和各个生活阶段。风趣幽默,针砭时弊,字句中显示出作者独特的风格。
  • 感悟宁夏

    感悟宁夏

    告别长白山,踏上贺兰山;淡出白山黑水,融入天高云淡。作为《经济日报》驻地记者,能有幸来西北,有幸驻宁夏,实为人生平添一段不寻常的如歌行涯。五年弹指挥间,走遍了宁北的秀美山水,领略了宁中的大漠雄奇,触摸了宁南的荒岭沟壑;五年光阴荏苒,写不尽宁夏沧桑巨变,诉不完西海固民生福祉,叹不完塞上旖旎风景。用笔写,莫如用心读。
  • 我的蝴蝶梦

    我的蝴蝶梦

    《我的蝴蝶梦》由罗田县人口计生局女干部王雅平创作,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散文集约23.8万字,共分为悠然我思、情义无价、天涯萍踪、我爱我家等四个章节。
热门推荐
  • 逆天刀诀

    逆天刀诀

    三年前,莫家一代骄子,劲气6转,堪称莫家同龄人中第一人;三年后,大病一场,劲气不进反退至3转,受尽旁人凌辱!而今,天赋再度回归,且看其如何登临顶峰!
  • 执欲

    执欲

    十五年前的一次精心策划的阴谋,使得本来身份煊赫的他变成一个不是孤儿的孤儿。十五年后,少年长大。恰逢武林大会召开,英雄豪杰齐聚王都。丝毫不会武功的他离家出走,踏上修行路。且看他如何拳打世家子弟,脚踩门派天骄,叫板老一辈高手!美人在侧,兄弟并肩,大好江山都看遍。群号:557195502欢迎来聊天
  • 我是动物园长

    我是动物园长

    忻州有座百年动物园名为:姬家动物园,传闻,非真拥有颗自然的心无法掌舵。穿越者-姬阙莫名成为了第四代动物园长!原以为就这么在落败动物园平静度日做个小主播。直到一天……他看到三只土拨鼠争夺半个旺仔小馒头时竟然口吐汉语!就此,一座另类欢乐不乏趣味的动物园出现了。孙小圣(猴子):“园长,伟人说得好!人民才是主人!我也要新房子,冰箱和漂亮美猴。还有……我要竞选当第五代园长!”“国王,我支持你!汪汪……”PS:这是个和谐,闹腾的动物园。
  • 末世奇缘:大神嫁我可好

    末世奇缘:大神嫁我可好

    简介被轩筠吃掉惹~披着末世皮的甜宠文,男主角未定〖轩宝们进群玩耍哦~群号:297420732敲门砖任意主角名!〗
  • tf之悲伤与幸福的绝缘

    tf之悲伤与幸福的绝缘

    一场梦的婚约,他们相遇了她们,也许是命运注定,在青梅竹马和真爱之间的抉择,她们该如何选择?痛苦,绝望来临,而这幕后的神秘黑衣人出现,一切都是他......一滴泪滑下,所有人都哭了......
  • 血继术神

    血继术神

    吴宇凡,一个末世的最后术师,带着世界最后的遗物转世天宇,一个血继的世界,随之面对的是一个个无法解开的谜,一个神秘的母亲,一个神秘的家族,一个神秘的传承,一个神秘的组织,一个神秘的家族,一个神秘的传承,一个神秘的古墓,一个神秘的灵珠,一个神秘的大陆,一个神秘的空间,满是阴谋和疑团,吴宇凡不是神探,他只是一个术师,仅此而已,他不喜欢找麻烦,只是麻烦喜欢来找他,仅此而已,所以一个个谜团才随之揭开。
  • 凤主未来:千亿美男纳入仙宫

    凤主未来:千亿美男纳入仙宫

    (全文完,推荐火爆新书《萌翻宝宝最强娘亲》目前已完结!)烟水一,大阳王朝烟家第一大家婢女。悲情,虐爱,亲情,仇恨,战国风云起伏……一个女人的崛起,一个女人的巅峰!这粉红世界,皆是我的……皆是我的……
  • 枪神之破天战纪

    枪神之破天战纪

    盘古开天辟地时期天地间出现残缺,走脱了五只神兽,女娲前往补天时因贪恋天外之景,而遗失了一块补天神石,自此天地间出现了一处缺口。现代特种兵在执行任务时误入了天外天的异界大陆之中,凭着家传武功和一把突击步枪在异界的大陆上征战沙场,叱咤风云,历经生死,闯太华古阵,撼三界,战魔圣,进魔界九重天。窥得天机之时,引来无限危机......
  • 流年——千玺

    流年——千玺

    他很爱她,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性情大变。。。。
  • 霸王枪

    霸王枪

    身负国耻家仇的他,因为势力小、实力弱而不能雪耻。遂到终南山求师学艺,以报家仇。六年的苦学,造就了一代枪神,用的兵器是一柄霸王枪,所以人送:霸王枪。